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聽林夫人這么說,許氏和季衡對她不得不充滿了十二萬分的敬佩,然后許氏留她住了一天,送了很多禮物,過了一天,才派了車將她送回家去了。 季衡看到林夫人經歷了那么多苦難還活了下來,而且現在開朗大方,有兒有女,自己家里許氏疼愛他,家業又很大,父親雖然不喜他的身體,但是這次也是想了辦法找林夫人來幫忙,那么,在這么好的情況下,他斷然沒有放棄的道理。 116、第九十八章 季衡不再吃藥,只是由著身體自己調節,雖然身體差,但也沒有到說死就會死的地步。 宮里是過幾日就會有快馬來西山,詢問季衡身體情況,皇帝忙于朝廷事務,雖然也很想出門避暑,最好是來西山行宮,這樣就可以把季衡接到身邊,日日里相見,可以在一起,奈何他剛親政不久,他覺得自己不該留下怠政的污點,所以就在宮里勤懇地處理政事和上學。 再說,皇宮因為在北邊高地,比起京城里別的地方,已經要涼爽很多了。 每三日的小早朝,他是都會讓開的,從來不曾缺了,而且要是哪位大臣沒有到,他還會親自過問,這樣就讓大臣們想要請假不去早朝而變得艱難了。 這一年的三月,皇帝又冊立了徐家的一個庶女,十六歲的徐琉為貴人,還有邵家的一個女兒,邵芷蘭為妃,兩位都是京中有名的美人,沒想到皇帝正當年紀,倒是并不迷戀美色,也不貪玩,一心撲在朝政上,而且還心思細密深沉,很有些手段,讓朝臣們都戰戰兢兢的,不敢對抗皇上威儀。 前陣子,有兩個翰林院編修,竟然越職上書說皇帝不大理會后宮是為不孝,必須要趕緊繁育子嗣才行。 在早朝上,因為是三日的一小朝,這兩個上書的編修自然沒有資格來參加這個朝會,皇帝直接讓貼身太監將這兩份折子拿下去,讓站在前面的首輔文閣老和次輔蕭閣老,一人拿一封大聲念給所有人聽。 雖然皇帝讓閣老念折子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念這種折子,也實在讓兩位閣老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心里自然不開心。 下面的朝臣們聽著,一部分心里是很有數的:皇帝要是好美色,肯定被言官罵,不好美色,照樣是被罵,這不過是朝臣的試探罷了,主弱則臣強,但是要是皇帝態度堅決,也就沒有誰真敢在皇帝臉上拔他虎須了,如果皇帝懦弱可欺,朝臣們各為各的打算,定然是要開始算計皇帝,各謀私利;一部分則是沒想那么多,只是想這是誰寫的折子,沒事找事;還有一部分,自然是等著看好戲…… 皇帝看兩位閣老念完了,就直接問文閣老,“不知文大人覺得此事應當如何處理?!?/br> 文大人出列站在那里,嗯了好幾聲,沒嗯出個所以然來,皇帝還小,要是現在就一天到晚在后宮播種生孩子,那顯然不是好事,但這到底是誰授意了這兩個連言官都不是,只是編修的人來上這種折子呢。 皇帝問他要怎么辦,他無論說什么,別人都是能夠挑出錯處來的。 于是,他就只好舉了個例子,說前面哪位皇帝,是三十一歲才得子,但是之后卻一發不可收拾,又連著生了八位皇子,如此這般,皇帝現在年歲尚小,也是不必為子嗣過于cao心,皇子該來的時候,就會來的。 他就是個溫吞的人,這話其實還是有意為那兩位編修求了情。 但皇帝卻不依不饒,又問蕭閣老,“蕭大人以為如何呢?” 皇帝那要笑不笑的樣子,已經讓蕭閣老如站在火上了,他以前跟著李閣老,人人都知道他是李閣老的私人,李閣老下臺之后,皇帝雖然依然任用他,但是他日子卻也是很不好過。 蕭閣老就說,“文大人所言極是?!?/br> 于是皇帝就直接不緊不慢地發了火,說,朕剛親政,朝臣們不想著如何輔佐他治理好天下,他年歲還小,又沒有老成就要行將就木,這些人就開始惦念他必須馬上生下子嗣接他的班,要是誰再拿此事說事,就是這兩個上書的人的下場。 因為要拿這兩人以儆效尤,所以此二人直接被剝奪了進士出身,各打六十大板之后,發配貴州。 文閣老本來還想求情,直接被皇帝抵了回去,皇帝在皇位之上,不動聲色,甚至看不出他是有發火,但他就輕輕巧巧判了兩個大臣的生死,自然是將朝臣們都震懾了一把。 要是他是暴怒而行,有些人還會想皇帝還是孩子心性,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可以對他察言觀色,但是皇帝面無表情,讓人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就把人處置了,而且沒有讓任何人出言求情,此事一出,大臣們也就知道他不好惹,就又安靜了一陣子。 前一年皇帝大婚,各個藩王都必須上京道賀,據統計,皇帝的這些宗親們,一共有藩王二十一位,他大婚,除了幾個稱病或者太老邁的沒來,而是讓兒子或者孫子來的外,其他的都來了。 到得這么齊,主要原因還是吳王叛亂,被很快鎮壓,而且之后吳王慘死且尸骨無存,對各個藩王有了震懾作用。 有藩王本來還在心里看不上皇帝,但是現在也不得不正視一番了,無論心里在打著什么主意,皇帝大婚這個面子上的活,大家還是先做到了。 季衡對皇帝分析過,各個宗親被分封到封地之后,這些人想要奪權,自然是難多了,經過了吳王反叛被鎮壓一事,本來蠢蠢欲動的藩王,也都在重新估量自己。 這些藩王,要是想造反,自然是皇帝的心頭刺,要是是擁護皇帝的,自然就是一股大助力。 皇帝在宮里,其實身邊是沒什么親人在身邊的,朝臣勢力過大,皇帝也容易孤立無援。 所以季衡建議皇帝可以適當挑選藩王的子嗣留在京中,一是為質子,二是用自家宗族的力量來對抗朝臣,暫時倒是可行。 皇帝并沒有采納季衡這個建議,他還是怕被奪權,但是依然留了幾個血緣較遠勢力單薄的藩王的子嗣在京中,經常召他們進宮說話,這些畢竟是真正的親人,有時候比起外人來還是有更多話說一些。 八月初十,京里已經涼下來了,正是桂花和菊花開放的時節,宮里的宮人們也換上了秋裝,夏天的紗窗也被換了下來,換上了不透風的厚窗紙。 皇帝坐在勤政殿偏殿里聽湯先生講課,陪著的是閩南王的小兒子楊奉鈞,和齊王的兒子楊欽桉。 課上完后,幾個學生恭送了湯先生離開,這時候柳升就走到皇帝身邊去對他說了一句悄悄話,“季公子回了京,進宮來了,現在在正殿門口等候?!?/br> 皇帝一聽,就蹙了眉頭,“不是說他身體很不好嗎,怎么就讓他在正殿門口等候,沒讓他進去坐著?!?/br> 柳升為難地道,“是季公子自己說不愿逾矩?!?/br> 皇帝的心已經飛到了季衡身上去,所以就對這里陪著的堂兄和侄兒道,“朕先離開了,你們自己玩一會兒,過會兒一起用膳吧?!?/br> 兩位也不好多說,就恭恭敬敬送了皇帝走了。 皇帝像一陣風一樣,雖然動作夠穩妥,卻刮得迅猛,一下子就走得沒影兒了。 楊奉鈞就說,“這是誰求見呢?皇上這么著急?!?/br> 楊欽桉道,“剛才聽了一點,似乎是季家的那位回來了?!?/br> 楊奉鈞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楊欽桉已經有十八歲,心智已經很成熟,就完全沒有楊奉鈞這么莽撞,他和季衡已經有些接觸,看得出皇帝的確是非常喜歡這個漂亮的男孩子,但是這個男孩兒卻并不是外界所傳言那般,和皇帝有那方面的關系,甚至他太過沉穩聰明,皇帝似乎很多意見都是求之于他,只是這個孩子身體太差,似乎總在養病。 楊欽桉不得不想到慧極必傷這個詞,而且,季衡給他一種美人總是活不久的感覺。 楊欽桉沒有提醒楊奉鈞應當注意對季衡這個人物多些小心和尊敬,只是轉移話題說起別的事情來了。 皇帝很快到了正殿大門口,看到季衡恭恭敬敬站在門口,這些日子堆積起的思念本來只是在皇帝的心里慢慢地煎熬著,而這時候,卻是突然猛烈地沸騰噴發了出來,他飛快地走上前去,幾乎是要一把抱住季衡,將他箍到自己的雪柔里,但是,他只能生生地忍住,只是扶住了他的肩膀,目光灼灼地盯著他,“身體好些了嗎,可算是回來了,怎么不進去等,站在這里,要是又暈倒了可怎么辦?!?/br> 季衡身體還是不好,不過站這么一會兒倒不至于暈倒,他笑了一笑,說,“皇上,我回來了,昨兒下午到的,想著您早上有事情忙,就晚一些再來見您了?!?/br> 皇帝握著他的手,目光幾乎不愿意從他臉上轉開,季衡因為生病清瘦了些,只顯得眼睛更大,黑鴉鴉的兩扇眼睫毛,輕輕一顫,就能在皇帝的心尖上扇出一陣颶風來。 他微笑著,目光灼灼地看著他,拉著他進殿里去。 在暖閣里的榻上坐下了,他幾乎是要攬著季衡的身子,問道,“怎么這次養病這么久,朕真是擔心你,你這是怎么了?太醫給你看病來回報說,你是從娘胎里帶的弱癥,而且體內寒毒熱癥并存的,一時半會兒沒法好,以前的時候,并不見你怎么樣,怎么這兩年就總在生病?!?/br> 柳升親自端了參茶進來,宮侍又送了點心,然后才退下了。 季衡端著茶水喝,才慢慢回答,“只是出生時先天不足,這兩年發作了而已,等過了這個時候,就會好了,皇上不用擔心?!?/br> 皇帝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見到季衡了,想得心肝都發疼了,聽季衡這么輕描淡寫,他就很不高興,將季衡手里的杯子往小桌上放了,直接伸手捧住了他的臉,目光從他的臉上仔細地逡巡,他很渴望親吻他,擁抱他,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他的心里百感交集,復雜難言,最終只是說道,“朕一直擔心你呀,你要是出了事,朕會很難受?!?/br> 季衡知道他說的是真心話,就道:“皇上,微臣明白,所以微臣一直在好好養病,就是想著早點回來見你?!?/br> 皇帝笑了一下,“你要是想著早點回來見朕,你會現在才回京來嗎,這早就涼下來了。你真是沒良心,都不去想朕會想你?!?/br> 季衡一向知道皇帝說起rou麻話來那是一套一套的,但現在還是有些受不住皇帝這樣的親昵,就輕輕咳了一聲,掙脫了皇帝的束縛,道,“微臣在外面站得久了,口渴得很?!?/br> 皇帝趕緊將茶水又給他,看水涼一些了,就又把自己的那一杯也拿著給季衡喝。 皇帝是不愿意和季衡談論政事的,覺得那會讓季衡思來想去,說不得季衡身體就又差了,所以他就拿出季衡寫給自己的信,每張信紙后面都畫著簡筆畫,這每每讓皇帝看得心花怒放,當做絕世寶貝珍藏。 皇帝捧著一張紙給季衡看,“這張上面是什么,朕還真沒看懂?!?/br> 季衡一看,不由不自在起來,道,“西山上鳥雀甚多,我時常睡午覺起來,衣裳上都可能落了鳥的糞便,這是寫給你的信,放著沒有及時裝,就被鳥拉了糞便,我用巾帕擦了沒擦干凈而已?!?/br> 皇帝怔了一下,別人這么做算是罪該萬死的事情,季衡這么說,他聽了卻是樂得哈哈笑起來,說:“朕還以為又是什么圖呢?” 季衡也笑,“這一張沒有畫?!?/br> 皇帝摟著季衡,幾乎將嘴要貼到他的臉上去,季衡又不自在地避了避。 皇帝發現了他的抗拒,只好不落痕跡地放開了他一些。 117、人物表 季家: 季大人:季道恭,字華云 許氏:許明瀟 季衡:衡哥兒,字君卿 姨娘: 大姨娘:過身,原許氏的貼身丫鬟 二姨娘:過身,原許氏的丫鬟 三姨娘:大姐兒母親,原許氏身邊丫鬟 四姨娘:三姐兒、四姐兒母親,良家女 五姨娘:身體弱,許大舅送的家妓,二姐兒母親,二姐兒早夭 六姨娘(嬌蕊):身體弱,許大舅送的家妓,五姐兒母親,瓔哥兒母親 庶女: 大姐兒:庶出,后嫁給張家第二子張詡,季清婉 二姐兒:庶女,早夭 三姐兒:庶女,季清瑛 四姐兒:庶女,季清瓊 五姐兒:庶女,季清玫 庶子: 瓔哥兒:庶子,季明瓔 丫鬟: 許氏身邊:剪雪,凌霜,扶風,染雨 季衡身邊:荔枝,桂圓 小廝書童:抱琴,撫琴,吟鈴,鳴琴 清客: 張先生,張和廷,字子謙,季大人同窗 (長子:張誠 第二子:張詡,嫡出,字子闡,大姐兒夫婿) 田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