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50 章
的,“今年收成怎么樣???” 郁為家腿上已經拆了線,雖然今年還不能下地,但他還是種田的老手,郁一佛看不出來的莊稼情況他能看出來,笑容淡了淡,說:“還成吧,之前下苗的時候我就覺得時間拖的有點長了,今年估摸比去年差點,還是能吃上飯?!?/br> 他說的拖時間是說下地干活的人不勤快,拖長了種地時間的意思,郁為家作為一個勤勤懇懇的農民還是不樂意看見這種事,但是他又知道沒法改,多拖一天時間就多拿一天工分,干這種事的人多了去了,隊長都管不了,他能管什么用。 郁一佛理解她爸的煩惱,好多人在自留地干活很有力氣,在隊上的田地里干活卻不舍得出力氣,影響了整個隊的糧食產量,要是兩種地能換一換就好了,但想想也知道很難,除非公社把土地像自留地一樣分配到每家頭上還差不多。 沒影的事郁一佛就自己隨便在腦子里過一過,現在該想的是她家能分多少糧食,糧食分下來了又該怎么計劃。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來晚了,寶寶們晚安。 第64章 佛系年代14 紅河村莊稼分兩季,今年秋收郁家三個人分了二百多斤糧食,大頭在郁為家和郁一佛這邊,郁一佛年齡在十四歲以上,就算沒成年也能分到成年人分量的口糧,兩個人又干活掙工分,分的糧食對一家三口來說不算少。 可惜糧食產量一般,不然還能分的多點。 郁一佛跟她爸說預留一部分的工分先不動,回頭跟隊上換成錢,糧食雖然好,但真正遇上一些事了還是要有錢財傍身才行。 郁為家聽她的,他本來就不是很會拿主意的人,女兒做事只要有理由他都能接受。 其實郁一佛是聽了隊上鼓勵養豬的宣講才有了想法,養一頭豬的成本起碼要二十塊錢往上,她家現在僅剩的幾毛一塊根本管不上用,而且過年花費多,就算不養豬也要買年貨吧。 所以剩下的工分肯定是要換錢的。 郁家的糧食剛搬到家,郁老大就拿著個袋子上門了。 郁一佛一看那個袋子就知道大伯是來裝爺nǎi的孝敬糧食的,把她爸叫出來跟大伯說話,她就一個人回屋準備糧食去。 糧食在郁一佛和郁冬華的屋子里,每天鎖門,郁一佛沒想賴賬,畢竟當初分家她是同意的,但她也不準備多給,如今離分家有半年,她就拿了大約四十斤糧食出來,粗糧和細糧三比一,也是說好的。 門口郁老大和郁為家說話,多是郁老大在說,郁為家揣著手聽著,看著讓人感覺他和半年前并沒有什么區別,只除了腿好了以外。 所以郁老大看見郁一佛拿出來的糧食明顯沒有四十斤便直接面對著郁為家拉下了臉。 “咋回事?” 郁一佛也沒顧忌她爸,直接將四十斤糧食擺在面上,說:“一年八十斤,半年四十斤,剛好?!?/br> 郁老大不跟她說話,只對著郁為家,“老二你啥意思?” 夾在大哥和女兒中間的郁為家這次很輕易地就做出了選擇,“沒啥意思,二丫頭說得對,半年是四十斤,我給你稱一下拿走吧?!?/br> 他好像沒看見郁老大的黑臉,直接去拿稱來,當著他的面稱起了糧食。 郁老大也就敢窩里橫,郁為家不聽他的他就沒辦法,僵著一張臉看他稱糧食。 其實老三家給的就是四十斤,只是他原本以為能在老二這拿到八十斤糧食,期望太高了,現在得到的卻沒那么多,免不了就不高興。 只是現在郁為家已經不關注他和家里的老人高不高興了,他就想做到自己的責任就行,余下的是他欠自己兩個孩子的。 郁老大悶不吭聲地拎著四十斤糧食走了,沒辦法,他挑不出什么理來。 最多是回去跟兩老埋怨一下,可惜現在三個人沒人擔心這個了。 這個冬天除了分糧外,郁家還分到了一些棉花。 郁一佛準備給郁冬華做一件棉衣,她從小穿家里姐妹的舊衣服,也該有一件自己的新衣服。 郁一佛在買年貨時就將家里僅有的布票花了出去,那點布票不夠做大人的衣服,但給六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