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都穿現代了,發財很合理吧 第388節
2點。 火車再次出發。 這次,3人沒再去餐車吃飯,軟臥包廂里是一個中年男子,沉默寡言,兩方平安無事。 26號上午10點。 火車終于抵達北京東站。 下了月臺,外面人頭攢動,其中,各個學校的牌子格外顯眼。 想必,是迎接新生的。 三人巡視了一番,聶長庚找到了清華的牌子:“小敏姐、章哥,在哪兒?!?/br> 兩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 余敏笑道:“趕緊過去吧?!?/br> “好?!?/br> 三人過去。 剛走近,一個精神抖擻的青年笑道:“是學弟學妹吧?” “學長好?!?/br> “嗯,學長你好?!?/br> “……” 寒暄一陣,三人知道了這個學長的名字,曾億豐,大三,歷史系。 曾億豐也知道了3人的名字。 沒多聊,他笑道:“先不多聊了,我讓小李帶你們去坐班車?!?/br> 這個班車,并不是學校安排的。 而是北京城的公共汽車,有一條線專門通往北京幾大重點大學。 比如:清華、北大、語言大學、地質大學、科大、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郵和北師大等等。 帶路的李慧是大二的。 她是北京本地人,cao著一口地道的北京話,十分熱情,一路和他們介紹。 余敏和章燁默契對視一眼,沒有告訴她他們老家在北京,默默的聽著。 倒是聶長庚,聽得津津有味。 運氣好。 正好一輛班車抵達,3人告別李霞上了車。 如今坐公交車的,一般都是用月票。 可余敏三人自然是沒有的。 不過,李霞給了售票員三張小票,因此,售票員并沒有向他們要錢。 見此。 余敏心里暗道:不愧是清華,就是財大氣粗! 這年頭。 考上大學,就代表開始賺錢了。 比如,他們來北京的路費、行李及搬運費和旅途生活補助費,都是由清華出的。 之后,每個月還有15塊錢的助學金。 可不要小瞧這15塊錢,雖然少,但是已經能夠滿足一個月最基本的生活開支了。 學校飯菜都便宜。 對于聶長庚來說,還能攢下點兒錢寄給家里,改善家里的生活。 …… 五道口站到了。 陸陸續續下了7、8個人,都提著行李,一看就是新生。 大家看著面前的校園,臉色是如出一轍的激動,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最為淡定的,屬于余敏和章燁。 但是,這畢竟是全國第一等學府,所有學生向往的圣地,要說一點兒不激動,是不可能的。 尤其。 余敏知道,即使再過50年,它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地位。 第353章 再遇 走進去。 里面人山人海。 這一屆的大學生比較特殊,大多數年紀偏大,導致學長學姐反而小得多。 許多人還帶著兒女一起。 三人找到各自的系,簽到,得到了班級、宿舍等基本信息之后。 出來互相告知。 然后,跟著各自系的學長學姐們離開了。 給余敏領路的是一個學姐。 清華很大,兩人走了20分鐘,終于到了一個建筑群。 進去報到。 學姐沒跟著進宿舍。 余敏再三道謝,和她分別,自己拎著行李,往宿舍走去。 她所在的宿舍在4樓。 406。 進去,里面已經有3個人,正在收拾床鋪。 聽到動靜。 離門口最近的那女子最先看過來,露出善意的笑容:“又來了一個新室友?!?/br> 其他2人也看了過來。 余敏大方打招呼:“大家好,我叫余敏,是外語系一班新生?!?/br> 三人也紛紛出聲:“你好,我叫宋倩,歷史系?!?/br> “王菲,中文系?!?/br> “我叫徐熙娣,農科院的?!?/br> 宋倩明眸皓齒、渾身透露著青春的氣息。 王菲長相普通,但是渾身自帶一股書香氣質,增加了一股魅力。 徐熙娣看上去最老。 她長相是英氣那掛,眉頭一直皺著,渾身充斥著一股緊繃的氣質。 宋倩出聲提醒:“余敏,你的床位在我上面?!?/br> 她看過去。 在欄桿那兒看到了貼著自己名字的貼紙。 她點頭:“好的?!?/br> 同時,心里暗道:這安排挺好,省得大家因為床位而產生齷齪。 她走過去。 也開始鋪床。 3人繼續聊天。 主要是自己的一些基本情況:來自哪里、多大了、結婚沒有…… 余敏也自然的參與進了話題。 一番交流。 她知道了這3個室友的基本情況,宋倩是本地人,今年17歲,單身。 王菲老家在隔壁天津,26歲,已婚未孕。 徐熙娣30歲,老家在石家莊,已婚生了5個孩子,都是女兒。 聽她介紹。 余敏三人都露出了吃驚的表情。 畢竟剛認識,大家也沒好多問,輪到余敏自我介紹,25歲,老家北京后面去蘇省插隊,單身。 聞言。 宋倩終于忍不住好奇道:“你怎么會去這么遠的地方插隊?” 一般,都是就近原則。 再遠,也會在同一個省份內。 就像北京市插隊的知青,一般都在城外的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