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都穿現代了,發財很合理吧 第555節
…… 現在沒有高鐵,都是綠皮火車,時速102-160公里,從上海到哈市,需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車。 也就是,大概3月3號早上,章燁才能抵達。 好在。 現在已經有手機了。 值得一提,余敏、章燁和聶長庚合伙的信息工程公司,已經自主研發了手機,已經到了最后階段,預計93年上市。 按照歷史發展,93年開始,手機將取代bb機和小靈通,成為主流。 他離開了。 又像是沒離開一樣。 一天要打十幾通電話,直到手機沒電了。 3月4號,章燁和劉鳳順利和安東、鮑里斯兩人會面,雙方交換了貨物,坐著火車返程,不回上海,直接去北京。 這批貨都是耐放的,并且國內需求很大。 因此,幾人完全不擔心。 …… 3月15號。 足足半個月,章燁終于回到了上海。 看著站在門口迎接自己的妻子,他感覺滿身的疲倦都消失殆盡了,腳步加快,快要接近,余敏主動撲過來。 章燁下意識張開雙手,緊緊的將她抱在懷里。 “辛苦你了?!?/br> “后面我哪兒也不去,就在家里陪你?!?/br> 余敏安心的把頭貼在他胸口:“好?!?/br> 之后。 他每天在家里處理公事。 4月10號。 這天下午,章燁有事去公司一趟,大家坐在沙發上聊天,謝共秋突然聊起了股票認購證的事情,道:“敏敏,我昨天出去逛街,路過證券交易所外面,好多人攔住問我有沒有認購證賣,價格已經到了1000塊錢了?!?/br> “這足足翻了33倍?!?/br> “你打算賣不?” 聞言,余敏斬釘截鐵:“不賣?!?/br> 謝共秋猶豫了一下,道:“那我也不賣吧?!?/br> 云菲插話進來:“我知道這個東西,現在可火熱了,秋姐,你和敏敏都買了?” “嗯,我買了點兒?!敝x共秋笑著點頭:“還是敏敏和我推薦的呢?!?/br> 余敏點頭。 云菲故作不悅:“敏敏,你太偏心了,居然不通知我?” 余敏攤手:“買這個,是需要上海身份證的,你愿意把身份證遷到這里來嗎?” “???” 云菲詫異,隨即搖頭:“這還是算了?!?/br> 余敏聳聳肩。 她就知道會是這樣。 因此,也就沒有通知他們。 畢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誰能想象這種賭博性質的東西能盈利這么多? 云菲突然問道:“33倍?好高的利潤,敏敏,你買了多少來著?” 其他幾人也看了過來。 都是親人,余敏也沒有隱瞞,不急不緩道:“也不多,就10萬張吧?!?/br> “多少?!”云菲倒吸了一口涼氣,聲音失控:“10萬,這30塊錢一張吧,那你豈不是花了300萬?” 云杉和顧正陽也瞪大了眼睛。 他們對錢沒啥概念,但是也知道300萬是多大的一筆數字。 謝共秋也很驚訝。 她知道余敏肯定比她買的多,可是,卻不知道居然比自己多了20倍。老實說,300萬,她出得起,但是,卻不會出這個錢。 企業現金為王。 在賬上的流動資金不會很多,拿出300萬去買一堆紙,這在她看來太過于瘋狂,一旦失敗,血本無歸。 300萬,足夠rou疼一陣了。 對此,余敏十分淡定的點了點頭:“嗯?!?/br> 第484章 空間娃娃入夢 見她承認,云菲咂舌:“把我賣了,都拿不出這么多錢~” 余敏笑道:“小姨,姨夫不是去遼寧考察去了嗎?等你們承包下山地種藥材,以后300萬算什么?” 云菲笑呵呵:“這倒也是?!?/br> “不過,也全靠你資助,否則我們哪兒有錢去種藥材?!?/br> 余敏調皮一笑:“我這也是投資,等著你們發財了和我分錢呢?!?/br> 云菲點頭:“行!” …… 一晃。 5月21號到了。 全國股市發生了大地震,一夕之間,原本就大漲的股票認購證價格原本緩和了些,又瘋了一樣往上漲,有傳聞,最高到了8000。 這種利潤率,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就連不玩股票的都知道了。 此刻,余敏已經六個月了,肚子大得不行,自然不能親自去買認購證,于是,都交給了章燁。 但是,她心癢癢。 于是,央求著他帶自己去看看。 章燁皺眉不語。 余敏抱著他的胳膊,柔聲撒嬌:“就讓我去吧,我就待在車里面,絕對不下車好不好?” 最后,章燁還是答應了:“……好吧?!?/br> 云杉和顧正陽不同意,可是,也耐不過余敏的軟言軟語。 臨走前。 顧正陽一個勁兒的叮囑章燁:“把敏敏照看好,要是少了一根頭發,小心你的皮?!?/br> 章燁無奈。 “好?!?/br> 余敏在一旁偷笑。 …… 她坐在后車廂。 靠在窗前,看著窗外的風景,一臉的興致勃勃。 好久沒出去了。 此刻,余敏就像是關了好久的犯人才出獄一般。 章燁雖然在開車,但是也分出心神一直關注她,見此,眼里閃過寵溺,同時,也帶著愧疚。 要不是懷孕,她不用這樣的。 “敏敏,等生了孩子,咱們找個時間去旅游一次吧?” 余敏頓時眼前一亮:“旅游?” “好啊好啊~” “我們去歐洲吧?德國、法國、瑞典、西班牙、英國……去玩一個遍?!?/br> “都行?!?/br> “……” 聊著天,也到了交易所外面。 本來就近,要不是考慮到余敏懷孕了,根本不需要開車。 他打開車門。 站在一旁,掏出了手里的一本股票認購證。 很快。 一群人圍了上來。 “哥們兒,這個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