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想法子摧垮于家
安黎捐款并不圖回報,架橋本就是利國為民的好事,她自然是要支持的。 “不過少東家,我今兒可沒有帶一萬兩銀票出來,你可否借我一萬兩銀子,等下一次我來縣城時,在還給少東家!”安黎很是難為情的說道。 于群笑了笑,“咱們是什么關系,不就是借一萬兩銀子嗎?你又不是還不起,一會我幫你一起送到縣衙去,至于還錢……咱們不是合作的蘑菇嗎?等下一次去拉蘑菇的時候,到時候抵消就好了!”多退少補! 安黎笑了笑:“是這個理,那就麻煩少東家了!” “沒有關系,況且這也是為了咱們好,只要咱們有縣太爺幫忙說話,日后縣丞也就不會刻意在明面上找他們的麻煩!”于群對于自己的這個建議,實在是滿意極了。 安黎也暗暗的考慮著,回去跟村長商量一番,將村里的路也修一修,當然也是為了方便將蘑菇通過馬車送出去。 現在的地面凹凸不平,馬車走的很是吃力,要是將路一修,到時候馬車進入就方便了許多。到時候村民們也方便了! “少東家,雖然捐款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咱們還是得防著,這一次安光耀受了飄香樓東家的命令去毀掉我家的蘑菇,且還是在我們家上梁的大日子上去搞破壞,有了一次自然是會有第二次的。我可不希望到時候看到少東家因為照顧你爹的病,還加上自己休養身體,而讓飄香樓的人鉆了空子,到了那個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安黎提醒道。 于群正色道:“安姑娘你放心,我一定會妥善處理的,絕對不會讓飄香樓的人趁虛而入!” 安黎頗為擔心于群的現狀,如果于群身體健健康康的,如果于群的爹于世青身子骨好一點,不用于群如此cao心的照顧,她倒是相信于群可以,但現在于群壓根就忙不過來。 這讓安黎極為擔心。 “阿黎,不用擔心于家,有阿越在,于家不會有事!”蕭易寒坐在安黎的身邊,他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安黎,看到安黎一臉愁容的模樣,他拉著安黎的手,寬慰道。 安黎點了點頭,但愿于群的身體和他爹的身體能夠快速好起來。 —— 安黎將草莓給于群,于群便讓人拿到廚房洗干凈,分別裝盤,到了食們紛紛到來知味齋時,將草莓給送上去。 而現在的人雖然很多,但最有錢的那些食都還沒有來。 于群趁著安黎他們都在,他拿著六萬兩銀子去了一趟縣衙,找到縣太爺宋大人。 宋大人知道于群慷慨解囊捐贈五萬兩銀子,非常的激動,“于群啊,架橋是利民惠民的大事,你今兒為了架橋而捐贈的五萬兩銀子,本官一定會上報,你就等著朝廷的封賞吧!” 于群連忙作揖道:“大人嚴重了,家父一向都教導草民一定要有一顆善心,與之于民還之于民,我們知味齋的生意之所以如此火爆,都是大家的力捧才會如此火爆。銀子是掙不完的,同樣掙的太多,也花不完!與其放在家里遭人眼熱,還不如拿出來做些善事,就當是積德行善!” 宋大人高興的合不攏嘴,“你們于家真正的對得起這個善字??!” “大人過獎了,這都是草民應當做的!” “誒,此言差矣,你們于家乃商賈之家,造福百姓之事都是盡力而為,心意盡到便足以!本官又不是貪官污吏,豈能讓你們于家承擔這份責任,但侄子你放心,你們今兒的善舉,我一定會登名造冊,特地為你向皇上請功,你們于家如今是光宗耀祖了!”宋元宋大人欣慰不已的說道。 “那就多謝大人美意,另外宋大人,這里還有一萬兩銀票,這一萬兩銀票乃屏錦村安家三房之女安黎捐贈,希望宋大人收下,用來架橋,造福于民吧!” “安家?”宋大人記起不久前安家三房和安家大房的人也做了決裂,還是張主薄親自處理的,而后便是安家三房之大閨女安云跟童家的恩怨! 近來元陽縣的案子并不多,因此宋大人記得非常清楚。 “安家的日子竟然那么好了?”宋大人不相信。 于群笑著說道:“宋大人想來對我們知味齋的生意也是知道的吧,我們知味齋為何如此火爆,都虧了安家姑娘安黎的相助,那美味好吃的蘑菇便是安姑娘種的,如今安家因為種植蘑菇,而得了一大筆銀子,他們還蓋上了二進四合院,馬上就要完工進行裝潢了!這一萬兩銀票是安姑娘特地讓我送過來讓宋大人安心的給百姓們架橋修路!” 宋大人看著于群手里的一萬兩銀票,心里感嘆安黎一家人都是不錯的,跟安家大房和那老太太都是截然不同的。 “于群啊,這一萬兩可不是小數目,本官若是收了這一萬兩,安家的日子不會受到影響嗎?”宋大人可不想因為自己架橋一事讓安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人家好不容易好過了起來。 于群沖著縣太爺安慰一笑說道:“宋大人,你無需擔心,這一萬兩銀票是安姑娘親自讓我送過來的,她人正在知味齋,幫我看著店呢?!?/br> “既然這樣,好侄子帶我去知味齋一趟!”宋大人說道。 于群自然沒有拒絕,人家縣太爺去一趟知味齋,那是給他們知味齋面子,也暗暗的給他們撐場子,他高興都來不及,又怎么可能會拒絕呢。 等宋大人換了一身便服后,隨著于群去了知味齋。 宋大人要去知味齋的事情很快被鄭玉濤縣丞知道了,鄭縣丞氣得雙眸冒火,但礙于這是縣衙,他硬生生的將這股火給憋了回去。 過了好一會,鄭縣丞找來小廝,說道:“去,將我那個沒有出息的弟弟鄭玉磊給叫過來,讓他快一點!” “是,鄭縣丞!” 看著小廝離開的背影,鄭縣丞的心情并沒有絲毫好起來,反而越發的生氣了。 都是那個沒有出息的鄭玉磊,若不是因為他經營不善,飄香樓也就不會出現虧損,若是他不將老掌柜的逼走,面對如此局面,一定能快速解決,也就不會造成關門大吉的局面了。 鄭家距離縣衙并不遠,且鄭玉磊如今閑賦在家無事可干,因此很快的看到了縣衙。 鄭縣丞看著自己的草包弟弟,腦袋非常痛,他低聲說道:“弟弟,你可知道大哥讓你過來做什么?” 鄭玉磊如實搖了搖頭:“不知,大哥你有話便說吧!” “不知?好一個不知!鄭玉磊你可知道知味齋的人為了不讓我出手,捐贈了五萬兩銀子給宋大人架橋?就連安家的那個賤蹄子也捐贈了一萬兩銀子!” 而自己這個弟弟一天還到晚就在家里傻等著,什么都不管,這是要氣死他??! “什么玩意?大哥,你說他們捐款架橋?” 鄭玉磊錯愕的睜大眼睛,看著鄭玉濤問:“什么時候的事情!” “你這沒出息的,我讓你時時刻刻的盯著知味齋的一舉一動,你就這么給我盯著了嗎?讓你買通的下人買通好了嗎?于家的一舉一動你知道多少?一天到晚就知道尋歡作樂,活該飄香樓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后關門歇業!” 看到鄭玉磊一問三不知的模樣,鄭縣丞差一點沒忍住動手打人! 要不是顧忌這是縣衙,鄭縣丞可不敢保證自己做出什么事情來。 “哥,我也不想這樣的,可你也知道我就是這個破人,我改不掉能怎么辦??!”鄭玉磊非常委屈的說道。 可這話不適合他一把年紀的老男人說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鄭縣丞在外養了一個兒子呢! “你給我閉嘴,還是給我趕緊將事情辦妥!”鄭縣丞自然不能跟于群一樣去捐錢架橋,但可以想辦法將于家拖垮。 鄭玉磊連連說道:“哥你別生氣,我這就去做!” 害得他被自己大哥罵了一頓,鄭玉磊非常不高興于家等人,尤其是安光耀。 安黎他們做出這樣的大事,這個賤人竟然不來縣城提醒他。 “你是不是到現在都沒有買通知味齋的人?”鄭縣丞已經對鄭玉磊不抱任何期望了。 鄭玉磊弱弱的說道:“哥,知味齋的人太齊心了,不管向他們打聽什么,都打聽不出來,我讓人拿銀子去買通他們,他們都不肯說出關于知味齋里的任何一處漏洞或者秘密!我也沒有辦法,只能慢慢的等了!” “等?”鄭縣丞被鄭玉磊給氣笑了,“那你現在等來的是什么?是知味齋的先發制人!人家現在抱上了縣太爺的大腿,不出意外宋大人一定會上書送到府城告知知府大人,若知府大人知道,一定會上報給朝廷的,到時候于群就會入了皇上的眼,而你呢?什么都沒有!還白白搭上了飄香樓!” “那那……現在怎么辦??!”鄭玉磊弱弱的問。 鄭縣丞恨鐵不成鋼的瞪了一眼鄭玉磊,而后說道:“既然知味齋無從下手,那你就從于家家宅下手,于群跟他那個弟弟于江不合的事情,你知道的吧?你去將于江弄出來,跟他好好說說,咱們一起聯手摧垮于家,而于家的一切全部給于江,咱們一個子都不要!” 鄭玉磊連連點頭答應,“妙妙妙啊,還是哥哥你厲害,這么好的法子我怎么沒有想出來呢?” 鄭縣丞聽到鄭玉磊的后,真想買抄起桌子上的硯臺打死這個沒出息的,這個事情他糟糠跟鄭玉磊說過了,誰讓他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害得飄香樓都關了門,手里少進了很多的賬目,就連以前跟他要好的人家都不怎么搭理他,看著他就要走。 如果自己不是一方縣丞的話,自己早就成為過街老鼠了吧! “這一次你必須嚴格按照我的要求辦事,要是你辦的不好,那就不要怪我這個做哥哥的心狠手辣的將你的妻女全部賣到妓院去賣身掙錢了!”鄭縣丞兇巴巴的說道,但身為一屆縣丞自然是不會去賣自己弟弟的妻女!這也就是嚇唬嚇唬鄭玉磊這個沒有出息的罷了! 鄭玉磊見到哥哥非常生氣,他連連保證一定會將事情給辦好的! —— 縣太爺隨著于群去了知味齋,安黎他們幾人很快就知道了,于群將縣太爺引到特地給安黎準備的雅間里。 “民女安黎見過縣太爺!”安黎行禮道。 宋大人非常和善的扶了安黎一把,一臉激動的說道:“安姑娘不要氣,這里不是縣衙!” “多謝大人,但禮數不可荒廢!”安黎道。 宋大人滿意的點頭,但他的目光卻落在安黎身后的男人身上,當他看到蕭易寒的那一刻,他深深覺得這個男人非常的熟悉,可就是想不起在哪兒見過。 蕭易寒很是淡漠的看了一眼宋縣令,一句話都沒有說過,仿佛沒有將這個人放在眼里過。 于群見此,碰了碰蕭易寒的胳膊,提醒道:“易寒兄弟,這位是我們元陽縣的縣太爺,你……” “我知道!”蕭易寒淡淡的說道。 于群很是無奈,本想讓蕭易寒給縣太爺見禮的,但蕭易寒好像沒有那么回事似的。 蕭易寒對于于群的做法有些好笑,他堂堂秦王殿下,給一個正七品的縣令大人見禮,那不是非常**份嗎?他還沒有荒唐到這個地步! 縱然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也不可以將自己的身段放低。 宋大人倒是非常好說話,并沒有跟蕭易寒計較,后來的某一天,當他知道蕭易寒的真實身份之后,非常今日并沒有為難蕭易寒,否則小命和身家全部玩完了! 大家都坐下之后,宋大人看著安黎說道:“安姑娘,于群說你要捐贈一萬兩銀子給本官造福于民?可是真心實意的?” 安黎起身,對縣太爺說道:“宋大人放心,一萬兩銀子或許幫不到大人多少,但這也是我的心意,只要百姓們因為大人勞心勞累搭建出來的大橋幸福安康,那這一萬兩銀子就花的值得!宋大人盡管放心收下這一萬兩銀子便是!” 宋大人見安黎眼神清明,一臉的真誠,便應下了這一萬兩銀票,聽說安家蓋了新房,待安家搬新家時,他定然上門,送上薄禮,讓所有人都知道安家是他青睞的大善之家。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