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權夫人和婆婆對視了一眼,兩個人都笑了,太夫人輕描淡寫?!澳鞘侨思业呐慵扪绢^,去大廚房做廚娘,一天做這么七八個人的飯,從早忙到晚,不嫌累得慌?我看你還是厚著臉些,以后想吃特制的點心,你就往立雪院遞個話,嫂子面子放在這,難道焦氏還能說不?” 蕙娘自然免不得再和大少夫人虛情假意一番,對這個結果,她是有點吃驚的。甚至對大少夫人主動開口,她都有些想不明白,不過,大少夫人一閃即逝的放松,倒是逃不過她的眼睛。 再看看權瑞雨、權季青,這時候就看得出高下了。權瑞雨是把精明藏得淺,面上的古靈精怪下,看得出也是一片茫然:兩房第一次交火,擺明了長輩們偏向二房?,F在大廚房出缺,二房愿意派人補上,也做了前置文章,鋪墊都鋪墊得夠了。大房認輸也認得非常痛快,甚至反過來為二房鋪路,也算是很有風度了。這時候順理成章,二少夫人從廚房入手,一點點就把家事分過來管了……長輩們才夸完二少夫人,又否了大少夫人的提議,看得出,還是兩人一致商量的結果,這的確是有些令人費解了。 權季青呢,盡管也就比瑞雨大了四歲,可態度穩重,還是老樣子,一雙含笑的眼,似乎什么都看清楚了,但自然也什么都不會表示過來。遇見蕙娘的眼神,還是善意地微微一笑,似乎有些話能從態度里傳遞出來,可蕙娘和他不夠熟悉,他的潛臺詞,她只能讀出幾層。 等晚上權仲白從外頭回來——他這是又受了推不得的請托,出外給名門世族之家扶脈去了。蕙娘就和他閑聊一樣地,把阜陽侯夫人來訪的事說了。 “姨母挺照顧你的么?!睓嘀侔卓吹贸鍪呛芾哿?,雖不至于直打呵欠,回答得卻也很敷衍?!疤桥悍阶?,給了就給了,你不至于舍不得吧?!?/br> 這個人,對于她昨天把糖藕分送各院的事,居然還表示一點贊賞……而且看得出來,并不是故作反話……蕙娘又有點看不出他的底細了,這個權神醫,究竟是裝糊涂,還是真糊涂,她居然竟拿不準。真要糊涂,那也說得通,大少夫人在飲食上拿捏立雪院,他吃得是也不高興,可看她把不快露得太明顯,他倒擰起脾氣了,堅持‘你吃不好,那就自己去說’。估計心里也想著,一家人沒什么話是不能說的,一旦由他去說,自己就變成媳婦兒的槍了…… 可一個能把宮中紛擾局勢看得這么明白,在昭明末年風云詭譎的大勢之下,一個人力挽狂瀾硬生生地把權家從魯王那邊洗脫出來,拉成了太子黨中堅的人物,他可能這么糊涂嗎? 若是假糊涂,她送藕,自然會觸怒權仲白:剛逼退了大房一步,自己就上前去占位置了,是有些著急??伤趾蜎]事人一樣,好像根本就看不懂送點心的下一步是什么似的…… 蕙娘也沒有再往下說了,她一個晚上都沒有睡好,一時想想兩重婆婆,一時又想到大少夫人反常的熱情,再想想權季青絲毫都不意外的神情,權仲白的態度…… 她覺得,這個良國公府,恐怕比她想得還要更有意思。 # 蕙娘已經有六七年沒有進宮了,打從昭明二十五年年初選秀起,為了避嫌,她就再也沒進過宮廷一步。當時朝中紛爭不少,皇上身體也不好,哪還有心思打焦家的主意?自然也就不愛聽琴了。要說起來,如今后宮中的主位們,她真正熟悉的,也就是那位即將倒臺的皇后了。蕙娘對她的作風,倒是很熟悉的:昔年皇上拿不定主意,還想把她許配給魯王為藩王嬪的時候,當時還是太子妃的孫氏就多次向皇后進言,把蕙娘從長相到家世,都夸得和一朵花一樣,更是時常請她進宮獻藝,夸獎她的琴藝‘為吾輩第一’。那時候,她過門還沒有幾年,年紀尚輕,可那精致細膩的妝容、沉穩親切的風度,已經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也就是因為如此,這次進宮見到皇后,她的確是吃驚的。雖然知道皇后這幾年來心里苦得很,可蕙娘是真沒想到,后宮之主的位置居然這么不好坐,才短短六年時間,皇后居然已經蒼老成這個樣子了…… 端午是大節氣,宮中女眷沒有不出席的,連兩個還在襁褓中的皇子都被帶了出來,做了兩個錦繡堆出的五毒艾虎大包袱在養娘手中抱著,東宮倒沒在內宮,他跟著皇上,在前廷和大臣們飲宴。內宮則席開數桌,有眾妃嬪娘家誥命,也有近年來當紅的官宦夫人。只今年焦家沒人過來:畢竟是寡婦了,大節下的,一般不出門給人添堵。 蕙娘因權仲白沒有官職,本該在最下首坐著,可阜陽侯夫人疼她,便令她坐在自己身邊,因向太后、皇后笑道,“就讓她服侍我用飯,您們就別給派宮女啦?!?/br> 要尋常說這話,眾人也都還會保持矜持,可張夫人打趣的是權二少夫人,眾人都給面子,都笑了。太后一邊笑,一邊把蕙娘叫到身邊,慈愛地道,“也有這些年沒見你了……倒是生得更美啦。怪道你才出孝呢,你婆婆就進宮說情請大媒了。真是有眼光,再晚一步,你還不知被誰家求了去呢?!?/br> 連太妃,平時最淡泊的人,都拉著蕙娘的手,“成了親更漂亮!上回你相公進宮給我扶脈,我還說呢,自從有了媳婦,人看著氣色更好了……” 兩位長輩雖然和氣,可也不是隨隨便便一個誥命,都能像這樣被當作自家晚輩對待的——就是自家晚輩,那也是恩威并施,一邊敲打一邊勉勵。似蕙娘這樣,雖然在宮中赴宴,可為一群妃嬪明著夸、暗著夸,好話都要聽出耳油來的,也的確是少見,的確是出風頭…… 太妃夸完了,就輪到皇后來拉關系了,她才說了幾句話,那邊宮人就引了吳太太來見:身為尚書太太,她肯定也是受邀進宮的。 不過,為了等選秀,硬生生把女兒拖到這個年紀,最后還被宮中涮了一把:吳興嘉沒說親,宮里就不提選秀,吳興嘉一定親,宮中就忙起了選秀的事兒,日子就定在她婚期后頭……吳太太還肯進宮赴宴,脾氣也算是極好的了。 在諸位娘娘跟前,她當然沒有了平時的矜持冷艷,給太后、太妃都下跪磕了頭,便要來給皇后行禮,卻正好,皇后拉著蕙娘,剛讓她在自己身邊坐著說話呢。因吳太太進來,這話頭自然被耽擱住了,可她卻一直握著蕙娘的手,不令她起身離開。 這,雙方就都有點尷尬了,皇后是神思恍惚、漫不經心——手還沒松呢。吳太太呢,總不能等蕙娘把皇后給掙脫了,自行走開之后再來行禮吧??稍谵ツ?,受一個長輩的禮,按老輩兒的話來說,那是要折福折壽的……雖說她未必就信,可當著眾人的面,也沒有誰會就這么大剌剌地受了吳太太的禮。 蕙娘便將無措尷尬給擺在了面上,她先看了吳太太一眼,又求助一樣地看了看太后和太妃——這兩位長輩笑瞇瞇地,太后去逗皇次子,太妃去看皇三子,竟似乎誰都沒注意到這里……就連牛淑妃、楊寧妃等有品級,可以出言提醒皇后的紅人,也似乎都忽然間忙了起來。 蕙娘只好又抱歉似地看了看吳太太,一邊輕輕地往外抽著手,可皇后又攥得緊……等吳太太咬著牙,插燭一樣地往下拜時,她終于將手退了出來,起身退到一邊:卻到底還是遲了那么半步,終究算是受過了吳太太的半個禮…… 等吳太太行完禮站起身來了,皇后這才忽然間回過神來,她歉然對吳太太笑道,“這陣子都睡得不好,剛才有些頭暈,就走神兒了,您說了什么,能再說一遍?” 一國之母要裝糊涂,吳太太還能怎么樣?可即使當了這么多年的官太太,按說城府應該已經極深,她的神色還是眼見著就陰沉了下來,只是勉強說了一句,“臣妾祝娘娘福壽安康?!?/br> 連皇后笑著回了幾句勉勵的話,她都只是簡短答應,便向牛淑妃走了過去……連宴席都還沒有開始呢,她就頭暈目眩,忽感不適,只好自己告辭了。 焦、吳不和,天下皆知,有蕙娘在這里,除非是壓根無求于權仲白的,誰還會對吳太太特別熱情?就連吳興嘉的夫家姑母太后娘娘,都只是笑著說了一句,“吳太太也太較真兒啦?!?/br> 便不提此事,只欣然合掌道,“人都到齊了,也好開席了吧——是了,怎么不見琦玉?今年端午宴,不是她舉辦的?可到現在連個人影都沒見,別是又預備了什么節目吧?” 牛琦玉是宮中新封的美人,此女也算是出身名門,可冊封美人之前,卻是無聲無息的,很多人家到現在都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時候把她納入后宮。她的作風也相當低調,四太太幾次進宮,都沒有見過她的真容,只知道‘據說是極美貌的,和寧妃比,也絲毫都不遜色’。 蕙娘還是第一次見到楊寧妃——這個江南美人,一進京就把‘這姑娘真是美,幾乎能和焦家蕙娘比肩’,變作了‘焦家蕙娘真是美,恐怕三宮六院美女如云,也就只有楊寧妃和她一比了’。就連四太太,也是多番夸獎過她的美貌的。如今一見面,果然覺得名不虛傳,這個楊寧妃,真是美得很。有她坐在屋里,皇后就不必說了,就連牛淑妃,看著都格外顯出了憔悴和蠢笨…… 一個人生得美,路走得往往就會更順,楊寧妃的父親就是楊閣老,她雖是庶女出身,可一進宮就是太子嬪。進宮沒幾個月改朝換代,得封寧嬪,在整個后宮長達六年的空白之后,牛淑妃打響了繼位后的頭炮,可寧嬪也沒有落后,緊隨著淑妃誕育了皇子,為東宮添了兩個兄弟??膳J珏颂岚纹饋硪粋€娘家meimei做美人之外,本身地位,幾乎毫無寸進。寧妃就不一樣了,皇三子的滿月宴上,她被晉封了一級,現在也算是貨真價實的宮中主位了。才止六年時間,她已經從父親為靠山,變成了父親的靠山…… 這位紅得發紫的新晉妃嬪,卻一點都沒有架子,聽見太后這一問,便嬉笑著說,“噯,前頭開宴更晚,她被皇上叫出去了,還不知什么時候才回來呢?!?/br> 雖然皇上叫走的是牛美人而不是她,可寧妃卻是笑語嫣然,似乎一點都不妒忌。 太后聞言,也是欣然一笑,“那就算了,我們不等她了!” 就連牛淑妃、皇后,都沒有露出絲毫不滿之色,就更別提其余的妃嬪了。只有太妃神色微微一暗,看來是有些不高興的:為了固寵,連自己的差事都不顧了……作為長輩,也的確有不滿的理由。不過,她身邊的安王和她說了幾句話,太妃一聽就又笑了,顯然也沒有和牛美人計較的意思。 蕙娘跟在姨母身邊,座位不錯,她很輕松地就將眾人反應,全都盡收眼底,再結合皇次子身世的一些傳聞,她對這個牛美人就更有幾分好奇了。以當今皇上的性子,能在承平朝后宮立足的女人,都不會太簡單的,牛美人以其低微的出身,非但已經穩穩地站住了腳,而且看局勢,似乎和哪一方的關系也都并不差。有才有貌,有運氣有手腕…… 再看了兩個錦繡大包袱一眼,蕙娘不禁又輕輕地笑了。 看來,承平朝后宮的斗爭,可以說是方興未艾,才開了個頭兒呢。兩個正主兒,都還在梳理羽毛積攢精力,為即將到來的連番大戰,做著最后的準備——這對于權仲白,對她焦清蕙來說,已可算是再好也不過的消息了。 不過…… 想到權夫人的叮囑,蕙娘忽然間就明白了她的用意,她亦不得不佩服權夫人的高瞻遠矚,只是心頭又涌起了一波新的疑云:權夫人這么幫二兒子,甚至比良國公還盡心盡力,難道她就沒有為自己的親生兒子做過一點打算? “是了,還未請問娘娘?!彼椭鲃訂枟顚庡?,“怎么今兒沒見瑞云進宮——” 權瑞云是她的大姑子,也是楊閣老的兒媳婦,不管焦、楊關系多尷尬,蕙娘關心她一句,那也是做嫂子的本分。 “九哥沒有功名?!睏顚庡⑽⒁徽?,便笑著說?!八M了宮,也沒坐的地方,今兒人多呢,就不讓她進來了?!?/br> 蕙娘點頭一笑,便不再說話了,她給阜陽侯夫人斟茶,“這茶水都冷了,我給您換一杯……” 縱觀一席,雖說她也和眾位主位談笑風生,可要說自己主動搭腔,也就是和楊寧妃搭了這么一句話。 作者有話要說:今晚吃飯吃得晚,更新遲了點,見諒喲。 晚上炒了一種不知名蔬菜吃,真是又老又苦,不知道有啥常見的蔬菜可以做得好吃的:(,我不擅長炒蔬菜。 還有青椒豆干配燕麥粥~這個蠻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