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問了不少老人,也說不清楚。 但是蟲卵多了,那些老人們還是看出來了。 所以夏天鬧了回小型的蝗蟲災,人們也沒覺得驚訝。 這波蝗蟲數量不多,在糟蹋了一些莊稼之后就被撲滅了。 很多蝗蟲都成了村民的口中糧。 之后這時間就到了七月,又是一年中考的日子。 宋家對于這次中考很是重視。 因為家里有兩個孩子要參加考試。 一大早,全家就醒了,給熬的地瓜塊米粥和煮雞蛋。 這伙食正經不賴。 宋爹宋母還有宋大哥她們只說了好好考試,并沒有多說其他。 可能怕她們太緊張吧。 宋紅米心態很好,上輩子都練出來了。 柳宵更是經過大場面,心態保持的很好。 而且兩人有底氣,她們倆成績在學校屬于遙遙領先,絕對的第一梯隊,就是橫向比較,也很有優勢。 而且考試還在她們學校,并不用去其他的地方。 只不過監考老師是別的學校的。 比較而言,宋二哥情況差些,他雖然考過兩次,考場經驗豐富,心里卻是最緊張的。 在去學校的路上,柳宵哥拉著宋二哥說了一陣子話,他的情況緩解了一些。 宋紅米也就沒在費口舌,她認為考試還是要緊張一些的,太過放松并不見得是好事。 這次兩個初二班級,一共只有四十多人參加中考。 這些人都是老師眼里有可能考上中專、高中的學生。 即使成績差點的,也是不想放棄,明年還準備復課的。 這四十多人要分散在六個考場里。 加上有監考老師,想要作弊就太難了。 還得靠自己。 所以她和柳宵哥也幫不上宋二哥什么忙。 好在經過這一年的復習,由她們倆帶著,宋二哥偏科的兩門補上不少,現在的成績在年紀二十名左右,正常發揮,高中不難,老師甚至想讓他沖刺一下中專呢。 三人腳步不慢,都是走慣了的。 終于到了學校門口,宋紅米突然深呼吸一口,和柳宵哥對視一眼,抿嘴笑笑,輕輕的說了句,“好運?!?/br> 是對柳宵哥,也是對宋二哥,更是對她自己。 第67章 五十年代小奮斗(29) 兩天的考試過去了,出分還要半個多月,現在答卷都需要老師們手判,不像后世都用答題卡,直接電腦判分,準確還快速。 不過這段時間她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中考是提前填寫報考學校的。 不過三人還是在一起估了分,她和柳宵哥成績應該差不多,至于宋二哥要差一些。 這個“一些”大于三十分。 不過這也算正常,宋二哥算是正常發揮。 即使宋紅米和柳宵分數不低,也沒完全放下心,至于宋二哥就更忐忑了,成績沒下來,誰也不知道結果。 不過回了家,宋爹宋母問起,都說考的不錯。 宋爹宋母也沒再追問,讓她們跟著進山了,尋找一切能吃的。 還要幫忙照顧家里的自留地。 至于地里的活兒,沒讓她們去,不是怕累著,而是去了也是白干活。 隊上沒錢沒糧食,工分也沒啥用了。 要不是指望著地里的作物填肚子,人們更沒積極性了。 宋紅米、柳宵和宋二哥一出門,難免被問起考試的情況。 今年村里就她們三個參加中考的。 往年初中畢業也有,但是有能力再往上考的,卻是一個沒有。 所以村民對她們三個自然更關注。 她們回答很是保守,畢竟成績沒有出來。 還是要謙虛一些的。 本來以為要等到全部成績下來,她們才能知道具體分數。 沒想到,她們會被提前知道。 還是柳宵二叔從縣里專門過來報喜的。 柳宵以全縣第六的成績被L省中專機械制造專業錄取。 宋紅米以全縣第三的成績也被L省中專會計專業錄取。 宋二哥也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縣城高中。 三個孩子全部高中,成了宋家大隊最熱鬧的事兒。 很多老人都給驚出來了,都說老宋家這是祖墳冒了青煙了。 雖然宋爹宋母認為宋紅米有點先斬后奏,報考的是什么省中專,但是聽說了多難考,上學不花錢還有補貼,就一點怨言沒有了。 宋紅米問過柳宵哥,是不是他拜托二叔關注的成績。 柳宵也沒否認,之前他也沒這個想法,但是聽過紅米當故事講的農家女被頂替上學的事情,他就上心了。 他不想出岔子,就專門提了禮物去縣城拜訪二叔,之后又輾轉托人找到了在教育局工作的人,送了兩包煙一瓶酒,人家才答應提前幫忙找成績,還答應幫忙盯著點。 他也不確定是不是在做無用功,所以也沒和宋紅米說。 宋紅米很是驚訝,又甚是感動,沒想到柳宵哥會做的如此周全。 當日晚飯后,宋大伯、宋三叔兩家都來了宋家。 說要給宋紅米和宋二哥慶祝一下。 一屋子塞的滿滿登登的。 宋大伯送了六張布票,“回頭得給倆孩子做身新衣裳,紅米要去市里上學,建黨也要去縣里,不能被看不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