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最重要的是可能是她心態比較好吧,畢竟也三世為人了,非常能穩得住,再加上老公能掙錢,手里有金條,不愁吃喝,所以她可以學個十幾二十年。 慢慢來,不帶怕的。 當然她這種心態稱不上好,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嘛。 嗖嗖嗖! 宋紅米下剪如有神,一口氣兒剪了一匹布,然后將各種布塊卷在一起,回頭人家要檢查的。 她去東屋看了眼時間,順便瞅瞅倆小崽,已經十點五十了,該做飯了,一會孩他爹要下班了。 這個機床廠很是袖珍,她去看過,一排六間小平房,沒有工人宿舍,也沒有食堂。 好在工人都是附近居民,有房子可住。 自然也都是回家吃飯。 沒有食堂可以打菜了,她們只能自力更生。 好在孩子們大了,基本可以撒手了。 不過也有一點好處,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沒人再會盯著了。 之前她又賣了一個五十克的金條,資金充足著呢。 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一定要跟上。 而且柳宵也很累,本來底子就不咋滴,她可怕給累垮了。 隔三差五給熬雞湯,那些小人參都讓她們給吃光了。 她正準備讓人幫忙再買些呢。 想要管理好一家廠子,特別是這種虧損的,當然是不想破罐子破摔的情況下,其實挺難的。 她是看著柳宵一天從早忙到晚。 最開始一個月,中午都不一定回來,她偶爾還要去送飯。 現在情況好一些了,可以按時下班了。 他們研發的新產品——自行車車鏈子已經生產出來了。 產品質量過硬,很受歡迎。 屬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就是這么個簡單的產品從設計到出品,也不是一拍腦門就成的。 需要制作模具,需要改造機床,需要增加工人的熟練度,要不然產品都是瑕疵,也沒人敢要。 柳宵現在說是領導,其實就是一線工人,還要做監管,自然是不輕松。 但是掙了錢就好說了。 廠子掙錢,工人福利就起來了,自然積極性就出來了。 何況廠子做大,很多工人子女還可以入場做工人,這更是顆美味的“大蘿卜”。 宋紅米想到柳宵能把廠子管理好,但是沒想到成效會如此之快。 才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 看來一個人優秀,真的是處處優秀。 現在這個優秀的男人完全屬于她。 宋紅米腦子里胡亂想著,手上動作不慢。 主食蒸米飯,孩子們大了,不用特意熬小米粥了,她們可以吃大米飯了,只不過需要多加些水,讓米飯粘稠一些,雖然這樣有些影響口感,但也是有好處的,比較養胃,何況還有孩子。 其實還是她懶,不愿意分開弄。 菜是昨天買的三條鯽魚,做鯽魚豆腐土豆條。 再煎三個大蔥雞蛋。 最后是一盤蒜泥拌野菜,野菜是她早上和孩子們一起挖的。 她這時間掐的太好了,她剛要擺桌子,柳宵就回來了。 他在屋外洗了手,進來就主動幫忙擺放碗筷。 倆小崽有專門的碗筷個勺子,她們都能自己吃飯了。 最開始手眼不夠協調,飯能送鼻子上,現在筷子都能用的很好了。 這個沒有訣竅,就是不停的鍛煉。 最開始她也煩,都想放棄來著。 因為她們自己吃,不但浪費,飯還弄的那都是,臉上、桌子上、炕上還有衣服上,都是飯粒污漬。 收拾的時間比喂飯時間還多。 但是知道沒有過程就沒有效果,只能咬牙挺著。 倆小崽還算聰明,進步很大。 看到進步,就很有成就感,慢慢的就堅持下來了。 現在倆孩子用她們專用的餐具可以和他們一起用餐了。 她也很慶幸。 慶幸堅持下來了。 一家四口入座,柳宵和宋紅米一人負責一個。 負責弄魚刺。 可不敢讓小崽自己夾魚。 “老公,你看看這盤野菜有什么不同的?”宋紅米讓他猜。 柳宵看向那盤野菜,“很嫩?!?/br> 因為個頭都不大,一看就知道剛冒頭不久。 “爹!”地瓜響亮的喊了聲,“我…的?!?/br> 宋紅米憋笑,地瓜這是著急了,沒說好。 饅頭也快速咽下嘴里的米飯,嚷著,“我!” 不過柳宵已經理解了,“地瓜、饅頭這么能干啊,真的太厲害了。那明天還和娘一起去采野菜好不好,保持三天,爹給買大白兔?!?/br> 倆小崽眼睛亮晶晶的。 地瓜撅著小嘴,“兔兔!兔兔!” 饅頭也急了,“要!” 宋紅米擰了下它大腿,“吃飯呢,你還招她們?!?/br> 這下好了,心思都跑大白兔身上了。 宋紅米知道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糖,不說別的,他們還沒換牙呢,到時候一口大蟲牙可怎么辦。 這牙真的是關系一輩子的大事,雖然家里不缺錢,但她幾乎是不買糖的,買了也放在空間,他自己偷么吃。 但是柳宵疼孩子,偶爾會偷摸給他們糖吃,但是這個偶爾真的很偶爾,半個月一個月的,所以她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