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節
書迷正在閱讀:目標鈴木甚爾、不要在火葬場里找老攻、由我貪戀著迷、開發次元世界、回到民國當導演、繪星、從年少到歡喜、奈何一念執著、佛系女主崩壞世界[快穿]、慈悲
一聽李顯如此執著于軍權,張柬之可就忍不住了,語帶教訓意味地進諫了一番,就差沒指著李顯的鼻子說其過于心浮氣躁了的。 “殿下,孟將兄所言甚是,此番突厥有亂,出兵已是必然,就其規模而論,當是不小,須防娘娘與越王私相授予,臣以為還得以大局為重,舉一中立之名將出征為宜,裴行儉裴相,又或是薛仁貴、薛大將軍都是可用之人選,此臣之愚見也,還請殿下三思?!?/br> 狄仁杰的話說得相對委婉,可意思卻是表達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在勸李顯莫要因小失大,倘若盲目出手去爭兵權的話,不單會遭致后黨與越王黨的聯手夾擊,更會招致高宗的猜忌之心,畢竟河西之事尚未定盤,實無必要去節外生枝的。 “嗯,那就定裴相好了?!?/br> 李顯自也知曉自己謀求兵權的想頭有些不合時宜,只不過是不甘的心思在作怪罷了,本想著能從兩大謀士那得到些有力的支撐,可這一見兩大謀士盡皆反對,縱使再不甘,那也只能是作了罷論…… 元宵剛過,天雖尤冷,可越王李貞的心情卻是不錯,不顧大雪剛停之寒,僅披著件狐裘坎肩,興致勃勃地在后花園里賞起了梅來,耳聽著一眾隨侍的篾片相公們諛詞如潮,李貞笑得分外的開心,不止是眼前的美景動人心,更多的則是因朝局之順利,眼瞅著大亂河西軍陣的布局已到了猛然發動之時,李貞的心便有若喝了蜜一般地甜著,趁著這難得的荀假,也玩起了附庸風雅的把戲,自得其樂不已。 “父王,出大事了!” 歡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這不,一眾篾片相公們打油詩都還沒作上幾首,就見一身戎裝的李沖急匆匆地從園門處闖了進來,一路踢踏得積雪紛飛,連蹦帶跳地沖到了李貞身前,急喘吁吁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 李貞難得放松上一回,這才剛起了興頭,就被李沖給攪鬧了去,臉色自是有些不太好相看,也沒開口發問,只是從鼻腔里冷冷地哼出了一聲,顯然對李沖的冒失舉措相當的不滿。 “父王,突厥反了,兵連二十四州,蕭嗣業連戰連敗,已力不能支,軍報剛到!” 事關重大,盡管明知道李貞心情不爽,可李沖還是不敢隱瞞不報,這便忙不迭地一躬身,語氣急迫地將所知消息道了出來。 “什么?” 一聽突厥造反,李貞可就有些坐不住了,霍然站了起來,瞪圓了眼,緊趕著追問道。 “確實如此,孩兒今日值守兵部,方一得知消息便趕了回來,如今這軍報已往娘娘處送去了?!?/br> 一見自家老父震驚如此,李沖自不敢稍有怠慢,忙出言解釋道。 “唔,去,將陳先生與守德都叫來,還愣著作甚,快去!” 李貞皺著眉頭沉吟了片刻,猛然覺得這其中有著無窮的cao作空間,心不由地怦然一動,霍然一揚眉,跺了下腳,突地朝著李沖嘶吼了一聲。 “啊,諾,孩兒這就去?!?/br> 李沖正呆呆地等著自家老父發話,這冷不丁被李貞一吼,心登時便是一慌,哪敢多問,忙不迭地應了一聲,踏著雪便向前院沖了去。 “……,陳先生,守德,情形就是如此,有甚看法就都說出來聽聽罷?!?/br> 李貞既是有召,陳無霜與裴守德自是都來得很快,不過片刻功夫,都已齊聚在了內院的書房中,見禮一畢,李貞便即將李沖所探知的軍情簡單地述說了一遍,而后,便將問題拋給了二人。 “回王爺的話,小婿以為突厥有變,于我越王一系可謂是喜憂參半,憂者,前些日子與娘娘達成之肢解河西之計劃恐就此夭折,喜者,此番用兵之權當可一爭也,若是王爺能親自掛帥出征,大事可定矣!” 盡管李貞并未表露自個兒的意見,可裴守德卻是看出了李貞的意動之所在,自是緊趕著道出了迎奉的意見。 “父王,孩兒以為裴先生所言甚是,以父王之大才,掛帥出征,定可大獲全勝,孩兒愿請命為先鋒?!?/br> 李沖一向自視甚高,當初剛進京時,還曾想著在武事與李顯爭一高下,可惜始終沒能撈到甚戰可打,這些年在京中早已是憋壞了的,此際一聽裴守德如此說法,也沒去細想個中之奧妙,便已是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自告奮勇地要當先鋒。 “陳先生以為可行否?” 李貞有心爭兵權自然不是真心為了所謂的戰功,而是別有目的,此際見李沖不明所以地亂嚷嚷,心中自不免有些不喜,可也沒去跟其計較,而是滿懷期盼地望向了沉默不語的陳無霜。 “一半對一半罷?!?/br> 陳無霜沒急著回答李貞的提問,而是又默默地盤算了好一陣子之后,這才語出謹慎地回答道。 “哦?此話怎講?” 李貞雖有心爭兵權,可自知希望并不算太大,這一聽陳無霜給出了五成的可能性,心自不免為之狂跳了起來,忙不迭地便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回王爺的話,若是太子那頭要出面爭的話,王爺能有七成把握拿下帥印,可若是太子不爭,則王爺成事的機會只有三成不到,若是娘娘肯出面支持,這機會或許還能高個一成半成罷?!?/br> 陳無霜并不因李貞的期盼熱切無比而胡亂進言,極其客觀地給出了成事的幾率,顯然不是太看好李貞的爭軍權之想法。 “三成?唔……” 陳無霜給出的幾率實在是不高,比之李貞自己推測的還要低上一些,這可就令李貞為之犯起了躊躇,只因此事關系實在是太大了些,爭到了軍權,倒也就罷了,一切都好說,可萬一要是沒能爭到,正隆的圣眷恐將折損難免,萬一要是影響到最終之大計劃,那豈不有些個得不償失,問題是倘若真能奪下兵權,那好處也是可想而知的大,將最終計劃提前上演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的,究竟該如何取舍,還真是令李貞躊躇復躊躇的,猶豫了良久,也沒能下定最后的決心…… 第七百五十四章兵權之爭(中) “蕭嗣業喪師辱國,罪無可恕,本宮定要抄了其九族!” 大明宮宣政殿的書房中,剛看完了裴炎送來的軍報,武后的臉色瞬間便已黑得有若鍋底一般,竟不顧臨朝天后應有之氣度,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罵了一嗓子。 這也怨不得武后火大,只因她剛才部署完針對河西的調整之方案,都還沒等實施呢,就鬧出了突厥兵變這么檔事,如此一來,河西調整自然也就成了泡影,就算是后黨與越王一系強行在朝議上提出,也斷然得到朝臣們的擁戴,更不可能在政事堂上通過,數月的心血就這么平白地毀于一旦,這令武后痛心之余,又怎能不氣惱在心的。 “娘娘息怒,如今蕭將軍正統兵御敵,不無苦勞,縱使有過,也須得戰后再議為妥?!?/br> 裴炎為人一向刻板而又不茍言笑,哪怕當著盛怒的武后,也依舊面不改色,更不曾出言迎奉,而是一絲不茍地指出了穩定軍心的重要性。 “嗯,有勞裴相即刻回政事堂擬個草詔,重賞前線有功之將士?!?/br> 武后畢竟不是尋常之輩,盡管心中的怒氣依舊洶洶,可腦子卻是很快便冷靜了下來,重重地哼了一聲之后,便即改了口。 “諾!” 裴炎身為中書令,本就負有出詔書之責,對于武后這等穩定軍心的吩咐,自不會覺得有甚不妥之處,緊趕著應了一聲之后,便即匆匆告辭而去了。 “程登高!” 裴炎去后,武后在書房里來回踱了好一陣子,突地提高聲調喝了一聲。 “老奴在!” 一聽武后傳喚,早已侍候在側的程登高自不敢有一絲的怠慢,忙不迭地從旁閃了出來,躬身應答道。 “宣政事堂所有人等即刻到宣政殿議事!” 按武后的本心,很想將剛到的這份軍報壓下,待得處理完河西事宜再做計議,只可惜想歸想,做卻是不能這么做了去,只因此消息必定瞞不過消息靈通的李顯,真要是隱瞞不報,極有可能被李顯所利用,那事情反倒就更被動了許多,有鑒于此,武后索性打算將突厥兵變一事來個快刀斬亂麻,以便能騰出手來跟李顯在河西一事上好生過上幾招。 “諾!” 武后有旨,程登高自不敢多問,恭謹地應了諾,轉身便要向外行了去。 “慢,去,先將葛弓給本宮宣來!” 沒等程登高徹底轉過身去,武后已是一擺手,改了主意。 “諾,老奴這就去辦?!?/br> 對于噶爾?引弓如此迅速地在武后面前躥紅一事,程登高心中可是不無嫉恨的,但卻不敢在武后面前有絲毫的流露,只能是恭謹地應了一聲,自去忙著張羅各項宣召事宜不提。 “末將參見天后娘娘?!?/br> 噶爾?引弓到得很快,程登高去后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一身甲胄的噶爾?引弓已是大步行進了書房中,朝著武后一躬身,規規矩矩地行了個軍禮。 “免了,愛卿先看看罷?!?/br> 武后的心思顯然很重,也沒多客套,隨手拿起擱在文案上的軍報一丟,向噶爾?引弓擲了過去。 “諾!” 噶爾?引弓一身武藝不俗,反應自是極快,只微一伸手,便已將軍報接到了手中,應了聲諾之后,方才謹慎地從信封里取出了軍報,飛快地過了一遍,眉頭微微一皺,似乎已有了所得。 “愛卿有何要說的么,嗯?” 武后盡自心中有事,但卻并未出言催促,直到噶爾?引弓抬起了頭來,方才不緊不慢地問了一句道。 “回娘娘的話,茲事體大,須得謹慎為妥?!?/br> 噶爾?引弓心中雖已有了定算,但卻不敢隨便宣之于口,而是謹慎地回答道。 “嗯?這個謹慎又該如何解釋?” 武后顯然對噶爾?引弓的簡略回答不甚滿意,眉頭微微地揚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往下追問道。 “草原之輩多狼性,自古以來便是中原之禍患,今若不趁其方興而服之,久后必成大患,故,非得盡早除之不可,此乃不易之真理也,然,個中卻是另有計較,尤以何人掛帥為最,且不知娘娘可有人選否?” 噶爾?引弓來大唐可不是真心想要大唐強盛的,實際上,他巴不得大唐越亂越好,然則這等心思他卻是不敢在人前有一絲一毫的流露,不僅如此,還得一切都站在大唐的立場上,此番分析下來,倒也說得頭頭是道,并無差池可供挑剔。 “嗯,愛卿能慮及此,也算是有心了,依卿家看來,此番出征何人掛帥為佳?” 武后心中自然是有著掛帥的人選在,但并未言明,而是出言反問道。 “回娘娘的話,依末將看來,突厥者,草寇也,平滅不難,可要想安定卻非易事,若論才干,自非太子莫屬,然,太子卻不可為之,個中緣由實不足為外人道哉,末將不敢妄議,再者,越王也不可為,除此之外,擇能臣為之均可?!?/br> 武后的問話里藏著玄機,噶爾?引弓自是一聽便懂,左右不過是希望后黨中人可以領軍出征罷了,然則噶爾?引弓卻并不以為然,只因后黨中除了他噶爾?引弓之外,實在是連一個將才都挑不出來,更別說帥才了,至于他本人么,資歷擺在那兒,淺得夠嗆,為將都難,更遑論是掛帥了。 “能臣?唔,卿家以為這能臣又該是何人?” 高宗已是病重,武后自然也想著抓兵權,若不然,又如何能跟李顯抗衡下去,真要是手頭無兵的話,一旦高宗倒下,李顯隨時可以將后黨們一網打盡,便是她這個母后也斷無幸免之可能,有鑒于此,盡管明知道趁此機會抓兵權不太現實,可還是不想錯過這等難得的良機,哪怕噶爾?引弓都已是隱晦地提醒了一番,可武后依舊不肯放棄抓兵權的野心。 “娘娘明鑒,末將以為薛仁貴、薛大將軍又或是裴行儉、裴相都是可用之人選,相較而言,薛大將軍或許更佳,此末將之愚見也,還請娘娘圣斷?!?/br> 明知道武后的心意所在,可噶爾?引弓卻是不敢提出后黨之人選,怕的便是誤導了武后,一旦在政事堂上受了挫,對武后的威望之打擊可就大了去了,真要是武后在朝堂上立不穩腳跟的話,噶爾?引弓的復仇也就再無一絲一毫的指望可言了的。 “薛仁貴?唔……” 眼瞅著噶爾?引弓幾次三番都不肯提議后黨中人,武后便已知此事恐怕是真的沒半點的希望,心中自不免有些失落,沉吟著不肯下一決斷。 “啟稟娘娘,末將有一想法,卻不知該說與否?!?/br> 這一見武后有些個鉆入了牛角尖,噶爾?引弓自不敢坐視,忙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哦?愛卿有何想法,盡管說來,本宮聽著便是了?!?/br> 武后是真的不想放過這等抓兵權的機會,至于此戰前景到底會如何,其實她還真不是太關心,正因為此,她對噶爾?引弓所提出的兩個人選都不甚滿意,正自琢磨著該將后黨中何人推出之際,一聽噶爾?引弓如此說法,立馬來了興致,這便一擺手,甚是期盼地吩咐道。 “娘娘海涵,請恕末將妄言,自末將入羽林以來,每多費心思,以圖練出精兵,奈何卻是有心而無力耶,固有末將無能之緣故,可諸羽林散漫成性,屢教不改卻也是不爭之事實,縱使末將再如何催逼,諸軍依舊故我,實非守戰之師也,以之把守宮禁,形若虛設,此不可不防也!” 噶爾?引弓面色一肅,毫不容情地指出了羽林軍戰斗力低下這一事實,話語里隱約提醒武后小心李顯發動兵變之后果。 “嗯哼,愛卿對此可是有甚辦法么?” 武后把控羽林軍已有多年,除了兩名大將軍之外,其余諸將莫不是后黨中人,對羽林軍的忠心,武后自是放心得下的,可也知曉這群老爺兵實在難堪大用,也有心改善一下羽林軍的戰斗力,可惜卻是始終找不到太好的辦法,此際一聽噶爾?引弓似乎有了定策,興致一下子便高漲了不老少。 “回娘娘的話,末將以為此番出征正是個大好之機會,正帥不可得,副帥卻是可爭而取之,以代帝駕親征之名,將近半羽林衛派出,而后尋機在邊關諸將中擇能而賢者調羽林軍任事,所部諸軍亦可隨調至京,若得如此,則羽林衛之戰力可期也?!?/br> 噶爾?引弓眉頭一揚,侃侃地道出了換血羽林衛的算路,同樣是抓兵權,可方法卻顯然比武后原先預想的硬上要巧妙了許多,也隱晦了許多。 “副帥么?嗯,好,愛卿果不負本宮之所望也,此事就這么定了?!?/br> 武后在心中反復盤算了幾遍,認定噶爾?引弓此策極為可行,在朝議上通過的阻力也小,自無不接受之理由,這便霍然而起,一錘了定音! “娘娘圣明!” 這一見武后總算是接受了自己的提議,噶爾?引弓暗自松了口氣之余,也不敢忘了趕緊稱頌上一番。 “來人,擺駕前殿!” 心中有了定策,武后的精神自是大振,一聲斷喝之下,滿書房里立馬便忙亂了起來…… 第七百五十五章兵權之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