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節
張儀眼巴巴地望著他:“如何?” 公子華放下爵,兩眼盯著張儀,呵呵笑道:“張大人,酒的事我們暫先放下。你哄我來,必是有啥事兒?” “沒事兒?!睆垉x呵呵笑道,“在下請你來,只此一事,品酒!在下得佳釀,不敢獨享??!” 公子華指著酒爵:“那……張大人,我是照實說呢,還是說虛的?” “當然照實說?!?/br> “要照實說,此酒不過是一般陳釀,頂多也就三十年陳?!?/br> 張儀故作不信,舉爵飲下,細品一會兒,作個鬼臉,苦笑一聲:“唉,公子,在下實意請你,本想喝個佳釀,誰知竟然上當了??磥?,村野之言不可信吶!”將兩只空爵再次斟滿,“也罷,喝酒在個心境,此酒雖是一般陳釀,卻也算是酒中上品。我們兄弟將就一下,照舊喝個痛快?!?/br> “張兄所言極是!”公子華亦笑起來,“說實在的,三十年陳也是好酒。真要是百五十年陳釀,你敢請,在下還不敢喝呢,能聞個味兒就心滿意足了?!?/br> “公子痛快!來,滿飲此爵!” 二人頻頻舉爵,不消半個時辰,俱至佳境,話題也由酒扯開來,越扯越寬泛,漸漸引到正題上。 張儀斜睨公子華一眼:“公子,在下實在弄不明白,天下誰人不知陳軫是小人,可君上……今日之事,在下就不說了?!?/br> 公子華笑應道:“張兄呀,滿朝文武皆可發出此問,唯張兄不可?!?/br> “哦,此是為何?”張儀大睜兩眼。 “呵呵呵,”公子華身子趨前,壓低聲音,“實話告訴你,要不是陳大人,張兄這陣兒只怕還在大楚國哩!” 張儀先吃一驚,繼而笑道:“公子說笑了,在下奔秦,與那廝何干?” “敢問張兄,你是因何離開楚國的?”公子華得了酒力,較起真來。 “受jian賊陷害?!?/br> “何人陷害?” “昭陽豎子!”張儀從牙縫里擠道。 “昭陽那廝為何害你?” “他想當楚國令尹,視在下為絆腳石?!?/br> “哈哈哈哈,”公子華手指張儀,爆出一聲長笑,“張兄聰明蓋世,這陣兒卻又如此糊涂!我且問你,依昭陽那廝之才,可是張兄你的對手?” 張儀搖頭。 “這就是了?!惫尤A又飲一爵,噴著酒氣,“既然是一家人了,在下不妨將此舊事訴諸張兄,權博一笑耳?!?/br> 張儀不停斟酒,笑道:“在下洗耳恭聽?!?/br> 公子華又飲數爵,豪氣上涌,將陳軫在楚如何設計,如何以和氏璧陷害張儀,迫使張儀出逃奔趙,蘇秦又如何用計迫他至秦一事,從頭至尾細細道來。公子華一直掌管黑雕臺,陳軫在楚的一舉一動,自然逃不出他的掌握,此時得了酒力,再無忌憚,講得繪聲繪色,驚心動魄。 張儀一直以為害他的是昭陽,此時明白原委,竟是呆若木雞,愣怔許久,方才悟道:“好好好,好計謀!”又愣一陣,爆出一聲長笑,舉爵又贊,“當真好計謀呀!怪道君上對此人這般器重,原來他是大功臣呢!來,公子,為這個大功臣,干!” “干!” 送走公子華后,張儀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想到自己冒死說越,辛苦數百日,眼見就要實現大志,卻被這廝毀于一旦,又想到自己因此而受的種種苦楚,張儀越想越窩火。再進一步想到山東列國竟在短短一年之內,讓蘇秦捏為一團,沸沸揚揚地縱親制秦,而秦公緊急召見他和司馬錯,為的也必是尋求應對,張儀越發睡不去。一直折騰到后半夜,張儀索性從榻上坐起,冥思應策。 翌日無朝。天剛閃亮,宮中來人召請。張儀稍作洗梳,換過朝服,駕車直驅宮城。在宮門外面,張儀跳下軺車,剛要步上臺階,忽聽身后車馬響,扭身一看,是陳軫。 張儀頓住步子,候在臺階上,瞇眼審看陳軫。許是昨晚與秦公談得久了,陳軫回去得晚,這又起床過早,顯得兩眼惺忪,萎靡不振。 見是張儀攔路,陳軫暗吃一驚,硬著頭皮走上臺階,在他面前頓住,揖道:“在下見過張子?!?/br> “是見過了?!睆垉x亦打一揖,語帶譏諷,“陳上卿,昨日好威風喲!” “是君上錯愛?!标愝F尷尬一笑。 “陳上卿為國使楚,立下蓋世奇功,君上何來錯愛?” 聽他提起楚國之事,陳軫笑得越發尷尬:“在下不才,惹張子見笑了?!?/br> “陳上卿由魏至秦,由秦至楚,上下騰挪,左右逢源,將天下三個大國玩弄于股掌之上,此等本事,非天下大才莫能為也,這陣兒怎又如此謙遜呢?” 陳軫正自發窘,大良造公孫衍、上大夫樗里疾、國尉司馬錯、右更甘茂諸重臣紛紛趕到。陳軫趁機轉身,與眾人打過招呼,一道步入宮門。 趕至怡情殿,惠文公早在等候?;菸墓彩且簧砥v,面色蒼白,看那樣子,必是一宵未睡。 見過禮,惠文公現出一笑,嗓子稍顯沙啞,語氣平淡,開門見山:“諸位愛卿,寡人今日召請諸位廷議,只有一個議題——應對山東合縱?!蹦抗庵饌€掃過眾臣,落在樗里疾身上,“樗里愛卿,你先說說情勢?!?/br> 樗里疾如慣常一樣,先自咳嗽一聲:“啟奏君上,據微臣探知,縱親會盟地點已定,是魏地孟津,日期是今年秋分?!睂⒁焕χ窈喚従彅[在幾案上,“這是楚、趙、齊、魏、韓、燕六國參與縱親的縱親綱要副本,由蘇秦起草。另據可靠探報,截至目前,楚發三軍八萬,主將昭陽,楚王親自赴會;齊發三軍五萬,主將田忌,齊王親自赴會;趙發三軍三萬,主將肥義,趙侯親自赴會;韓發大軍三萬,主將公仲,韓侯親自赴會;燕發三軍兩萬,主將子之,燕公親自赴會;魏發三軍一十二萬,主將龐涓,魏王親自赴會?!?/br> “司馬愛卿,”惠文公轉向司馬錯,語氣依舊平淡,似是在敘家常,“合縱軍累加起來,共有多少兵馬?” “回奏君上,共是三十三萬?!彼抉R錯一字一頓。 “那么多?”惠文公的語氣愈見隨意,營造出的氣氛愈見壓抑,“我方呢?能戰之士共有多少?” “三十四萬!”司馬錯神色嚴肅,字字如錘,“其中含各城邑守備一十五萬,丁役十萬,除此二者,用于機動的僅有九萬?!?/br> 惠文公斂起笑,二目微微閉合。 眾臣面面相覷,氣氛更見凝重,光陰就如一個兩腿縛鉛的老人,一寸一寸地挪著步子。在座君臣均如惠文公一樣,各自閉眼,沒有一人發話。是的,三十三萬大軍齊集門口,鋒芒一致對秦,此時此刻,任何言語都是蒼白的。 過了許久,惠文公微微睜眼,笑得有些苦澀:“諸位愛卿,說話呀!寡人召請你們,不是看你們拉長臉,而是要討個主意!” 身為百官之長的大良造公孫衍臉上掛不住了,率先說話:“回奏君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合縱軍雖眾,實不可怕!” “公孫愛卿,你且說說,三十三萬大軍,你因何不怕?” “微臣以為,”公孫衍侃侃而談,“理由主要有三。其一是,六國貌合神離,不能形成合力。想當年智氏脅迫魏、韓二氏合力分趙,結果,趙未分成,智氏卻被三家分了。原因何在?在于韓、魏與智氏不一心,貌合神離。其二是,我有山河之固,四塞之險。河水天塹,可抵精兵十萬,函谷雄關,又抵雄兵十萬;至于六百里商於谷地,更是易守難攻。其三是,大敵當前,存亡系于一線,我君民上下迫于應戰,已無退路,形成哀兵,必能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鑒于上述三點,微臣是以認為,合縱并不可怕,怕的是我們先自喪失意志,失去信心?!?/br> “說得好!”惠文公的目光依次掃過諸臣,“兩軍相逢,勇者勝!”思慮一會兒,再次抬頭,“公孫愛卿所說,乃是大勢分析,具體應對,寡人還想聽聽諸位的?!鞭D對司馬錯,“司馬愛卿,兵來將擋,你如何部署,可有打算?” “回稟君上,”司馬錯應道,“列國若是犯我,必分三路,一是楚人,由宛、襄出兵,犯我商於谷地;二是縱軍沿河水南側西下,西出崤關,犯我函谷;三是縱軍西渡河水,犯我河西。因而,微臣以為,我當重點防御上述三處,加設關隘,多囤糧草,分兵抗拒,與強敵決戰于國門?!?/br> “嗯,”惠文公點點頭,轉向樗里疾,“樗里愛卿,你有何高論?” 樗里疾揖道:“回奏君上,微臣以為,我可交好義渠、西戎諸國,向其求援。如果能得諸戎助力,六國不足懼也。另外,我可加征丁役,再募兵勇十萬,加固城墻、溝壑,萬一敵兵突入,好作長久之計?!?/br> “甚好!”惠文公轉對張儀,“張愛卿,你也說幾句!” “啟奏君上,”張儀緩緩說道,“微臣前幾日與司馬將軍去終南山中訪查,親見山勢險峻,修棧道之難遠出當初預料。為保證棧道如期暢通,微臣答應李大夫,為他請旨加撥五千丁役,糧款供應亦增一倍,特此奏請君上恩準!”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秦國已至生死存亡關頭,重臣皆在商討如何應對國難,張儀卻來奏請此等瑣事,真正是匪夷所思。 惠文公也是一怔,擰起眉頭思忖許久,依舊不解其意,卻又不好不表態,只得硬起頭皮,支應道:“準愛卿所奏?!毖杂?,似是不死心,傾身又問,“棧道之事,當是遠慮。眼前急務,愛卿可有應對?” 張儀微微一笑,順口應道:“臣舉二人,可敵千軍?!?/br> “愛卿快說!”惠文公心頭一亮。 張儀的眼角斜向陳軫,又掃樗里疾一眼,晃晃腦袋,聲音怪怪的:“第一人是陳上卿,可使楚。第二人是樗里大夫,可使燕?!?/br> 早在張儀喬遷新居、惠文公親去燎灶時,二人就已論過如何應對合縱,張儀于此時舉出二人,無非是舊事重提。不過,這原是君臣二人之事,他人不知。因而,張儀話音一落,眾人皆吃一驚,即使公孫衍與司馬錯,也是愣怔。 剛從楚國逃命回來的陳軫原本心有余悸,眼前又浮出方才在宮門外的一幕,知張儀心存不善,故意害他,不由緊張起來:“君……君上……” 張儀之言,惠文公心領神會,不及陳軫支吾完畢,震幾叫道:“好!”幾乎是不加思考,轉對陳軫,“陳愛卿,寡人還得勞你一趟,再行使楚。不過,你昨日剛回,大可歇息旬日,再行不遲!”轉對樗里疾,“樗里愛卿,你卻拖延不得!這就準備,明日動身!” 惠文公于頃刻之間下達明旨,顯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陳軫不好再說什么,只得與樗里疾一道,拱手應道:“微臣領旨!” 眾臣散去后,惠文公特別留下陳軫和樗里疾,商議具體出使細節,旨意樗里疾為明使,陳軫為陰使。樗里疾明使保媒,嫁長女予燕國太子,陳軫暗使離間,再度回到楚地,秘結昭陽,見機行事。 樗里疾、陳軫領旨去后,惠文公獨坐一時,接連又發幾道旨意。使公孫衍舉國動員,征丁二十萬眾;使公子華盡放黑雕,密布于晉陽、河東、洛陽、孟津、南陽、襄陽、崤關一線;使司馬錯加強西河、函谷和商於谷地的全線警戒;又使貼身內臣親赴義渠等國,攜帶厚禮,安撫西戎諸部。 會同日漸近,離大周王城不足百里的河渡孟津再次成為天下焦點。 六月底,六國特使蘇秦引領縱親人馬兩萬余率先抵達。孟津離周室最近,但會盟縱國多已稱王,與周室分庭抗禮,蘇秦無顏過周,就在河水北側百里許的軹城扎下營帳。軹城原為韓地,文侯時吳起奪占,惠王為鎮韓人,特別在此辟為圃田,蓋下行宮。 公子卬要蘇秦住進行宮,蘇秦笑辭,與樓緩等住在行宮東側的允水岸邊。公子卬忖出蘇秦仍舊在意君臣名分,也就不再勉強,與公孫噲、公子章、公子如、田文等貴族副使里面住了。 蘇秦在允水岸邊搭建一個三丈見方的臨時亭臺,一有空閑,就獨自走去,端坐在亭臺上,或睜眼凝視靜靜的允水,或閉目冥思默想,或處理列國事務。 到眼下為止,合縱事務進展順利。在楚王帶動下,列國君侯均以最高禮節、最大陣容參與縱親,讓蘇秦受寵若驚。 縱親六國中,除燕外,五國皆來快報,楚王已經起駕。蘇秦不敢耽擱,剛一安頓,就使樓緩引領一幫熟知儀禮的儒者前去孟津,依據周禮搭建會同臺,安排列國行轅。 大周天子制下六個頂級大國在大周天子眼皮底下高規格會同合縱,共同應對大周天子制下另一個諸侯大國,整件事兒不能說是絕后,也算空前,根本沒有成制可鑒。 更棘手的是,六國中已有三國并王,禮制先失,身為周民的蘇秦卻沒有理由邀請大周天子主盟。而縱親六國有三王一公二侯,蘇秦思前想后,在禮儀、規制、主盟等細枝末節上,仍無萬全之策。如此大盟,任何禮數缺失,后果都將不堪設想。 這日后晌,樓緩從孟津返回,稟報會同臺等設施籌建事項。蘇秦思慮再三,吩咐他在儀禮規制上先按春秋時齊桓公九合諸侯時的定規準備。 樓緩應道:“楚、齊、魏皆為王國,若是待以諸侯之禮,只怕另生節枝?!?/br> “周天子仍在,在下又是周人,若是按照王制,今人不說,我等必遭后人唾罵!” “蘇子,你看這樣如何?”樓緩靈機一動,“我們既不按王制,也不按侯制。在下是說,比王制降半格,比諸侯間尋常會盟升半格!” 蘇秦思考有頃,點頭允道:“此法可行。這也有成例。楚早與周室并王,但在至周覲見時,行的卻是臣禮,周室待楚,即以此制。不過,此事不宜張揚,我們只做不說?!?/br> “在下明白?!?/br> “還有盟辭。如何措辭,事關大局?!?/br> “在下以為,由您主筆比較合適?!?/br> “我這人,動動嘴皮子可以,”蘇秦苦笑一聲,“捉筆弄墨可不在行。不過,在下倒是想到一人。由他主筆,或有驚喜?!?/br> “誰?” “屈平?!?/br> “就是公子如身邊的那個年輕后生?” “正是?!?/br> “他怎么能成?”樓緩連連搖頭,“才十幾歲,是顆青棗呢,如此重任,嚇也嚇暈他了?!?/br> 蘇秦笑道:“青棗有青棗的味兒?!鞭D對守在門外的飛刀鄒,“鄒兄,去楚國使館,有請屈平!” 屈平應邀而至。 得知是撰寫盟辭,屈平驚詫之后,欣然受命。蘇秦與他議至傍黑,將盟辭大要一一講予他聽。二人正在議論,飛刀鄒稟報燕國副使公孫噲求見。 蘇秦望著屈平:“屈子,該說的我都說了。你放開寫,不要太長,也不要面面俱到,能寫出合縱要義就成。先擬個草稿,大家再來切磋。在下還有公務,不多陪了?!?/br> 屈平起身揖道:“蘇子放心,平雖不才,必竭力而為。蘇子留步,平告辭!” 蘇秦堅持送到樓下,與他拱手別過,攜公孫噲之手再上亭臺,分賓主坐定。 公孫噲笑道:“蘇子請屈子來,是不是又想聽楚樂了?” 蘇秦臉上現出苦笑,長嘆一聲:“唉,即使想聽,也沒那份閑心哪!”將一只水杯推過去,“沒茶了,只能請公孫用水?!?/br> 公孫噲接過杯子,輕啜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