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引蛇出洞
在對西班牙帝國的部隊作戰取得一連串勝利之后,尼德蘭的北方各省于1579年在烏特勒支締結同盟,兩年之后便成立了“尼德蘭聯省供和國”。 荷蘭人用“烏特勒支”來命名山頂的堡壘,就是希望可以給自己帶來新的榮耀。在鄭一官帶領他的海盜艦隊尚未進攻大員地區之前,荷蘭屬地的面積正在不斷擴大。 等鞏固了在本地的統治之后,荷蘭人也可以在福爾摩沙島上命名“新阿姆斯特丹”、“新鹿特丹”等一類的城市名字。 眼下,烏特勒支堡似乎沒有可以避免飽受炮擊之苦的榮耀光環,鄭一官對這座堡壘的名字也沒什么好感,貌似感覺還正好相反。 今年剛好是“烏特勒支同盟條約”簽約六十周年,然后大員島上的一座名為“烏特勒支”的堡壘就遭到了敵軍的瘋狂炮擊,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 身為堂堂大明帝國鎮海伯爵的鄭芝龍坐在自己的旗艦上,一邊用千里鏡觀察著外面炮擊的情況,一邊查看太子爺賜予自己的戰術計劃書。 太子爺在這份計劃書里就寫一個攻克熱蘭遮城堡的辦法,那就是派遣陸師從大員島南側上岸,沿著山脊,或者說是沙丘頂部,先行攻克山頂的烏特勒支堡。 首先,此處是全島的制高點,己方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此堡,對荷蘭紅夷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必定會傾其所有地據守此堡。 其次,只要攻陷此堡,那么熱蘭遮城堡里的守軍要是不想遭到己方持續不斷的炮擊,就必須將此堡奪回去,這樣便要派兵出來打野戰。 所以烏特勒支堡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這里不但是攻克熱蘭遮城堡的關鍵所在,還可以將城堡里的紅夷守軍都吸引出來,讓他們不得不沖出來送死。 是役鄭芝龍也不想為了奪取山頂的這座堡壘讓所部傷亡慘重,因為參戰的除了虎大威的千八百人之外,全都是鄭家軍。 即便真的打了勝仗,一舉收復被紅夷侵占的大員地區,朝廷不過會嘉獎一二,將士們的撫恤都要他自掏腰包來解決。 太子爺用一座金山充抵了鄭家的戰爭開銷,可是作為商人,盡管已經富可敵國了,鄭芝龍也想著能省則省。 不管如何,先用艦炮將山頂的堡壘轟成一堆廢墟再說,他就不信紅夷再兇悍,還能在廢墟里面對抗自己的兵馬…… 原本沙丘上還覆蓋著一層低矮的灌木與雜草,可在翻地般的彈雨過后,已經是體無完膚一般,彈坑一個接著一個,幾乎變成了一片焦土。 烏特勒支堡并不高大,由于鄭軍的火炮精度有限,開始的時候炮手們還在敷衍了事,使得打過去的炮彈都落在了沙丘上。 這讓該堡附近的沙丘被生生的削低了半米甚至一米以上,正面位置被削薄了一層,露出了橫截面,也使得烏特勒支堡被徹底孤立出來,顯得極其突出,更加易于鄭軍炮手們瞄準開火了。 “該死的海盜!” 步兵連連長維克托加齊上尉通過堡壘上的射孔窺視海面上的情況,只看到成百上千門火炮持續不斷的向自己所在的位置開火。 幾乎將這座本就不大的堡壘轟得搖搖欲墜,不斷有碎屑從頭頂了落下,守軍士兵已經完全失去了戰前的傲慢之態,這會兒全都神情落寞,垂頭喪氣。 絕大部分人從沒見過數量如此之多,規模如此之大,火力如此之強的海盜,簡直就是一支軍隊,只有從本土調集主力艦隊與大量部隊才能將其剿滅。 揚森上校說海盜們不堪一擊,進犯大員也就是炮擊島上的建筑而已,但那是上次,這次就大不相同了,人家可是真的搶灘登陸了。 上岸的這些海盜全副武裝,顯然不是為了游山玩水的,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免不了會遭遇一場空前規模的惡戰,死活都很難預料。 海盜們的炮擊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用彈雨摧毀烏特勒支堡,堡壘附近的樹木,尤其是靠近外海一側,已經被全部炸倒了。炮擊再持續一會兒的話,只怕連一根野草都不會剩下。 他們的庇護所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或者說極其不樂觀,在中彈兩三百發之后,堡壘早就變得殘缺不全,撒氣漏風,面向外海的一側跟被狗啃過一樣,比乞丐搭建的窩棚好不到哪去。 即使這樣,也沒人會出去泄憤,只要踏出一步,哪怕僅僅伸出一條腿去,也有被瞬間截肢的可能。一旦中彈,還沒有馬上斷氣,可是要被活活疼死的。 “我們怎么辦?” 另一個連長弗蘭克德波爾上尉眉頭緊皺,心里又不免埋怨其上司的愚蠢,就憑這么一座規模不大的堡壘,想要阻擋成千上萬個海盜的進攻,除非對方弱到跟本地的土著差不多才行。 “等炮擊完事再說,他們不馬上沖過來,我們就可以得到城堡里援兵的幫助!” 維克托加齊上尉感覺對方是想要從這里撤退,放棄這座根本就沒辦法固守的堡壘,其實他也是這么想的,只不過萬不得已是不能說出口的。 熱蘭遮城堡的火力是可以為烏特勒支堡一定的支援的,尤其是面向內海的一側,只要海盜們膽敢迂回包抄,從后方進攻烏特勒支堡,他們便會遭遇毀滅性打擊。 但是現在敵軍根本就不需要那樣做,要是能夠憑借艦炮就摧毀烏特勒支堡,發動正面進攻就可以了,他們的兵力可是己方的幾十倍。 “必須要讓上校派人過來,不然傷兵沒法走回去,要確保我們這里一直擁有兩個連的健康士兵才能繼續固守!” 弗蘭克德波爾認為只有保持足夠多的兵力,才能繼續堅守在這樣危險的地方。否則,即便沒有敵軍艦隊炮擊的威脅,面對數以千計的海盜,守軍也難以實施有效阻擊。 烏特勒支堡和附近的兩座碉堡本來就是一個敵軍必爭之地,要是沒有至少三個連的士兵負責防御,那此處失陷就必然的事情了。 揚森上校想要保住這里,就必須再派一到兩個連前來,沒有足夠多的士兵,他和勃爾格都別想讓繼續控制住烏特勒支堡。 但這是一個令人惱火的悖論,派兵過來固防,就意味著要犧牲掉更多的有生力量,這對固守熱蘭遮城堡是不利的。 不這么做的話,烏特勒支堡又要被海盜們攻占,到時候熱蘭遮城堡又會承受來自山頂海盜們的炮擊之苦。 “我想這已經在上校的考慮范圍之內了,只不過必須等到海盜們炮擊結束才行!” 加齊上尉也同意這位同僚的觀點,要是揚森那家伙再不派人過來的話,他就要考慮從這里撤退了,免得自己和手下都被活埋了。 曾經在本土燒殺搶掠的西班牙帝國部隊也沒有如此強悍的火力,這可不是烏特勒支堡所能防御得了的攻擊。 當初就應該把熱蘭遮城堡建在這里,擴建到山頂也可以。但在山頂至修建這么一座小堡壘,無疑是個天大的錯誤。 假設敵軍攻克這里,那么位于山下的熱蘭遮城堡就要面臨一場滅頂之災了,有些像火山腳下的龐貝古城。 “……但愿如此!” 德波爾上尉也只能聽天由命了,現在出去就是送死,留在堡壘里雖然是等死,可好歹還能多活一會兒,希望在炮擊結束之后,援兵能夠及時趕來,而且要祈禱這座堡壘不會坍塌。 不過鄭一官和他的海盜艦隊即便不能直接轟塌烏特勒支堡,也會用成千上萬的炮彈活埋了他們,況且這里能勉強挺過今天、明天、后天,死活也挺不過大后天了。 一天中彈五百枚的話,三天就是一千五百枚。到那時,烏特勒支堡就算不坍塌,只怕也剩不下什么了。頂多還有一副框架在支撐而已,跟木質的房架沒多大區別。 如果一天就中彈超過一千枚的話,那就不用等到后天了。援兵即使趕到這里,也可以順便給大伙收尸了,說不定都死無全尸了。想到這里,德波爾上尉的心情就更加糟糕了。 海盜們繼續炮擊到傍晚的話,說不定不用派出步兵來進攻烏特勒支堡,這座堡壘就會徹底坍塌來,守軍要么提前撤退,要么全部被活埋,只有這兩個選擇而已。 “……停了!” “真的!” “怎么回事?” “他們不再炮擊了!” 不少守軍士兵被轟得耳鳴不已,甚至出現了幻聽狀況,只能憑借身下的地面來判斷海盜們的炮擊情況。 通常來說都是一刻鐘來一次,而且開火時間非常精準,但是現在過了既定時間還沒有動靜,或許說明海盜們已經累了,準備吃午飯了。 加齊與德波爾上尉也都覺察到了這個狀況,只見海面上的戰艦并沒有再次發出怒吼之聲,全都靜靜地漂浮著,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遭了!海盜沿著山脊沖過來了!” 有士兵陡然發現了南向的異常情形,一支足有千人的隊伍正在向烏特勒支堡挺進,目測距離有三四百米遠。 “火炮準備射擊!” 原來部署在這里的十二門輕型火炮被打得就剩下四門還能使用,但是上層只剩下一個可以向南射擊的炮位,下面的炮位雖然很多,但高度不夠,導致攻擊角度并不很好。 對付從海灘沖上來的敵軍,一層的火炮完全可以照顧到,但要攻擊沿著山脊而來的海盜,就有些力有不殆了。 但眼下堡壘里就剩下三十五個還能作戰的士兵了,其余的人都已經淪為了傷員,有的是已經咽氣的,有的是快要咽氣的,情況真是無比糟糕。 更讓人感到失望的是,熱蘭遮城堡那邊好像還沒有任何動靜,連援兵的影子都沒看見,上校先生再不派援兵過來幫忙的話,那烏特勒支堡很快就要失守了。 “他們停在那里要干什么?” 德波爾上尉見到海盜們僅僅前進了幾百米的距離,就停下了腳步,好像刻意要與堡壘保持一段安全距離是的。 “誰知道?說不定是在害怕我們的火炮!” 加齊上尉也覺得情況有些不對,按理說,對方是在熱蘭遮城堡的火力直射不到的背坡,應該是比較安全的。 即使在攻擊的路上遭到烏特勒支堡的火力打擊,為了攻陷這座堡壘,也必須要強行進攻才行。 但這樣對視的話,守軍如果不投降,他們是不可能用瞪眼的辦法來占領這座堡壘的,多少人一起瞪眼都不行! 不知道這群窮兇極惡的海盜到底是如何計劃的,難道覺得守軍應該懼怕他們,所以必須主動撤退才行? “那就再看看!先不用開炮!” 德波爾上尉覺得還是不要率先激怒海盜,這座堡壘里就剩下如此少的兵力,與其主動勾引海盜們沖過來,還不如就這么消耗時間,起碼不用死人。 “來了!來了!” “什么來了?” “援兵!” “真的?” 兩位指揮官聽到手下的呼喊,急忙轉回身向北方的熱蘭遮城堡方向觀望,只間從城堡里開出了不少于兩百人的隊伍,看樣子是要增援前沿陣地了。 這樣就太好了,說明揚森上校也知道烏特勒支堡的重要性,這里要說丟掉的話,熱蘭遮城堡就要暴露在海盜們的炮口之下,必將朝不保夕了。 有了援軍的幫助,烏特勒支堡起碼還可以多支撐一段時間,不會輕易陷落了。只要這里一直不失守,那么熱蘭遮城堡那邊就可以放心下來了。 “爺!您瞧!紅夷的援兵都大堡里開出來了,正在爬山呢!” “瞧見了!兄長還真是料事如神!炮擊過后,只要陸師逼近山頭上的小堡,大堡里的紅夷就坐不住了!” 率領陸師進攻烏特勒支堡的鄭芝鰲在山頂看得清清楚楚,這招引蛇出洞倒是收到了奇效,起碼這股紅夷數量不少,夠小的們吃一次的了。 鄭芝鰲根本不急于進攻烏特勒支堡,因為鎮海伯事先叮囑過他,要利用此堡給紅夷開膛放血,只要此堡不丟,熱蘭遮城堡里的守軍便會竭盡所能地前來增援。 山頂的堡壘就是魚餌,讓熱蘭遮城堡里的紅夷主力想不上鉤都不行。 鄭氏艦隊倒是拿銅墻鐵壁般的熱蘭遮城堡沒什么辦法,但把大銃架在山頂,那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拿下山頂的所有堡壘都是必須之事,但在拿下之前,要利用它們,將熱蘭遮城堡里的守軍盡可能地地勾引出來。 任憑紅夷士兵的戰力再強,面對十倍乃至二十倍的鄭軍士兵的猛攻,也會變得無力招架,最后被當場擊殺,能選擇馬上投降的都算是腦子聰明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