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咸陽辯合(四)名家,公孫冉
書迷正在閱讀:孤獨王冕、異世界全職王者、醫女、穿書后嫁了病秧子妹夫、我成了新的魔法之神、師徒戀文里的反派非要和我HE[穿書]、總裁,夫人和白月光跑了、人魚又做錯了什么[穿書]、首席特工王妃、九零后重生日常
名家那人明白了公子的意思,暫且答應下來,自己卻下場來,暫作修整,等到再次站到中間的時候哪里還是剛才那個人,分明又換了一個! 公子扶蘇臉上略有不悅。他本是想在各家中挑選有能力且才學出眾者,這樣一來實力多少與否就是諸子百家之中的比拼了,固然有這意思,但是將一場辯合選舉變成揚名在外的工具,扶蘇多有不滿。 韓回發現了這一情況之后就馬上看向公子扶蘇了,果然是看到了公子扶蘇臉上不滿的表情,隨即低聲詢問道“公子可是疑惑為何換人了”? 扶蘇點頭,韓回淺笑,樹上的端木璟也想知道是什么個情況,苦于韓回本來說話就很平緩,聲音自然的就小了,又是在私底下說給扶蘇聽,自然不會高聲,她就是想要了解一下是什么情況都分外困難。 “公子既然成大事,放在第一位的自然是陛下所圖謀的事情,而招賢納士是第二位的。何況,公子名義已出,誰想要真正歸附自然懂得怎樣表現自己?!?/br> 韓回的意思很明顯,扶蘇心中所想要的真正的人才,自然不會是名家這個不知名的小人物,何況形勢如此,也不見得能上得臺面,真正想要歸附的人,必然是竭盡所能表現自己。這也是韓回之所以這樣設定辯合規則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扶蘇在嬴政那里可以交差,做到最好。 韓回的話一說出口,扶蘇很快就明白過來,點頭,暗嘆到底是韓回可觀大局,自己能有這人可用,實在是幸事。 不過韓回也沒有告訴扶蘇,這不過是江湖靠著帝國的勢力在重新洗牌,學派之間因為思想不同,在江湖上自然也就有自己不同的立場。但是六國剛滅,百廢俱興,沒有任何一支力量能夠給諸子百家一個重新較量和定位的地方,除了帝國。帝國的目的也罷,諸子百家所圖謀的事情也罷,都不過是各取所需。 經過中場休息,端木璟也在自己樹上換了個姿勢,這好在是地方方便,要是碰上個不好爬的樹杈,自己跟個樹袋熊一樣掉在上面可不把腰都要給扭著了。 名家這次出來的人比之前面的人看起來倒是更出眾些。端木璟之前因為吞了餅子又一直沒有水喝現在嘴里很渴,但是沒辦法,這邊已經開始了,要是去喝口水而錯過了辯合,只怕自己才是真的后悔,沒辦法只好忍著干渴繼續看下去。 這人是名家派出來的第二個人,那么其能力自然是只高不低。端木璟只希望這人不要讓她過多失望。 那人進場,長得倒也入眼,就是不知道水平如何。 “名家公孫冉,見過扶蘇公子——” 端木璟因為新換的姿勢不舒服,只好再次換了回來,心中默念,公孫冉?名字倒是不錯。名家公孫龍乃是其中的杰出人物,其堅白論不知道讓多少大家啞口無言,白馬非馬之說更是造就了邏輯學上的無懈可擊。這個公孫冉和公孫龍同為一姓,看來和公孫家族是有些關系了。 就是不知道,這有了公孫姓氏的公孫冉是不是也有當初公孫龍的那份霸氣和才略,在詭辯之上,公孫龍,的確是前無古人,后也少能有來者的人了。 公孫冉比之之前的名家弟子,顯然并沒有太過高調。這諸子十二家之中,儒家墨家都是顯學,法家兵家不容小覷,農家剛才已經在詭辯上輸了一回合,自然不會再用人,陰陽家于辯合一事少言,但是先挑了農家,再挑陰陽家,顯得名家倒是有些欺軟怕硬了,于名家而言,不是上策。 至于醫家、雜家?端木璟環視一周,實在沒看出來各大家所在的席次,要是早一點到場,指不定倒是能知曉。但是醫家強調醫術,應該也是不會參與辯合,自然的這個公孫冉也就抽不到人了,剩下的就是道家和縱橫家了。 鬼谷縱橫家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學派。在嬴政還沒有統一六國之前出現的“合縱連橫”等局面都是縱橫所造成的,鬼谷門下,盡皆全才,遑論辯合之術?就算是詭辯,也不是沒有那個可以一辯的底蘊。 所以—— 端木璟瞇著自己的眼睛,眸子中透出玩味來,“所以是——” 道家! “晚輩不才,愿與道家各位前輩討教一二!” 端木璟暗自叫好,果然是這樣。韓回聞言,唇角略微勾起,之前以道家典故壓農家一頭,現在就來同道家辯論。名家惠子與莊子爭辯輸于濠梁之上,之后莊子又做文章駁斥公孫龍子,名家因為詭辯實在太過顛倒是非、偷換概念,所以一直以來就被儒家與道家譴責,諸子百家之間也是有趣,各家之間看不順眼,相互批駁,現在可算是給名家逮到一個為自己正名的機會。 只是,現在道家一派的人物同當初的莊子相比較不知道是否還有雄辯之才。 公孫冉禮節上自然無可挑剔。端木璟觀其形貌就知道,這人年紀還小,應該是名家年輕一輩的英才,稱呼道家的人為前輩的確不為過。 公孫冉是小輩,道家這里自然出來的也是小輩了,這一點端木璟到底還是覺得這道家在君子風度上很是那么回事兒。農家的那場辯合,幾乎就是毫無抵抗的,這一場道家與名家的辯合不知道又能擦出什么火花! “道家歸塵有禮,先生請出題——”。端木璟聞之點頭,嗯嗯,文人吵架大概都是這樣,一定是讓人要在行為舉止上挑不出一點兒錯的,至于之后?,自然就是各憑本事了。 公孫冉話中分明是讓請教道家前輩,但是卻派了一個同他一般的后生出來,顯然是不想仗著自己是道家顯宗而倚勢欺人,只不過? 韓回看著公孫冉,這人在當初的那份名單之上,就意味著實力不可小覷。名家與道家,本就是有諸多糾葛的,現在趁著這場辯合來一較高下,只是道家自己閉門修行只怕也過了些?,F在的道家年輕一代,到底人人都不是莊周,怎么能夠在本來就是名家主場的詭辯上討到好處呢? 何況公孫冉,也絕對可以算作天資聰穎的人才。就是不知道,端木璟同公孫冉若都碰上了——韓回不再多想,望向端木璟所在的那樹上,這小家伙,同自己說一聲不就好了,非得這么在樹上掛著,不過,能不進來這辯合中,自然是好。 他花一百個心思,都盡量不愿端木璟卷入到這些紛爭中來。 公孫冉也注意到了進來的這位道家歸塵分明是和自己一樣的小輩。當下也沒說什么,兩人相互見過,辯合到這兒正式開始。 “道家有一言,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否如此?”公孫冉笑得坦然,歸塵本來是時時提防,但是這句話的確沒有任何問題。 “的確如此” “道家祖師文子的著作《文子》中告誡世人,老子曰‘積薄成厚,積卑成高,君子日汲汲以成輝,小人日快快以至辱’。所以,凡萬事皆是積少成多,是也不是?” 歸塵點頭,公孫冉的話本也無懈可擊,自然老子也說過這段話,歸塵雖然點頭了,但總是覺得有些不妙之處,又說不上個所以然來,只好再回一句“就算這樣,難道公孫冉先生是來恭維我道家祖師來了”? 端木璟也在樹上疑惑,這個公孫冉的說辭的確沒有半點問題,名家的詭辯,往往在最開始就已經布著一張網了,就是不知道,這張網,是以什么為媒介呢?道家,并不是想的那么簡單。 在場的人,包括公子扶蘇也在心中暗暗計較,的確猜不透公孫冉所依仗的是什么。 “在下并非是來恭維來了,你剛才同意我上述所說,即是強調積累在道家看來是重中之重了?”公孫冉勾起唇角,端木璟心生警覺,不對不對,一定有問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積累于我道家自然重要,有何不可?”歸塵顯然還和其他人一樣犯著迷糊。 “積累于你道家可不可,你身為道家弟子,卻不自知?只怕道家于這一學說上不過空口白條,胡亂說出,未嘗有絲毫行事而已?!?/br> 不要說在樹上的端木璟又是一驚,就是下面在場的道家以及其余門派也在驚呼,這這這,這辯合都上升到人身攻擊了??!公子扶蘇一時有些不悅皺眉,蒙毅章邯于辯合上接觸不多,但是聽聞這語氣也似有不妥。這話說得實在太強勢了。 不過名家說話,可不一向如此?就算是在場中的章邯大概這才真正了解到,端木璟說話最多是快人快語了些,但是如果碰上個吵架比掐架戰斗力還高的名家學派人物,那么在口角上實在不能討到半分好處。 道家歸塵顯然也是被公孫冉這話給說懵了,這種夾帶中傷的話,無憑無據說出,就是他名家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