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題目
“噼里啪啦...” “這是...” 楊廣看著那些被鞭炮嚇得雞飛狗跳的將士,他有些懵,不過卻不是因為秦風的行為。 在他看來,秦風就是一個異類,干出什么事來都無需奇怪,而且這些東西動靜雖然大,但卻沒有傷到人,更像是嚇唬人用的。 “爆竹?!?/br> 看著楊廣那張你他媽在逗我的面孔,秦風解釋道:“這是一個老道士煉丹時弄出來的東西,量小的話,就是現在這個效果,量大的話,可能會引起爆炸?!?/br> “爆炸?”楊廣突然起了心思,問道:“有多大的威力,可能用于攻城?” “別想了?!鼻仫L搖搖頭,倉庫里確實有威力巨大的火藥,可他不根本不敢拿出來。 “這東西的威力很有限,或許改進之后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不過就目前來說,想要炸塌城墻是件不可能的事?!?/br> 沒去管楊廣一臉的失望,秦風冷臉看著校場中亂成一團的將士,對剛剛趕來的趙辟易吩咐道:“記錄一下陣形亂了的旅,cao練完之后,他們都加跑五圈?!?/br> 趙辟易本來是想跟楊廣套套近乎,可沒想到剛過來就被秦風安排了這個得罪人的活。 最難受的是他還不能拒絕,不然楊廣要是換人,他去哪哭去? “末將遵令!” 楊廣笑道:“趙千戶,好好跟著秦先生學,以后必然前途無量,就算不跟著我,去其他地方也足以當一員大將?!?/br> 一句話,讓趙辟易這個處處碰壁的家伙感動的熱淚盈眶,七尺余的漢子立刻跪倒在地,獻上了自己的忠心。 “晉王殿下,末將保證...” 話說到一半,趙辟易突然想起了秦風的規矩,立刻改成單膝下跪,這才把后面的話給說出來。 “為殿下肝腦涂地,死而后已!” 秦風的規矩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在他的營地之中,上到校尉趙辟易,下到那些普通士卒,還有工匠,全部都不能雙膝下跪。 其實大隋的軍禮也沒有雙膝下跪這一條,碰見普通上官,右拳擂胸,微微躬身便可。哪怕遇見皇帝,那也是單膝下跪。 不過不知是兵部和那些將軍們驕橫慣了,還是趙辟易這種人在面對權利的時候忘記了這些禮節,導致大隋的跪禮其實也很普遍。 這就導致一個奇怪現象,大部分官員在面對皇帝的時候并不會下跪,顯得十分有風骨,但在面對上官時卻卑躬屈膝,毫無尊嚴。 等趙辟易離去之后,楊廣才搖頭道:“子玉兄,與他們說那么多作甚,似你這般的大才世所罕見??!” 合著你小子是覺得我有用才縱容我不通禮節的? 秦風搖搖頭,白了他一眼道:“這和是否大才無關,難不成你覺得下個跪,說上兩句漂亮話就是忠心了?” 楊廣搖頭,笑道:“我自然不會這么天真,但下跪也不愿的人,又談何忠誠?當然,子玉兄除外?!?/br> 秦風斜睨著他,教育道:“忠心不是下跪,更不是什么其他禮節,而是發出內心的尊敬和敬佩。你看吳起帶兵,他和士卒同吃同住,甚至給受傷的士卒吮吸膿血,沒有絲毫架子可言,但就是這個沒有架子的家伙,成為了一代名將?!?/br> “趙辟易對你下跪,那其實不是忠心,更不是敬重你這個人,而是因為你是皇子,他敬畏的是皇權?!?/br> “恕我直言,這種敬畏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退,最為淪為一個笑柄,就如同漢末、晉末一般,淪為笑話還是小事,但手握大權的家伙,就會成為下一個王莽和董卓?!?/br> 楊廣對秦風的話只能報以苦笑,這么長時間的相處,讓他很了解秦風。 他面前這人純屬就想當一個橫行霸道的小地主,什么亂七八糟的破事,最好別來煩他。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楊廣總是能在秦風的身上感覺到對大隋未來信心的不足,恨不得讓自己立刻成為太子,成為他心目中的那種君主。 如果秦風知道楊廣想法的話,勢必也會夸這小子一句感覺敏銳。因為不是秦風對大隋的信心不足,而是史書上寫得清清楚楚,離大隋滅亡也就幾十年的時間,他如果不趁著楊廣年紀還小,性格沒有確定下來的時候灌輸一些思想,難道等以后改變不了的時候再強諫嗎? 對不起,他秦風不是魏徵,沒那種忠君死節的精神,真等到那個時候,保不準他會帶著一家逃到南洋哪個小島上逍遙自在。 秦風看到楊廣在瞅著自己,就笑道:“不相信?” 外面鞭炮的聲音還在回響,秦風干脆招手讓吳勝過來,吩咐道:“你站遠一點,盯著這間屋子,不準任何人靠近?!?/br> 等吳勝聽令的離開后,秦風順手把房門關上,露出了一臉豁出去的表情。 “魏晉以來,世家門閥成了什么樣,無需我來多說吧?” 秦風先拋出了一個問題,楊廣點頭道:“確實,這次南巡,就連父皇都被那些世家氣得不輕,可也就是責罵幾句而已,根本不曾處罰?!?/br> 秦風點頭,繼續問道:“那兩晉之間發生了什么?” 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回答,但秦風還是握拳重重砸在桌子上,喝道:“五胡亂華!” “兩晉的時候,這天下是司馬家和世家共有的,自古以來,待世家之厚者,無出司馬家之右,可那些世家是如何報答司馬家?” “貪墨?斗富?還是對南下的胡人視若無睹?” “后來在那些胡人的治下,那些漢人世家可還敢如此肆無忌憚?在官位的誘惑之下,那些清高的世家子很快就繼續跟上了異族老爺,哪怕當個奴才也在所不惜?!?/br> 聽到秦風又在給那些世家上眼藥,楊廣雖然有些不自在,但卻沒有出言打斷。 “可到了那些異族滅亡之時,那些世家怎么說的?看吧,蠻夷就是蠻夷,不懂得重用世家,果然還是敗了?!?/br> 聽到這,楊廣有了些興趣,問道:“那本朝如何?我大隋可沒有和任何世家共天下?!?/br> “沒有嗎?”秦風也算是豁出去了,直接開口道:“普六茹暫且不說,陛下為何要設十二衛,這天下的大軍究竟是陛下的,還是世家的?” “子玉兄!” 楊廣提高了音量,反應有些激烈。 不過這也怪不得他,實在是秦風的膽子太大了,普六茹三個字基本是大隋的禁忌,無人敢提起。 因為這三個字,是楊堅當年還是隨國公時的鮮卑姓氏。當時鮮卑人掌權,漢人大臣基本都會被賜予鮮卑姓名,而對于皇帝來說,這肯定是一段十分不光彩的歷史,所以在大隋建立以后,楊堅恢復漢姓,這事也沒人再敢提起。 楊廣萬萬沒想到,秦風這家伙還真是什么都敢說。 “聽不得了?”秦風笑笑,沒有在意,“或許在你們看來,這是皇家的恥辱,但在我看來,這其實沒什么,真正讓漢人恥辱的是五胡亂華!” “阿英,相信我,以后...或許現在大隋的世家就已經成為了毒瘤,只是陛下英明,威望無兩,所以沒有世家敢于作亂??梢院竽??你,或者你的子孫,還有這種威望嗎?” “那些掌握著兵權的世家門閥,他們會甘心于現狀嗎?” “當主弱臣強,或者外患到來的時候,大隋的沉淪就已經被注定了,絕無翻身的希望?!?/br> “想想漢末,軍閥割據時候的景象,為什么區區一個縣令,一個太守就能成為一方諸侯?因為他們掌握著兵權。大隋沒有歧視武人,那是因為關隴門閥的強勢,因為西魏八柱國的余威還在,可普通士卒呢?他們可得到了應有的待遇?” 秦風離開了,看著他的背影,楊廣耳邊卻回蕩著他那沉重的話語。 “如今的大隋看似平穩,關隴門閥和關東世家,武人和文官相互牽制,可誰能保證不會出一個董卓或王莽一般的家伙?” “你不妨去查查,到了漢末,到了晉末,看看那些世家究竟在做些什么,軍隊到底是誰的軍隊,他們為誰而戰?一樣樣的查,找出其中的規律,你就能明白我今天為什么要說這番話?!?/br> 秦風終究還是慫了,有些話,連他都不敢說,所以只能讓楊廣自己去尋找答案,自己去思索,并尋找解決之道。 這個過程或許漫長,或許很快,或許毫無作用,但秦風能做的,只有這么多了。想通了,楊廣或許真能成為和歷史上唐太宗比肩的千古一帝,想不通,那他或許還會是那個千古聞名的暴君,最多在秦風的影響下好上那么一點,但大隋的滅亡卻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看著眼前努力在鞭炮中保持著陣形的將士們,秦風長嘆道:“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