第141頁
周奇略過來跟他說夫子把他的策論征用了,打算保存起來備用。 宋存笑著道:“能用那便好?!?/br> 能用便不枉他查了幾天資料,絞盡腦汁結合古代現代的防疫方法,寫出了那么一篇策論。 三年時間里,劉夫子時不時的就會給他布置一篇策論,當然劉夫子知道他在復習以前的功課,打算出了孝就去參加童生試。倒也沒有刁難他,給他布置多么復雜的策論。 這三年來,劉夫子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收到宋存送來的策論。 當先生的都喜歡愛學習的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生,進步特別快的學生。 而宋存就屬于這類學生,愛學習甚至主動學習,他每回收到宋存的策論,發現他都有很大進步。教這樣的學生讓他很有成就感。 這三年宋存寫的大字,整整齊齊裝了三大箱子,整理出來的四書五經的釋義,經過國子監里的劉夫子以及其他幾位夫子訂正過后,全被宋舒晴裝訂成書籍,整整齊齊的放在書架上。 宋舒蘭遇到不會的,就會查jiejie整理出來釋義書籍,一查一個準,她還笑著說:“倘若把這些書籍出版了,肯定能給那些剛學四書五經得讀書人一點幫助。尤其是那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我在游記里看到,他們并沒有什么名師,有的村學的夫子甚至秀才都不是,這些書籍里的注釋,還有一些觀后感,能輕易的讓他們理解書里的知識。他們肯定會如獲至寶的?!?/br> 宋存看向宋舒晴,笑著說道:“倒也不是不可以。這都是舒晴的功勞。你們看著辦吧?!?/br> 宋舒晴說道:“這都是哥哥寫出來的釋義,我不過是整理出來而已,哪里就都是我的功勞了?” 宋舒蘭笑著說:“你們都有功勞都比我強。我到現在還沒把《論語》學完呢?!?/br> 宋存笑著道:“沒學完便沒學完,喜歡學,每天學一點,總有學完的時候,現在孝期滿了,你不是喜歡彈琴嗎?給你請一位琴師,教你們彈琴?!?/br> 宋舒蘭高興的道:“太好了!我看到別人彈琴,我早就羨慕了,可是母親不讓我們學?!?/br> 宋存又看向宋舒晴:“也給你請一位畫師。幫你們畫畫?!?/br> 宋舒晴抿嘴一笑,“我會好好學的?!?/br> 守孝的期間里,宋存已經把四書五經背完默寫完,還有兩個月便要考童生試了。他打算再把四書五經溫習一遍,查漏補缺,免得有些地方忘了。 做完這些事情后,對于科考卻還是不是很了解,出了孝期后,他去了國子監,從劉夫子那里要了些往年縣試的試卷,打算拿回去做做,試試看,主要的是看看都考些什么題型。 三年后劉夫子再次見到宋存,他打量他一眼,眼前少年,個子比以前高了一頭不止,能從他紅潤的臉頰上看出他身子雖瘦卻不弱,三年里絕對是鍛煉了的,給他卷子時,他注意到他手心的繭子,又想到他每個月送來的策論,字都大有進步的,想來他這三年練了不少字。 再看著他溫潤如沐春風的眼眸,早已沒了以前的天真散漫,感嘆一句,這孩子三年的成長竟比別人的十年還要快。 這孩子的父親生前肯定想不到他會有這么大的改變吧? 想到此,他滿意的點點頭,把試卷給了他。 縣試的題對于宋存來說還算簡單,大多數考的都是帖經、經義,就是考對四書五經的默寫和理解,這對他來說不難。 其中還有幾道算術題。 最后還要作詩。他沒有特意練過作詩,但絞盡腦汁,還是能寫出一首的,不過是不怎么出彩而已,這點他承認,作詩這方面他確實不怎么在行,是令他極為頭疼的一件事情 。 他所慶幸的是這個朝代沒有八股文,即便他看完四書五經,或許可以寫出令夫子滿意的策論,以他的思維方式,卻未必寫得好八股文。 劉夫子那里拿來的試卷做完了之后,拿去給他看,劉夫子很快看完一份,看完之后他沉默下來,頗為驚訝的看著宋存。 宋存知道夫子為何驚訝,倒沒多少尷尬,他在作詩方面確實不擅長。 劉夫子說:“你寫策論時天馬行空,點子一個又一個,我以為你做的詩也不會差。沒想到做出的詩如此,如此的平淡?!?/br> 宋存:“……” 劉夫子又說:“要是你以前多用點功,哪里需要用三年的時間把以前的功課溫習一遍。有這幾年的時間,怎么也該把寫詩學會了。好在還不算晚。我這里有幾本書你拿回去看看,看完之后,雖然不能保證一定能做出多么好的詩,科考還是可以的?!?/br> 那幾本書都是劉夫子及其它夫子寫詩的心得,宋存拿回來看了之后,再次作詩,果然比原先有了一些進步,對劉夫子很是感激。把做的詩拿給劉夫子看了后,雖然還是不滿意,但總比原先好了很多。劉夫子的臉色總算不那么怪異了。 縣試要回祖籍考,宋家祖籍在回東省馬宋縣,距離京城十來天的路程,宋存打算提前一個月回去,畢竟在路上就要耽誤那么多天,到了那里,熟悉熟悉環境,免得有水土不服什么的。 周奇略聽說他要回老家回東省,他在家里沒事干,也要跟著他去游玩。 周奇謀不讓他去,宋存去參加科考的,他去做什么?這不是添亂嗎? 周奇略就說:“倘若宋存同意讓我跟他一起去你還會反對嗎?再說我只是去游玩,又不會打擾他考試。怎么會添亂?路途遙遠,有我陪著他說話,反而沒那么孤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