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盛言楚手指收緊,就在他也忍不住搖頭晃腦四下張望時,站在旁邊的一武將嗤了聲,隨手將手中的拓印考卷扔了出去,趁著內侍官去撿的時,他小腦袋噌得往前一伸—— 他倒要看看被武將輕視的考卷是哪個貢生的,盛…言…楚…… 等等,盛言楚不是他自己嗎? 喜悅就跟驟雨一樣猛地往他頭上淋去,澆得他爽得像是至身于云層中央,三鼎甲??!不管是狀元還是榜眼亦或探花,他都覺得滿足的不得了! 內侍官訕訕地撿起考卷,似是察覺到盛言楚灼熱的視線,內侍官鋪滿白.粉的老臉揚起一抹笑,盛言楚忙從歡喜中抽出精力,對著內侍官躬身一拜。 內侍官沒想到盛言楚會拜他,一掃佛塵,內侍官臉上的笑容加深,路過趾高氣揚的武將身邊時,內侍官嘴角笑容頓逝。 盛言楚有心去看當庭扔他考卷的武將,只見這武將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見身后低階的武將對著三鼎甲的考卷談論不休,武將嗤之以鼻:“故作高深裝樣子給誰看呢?那些弱得跟雞一樣的書生只會故弄玄虛寫一些晦澀難懂的文章糊弄你們,哼,若蠻族打來了,朝廷怎么不讓他們拿著筆桿子上戰場?嘴皮上叨叨誰不會?” “聞人將軍!” 對面的文官聽不下去了,一聲吼后,文官擼起袖子想沖聞人將軍吐唾沫星子,卻被眼疾手快的內侍官一下拉住。 文官過不來,只能站在原地喋喋不休:“……今日是殿選的大日子,聞人將軍如此折辱讀書人,簡直不將我等放在眼里…” 盛言楚偏頭去看那位被罵的聞人將軍,嗬,對文官的謾罵置若罔聞。 “好了?!崩匣实哿⒅鄙碜?,虎目瞪著兩人,“你二人若不嫌丟臉,大可脫了官袍和盔甲去大街上罵,朕絕不攔著,倘若朝堂之上若再有潑婦行徑,朕也絕對不姑息!” 寥寥幾語震得兩人俱是一驚。 這邊,三鼎甲的考卷輪番在眾大臣面前過了一眼后,老皇帝沉聲問:“諸卿對三鼎甲可有異議?” 眾大臣皆緘口不言,老皇子屁股在龍椅上挪了挪,身子往后一靠,大有底下人不說他也不說的架勢。 有幾個大臣見今年狀元點的是一位商戶子,頓覺欠妥,可惜太子和四皇子那邊都沒給個眼神示下,幾人喉嚨動了動,最終一字未言。 太子和四皇子想法一致,老皇帝既欽點了盛言楚為狀元,他們若再指使臣子反對其實無濟于事。 何況盛言楚的身份對他們而言是好事,盛言楚可以算是頭一茬走商戶科考的書生,若是能將盛言楚這個狀元拉到帳下,那天下商戶豈不是手到擒來? 龍椅上的老皇帝還特意看了眼太子和四皇子,見兩子無反對,老皇帝又去看另一位成年的兒子,五皇子蒼白著臉站在那捂著嘴悶咳,老皇帝眉頭一皺,眼中的嫌棄頓現,就在老皇帝視線挪走之際,五皇子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 “咳咳…父皇、咳咳” 說兩字咳半天,可縱是如此,大殿中的人依然被五皇子吸走了目光。 老皇帝眸子一亮,揚下巴問五皇子有什么話想說。 五皇子放下止咳的帕子,溫潤如玉的眸光往盛言楚身上一擲,盛言楚身子一凜,他來京城有小半年了,和五皇子倒通了好幾封的信,但兩人從未碰過面。 兩人上一回面對面說話還得追溯到夏修賢鄉試那年,五皇子望過來時,盛言楚立馬喊‘五皇子安’,五皇子卻冷漠地跟見了仇人似的,語意森然,一字一句緩緩道:“父皇,此子兒臣認識?!?/br> 盛言楚隱在寬袍中的雙手不由絞起,暗道這節骨眼五皇子說這些做什么。 “哦?”老皇帝起了興致,“五兒何時結識了新科狀元?” 新、新、新科狀元? 盛言楚嘴角的笑容再也壓不住了,臉色馱紅得跟喝了蜂釀酒似的,老皇帝的親口‘爆料’就跟往三百名貢士堆里丟了枚爆竹似的,一下炸開了鍋。 旁邊的應玉衡嘆了口氣,失落地垂下腦袋,李蘭恪則面上微露喜色,眨著亮晶晶的眼睛緊盯著盛言楚的背影看,而后邊的裘和景以及俞雅之等人皆歡喜的展顏,旋即又握緊拳頭靜待自己的殿試成績。 按說老皇帝金口已經認準了盛言楚,五皇子也就無須再多言,可五皇子卻像個頑皮的孩子一樣揪著盛言楚不放。 只見五皇子霍然沖到盛言楚跟前,懟著盛言楚的鼻子心有不甘地控訴:“父皇,那年您派兒臣隨翰林官去臨朔郡監考鄉試,咳咳,此子給兒臣吃了一顆解暑的糖丸,兒臣吃下后肚子疼得厲害,當場吐了口血——” 五皇子的話一落,滿朝嘩然。 “咳咳咳,”五皇子說了一大串話后,咳得越發的厲害,躬著身子費勁地咳時,盛言楚下意識的去扶,卻見五皇子像頭小獸一樣用力撞向他。 盛言楚一個趔趄倒地,頭猛地往光滑的大理石上一碰,密密麻麻的痛楚瞬間在周身散開。 唯恐殿前失儀,盛言楚顧不上喊疼慌忙起身站好。 誰知五皇子不肯罷休,咳嗽中不忘拿身子撞盛言楚,紅著眼眶口中叫嚷:“父皇,當年兒臣勢微,吐血后被此子和臨朔郡郡守衛敬扣押在郡守府養病,咳咳咳,期、期間此子從未對兒臣有過愧疚之心,咳咳,如今讓這樣的人做狀元,兒臣、兒臣死活不答應!” 孩子氣的話逗得老皇帝忍俊不禁,笑過之后老皇帝的臉瞬間拉得老長,五兒他再不喜,可終究是他的種,若盛言楚真的和衛敬對五兒不敬,這狀元之位他就該好好掂量掂量了。 聽五皇子鬧了這么一通,盛言楚若再反應不過來就是傻子,趕在老皇帝發火之前,他慌忙撩起袍子跪倒,反口替自己辯駁。 盛言楚沒有咳癥,說話順溜,三言兩語就將五皇子潑來的臟水洗刷得干干凈凈。 “胡鬧!”老皇帝聞言勃然大怒,氣不過走下臺階揪著五皇子的耳朵,可一想到這個兒子身體弱經不起折磨,便嘆口氣松開手,恨鐵不成鋼地瞪著五皇子。 “那藥既是你自己跟盛狀元討要的,吃吐了血能怪誰?” 老皇子拔高聲音,喘著粗氣道:“既知道自己身子不好亂吃什么?如今倒打一耙怪盛狀元?” 見五皇子咳紅了脖子耷拉著腦袋不說話,老皇帝心一軟,交代內侍官扶五皇子回府休息,臨走前,五皇子還沖盛言楚瞪了好幾眼,若非內侍官拉著,五皇子怕是又要拖著病弱的身子打盛言楚一頓。 經盛言楚一頓解釋后,朝中百官出奇一致的對盛言楚投去同情的目光,盛言楚揉了揉腦后邊的包,皺著眉聽百官小聲嘀咕。 “五殿下最是驕橫跋扈,如今這位新科狀元被五皇子盯上,哼,以后有得受……” “適才五殿下說臨朔郡衛敬私自將他扣在郡守府養傷,不知皇上可會因怪罪衛敬?” “怪罪?” 文官不屑地哼了哼,“衛敬為朝廷賣力多年,又一舉端了西山書院那些骯臟事,如今衛敬馬上就要上任漕運總督一職,這會子皇上會為了這點子事治衛敬的罪?做什么白日夢呢!” “且不說衛敬沒有做對不住五殿下的事,便是有,皇上也不可能為了五殿下召回衛敬,要知道衛敬此番前往漕運——” “噓噓噓……” 盛言楚耳朵一動,嘖,怎么不往下說了? - 經五皇子這么一鬧,老皇帝一下想起盛言楚就是當年那個獻上御寒神器的孩子。 當年葳蕤山雪崩造成南邊多郡陷入百年難遇的雪災,山高路遠,京城的支援壓根就進不去葳蕤山地界,老皇帝急得好幾宿睡不著,就當老皇帝按不住災情準備下罪己詔檢討自責時,葳蕤山地界的災情控制住了。 一問才知是一小秀才借縣令張郢的手向臨朔郡郡守獻了御寒神器。 想起往事,老皇帝看向盛言楚的眼神越發的火熱,見盛言楚面上無血色,料想是被自己那孽子打痛了的后果,哎,到底是個羸弱書生… 思及此,老皇帝招來內侍官,交代內侍官:“跟那孽子說,就說是朕的旨意,命他十日之內向盛狀元賠個不是?!?/br> 內侍官跟了老皇帝一輩子,說話有點分量,躊躇道:“皇上,五殿下好歹是您的兒子,皇子登門致歉是否太抬舉了盛狀元?” 老皇帝略一沉思,煩心地擺擺手:“算了算了,讓他自己看著辦吧……” 五兒子胡鬧又不止一天兩天了,得罪的權貴子弟比比皆是,如今再多一個狀元?哎,多就多吧。 內侍官一走,老皇帝揮手讓人將金榜抬上來。 一聽要宣讀金榜,大殿頓時一靜。 盛言楚雖說已經提前知曉了自己的成績,但他還有一幫好友在呢,整了整儀容后他規規矩矩地站好。 老皇帝渾濁地眼珠子往三百名貢士身上瞧了一眼,語調平緩:“盛言楚、應玉衡、李蘭恪——” 盛言楚沉著冷靜地從一干羨慕到無以言表的貢生堆里走出來,然后利索地往大殿正中一站。 應玉衡本以為自己要跟一甲失之交臂,聽到自己的名字后,應玉衡只覺渾身血液驟然往腦門上沖。 李蘭恪則表現得最為淡定,面無表情地和盛言楚以及應玉衡站成一排,三人站定后,齊齊掀袍跪倒。 老皇帝眼睛有點花,看不真切人影,便由著內侍官扶著走到三人跟前。 “都起來吧——” 三人聞聲而起,一抬頭,盛言楚就感覺空氣中似有一股無形的氣壓扼著他,來自上位者的氣場迫使盛言楚不由自由的垂下腦袋。 盛言楚尚且還能保持理智,李蘭恪的爺爺是老皇帝的老師,想來李蘭恪應該經常和老皇帝打交道,故而不懼,倒是可憐了應玉衡,才剛從中一甲的喜悅中回過神,就聽老皇帝一聲喚。 “應玉衡——” 應玉衡激動地脊背直得跟青松一樣,脫口而出:“學生在!” 軍訓式的回答惹得盛言楚嘴角一彎,應玉衡臉紅地宛若夏日的火燒云,趕忙改口:“臣在?!?/br> 老皇帝笑瞇瞇地端詳了一番應玉衡的模樣,忽對著六部尚書道:“瞧瞧,江南盡出一些玉郎妙人……” 一聲調侃引得六部哈哈大笑,應玉衡卻嘴角發苦,本以為狀元一位摸不到,再不濟是個榜眼,沒想到竟是探花郎… 和大臣們揶揄一頓應玉衡的相貌后,老皇帝問起應玉衡是否娶妻生子,言語中意有替應玉衡做媒的意思。 底下的貢生們一聽這話,只恨自己不能替了應玉衡。 盛言楚好整以暇地看向應玉衡,金鑾殿上賜得婚事數不勝數,只不過應玉衡剛中了探花郎就來了桃花,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兩大喜齊聚,這樣的福氣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頂著眾人羨慕嫉妒的目光,應玉衡卻很干脆的婉拒了。 “臣家中已有妻室,系青梅,且有一子,二子尚在腹中?!?/br> 老皇帝聞言先是一愣,旋即朗聲大笑,直呼鐘情兒郎天下少有。 聊完應玉衡,老皇帝饒有興致地看向李蘭?。骸疤m恪有二十五了吧,先生前些年總以你身子不適拖著不讓你娶妻,如今科考已成,是否想過迎娶哪家千金?” 李蘭恪躬身行禮,簡言道:“沒想過?!?/br> 一語噎得老皇帝無話可說,李蘭恪眉眼和亡故的少將軍李念和有幾分相似,看見李蘭恪,老皇帝就不由想起那個騎在馬上的明媚女子。 嘆了口氣,老皇帝拍拍李蘭恪的肩膀,只道若有了心上人,只管進宮求旨成親。 李蘭恪清冷一笑,退回三人小隊中。 問完榜眼和探花郎,終于輪到盛言楚。 “白齒青眉好少年哇——”老皇帝一聲嘆。 盛言楚心頭撞鹿,老皇帝背著手忽湊近了幾步,見眼前少年面如傅粉,眉清目朗,老皇帝琢磨一二,忽問了句:“盛狀元沒娶妻吧?” 第120章 【三更合一】 小書生,…… 老皇帝聲音沙啞, 一說話,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幾乎瞬間都靠攏到了盛言楚身上。 應玉衡是江南大府出身,老皇帝看在江南府的面上故而過問應玉衡的終身大事, 李蘭恪就更不用說了, 一來有少將軍的愧疚在,而來李家是帝師之門, 老皇帝和李蘭恪關系親密, 問婚嫁就像長輩問候晚輩一樣。 但盛言楚不一樣啊,雖說是狀元,但往年的狀元也沒見皇上追著問有沒有娶妻。 如果說底下的貢士們羨慕應玉衡羨慕的眼睛都紅了,那輪到盛言楚時,貢士們只恨下不去手將一對眼珠子摳出來往地上砸, 好叫老皇帝看看他們這些人, 他們也想賜婚吶! 皇帝賜婚,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不出意外, 新嫁娘定是高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