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謝明允一臉“哪來的歪理”般不可置信的表情:“你!”    “我什么我,不說了,”蘇言笑著指向那個糖葫蘆小販,邊拉著謝明允往那兒走,“你吃糖葫蘆嗎?”    謝明允:“……”    雖然是疑問的語氣,卻沒有半點征求他同意的意思。    約莫是第一回 見一對沒帶著孩子的妻夫,前來買糖葫蘆,小販驚訝的目光維系了一瞬,轉而露出個大大的笑臉,嗓音清亮:“這位小姐,是不是給您夫郎買糖葫蘆,我這兒啊,有各種味道的,您是要大串小串,酸一點兒的還是甜一點的?”    蘇言毫不猶豫:“大串,酸一點兒的?!?/br>    說完看了看謝明允,雖然他仍然是一副不太樂意的樣子,卻也只無奈的笑笑。    好像被遷就的人的她一樣……    蘇言心底泛起奇怪的感受,一邊遞過銅板,取了一串糖葫蘆,不容拒絕般遞到謝明允嘴邊:“喏!”    終究是妥協了,謝明允咬了一口,原以為會是如小販所說微酸,卻幾乎嘗不到酸味,想來是調和眾口,仍然甜滋滋的,對他來說有點齁得慌。    但謝明允此人慣來能裝會演,就算是一整塊糖塞到嘴里,眉頭都不皺一下就能咽,他只笑了笑,給了個反饋:“嗯,很甜?!?/br>    “是嗎?”蘇言瞇起眼睛,飛快地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著謝明允的手,在他方才咬過的位置啃了一口,嚼了嚼。    謝明允指尖一燙,她怎么……怎么能在這兒……不料蘇言笑瞇了眼睛,舔了舔嘴角,意猶未盡又意味深長,向他眨了眨眼:“果然很甜?!?/br>    也不知是說糖葫蘆還是眼前的人。    謝明允袖子一揮,不忍直視似的將糖葫蘆一把塞到蘇言手心,腳底生風,飛也似的往回走。    蘇言也不惱,低頭又咬了一口糖葫蘆,隨后才不緊不慢地跟上。    她早就想明白了    人都是她的了,有什么可急的。    ……    東宮燭火徹夜未熄,宮人不知哪里做錯了事,生生受了太女怒火,齊刷刷的跪了滿殿。    ……    蘇言這兩日沒再去陳學士那處,其實前幾日布置的課業已經夠蘇言琢磨一段時日,故而也沒必要去了。    倒也是湊巧,這日下了一場小雪,細密綿軟的雪花灑在紅梅枝頭,在蕭瑟冬日里襯得鮮艷欲滴,仿佛又是一個春日。    她叫山楂挑了幾只紅梅,專囑咐要那種含苞待放的,三三兩兩插在白瓷瓶里,放一兩日就開得正好,綻得滿室清淡梅香,蘇言捻起一朵,于指尖輕嗅,恍惚間竟然覺得這香味有點熟悉。    好似謝明允身上的淡淡幽香。    蘇言喚了聲:“明允,你過來一下?!?/br>    謝明允在里屋,不徐不急地往外走:“怎么了?”    “過來了就知道,”蘇言神秘一笑,等謝明允走到她身邊,就趁他不留神,突然一把抱住,將他摟在懷里。    謝明允啞了聲,隨后又突然磕絆了起來:“干,干什么?”    蘇言沒出聲,微微俯下身,埋首在他頸邊,果然嗅得撲面冷梅香。    她嘆道:“好香啊,是沐浴時用了梅花香皂嗎?”    謝明允身形微僵,緩緩道:“沒有?!?/br>    他不像尋常男子那般,沐浴時總挑挑揀揀,恨不得用遍各種各樣的香皂,反倒就只用清水沐浴,至于身上的什么香味……他不曾聞見過,因此幾乎懷疑蘇言在拿此扯謊取樂于他——若不是已然知曉蘇言性子。    身上的力道并未松緩,謝明允猶豫再三后還是忍不住道:“真的有香味?”    “嗯!”蘇言點了點頭,想了想該如何描述:“就是冷冷淡淡的梅香,但是很淡,夾著一點乳味,又不像是衣服的熏香里的,反而是你身上散發的氣味?!?/br>    什么!    乳味?    又不是還沒斷奶的孩童,被這般形容的謝明允嘴角一僵,突然覺得有被冒犯到——蘇言這樣子,是把他當孩子?    但仿佛有種神秘的力量,阻擋著他推開眼前緊摟自己的人,謝明允遂沉默著,任由蘇言嗅了嗅。    “好了嗎?”良久,他終于忍不住道。    蘇言點點頭,又抬起頭來,直直的看著謝明允:“下回我要和你一同沐浴?!?/br>    謝明允驚了:“?”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他冷冷淡淡道:“想都別想?!?/br>    然而蘇言看見他臉上躲避的神情,卻了解到他真正的感受——并不是厭惡,甚至可以說……有那么一點點害羞。    此人臉皮堪比城墻厚,但是耳尖卻敏感得不行,皮薄得似乎動不動就泛紅,蘇言伸手一撩,果然見那兒紅了一小片。    “明允……”這一聲尾音拖得又綿又長,蘇言低聲輕笑,“你可承認了,是我夫郎,我們……”    似乎可以有更進一步的關系?    她想這樣說,但也只是含蓄地用眼神暗示。    謝明允:“……”    他幾乎是咬牙吐出兩個字:“色鬼?!?/br>    蘇言:“謝謝?!?/br>    謝明允:“……”    恬不知恥。    他抽出手,朝蘇言露出一個意味不明的笑,隨即進了里屋。    蘇言低頭一笑,去了書房干自己該做的事——練習論述。    這是筆試最占分的一環,和死記硬背的古典詩詞不一樣,考的是讀書人的應變能力和辨析功底,尤其重要的一點,政治思想不能偏,文章中一定不能出現任何含沙射影的句子,甚至有些要點得特意避開,犧牲一定的邏輯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