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毋庸置疑,相對于和司徒聲不清不楚的林瑟瑟,純嬪對他更為真心實意,也容易cao控一些。 皇帝正要開口阻攔,純嬪卻先他一步,將手指刺破滴血入清水之中。 她故意在指腹扎了個淺淺的傷口,以便她在擠指尖血時,不經意間將指甲劃入水中。 涂抹在指甲上的白礬,在血水中漸漸融化,那兩滴散開的血珠,以rou眼可見的速度,緩慢的融合在了一起。 皇帝驚得目瞪口呆,但太上皇卻沒什么反應,他似乎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血能不能融到一起去。 燕成帝望著那銀碗里相融的血液,眼眸中隱隱泛起了些紅意:“都怪父皇不好,讓你流落在外,受了那么多年的苦?!?/br> 純嬪緊咬唇瓣,像是在強忍著淚意,她不斷的搖著頭,哽咽的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燕后心疼的將她擁入懷中,淚眼婆娑道:“乖孩子,是我們對不起你,父皇和母后這就帶你回家……” 這溫情的一幕,被太上皇的笑聲打斷:“燕成帝先別急著帶純嬪走,好歹在晉國歇上兩日,也讓寡人盡上地主之誼?!?/br> 燕成帝在位十幾年,自然不會聽不出太上皇的言外之意。 無非就是在提醒他,他的女兒如今乃是晉國皇帝的妃嬪,他若是不表示一番,便休想帶走女兒。 說實在的,燕成帝并不將小小晉國放在眼里,但晉國確實幫他找到了女兒,出于大國風范,他也不會跟太上皇錙銖必較。 “晉元帝的好意,朕心領了?!?/br> 燕成帝抬眸看向太上皇,唇畔帶著些溫善的笑意:“晉元帝幫朕找到失散多年的至親,朕感激不盡,愿將四年前攻下的晉國兩座城池如數歸還,再奉上八千戰馬,一萬兵器盔甲以表心意?!?/br> 聽到燕成帝提起那兩座城池,司徒聲眸色微沉,額間隱隱凸起一道道躍動的青筋。 四年前,就是因為燕國突然攻打晉國,短時間內連破晉國兩城,而他父親的寢室中又被搜出與燕國來往的書信,所以被太上皇扣上了叛國謀逆的罪名。 他知道他父親不會叛國,哪怕他父親知道了太上皇和司徒嵐之間的關系,也決不可能叛國通敵,用晉國百姓和將士的鮮血性命,為太上皇的卑鄙無恥來買賬。 如今燕成帝就在他面前,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為父親洗清罪名,為那將軍府枉死的百人討一個公道。 但,那不是現在。 他必須再等一等,等劉袤救出林瑟瑟,等他確保林瑟瑟已經平安無虞。 一千四百多個日夜,他都硬生生的熬過來了,也不差這一刻片刻的時間。 就在司徒聲失神之間,太上皇和燕成帝已達成共協,原本燕成帝不欲節外生枝,準備帶著純嬪立刻離開。 但耐不住太上皇多次挽留,希望他們能留上片刻,待認親宴結束之后再行離開。 燕成帝看在純嬪的面子上,也不好拒絕太上皇,只好應下這請求,與燕后和燕國太子一同入了座。 純嬪順利認親,最開心的要數鎮國公夫人了。 她原本還擔心認親宴會出什么差池,畢竟純嬪長得一點都不像燕成帝和燕后,唯一能自證身份的便是那鴛鴦玉佩。 但凡燕成帝多一個心眼,與純嬪滴血認親,那么事情便都會敗露。 誰料純嬪的血,竟然奇跡般的和燕成帝的血融合在了一起。 這一幕看的鎮國公有些懷疑人生,甚至認為純嬪本來就是燕國帝后的血脈,而林瑟瑟才是他的親生子嗣。 不過鎮國公夫人就沒有這多余的擔心,她無比確定純嬪就是她十月懷胎生出來的血脈,因為當初產婆掉包兩個孩子這件事,就是她自己一手策劃的。 第82章 八十二個皇后 掉包孩子的原因很簡單——純嬪不是鎮國公的血脈。 她剛懷有身孕之時,國公府便有風言風語傳出,說她肚子里的是野種。 她當時在國公府地位不穩,有江湖道士說她懷的是福星,還說這孩子乃是人中龍鳳,能給她帶來無盡的福氣。 她以為肚子里的是男嬰,雖然害怕這件事露餡,但她又想借著腹中子嗣站穩腳步,只好自導自演了一出掉包孩子的把戲。 那產婆是她花重金買通的,她先讓產婆在城外,尋一個跟她產期相近,也能生男嬰的孕婦。 而后在孕婦臨產之前,她借口說要去寺廟上香,私下則服藥將自己的產期提前了半個月,為的就是能趕上與那孕婦一同產子。 她預想的很完美,但她怎么也沒想到,她和那孕婦肚子里的都不是男孩,而是個沒什么用處的女孩。 原本她還準備等風頭過去,再讓產婆‘良心發現’將掉包孩子的事情公之于眾。 屆時所有人都會同情她,而她只要哭一哭鬧一鬧,總能想法子將此事糊弄過去。 可她生的是女孩,也就沒有必要再冒險做這種無用功了。 想起自己大費周折的折騰這么久,又在產婆身上耗費重金,她為了給自己留條后路,還是將林瑟瑟抱了回去。 可能是因為她生的是個女孩,那些風言風語很快就消失了——只要不是男嬰,就根本沒人在意。 但林瑟瑟是個美人坯子,越長大就出落的越發清秀動人。 鎮國公很快就因為林瑟瑟太過美貌,而懷疑起了林瑟瑟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