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鄭氏鎮海
太子拿出來一個還算是兩全其美的辦法,當場安撫好了代王朱傳齎與晉王朱審烜,不然滿朝文武都得因此而頭痛不已。 整個上午的朝會便是專門為解決代國與晉國的國土而開的,尤其是為了測定國界,甚至讓工部與科學院的一群磚家來用各種辦法進行測算。 最后基本算是搞定了,不過其結果在某太子看來,應該、可能、大概……做到了數分吧! 等到具體實施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本時代的測繪水準本身就不那么精確,到了丈量土地的時候就更完犢子了。 有關庫頁島的詳細地圖還是某太子繪制出來的,對于切如此大的一塊蛋糕,工部與科學院的一群人心里都完全沒底。 整個切分的過程也是本著讓代王朱傳齎與晉王朱審烜的原則,連騙帶忽悠,讓兩位藩王樂呵一下就行了…… 原本在政事上分歧頗多的群臣此次的態度倒是驚人一致,那就是盡快喂飽眼前這“兩頭豬”,好讓他們快點滾到苦兀去就藩! 只要他們和麾下的家眷還賴在京城不走,朝廷就要依然須向其支付大量的俸祿,而且過些天就還會抵京六位藩王。 如果八位藩王同時上朝,那就盛況空前了,熱鬧極了,搞不好便會因為搶地皮的事情而釀成大明的“八王之亂”。 尤其是福王朱常洵,就是當年“國本之爭”的最大禍根,如今成了太子的皇叔公,輩份甚高,可是不好招惹。 今天不但要將庫頁島的事情解決,還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待某太子來處理,那就是會見當下大明最重要的武裝力量的首領——鄭老屁! 據廠衛報告,昨天早上,鄭芝龍便已抵達天金,預計今日下午便會抵京。 為此,某太子特意讓禮部尚書馮銓代俵自己,出城遠迎三十里,去接鄭老屁。 下午也不安排朝會了,用過午膳,百官都可以回各自衙門處理事務,兩只皇叔也可以自行募兵去了。 害怕自己吃得太飽會犯困,幺雞特意只吃了個半飽,也不知道鄭老屁具體是什么時候能到,就只能讓首輔、次輔等幾個近臣與自己一起在東宮干等。 大臣們都沒閑著,更沒打麻將,而是拿著某太子草擬出來的傳單,在腦補關于鄭老屁的相關信息,免得除了人家的名字之外,芝麻都不清楚。 其父鄭士表膝下原有五子,分別以芝龍、芝虎、芝麟、芝鳳、芝豹來命名,除芝麟早殤之外,其余四子均已長大成人,成為了海賊王…… 雖然鄭老屁最后降清,但縱覽其履歷可知,能夠在大明、倭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這五方之間游刃有余地坐大自己的實力,腦子決然不笨。 而且鄭老屁會說日語、葡語,經常跟荷蘭人打交道,或許也會說荷蘭話,在語言方面應該有一定的天賦。 鄭老屁在莫考接受了洗發,洗名叫做尼古拉斯一官,后綴是他的小名,也是對外的用名,與荷蘭人簽訂合約的時候,用的簽名就是鄭一官。 只不過葡萄牙人非常反感這位尼古拉斯一官同友,主要原因就是這貨過于無知,在做禮拜的時候居然對著偶像焚香…… 某太子不知道鄭老屁到底是無知還是蓄意,不過那場面一定會讓人啼笑皆非! 給大臣們的傳單上可是沒寫這事,不然傳揚出去,被拿住把柄的鄭老屁恐怕就要翻臉了。 這貨能夠發家靠的就是抱住了倭國巨富李旦的大腿,做了李旦的聯絡官。 李旦起初是呂宋的華商首領,擁有極大的債權,便被西班牙所覬覦,利用債務糾紛的罪名判處了長達九年的刑罰。 后來李旦逃往倭國的平戶,成為了那里的海商首領,并與平戶藩主松浦隆信以及長崎奉行長谷川權六有很深的交情。 不論在呂宋還是倭國,李旦集團都是東亞地區最大的海上貿易集團,被稱之為“大明 甲必丹”,也就是“cata”的音譯。 說成是“大明隊長”也不過分,因為實力就擺在那里,光是當年西班牙人沒收李旦的金條就高達四萬塊之多。 而這僅僅是李旦財富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是全部所得都被西班牙人侵占的話,李旦也無法在倭國實現東山再起了。 李旦于1625年在平戶病逝,繼承李旦龐大產業的并不是李旦的兒子李國助或者李旦的兄弟李華宇,而是外姓人——鄭芝龍! 鄭芝龍能夠后發制人,除了依靠自家兄弟所組成的小集團之外,再就是收買了李旦集團里的一些實力干將,而由他負責的與荷蘭人的貿易也是可以拿出來要挾的工具。 李國助曾向荷蘭人求助,要求雙方聯手討伐鄭芝龍集團,爭取來個內外開花,一舉將其剪除。 但沒等荷蘭人動手,鄭芝龍便通過實際行動,向外界證明了自身的實力,于天啟七年率領數萬海盜攻陷廈們,震驚朝野。 不信邪的荷蘭人糾集了十艘大型戰艦,準備擊潰鄭芝龍的艦隊,以換取與大明的貿易往來。 結果迎頭撞上了在附近海域巡弋的鄭氏主力艦隊,親手釀成了10v300的悲劇,被對面打到連親媽都認不不出來了…… 在意識到鄭氏的戰艦好像比己方的士兵還要多之后,荷蘭人終于放棄了用軍事手段迫使鄭芝龍屈服乃至戰敗的想法。 雙方于1628年10月在停泊在漳州灣的荷蘭戰艦“德西”號上,簽署了一份有關大批量采購生絲、砂糖、生姜、絲綢、胡椒等物資的貿易合作協議,也算是停戰的直接證明。 但是荷蘭人在水下緊著搗騰的爪子并沒有就此停下,而是選擇了采用代理人的辦法來遏制鄭芝龍在福健至倭國之間的勢力擴張。 得到了荷蘭人私下支持的海盜鐘斌、周三、李魁奇、陳盛宇等人,先于甩鍋二年在同安縣海域與鄭氏艦隊展開決戰。 然而卻是三戰皆負,被鄭芝龍的艦隊奪沉戰艦數十艘,斃傷數百人,從閩南追殺到粵北,可謂是一敗涂地。 賊心不死的荷蘭人隨后便支持在這片水域后崛起的海盜劉香,妄圖再次聯合海盜的力量來打壓鄭芝龍。 新上任的大員最高長官普特曼斯宣布之前雙方在“德西”號上簽署的協議無效,有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利益。 只不過這次荷蘭人的戰略合作伙伴仍舊不太給力,劉香與鄭芝龍在廣河赤崗展開戰略決戰,卻被對方斬首六百余人,俘獲近千人。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劉香集團,普特曼斯親率荷蘭艦隊在沿海地區進行劫掠,以牽制支持鄭芝龍的大明水陸兩師。 但這種隔靴搔抓的打法并未受到明顯的成效,連荷蘭人自己記載的戰果上也僅搶到了豬、牛、馬、羊之類的物資,最尷尬的就是某次出擊居然搶到了一船西瓜…… 見到用襲擾戰的辦法無法重創鄭氏艦隊之后,普特曼斯便決定親自上陣,聯合劉香集團,主動打上門去,敲開福健水師的基地——金門! 普特曼斯通過海盜在當地的細作得到了準確情報,鄭氏艦隊的戰艦就停泊在港內,偷襲正好合適。 只是他并不知道,福健巡撫鄒維璉早已得知實情,并調動附近兵馬嚴陣以待,就等著偷襲前來偷襲自己的荷蘭人。 荷蘭與海盜所組成的聯合艦隊沒等搶占先機,便遭遇了港內駛來的縱火船的猛攻,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鄒維璉與鄭芝龍分工明確,官軍負責岸上與港口,鄭氏艦隊則要實施海上殲敵,由于事先籌備,指揮有方,應對得當,便有了這次“料羅灣海戰”的勝利。 當然,這里面仍舊少不了堪稱戲精的甩鍋爹,這可是本部長片大劇的主角??! 崇禎皇帝鑒于荷蘭人滋擾沿海,傷其子珉,遂將鄒福健巡撫維璉革職回籍…… 某太子對此不得不目瞪狗呆,暗挑大拇指,稱贊自己的便宜爹又干了一次“英明神武”般的圣裁! 崇禎皇帝就屬于那種認真看地圖,渾然不覺自己把地圖拿倒了的講究人。 你要是指出他的錯誤,他就立刻會暴跳如雷,恨不得將你立刻腰斬了! 這貨作出的所有圣裁,基本上有九成是錯誤的,余下一成也是僥幸得到了正確結果。 也許在崇禎皇帝眼里看到的世界與常人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否則這樣的判斷力就不能用低能來形容了…… 在外面領兵打仗的將領,你要是按兵不動,崇禎皇帝會認為你擁兵自重,抗旨不尊。 吃了敗仗的下場就不用說了,你要是打了勝仗,那就更不得了,分明是功高震主。 反正在這位皇帝面前,下面的人橫豎都得死,唯一的利好就是可以選擇怎么死! 都說蜀漢后主劉禪昏庸,但這位爺也沒說把擁兵自重的姜維給砍了吧? 而以勤政著稱于世的崇禎皇帝,在其執政期間,為其背鍋的文臣武將不下數十人。 縱觀千年華夏歷史,只有這么一位皇帝,堪稱昏君aa曝君的結合體,然后自認為非亡國之君! 無統軍之才,無用人之才,無惠珉之才,屬于正二八經的三無皇帝! 讓打了勝仗的鄒維璉背鍋…… 對此,某太子只能說崇禎帝的世界,你不懂,腦子里面的海水太多,都特么開始往外溢了~! 朕很孤獨! 朕很無助! 朕很惶恐! 朕最后怎么就成了孤家寡人呢??? 等到沒人再愿意為崇禎皇帝背鍋的時候,大明也到了就被他給折騰垮的時候了! 連唐肅宗的本事都沒有,一手好牌沒等打,就被自己給撕了…… “殿下,總兵鄭芝龍覲見~!” “好!好!速宣!” 在內侍引領下,從院外走進來一位身形偉岸,相貌堂堂,頗有帥哥風范的中年男子。 雖然身著官服,但明顯看得出這位并不適合穿這種衣服,一些部位有些褶皺和緊繃。 但瑕不掩瑜,雖然常年縱橫于海上,但由于早年從事翻譯與五官較為立體的緣故,確有些許儒將之氣。 來人一甩長袖,跪倒在地,準備施禮“臣鄭芝龍叩見太子殿下,?!?/br> 幺雞不等對方說完客套話,便立刻離開自己的座位上前攙扶道“免禮!免禮!鄭愛卿一路辛苦,繁冗禮節不必遵循,快坐下歇息!” 通過適才湊近觀察,某太子發現鄭老屁確實有點…… 龍揚君的氣息! 這可是當年魏王的寵臣,為了龍揚君,魏王可是無視了一大群美女。 為了報答魏王的垂愛,善舞長袖的龍揚君也是替魏王擺平了不少事,無愧是史上最出名的寵娘…… 幺雞剛才好像嗅到了一絲脂粉的氣息,不知道是這只海賊王自帶的,還是他身邊某位小妾特意涂抹的。 根據一些磚家研究,鄭老屁好像真的有點娘化! 因為“男娘”在本朝的福健海商之中,非常盛行! 對某太子來說,這貌似很恐怖,一定要與其保持距離! 鄭芝龍之前是副總兵,但對照其發揮的巨大作用來說,這個軍銜明顯不對等。 某太子直接將其提升為總兵,作為自己監國初始,對鄭芝龍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的獎賞。 封為總兵自然無須來京覲見,只要兵部發文,授予本人印信就足夠了。 但某太子有意授予鄭芝龍伯爵之銜,還能世襲妄逆,這就很誘人了。 鄭芝龍本人對于這個頭銜也很期待,這意味著不但鄭家被朝廷認可,還一躍成為了大明的勛貴階層。 “本宮雖然年幼無知,卻也聽聞朝廷屢有奏報,言明鄭氏艦隊追擊賊寇于海上,驅除紅夷,保我海疆,功不可沒,若是論功行賞,可與開國功臣徐達相當,封為公爵亦不過分?!?/br> 幺雞先來個投石問路,刻意抬高鄭氏的功績,看看鄭老屁如何作答。 “殿下萬萬不可如此謬贊,鄭家窮于海上,幸得朝廷招撫,且一官被殿下擢升為總兵,已然是感激不盡,從今往后,鄭氏上下定會為殿下效死命爾,再無他奢望!” 對于伯爵頭銜,太子爺不發話,鄭芝龍當然不會主動提出,否則就是自尋死路了。 “本宮在信中已然言明將會封愛卿為伯爵,自然不會收回。只是愛卿須為本宮辦好一件事,本宮便可向朝廷申請,封愛卿為‘鎮海伯’!” 幺雞缺船運人,鄭家正好可以出力,還能從中漁利,也算是沒有虧待他們家了。 “一官不求封賞,只愿為殿下辦事,敬請殿下吩咐,莫說一件事,縱使一百件事,一官也會盡心去辦!” 鄭芝龍這下可以確定,封伯確有其事了,否則定然會是個引自己赴京的借口而已。 當初他力排眾議,決定赴京,可是遭到了自家兄弟的不少非議,現在看來算是虛驚一場了。11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中文網”,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