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塵埃落定
秦府這邊,秦寧之正在解決方家這個麻煩。 晉國公府那邊,顧景元也遇到了屬于他的麻煩。 李侍郎的判決下來后,他正在與晉國公商討戶部侍郎一職缺位待補的問題,熟料才商量到一半,攜著一身怒氣的孫尚書便跑過來興師問罪。 “國公爺,這件事你未免做得太不厚道了!”孫尚書進了屋子,當著下人的面就拍著桌子叫了起來,完全失去了平日里的風度。 晉國公一頭霧水,揮手將前來稟告的下人斥退了出去,才站起身道:“不知孫尚書何出此言?” 孫尚書冷笑一聲,將手中拿著的卷宗扔到書案上,質問道:“國公爺還想隱瞞?那諫官都已經全招了!我真是想不通,你我好歹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你要處置李瑞秋,竟連商量都不同我商量!他畢竟是我的人!還是說國公爺你存了旁的心思,要讓自己的人坐上戶部尚書的位置!” 這話可就嚴重了。 晉國公忙將卷宗拿起來通覽了一遍,眉頭即刻蹙了起來,“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白字黑字上寫著,你說怎么回事?江西水患賑災款項對不上的疏漏,還是你我出面擺平的,也只有你我掌握其中的證據,那諫官為什么會知道?不是你,難道還是我不成?”孫尚書越說越氣,“李瑞秋為我做了這么多年的事,到頭來卻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以后還有誰敢跟隨于我?誰還敢為我賣命?!晉國公,你做事不能這么不厚道!” 晉國公被無端指責了這么一通,也有些動怒,“孫尚書,你憑這份文書便斷定是我在背后搞李瑞秋?你方才也說了,江西水患一事還是我出面擺平的,若不是我,那李瑞秋早就身首異處了!當年我沒有動他,又為何時隔多年后舊事重提?” 說著,又頓了頓,緩緩道:“再說,你我都是為那位做事,我又豈會存害你之心?我知道戶部是你的,也從來沒想過要插手你戶部事宜,將來等那位上了臺,你依舊能穩掌你的財政大權,而我晉國公要的,只有兵權!” 孫尚書的臉色緩了緩,“那李瑞秋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從他出了事后,我尚書府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來的人不是在問我其中內情,便是想頂上戶部侍郎的缺位,鬧得我尚書府是烏煙瘴氣!還有皇上那邊,沒少因為李瑞秋貪污一事責備我監管不力,我頭上的這頂烏紗帽都差點要不保了!” “是我?!币恢闭驹谝慌缘念櫨霸蝗坏_口。 晉國公和孫尚書連忙看向他。 “賢侄?你這是什么意思?”孫尚書不明就里,甚至有些發懵。 他這個賢侄一向不管這些事,又怎么會好端端地與李瑞秋過不去? 顧景元看著孫尚書,面無表情道:“孫尚書可知道當年江西水患死了多少百姓?是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二人,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只因一個你戶部的一個官員瀆職貪污,便令一萬三千多人命喪黃泉,孫尚書覺得,再多來幾次,百姓會怎么想?若引起了民憤,皇上又會怎么做?孫尚書,你可還能安坐家中?又或是還有心情來國公府為李侍郎討公道?” 孫尚書一愣。 晉國公已經反應過來,忙上前勸道:“是??!景兒說得有道理,這李瑞秋確實是做得過分了,貪污受賄每個官員都會有,特別是在你們戶部任職的,可他貪什么不好,偏偏貪那些災民的救命錢。當年若不是國公府派人善后,這李瑞秋早把你也給拖下水了!他的心太黑了,手段又太腌臜了些,遲早會給你帶來大麻煩的,如今趁早解決了,未必不是好事一樁?!?/br> 顧景元又繼續說道:“孫尚書如今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皇上信任于您,很多事都放手讓您去做,可若是戶部總惹得天怒人怨,百姓怨聲載道,皇上對孫尚書您的信任又能剩下幾分?當年江西水災一事,為了替李侍郎善后,孫尚書求來我晉國公府,不知動用了我晉國公府多少不必要的權利人脈,可李侍郎不僅沒有因此感到害怕,反倒越發得變本加厲,不但自己貪污受賄,還縱容他的兒子行兇作惡,胡作非為!孫尚書,若他再捅出什么簍子,你又該如何?” 孫尚書的怒氣已經漸漸消散,他望著顧景元,緩了語氣,道:“賢侄,就算你對李侍郎不滿,行動之前也可以跟我說嘛,你這樣貿貿然地把他處置了,可把我嚇得不輕。若他在牢中招供,你我都逃不了呀!” 顧景元輕輕一笑,“若我沒有提前準備,又怎敢貿然行動,沒有告知孫尚書,也是有別的考量,畢竟李瑞秋跟了孫尚書這么久,我是怕孫尚書您心軟?!?/br> 孫尚書呵呵笑了兩聲,“怎么會?賢侄方才的一番話真是叫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難怪皇上總是說,你堪當大任!確實,賢侄看問題的目光長遠,要比我與你父親都有能耐!” 晉國公哈哈大笑了兩聲,上前拍了拍孫尚書的肩膀,意味深長道:“孫尚書啊,咱們確實是老嘍,不如孩子們了。至于那李瑞秋,這事便揭過去吧,不過就是一只衷心的狗,你孫尚書要,還怕那些狗不前赴后繼嗎?” 孫尚書的臉色徹底緩和了下來。 他順勢在三聯屏背的太師椅上坐了下來,“景兒說得我也都明白,李瑞秋這幾年確實是越發得肆無忌憚了,其實我教育過他,叫他行事低調一些,不要太囂張了,他表面應下,私下里卻還是我行我素,確實是日益膨脹了!” 晉國公也笑呵呵地在他旁邊坐了下來,“太貪財的人,注定成不了大事,反倒會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這只狗拋棄的時機,其實剛剛好?!?/br> 孫尚書本來也不想因為李侍郎的事與晉國公府鬧翻,可若是不鬧,國公府的人還以為他沒脾氣,能任人捏扁搓圓。此刻見國公府的人已經給了臺階下,馬上便恢復了往常從容淡定的模樣,與晉國公攀談道:“可這戶部侍郎補缺一事卻沒有這么簡單,上哪兒再找這么一個人??!” 晉國公笑了起來,“若是孫尚書不介意,我倒是有一個人選推薦?!?/br> “誰?” “永昌候的嫡次子,謝麓?!?/br> ******** 孫尚書離開了,屋子里又剩下晉國公與顧景元二人。 “接著咱們方才的說,那謝麓,真是你的人?”晉國公重新坐回書案旁,提起毛筆開始練字。 顧景元點了點頭,“永昌候一生清正廉潔,他的幾個兒子也被要求兩袖清風,永昌候世子隨了永昌候,不是個好拉攏的,三子又太過愚笨,要來沒什么用處,只有這位嫡次子,有野心,有能力,如今已經混上了正五品通政參議的官,也是一次因緣巧合,我才與他有了聯系,一來二去間,兩人也算是不謀而合。他若能坐上戶部侍郎的位置,確實是要比李瑞秋在時,對我們更有利?!?/br> 晉國公寫完了“韜光養晦”四個字,勾了勾唇角道:“他坐上那個位置,也不會引起皇上懷疑,確實是個好人選,只是不知道,孫尚書,會不會聽我們的意見?!?/br> “孫尚書此人疑心極重,且不是我們培養起來的,雖然如今與我們共事,但終究不是一條心,若想要他采納我們的意見,恐怕還要再做一些事,或許……可以從他的長子入手?!?/br> “嗯,明日尚書府便要舉辦春花宴了,你帶上長寧一起去看看吧!” “是,父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