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71 章
間,等到結果出來的那天第一時間去看錄取名單。 工廠正對著外面的那塊黑板上寫著錄取人的名字,其中就有“郁一佛”三個字。 郁為家特意跟郁一佛一起來的,就為了快一點看到結果,他雖然沒文化,但是認得自己孩子的名字,當下掩不住的高興,神色激動,轉過頭對著她卻有些手足無措,最終拍拍她的肩膀。 “二丫頭…”他局促地tiǎntiǎn嘴唇,“好,考上了就好?!?/br> 郁一佛眉目舒展,笑著說:“嗯,我們進去問下報道的事吧?!?/br> 這次飼料廠一共招了五個人,一個高中生四個初中生,郁一佛是里面考試得分最高的。 他們本地工廠基本分化工廠和加工廠兩類,在同樣的條件下大多數人當然都更傾向于福利待遇高的工廠,飼料廠不像化工廠產值高,又不比服裝廠食品廠等福利好,招人的學歷要求比較低,最后才只有一個高中生。 郁一佛正式報道的時候認識了另外四個人,都和她年紀差不多大,三個男同志一個女同志,唯一的高中生就是其中一個男同志,女同志叫孫娟,她們分到了一個宿舍,睡上下鋪,宿舍里另一個上下鋪睡的是老職工。 因為是單人宿舍,住在這里的人基本都沒成家,新老職工間年齡相差不大,所以宿舍四個人很容易就相處在了一塊。 她們新來的五個人剛進廠都是實習工,工作三個月后沒出問題就能轉正,轉正后工資會比實習工資高七八塊,福利也都更好,不過郁一佛最在意的不是這個,她更關注報名夜校。 她問了夜校和工廠里已經在夜校學習的工人,夜校報名和其他學校的報名時間都差不多,只要自己注意著夜校的消息就行了,不出意外基本不會變動,她在那之前當上正式工就有報名資格了。 夜校沒有固定的學年制,每個學生進去學習多長時間都是不一定的,如果學得快的話來年就可以參加高考,郁一佛有這個想法。 現在離開學還有四個月,她每天工作完回宿舍就會看一看書,書本是正在夜校上學的老職工推薦的專業有關的書,她家人都是農民,她覺得自己對農業最感興趣,看的就都是農業相關的書,中間回家的時候還從她媽留下的那些書里找了幾本參考著看,哪怕上夜校不學這些,她先學了也是自己的知識。 飼料廠的工作技術要求不高,郁一佛和其他人培訓了一周就逐漸上手到了工位上,男同志分配的工位是重力氣活,女同志分配的工位是輕力氣活。 沒辦法,飼料的生產流程就是這樣,幾乎沒有不費力氣的,生產中間要投料結尾要裝貨,她和同宿舍的孫娟就都被分到了生產前期的粉碎位,給制作飼料的豆粕菜粕這些進行粉碎。 剛開始當然會手酸腳酸,但她干過農活,也不覺得多累,適應幾天就好了。 飼料廠一個月四天假,平均下來一星期一天,很多家遠的工人會把假期攢在一起一次xing在家多待幾天,郁一佛離家不算特別遠,然而來回路上很費時間,她也會攢個兩天假才回家一趟,能在家多待些時候。 因為她的放假時間不定,楊全上高中又是住校的,所以這兩個月來也沒有見過他,只是偶然聽楊隊長說他現在學習很努力,回家除了吃飯就是學習,楊隊長媳fu都怕他學成了呆子。 今年上半年收割完一季水稻,到了要種二季水稻的時候楊隊長從公社那領來了一個叫做“雜jiāo水稻”的稻種,聽說這種雜jiāo水稻產量很高,有的省份種植了這種水稻以后水稻產量翻了兩個番,家家戶戶頓頓吃白米飯都吃不完。 楊隊長把公社書記告訴他的雜jiāo水稻的優點跟全村人講了一遍,講的全村人羨慕的不得了,要是他們能種這種水稻,那不是再也不用擔心沒糧食吃了! 激動伴隨著懷疑,有人不太相信能有產量這么高的水稻,就算是啥科學家研究出來的又咋樣,那以前不是還說哪哪畝產五千斤八千斤的么,最后呢,都是虛報的假的! 楊隊長不管這些,他把公社給他的稻種按照土地面積分給全村人,該傳達的他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