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卻聽太后繼續問容真,“先前做了什么給你們淑儀主子吃,叫她非把你從尚食局里要來不可?” 容真道,“回太后娘娘的話,奴婢做的是一道叫做芙蓉沁露糕的點心?!?/br> 太后慈眉善目地笑起來,“芙蓉沁露糕?好名字,是你自個兒起的名?” 得到容真肯定的回答后,太后一邊拊掌一邊笑道,“這丫頭非但手巧,還有顆玲瓏心,深得哀家之意啊?!?/br> 這一幕看上去很是和氣,仿佛一個尋常老太太看上了一個伶俐乖巧的小姑娘,可淑儀的臉色卻難看起來,心里差不多明白了太后打的什么主意。 縱然她從尚食局要來容真,名義上是說容真的手藝對了她的胃口,可實際上卻是因為容真的這道芙蓉沁露糕讓皇上半月之內去了兩趟元熙殿。 眼下看太后這模樣,恐怕老狐貍狡猾得很,已然知道她的真實意圖。 果不其然,太后和容真說了幾句之后,笑得和藹可親地問她,“你可愿意為哀家這老婆子做上幾道糕點?” 容真哪敢拒絕,只得點頭溫順地答道,“能為太后娘娘效勞是奴婢的福分,奴婢愿意?!?/br> 在這當頭,淑儀也顧不得許多,只得賠笑插嘴道,“太后娘娘,容真也不過是會點上不了臺面的東西,遇到娘娘這樣尊貴的人,那點東西實在是太過寒磣,難以入口,若是娘娘不嫌棄,臣妾還是讓御膳房的華儀姑姑為娘娘料理寫吃食吧?!?/br> 見她急紅了眼,太后反而愈加悠閑,眉梢輕輕舒展開來,眼底染上點笑意,“哀家昔日也不是什么身份尊貴的人,說來也不怕你們這些小輩笑話,吃慣了御膳房那些山珍海味,哀家還就是心心念念這些上不了臺面的東西。那滋味可不是你們這年紀能領會到的?!?/br> 太后是宮女出身,大家都知道,如今她這樣一說,也無人敢再說容真做的東西上不了臺面。 淑儀還欲多言,卻見太后忽地收斂了笑容看向她,眉峰一挑,“淑儀莫不是舍不得這宮女?” 淑儀的話音生生被截斷在嗓子眼里,饒是心里千萬個不愿意,也只得扯出個難看的笑容,“太后娘娘說笑了,臣妾哪里是舍不得這宮女,既然太后娘娘喜歡,那改日臣妾就命她做些糕點,叫人給您送去?!?/br> 太后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讓容真回到了先前的位子上,然后又另起話端,與眾人隨意地說了起來。 只是淑儀的心在已不在這里,她姿態端正、若無其事地坐在那里,心里卻是清清楚楚——既然太后知道了皇上愛吃容真做的糕點,就一定不會只是自個兒要嘗嘗這么簡單。 先是嘗手藝,緊接著呢?緊接著就是愛不釋手,到時候在皇上跟前這么一說,皇上會偏袒她這個淑儀還是從小將自己養大的太后? 恐怕容真在她的元熙殿里呆不長了。 容真也沒聽進去幾個字,貌似規規矩矩地垂首立在那里,心里也是千回百轉。 原以為被分去元熙殿就已兇險至極了,豈料今日被皇上提起,又在這慈壽宮里托太后的福露了個面,如今可好,她這下子當真是出名了。 若是他日辦事有個什么紕漏,一旦被人逮著,恐怕連逃跑的機會也沒了。 回元熙殿的路上,淑儀一句話也沒說,容真跟在車輦邊走著,也是沉靜似水,連走路姿勢都極有節奏,叫人找不出半點不妥的地方。 淑儀嘆口氣,心里火燎火燎的。還以為撿了塊寶,這便拿來與眾人炫耀,豈料……豈料竟被那老狐貍看中,真真是可恨! 她希望借著容真的廚藝吸引皇上常來元熙殿的愿望眼看就要落空。 可是她不甘心,這樣好的機會怎么能失去呢? 思及至此,淑儀面色一沉,撩開車簾對著旁邊的小路子不容置疑地吩咐道,“掉頭,去折芳居?!?/br> 容真心里一頓——折芳居,那不是太妃的宮殿么。 作者有話要說: 打滾求包養,這周要正式上榜了,姑娘們請多多收藏留言╮(╯▽╰)╭ 十一章到十五章宮斗戲份以容真的去留為主,暗藏玄機。 十六章到二十章有驚天陰謀,宮里三個大boss斗智斗勇。 然后容真會真正成長起來,不會再這么溫順下去了。 更多滴就不劇透了,還望大家多多支持,此文會漸入佳境,宮斗也會越來越狠的。 感謝一路相伴的姑娘們。 ☆、第12章.去留【三】 第十二章 車輦停在折芳居外,淑儀面無表情地下了車,頭也不回地吩咐了句,“守在外面,不用跟進來?!?/br> 值守的太監進去通報了,得到回復后請她進去。 夜色沉沉,她的背影很快隱沒在朱紅色的宮門之后。 風吹得殿內院子里的幾株榕樹嘩嘩作響。 容真抬頭望了望折芳居三個大字,又趁著月色瞧了瞧這宮殿莊嚴肅穆的模樣,心下有些惋惜。 這樣詩意的名字被這樣恢弘沉悶的宮殿所占有,生生壓下了那兩份淡雅。 夜風有些涼,驅車的太監站在一處,小路子、容真和云瑞三人站在另一處。 小路子瞧著其余二人沒什么話說,便笑著問,“jiejie們可知這折芳居名字的由來?” 見容真與云瑞二人都搖頭表示不知,他清了清嗓子,講評書似的說起了這名字的由來。 先皇多情,此生傾心于無數美人,可是最終能陪他一路走到帝星隕落那天的女子只有兩個,那便是當今的太后與太妃。 太妃出生并不算高貴,乃是中等官宦之家;太后是宮女出身,就更不用說。 但太妃溫柔似水,當年在花叢里回眸一笑,先皇竟是看癡了。 原本是去御花園賞花,卻看到了尚為秀女的太妃,于是御花園一行,先皇未曾摘花,卻為更為芬芳秀麗的美人所折服。 隔日,先皇賜予她這所宮殿,并親自提筆更名為折芳居。 小路子講得繪聲繪色,云瑞與容真也便含笑聽著,故事才說完不久,就聽殿門吱呀一聲開了,有人提著燈籠在送淑儀出來。 三人忙站定,不再言語。 小路子是領路的太監,便從值守太監那兒接過三盞燈籠,分別遞給了容真和云潤,待淑儀上車后,默默地朝著元熙殿去了。 容真自然不會知道淑儀與太妃說了些什么,但也能猜個大概。 現如今太后想與淑儀爭奪她區區一介宮女,淑儀不愿失去這個接近皇上的機會,便來求助太妃。 只是,素來與世無爭的太妃會幫淑儀么?就算幫她,與強勢的太后相爭,勝算又有多大呢? 手里拎著燈籠,微弱的光芒只能模模糊糊地照亮身前幾步路,根本無法照亮再遠些的地方了。 容真看著沉沉的夜色,只覺得自己的人生也大致如此。 難道重生只是另一個漩渦的開始? 她連嘆氣也只能憋在心里,身份卑微如她,在主子面前連打個噴嚏都是罪,更別提唉聲嘆氣了。 只是容真隱隱發現,自打見完太妃以后,淑儀的心情似乎好了很多,就連上車時的臉色都不如從太后那里出來時那么難看了。 那晚她躺在靠窗的床上,看著布置與擺設明顯雅致不少的屋子,卻是心亂如麻。 昔日在尚食局,哪怕住的地方簡陋又粗糙,吃的穿的全不如這元熙殿,可她卻是百倍千倍地思念那里。 那時候的她沒有這么多的擔憂顧慮,也不必每一步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她只要想著再過上幾年,就可以出宮與家人團聚,就會覺得一切都沒那么艱難。 可是如今呢,她只覺得熬到出宮實在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了,她這樣膽戰心驚,每一天都不知明天又有什么變數,真的能順利平安等到出宮那天么? 在元熙殿的日子其實很悠閑,她不像云瑞那樣要時刻陪在淑儀身邊;也不像雁楚那樣在需要她的時候就要出現在淑儀面前,親自為她梳妝打扮;只要在飯點上去小廚房做些吃食便好。 而更為可喜的是,因著淑儀體態豐腴,時常不愿吃甜食,她甚至經常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要安安分分地待在后院就好。 只是容真始終提著顆心,因為那日在慈壽宮太后的一席話,她知道事情沒這么簡單就平息了。 果然,過了幾日,淑儀叫她去了前殿,一面吃瓜子,一面問她,“那日太后說的話你可還記在心上?” 容真心下一緊,應了聲“記得”。 淑儀點了點頭,“那便著手去做吧,就和平日里一樣,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今晚我就派人給太后送去?!?/br> 容真領命,出門前看見淑儀轉過頭去望著窗外,嘴角上揚,像是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