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封賞,完了!
太子一系發難,逼楊廣等藩王就藩,秦風出計,以太子無子嗣為由,使得楊廣能順利呆在大興城。 之后楊勇作死,寵愛云昭訓,太子妃元妃憂憤而死。 獨孤皇后大怒,認為是楊勇和云昭訓合謀害死了太子妃,不但責備楊勇,還命人暗中監視。 楊廣在秦風的撮合之下,娶了南梁皇女蕭妃,夫妻恩愛,深得獨孤皇后喜愛。 楊約在宇文述和秦風的誘惑之下,成功使得楊素加入楊廣陣營。之后楊堅派楊素觀察楊勇,結果楊素故意激怒楊勇,使得他說出不少抱怨的話,使得楊堅大怒,廢黜楊勇為房陵王,改立楊廣為太子。 之后在秦風的影響之下,科舉正式面世,而秦風也成為整個大隋世家大族的公敵,使用各種手段報復秦風,然被秦風和楊廣一一化解。 秦風創立的書院正式成立,自己為山長,以樊子蓋榮譽山長,正式推出新學以和儒家相爭。 東西突厥設計,大戰于云中草原,誘使楊堅御駕親征,秦風百般勸阻無果,帶首陽山車騎府隨行。 待楊堅率軍趕到云中草原,東西突厥合力,合圍楊堅與數萬大軍于馬邑城。 數萬大軍人吃馬嚼,馬邑城中糧草殆盡,秦風臨危受命,拼死突厥,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北平王羅藝率軍勤王。 秦風設計,以馬邑城破為誘餌,使得東西突厥大軍齊出后,帶領北平王羅藝、衛王楊爽、靠山王楊林直插突厥中軍,一戰打得東西突厥狼狽逃竄,再無力南顧。 是役,衛王楊爽戰死,受到驚嚇的楊堅同樣重病一場,將一部分國事交予太子楊廣之手。 開皇十年,楊堅以劉方為將,深入嶺南,討伐林邑。 這場劉方本來應該身亡的戰役中,秦風事先察覺,用倉庫中的藥物救了劉方一命,使得林邑國亡,大江以南盡數歸大隋所有。 秦風在林邑國內尋得一年三熟的占城稻,使得大隋成功度過一次大旱,百姓困餓而死者寥寥無幾。 之后秦風更是主政林邑,移漢人之民至林邑,促成民族融合,林邑再無動亂之憂。 開皇十五年,東南沿海再遭倭寇侵襲,楊堅勃然大怒,在秦風的攛掇之下,楊堅以靠山王楊林為將,秦風為副,率軍東渡,攻破倭奴國,改設瀛洲。 秦風在瀛洲尋到石見山銀礦,源源不斷的白銀反補大隋,秦風趁勢推出銀票,使得大隋缺銅的危機安然度過。 開皇二十年,強撐五年的楊堅撒手人寰,滕王楊瓚趁楊廣遠在瀛洲的機會,起兵作亂,聯合賀若弼等不滿楊廣和秦風的文臣武將意圖趁楊廣沒返回大興城時武力登位。 值此危難之時,秦風游說楊勇,房陵王的身份和楊廣的印信取得大興城十二衛的兵權,一舉擊敗楊瓚的烏合之眾,軟禁之。 楊廣返回大興城之后,順利登位,尊楊勇為瀛王,封地瀛洲,拜秦風為冠軍候,太子太傅,教導太子楊昭。 楊廣登位之后,改元大業,并發漠北,將殘存的突厥徹底趕到極北之地茍延殘喘。 大勝歸來,楊廣不聽從秦風休養生息的建議,執意召集民夫,修建大運河,同時用兵高句麗,意圖將高句麗的鐵礦據為己有。 楊廣的一意孤行使得楊堅積攢下來的老底揮霍一空,可他卻因為錯估了高句麗的寒冬,兵敗遼東。 兵敗回京的楊廣聽從秦風的建議,遷都洛陽,勵精圖治,然沒等一年的時間,楊廣再次召集關攏大軍,再征高句麗。 這一次,秦風沒有反對,關攏門閥的勢力已經到了一種無人能制的地步,雖說不愿大隋兒郎枉死,但沒有更好辦法的秦風只能同意了楊廣以高句麗消耗關攏勢力的決定。 此戰,大隋在楊廣昏招迭出之下大敗,然關攏勢力也就此一蹶不振,天下權柄終于到了楊廣的手中,這一年,秦風四十歲,楊廣三十八歲。 得到天下權柄的楊廣志得意滿,再次否決了秦風休養生息的建議,僅僅一年之后,再次起兵攻伐高句麗。 這一次,不曾昏招迭出的楊廣成功兵圍高句麗國度平壤。 不過楊廣怎么都沒想到,楊素死后,未得重用的其子楊玄感早已不滿多時,聯合李密等殘存的關攏門閥,起兵造反。 疲于戰事的高句麗派使請降,楊廣就此撤軍,并在和秦風認錯之后,派秦風率騎兵先行一步,平定楊玄感叛亂。 秦風以身為餌,楊玄感屢次拒絕李密的建議之后,執意率軍追擊秦風,被秦風設伏殺之,李密等人逃亡,楊玄感之亂就此平定。 然當年七月,天下大旱,百姓在楊廣數次征召之后,本就勉強度日的百姓再也無法殘存,易子相食的慘劇時有發生。 大業七年,長白山王薄起兵造反,自稱知世郎,以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掀開了造反的熱潮。 楊廣率軍回軍途中,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率領金吾衛,千牛衛叛逃,占據趙州一帶。 遭受打擊的楊廣臥床不起,在回軍洛陽的路上,被內侍大太監張衡捂死。 曾亮拼死逃脫,給秦風帶來這個噩耗。 秦風在蕭皇后的支持下,擁立太子楊昭登位。 而此時此刻,天下的紛爭已達到一種不可阻擋的地步。 交州、林邑有南梁余孽蕭銑號稱梁王,麾下韋睿、韓越等人輔佐,文武兼備,兵強馬壯,占據一方。 蜀王楊秀同樣不滿楊廣登位,正式起兵,招攬征西大將軍裴行儼與其麾下十萬大軍,占據天府之國。 瓦崗寨本有翟讓為反王,李密鳩占鵲巢,翟讓身死,單雄信等人為報仇投奔洛陽朝堂,并招攬謝映登在內的人馬。 李密本事卓絕,在他帶領之下,瓦崗寨連戰連捷,攻占州郡,李密自立為魏王。 趙州宇文化及自稱趙王,有子語文成都輔佐,同樣不容小覷。 并州李淵憑借太原王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等世家的支持,起兵反隋,自稱唐王。 北平王羅藝打著恢復北齊的名號,自稱燕王,割據東北。 除卻這些較大的實力之外,還有無數小勢力割據一方。 坐鎮洛陽的秦風身挑重擔,與靠山王聯絡,認為必須開戰了。 老王爺兵出河南,以瓦崗李密為目標,連戰連捷,滅之。 秦風又請動遠在瀛洲的瀛王楊勇出兵,攻打占據幽州的燕王羅藝。 在查看家譜之后,秦風意外發現羅藝的大將秦瓊竟然是自己族弟,招攬之。 秦瓊的投靠使得楊勇率軍一馬平川,直接攻至北平城下,羅藝舉家自焚。 秦風親自下陣,率軍兵逼并州,在李靖的出謀劃策和勇猛無敵的張須陀幫助之下,順利攻破太原,將李淵等抄家滅族。 天佑三年,靠山王楊林攻打宇文化及之時,戰死當場,被語文成都手刃之。 秦風勃然大怒,親起大軍,聯合瀛王楊勇,兩路夾擊宇文化及。 語文成都雖用,然在張須陀、秦瓊、楊義臣、尉遲恭、伍云召等將的圍攻之下,飲恨當場,宇文化及被秦風手刃之。 至此,除蜀王楊秀之外,天下再歸一統。 修養一年的秦風兵發蜀州,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先是伍云召中計,被活埋于劍門關下,后有尉遲恭、秦瓊兩人聯手被裴行儼之子裴元慶大敗。 勃然大怒的秦風親自領兵,以重狙擊殺裴元慶,成功攻破蜀州,斬殺楊秀以及幕后黑手楊諒。 至此,天下再歸一統。 這一年,四十余歲的秦風和等待他多年的蘭陵長公主楊阿五成親,還政皇帝楊昭,帶著家人移居海外。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