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73 章
晚上回工廠的時候基本上一個工廠的人都會湊在一起往回走,郁一佛、孫娟和高明三人互相比其他人更熟悉一點,經過一段時間同行走路便更熟了一點,下課路上通常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孫娟的xing格開朗又直爽,她好奇高明怎么和她們一樣上夜校,后來就問了高明,得知對方原來是高考失利,本來放棄復讀了,但在家待了半年覺得自己還是想上大學,不過他不想給家里添加負擔,就出來先找個工作,一邊工作掙錢一邊上夜校當做復讀。 孫娟聽了很佩服,她原本以為自己身邊有一個郁一佛這樣有目標有理想的人就夠了,沒想到在她周圍有理想的人很多,只有她是走到哪算哪。 “你跟郁一佛同志都想考大學啊,真好?!?/br> 被提及的兩人抬起頭來,郁一佛還沒接話,高明便迫不及待地說道:“沒有啊,你這樣也很好啊,認真學習努力工作,都是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他和孫娟說話一直很多,郁一佛卻忽然從這一句話里聽到了點不一樣的意思,仔細看兩人的相處,好像是比普通同事要深了那么一點,只是高明是主動的,孫娟還全然不知。 她自覺地沒有打擾兩人聊天,只在孫娟叫她的時候給些回應證明自己沒有走神。 走到宿舍樓下,孫娟和高明笑著揮手分別,看起來聊的很愉快。 在夜校的學習時光漸漸走過,繼被郁一佛感染報名夜校后,孫娟又被她和高明一起感染的決定考大學了。 因為夜校的學生也是可以參加高考的,所以學校里學習的大部分是高中的知識,另外還有機電、會計等專業xing強的知識內容,郁一佛想學的農業科學沒有過多涉及,但聽老師說有的大學有這個專業,她真心想學的話去大學學習也是來得及的。 夜校一個學期的課程進行到一半,紅河村的莊稼開始收獲了。 凝聚了所有人注意的就是那個新的水稻品種“雜jiāo水稻”,名字聽著一點也不高級,“雜jiāo”聽起來就像亂七八糟搞出來的東西,誰能想到它的價值那么大。 下半年在地里種了雜jiāo水稻的人都樂壞了,光看著那些沉甸甸的麥穗他們一天就能多吃好幾碗飯,雖說平常誰家家里也沒這么多飯能吃,但到了搶收的時候,為了能多點力氣可以多收割一些水稻,家家戶戶都不節省糧食了,想吃多少吃多少,反正地里的糧食多得是呢。 當然,也有小心謹慎的人家沒種雜jiāo水稻,收割的時候就后悔死了,這虧了多少糧食啊,明年一定要種! 收割的那幾天郁一佛回家過一次,看著金燦燦一片的稻谷,她心里也是滿滿的,相信她家的生活一定會越過越好。 郁為家從收獲的稻谷里挑選了一部分優質稻谷作為預留的稻種,剩下的稻谷一部分作為培育稻種也賣出去了一些,更多的是賣到了市場上。 由于雜jiāo水稻的普及,今年本地很多鄉村的晚稻產量提升了一大截,市場上大米的價格一降再降,郁為家和郁一佛都覺得以后大家都種上雜jiāo水稻了,大米的價格只會更低,便趁今年大米還能賣上價多賣點,多給家里攢點錢。 郁家一直到現在用的還都是陶罐做飯,實在不是很方便,有了這一大筆進項后就換上了鐵鍋,廚房灶臺也修整了一遍,在原來的地方重新搭建了兩個灶口,老房子上有什么破舊的地方都換了新的。 再有就是豬圈,家里豬圈還是去年搭的,那時候只準備養一頭豬,豬圈建的不是很大,今年養了兩頭豬也勉強能用,但明年郁為家準備再多養幾頭豬,就得擴大了。 以前大家不敢多養豬是怕沒有糧食喂豬養不好,現在不一樣了,有雜jiāo水稻這種產量高的水稻,一年到頭都不怕缺糧食吃,以后種的那些粗糧都喂豬吃都沒關系,要是舍不得粗糧,郁一佛也說了,她們飼料廠的豬飼料不算貴,要買的話她可以幫家里買,不用怕沒糧食養豬。 郁為家一直記著閨女是要上大學的,上大學肯定要很多錢,他擴建豬圈的時候就擴建了很大一塊地方,原來的豬圈往外擴大一點,再在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