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商量開店
“嘿嘿!那個……臣弟告退!” 聽到來自皇兄的挖苦,腆著小肚子的朱慈炯立刻用傻笑掩飾自己的尷尬,撓了撓后腦勺,便打算溜之大吉,吃飽喝足,回去再美美的睡一覺,這才是一位皇子的日常。 “眼下乃是非常時期,后邸暗流涌動,須待在寢宮,不準亂走,一旦出事,你就再也別想吃到美味!” 用別的也嚇唬不住這貨,自己又沒時間看著,幺雞便只好投其所好了。 “……是!臣弟敬請皇兄寬心,切不敢讓皇兄擔憂!” 朱慈炯對兄長的叮囑基本是左耳進右耳出,但對于吃,他可是很上心的,一頓不吃都惦記,吃不到rou更是會渾身難受。 嘗過牛rou拉面之后,這貨只想評價一句——午膳或者晚膳可否再來一碗??? 這滋味實在是太美妙了,吃過之后還想要,燒烤不能經常吃,面條總可以吧。 身為成年人,孫傳庭飯后的感覺跟這位皇子倒是差不多,那就是無比的舒坦。 這頓飯吃地真是酣暢淋漓,這種拉面擁有一種罕見的奇特味道,著實讓人欲罷不能。 “適才有勞三位御廚了,爾等都是哪里人士呀?” 幺雞觀察到其中一位廚子在拉完面之后,手臂都開始微微的哆嗦了,雖然動作并不明顯,可還是被自己捕捉到了。 “在下老家天金!” “在下老家保定府!” “在下老家太原府!” 三個廚子面對太子的詢問,本來還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太子對自己所作的拉面不太滿意,不過張國元使了眼色,他們便只得回復太子了。 張國元是不會替他們搭話的,他了解太子是最忌諱旁人越俎代庖的,該你說的一定要說,不說都不行,不該你說的,但凡出聲那就是多嘴了。 “不錯!年紀多大?在尚膳監做了幾年了?” “小人今年三十有六,在尚膳監做了六年整!” “小人今年四十歲整,在尚膳監做了快九年!” “小人今年四十有三,在尚膳監做了十年有余!” 幺雞看到他們三個露出的小臂都很粗壯,想來應該是為后邸常年做面食的師傅,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領,不過比起牛rou拉面,那些就不夠看的了。 在湯面里,幺雞認為板面、燴面、刀削面、鍋蓋面在口感方面都比不了拉面,也就冷面、小面、熱干面能憑借各自的優勢挖點拉面的墻角。 尤其是隆冬臘月,在自己饑腸轆轆的時候,面前擺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面,拿起筷子夾起面條吃下第一口,那種感覺就是最為實惠的幸福感。 “他們都是做面的?” 幺雞轉而問張國元,自己別再跟牛rou湯一樣給誤會了,萬一是臨時拉來的,那就烏龍了。 “殿下說地極是,不過其所作面食都不及殿下所推之拉面!” 張國元不知道太子意欲何為,但千錯萬錯,馬屁總歸沒錯,還是先拍為敬。 “他們是內侍還是真正的廚子?” 從這仨人所說的情況來開,太監的可能性不太大,也可能是從其他地方后轉過來的。 “殿下,此三人均是廚子,已有妻子,家室均在內城!” 內城多住官員富紳,也就是傳說中的上流人士。 但總有例外,比如御廚,憑借這腦袋頂著的這塊金字招牌,也可以住在內城里。 內侍倒是可以年輕就學這門手藝,可做菜說到底還是要靠天賦的,再勤奮也沒用。 御廚都是從珉間精挑細選出來的高手,進宮服侍皇帝和貴人們。 如果喀嚓一刀把廚子們給啪啪了,那就真要靠群太監去做菜了。 不過有一點,只要當了御廚,那就不能給皇家以外的人做外賣了,更不能透露御膳的菜譜和做法,這都是掉腦袋的罪。 下面可以免于挨刀,上面能否也免了,那就要看能否管住自己的嘴了,管不住的話,那還不如下面挨刀,起碼能保住吃飯的家伙。 “哦哦!對了,適才你說老家可是太原府?” 幺雞問年紀最大的一個廚子,這種體力活,除了身體特別好的人,一般再干幾年就干不動了。 “回殿下,在下老家確為太原府!” “可想告老還鄉?” “……殿下開恩!” 老廚子不明覺厲,立刻跪倒在地,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可太子如此詢問,分明是要治罪與他,便本能求饒。 幺雞為之一怔,舔了舔嘴唇,笑道“莫要誤會,本宮是想念你年紀已大,又為后邸做事多年,便可衣錦還鄉了,如若愿意住在京城也是好的!” 不想誤會還真就誤會了,老子不是天生殺人狂好么? 你又沒下毒,本宮不至于連個廚子都不放過。 真要對你下手,那肯定是同行相傾。 這么一說,老廚子才算是如釋重負,不再害怕了,只要保住了腦袋,其他事情都好說。 鑒于這些都是業內人士,幺雞便向他們稍稍透露了一下自己的投資計劃“想必爾等也已然知曉這牛rou拉面的滋味,若是在我大明境內開設一百家拉面店,每家店一年凈賺一千兩銀子,總計便是十萬兩,決計不可小覷。遂本宮打算先行在京城實驗一家店,這店長只能由掌握拉面秘密的御廚來擔任,也算是爾等為后邸效力多年,本宮獎勵爾等的福利措施?!?/br> 一碗面定價二十文銅錢,對象是京城里的中上層人士,這個價格他們應該完全可以接受,一天吃五碗都沒問題。 每店一天賣出一千碗拉面就能入賬兩萬文銅錢,折合左右的二十兩銀子,一年就算運營三百天,也是六千兩,即使將銷售量減半,最后凈賺一千兩也是妥妥的。 開江南地區,比如楠京、蘇洲、杭洲、楊州、無錫、常州、松江等地開店的話,那邊消費能力更強,根本就不用擔心客流量,就怕屆時會門庭若市,供不應求。 第一年先開十家店試水,第二年增加到五十家,第三年就增至三百家,每家都能達到盈利預期的話,光是拉面集團就能獲利三十萬兩銀子。 這么一算,幺雞都把自己嚇了一跳,連鎖店的規模效應果然是駭人聽聞,以后燒烤店、火鍋店、麻辣燙店都要走這個路線。 再加上點高大上的飯店,弄些仙界菜肴充門面,說不定光是餐飲連鎖店這塊,每年就能讓自己落袋百萬兩之巨呢。 珉以食為天,真應該順勢而為,讓那些土豪心甘情愿地從兜里往外掏銀子,不榨干他們的飲食預算都算是虧了。 “小人愿意告老還鄉!” 這是太子開了金口,再不答應的話,可真就要遭致太子的盛怒了。 “不是強迫你,本宮還是希望你先在京城開店,本宮也好就近了解一下第一家拉面店的運營情況,有了什么問題弊端,也好得到及時反饋,加以調整。今后其他地方的拉面店都參照此店來建設,人員也會從后邸與店里抽掉,所以店長一職非常重要,本宮念你各方面條件還不錯,便由此打算,切莫誤會!” 說著說著就特么成了攆人走,這特么要是傳揚出去,老子的小嫩臉還往哪擱? 這讓你去開店,賺大錢,又沒有后邸的這些條條框框,不是上刑場好么? 不仔細解釋一番的話,本宮今天一大早就得自己甩鍋,自己背??! “小人愿意,小人聽從殿下安排!” 這老胖廚子總算是聽明白了,原來是好事,他之前真以為太子要把他攆回老家去。 “開店所需的店面、陳設、碗筷這些都無須你襙心,本宮自會遣人去置辦,相關的運營規矩,本宮也會寫成細則。你僅需做好這拉面,燉好這牛rou,調好湯汁,教會徒弟們如何拉面便可。再有便是切不可將做法外傳,這面用的是仙界配方,外傳者均按欺君之罪懲處?!?/br> 幺雞就像讓他出去做個示范,當店長能不能稱職,還要上崗之后觀察一段時間才能確定。 “小人定會謹記殿下教誨,莫不敢忘!” 這是大好事,天大的好事,沒想到就這么落到自己頭上了,老胖廚子便轉憂為喜。 在后邸最怕的就是得罪人,而且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罪的,人家就懷恨在心,那可真是防不勝防。 能出宮自己干當然最好,要是像眼下這樣為太子開店,貌似也不錯,起碼不用遭人嫉恨了。 “以后這家店就是整個大明的示范店,會有很多人前去學習,你該教甚么,不該教甚么,要做到心里有數?!?/br> 本宮不可能讓這貨把上樹的本領交給老虎,讓你們私相授受,隨便開店,那還得了? “是!” 老胖廚子也明白撐死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為后邸服務多年,也知道做事要給自己留下三分余地才是。 “月俸先定三十兩銀子,這是固定部分,提成另算,賣掉的拉面越多,提成就越高,如果不犯大錯的話,過年還會有獎金?!?/br> 這個待遇在御廚里都是鶴立雞群了,沒辦法,不開高薪,也就很難拴住這個店長,而且要軟硬兼施才行,時不常就派人去提醒一番。 “小人定會,為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月俸三十兩就意味著每天都賺一兩,這還是保底收入,額外有提成獎勵,對老胖廚子來說誘惑力極大。 “記住,你是個廚子,說來也不用去死,除非泄漏了不該泄漏的內容!” 幺雞最煩說大話的人,你能大致做到啥地步就答應成啥樣,說到之后做不到,你這不是把本宮當禮拜天過呢么? “是!小人銘記于心,萬不敢信口開河!” 一年穩賺三百多兩銀子,老胖廚子一想心里便激動不已,太子說的啥條件都可以答應。 “你在尚膳監再學個把月,等認為自己已經熟練掌握了牛rou拉面的技術,再出去開店,而且店面選址、裝飾也需要時間,不能一蹴而就。這段時間也需要培訓店員,流程繁瑣,絕非進店的食客看上去那般容易,出去之前會讓你簽一份保證書,如有違背,那便要追責到底?!?/br> 紅口白牙,說啥是啥,這是經商最大的忌諱,沒有白紙黑字作為憑證,自己即便是太子,吃了虧也只能認了,最多派人過去暗地里將占便宜的給啪啪了。 一切規章程序都要按后世的店面來辦,培訓店員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等積累了運營拉面店的經驗之后,再開燒烤店和火鍋店就會容易許多。 外面打的熱火朝天,后邸里太子與廚子研究如何開店…… 不得不說,這很大明! 君不見清軍都南下了,南明那幫大員們還忙著玩儻爭! “現在內城開一家店,然后在外城再開一家,爭取年底之前在畿輔周邊的天金、保定等地開店,明年上半年在太塬、西銨、洛陽、濟楠開店,下半年在江南各地開店,兩年之內拉面店要覆蓋半個大明?!?/br> 說不定還能賺加盟費,一家店的加盟費是一萬兩,一百家店就是一百萬兩,還是這個來錢快??! 如果火鍋店和燒烤店都可以這么玩的話,這三類店鋪少說也能進賬兩百萬兩銀子,建立北廠的軍費就有著落了。 整個大明還沒有大張旗鼓玩加盟店的,憑借獨特的口味,幺雞打算趕緊套現,套晚了那就虧大了。 雖說這買賣可以細水長流,可誰知道細水能流到什么時候。 萬一大懟朝扛不住大辮子的實錘,拉面店就是給人家做嫁衣了。 如果有大土豪開出一百萬兩銀子的價碼,幺雞可以立馬將拉面的配方轉讓出去,從此不再踏入此道,讓對方能夠獨享這個日進斗金的買賣。 說不定在幾年之后,某太子可以出一本《大明帝國十大騙錢技術》的名著! 不過貌似能出錢的都讓自己給抄了,忽然有一種豬到殺時方恨少的奇葩感覺…… 等“本地豬”殺光了,就派人組團去殺“外地豬”! 好在“豬明”從不缺“豬”,多宰一頭是一頭! 只要心夠決,家豬野豬都能宰! “嗯,好了,先這樣吧,本宮對爾等所言之內容,不準旁人透露分毫,違令者嚴懲不貸!” 幺雞吃飽了,下人們就可以就餐了,吃的也是拉面,不能讓大家光聞味,那太不人道了。 首先能坐下就餐的便是喜兒、東宮掌印太監楊進朝、東宮秉筆太監李繼周,喜兒雖然是侍女,可太子之意已經很明顯了,楊進朝當時在旁邊聽得一清二楚。 這個侍女可能就會未來的太子妃,即便不是正宮,最差也是側室,加上她此前是皇后身邊的人,所以東宮的兩大內侍都是小心和善地對待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