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節
書迷正在閱讀:目標鈴木甚爾、不要在火葬場里找老攻、由我貪戀著迷、開發次元世界、回到民國當導演、繪星、從年少到歡喜、奈何一念執著、佛系女主崩壞世界[快穿]、慈悲
陳無霜沒有急著回答李貞的問話,而是若有所思地點了下頭,側頭看了看躍躍欲試的李沖,沉吟著問了一句道。 “先生放心,那林如遠雖強,張楚、燕萬山二人皆足以力敵之,兩人聯手之下,要擒要殺,皆可隨心,斷不會有誤事之虞!” 李沖也是習武之人,自是知曉張、楚二人皆是當世的頂尖好手,雖尚不到宗師之境,卻也差得不是太遠了,對二人之能有著絕對的信心,回答起陳無霜的問話來,著實爽利得很。 “嗯,如此最好,王爺,世子說得對,此事不已拖延,務須盡快辦妥了去,若走漏了消息,后患無窮也!” 陳無霜心中顯然早有了定策,只是擔心事有不諧罷了,此時聽得李沖如此肯定的保證之言,倒是放心了不少,這便面色堅毅地出言進諫道。 “也罷,沖兒即刻去安排停當,務必生擒林宏濤,至于林如遠么,當場格斃,不得有誤!” 李貞此番之所以下令全城大搜“布衣神相”,固然有著虛張聲勢,以轉移武后視線之目的,可也不乏趁機拿下此人之心思,為的便是做要挾李顯之用,當然了,若是李顯那頭派人去營救“布衣神相”的話,李貞更是歡迎不已,大可順勢cao縱京兆府的人馬給李顯的暗底勢力來上個迎頭痛擊,這等算計雖好,可惜卻未能拿到“布衣神相”其人,自是無法派上用處,暗自惋惜之余,也只好將注意力轉回到了案子本身上。 “諾!” 李沖早已等得有些個不耐了,這一聽自家老父終于下了決心,登時便興奮得臉龐都扭曲得猙獰了起來,也沒再多廢話,緊趕著應答了一聲,一陣風般地便沖出了書房,自去排兵布陣不提…… 亥時四刻,夜早已深沉,偌大的東宮里一派黑沉,唯有甘露殿的書房中依舊燈火通明,一身單衣的李顯獨自端坐在幾子前,對著打到了一半的棋譜默默地沉思著,手中拈動著的棋子半晌也不曾落下,顯然心思并不在棋譜本身,面色雖一如平常地淡定,可眼中不時閃過的精芒卻暴露出了李顯那并不算太平靜的心情。 “殿下,越王世子已發兵大破半山居,林宏濤被擒,林如遠當場身亡?!?/br> 一片寂靜中,書房中的燈火突地明滅了一下,一身黑色夜行衣靠的李耀東已然出現在了房中,但見其朝著李顯一躬身,緊趕著便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嗯,辛苦了,下去歇息罷?!?/br> 李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語氣平淡地吩咐道。 “諾!” 李顯既已下令,李耀東自是不敢再多耽擱,應答了一聲之后,身形晃動間,已如鬼魅般消失不見了蹤影。 “總算是結束了!” 李顯之所以此時尚未入睡,等的便是這么個消息,此時事已了,心情立馬便是一松,倦意不禁便涌了上來,這便狠狠地伸了個懶腰,隨手將手中拈著的棋子往幾子上一丟,站起了身來,幾個大步行到了窗前,凝視著西面的夜空,良久不發一言,心思顯然已是轉到了即將打響的西征之戰上…… 第六百九十二章西征第一戰(一) 吐火羅,古地名,其疆域包括現世的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區,其地之民基本皆屬印歐人種,漢初時曾在塔里木盆地立有大月國,后被匈奴人所敗,不得不退過蔥嶺,與當地游牧民族混居,勢力漸大,再次立國,西方史書稱為巴克特里亞王國,國都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爾赫),于漢史則呼為大夏國,公元紀年前后被興起的波斯王國所滅,為其之一行省。 自大食滅波斯之后,吐火羅便成了大食國與大唐兩大強國之間的緩沖地區,雖無明文約定,可雙方間卻都不約而同地不向此處進兵,大體上來說,大唐是因疆域過廣,周邊不時有游牧民族鬧事,無心再向西發展,而大食國則是因與東羅馬酣戰連連之故,暫時無力東顧,索性放任此地成為三不管地帶,只是時不時地便會發兵劫掠上一番,大肆殺戮,以致當地原本有著悠久歷史的諸多名城或是毀于戰火,或是漸淪荒蕪,即便是巴克特拉這個早先的大夏國國都如今也已是人煙稀少,幾淪落為貧民小鎮,再不見當年俯瞰四方之雄偉,然則自打儀鳳三年清明時起,巴克特拉又成了全吐火羅最熱鬧之地,大道上時不時便能見到攜家帶口地往巴克特拉趕去的部族老幼,這一變化只因波斯王子泥涅師已然歸來,不僅僅是王子回歸,更因著大唐雄師的到來,這一切的一切令飽受大食國侵掠之苦的各部族都看到了解脫的希望之光。 唐軍的兵力并不算多,步軍六千,騎軍一萬五,再算上充當隨軍民夫的原吐蕃戰俘三千余眾,攏共也就兩萬四出頭一些罷了,然盡皆乘騎,兵行甚速,自二月初從蘭州誓師出征,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已橫穿大漠,急行三千里之遙,四月初二便已趕到了巴克特拉城舊址,只是到了之后,便沒了動靜,這一駐扎下來,便是近半個月不曾再向前挪動半步,更耐人尋味的是——身為主帥的林成斌一到了巴克特拉城,便不再露面了,除了交待各軍就地休整之外,連句旁的交待都沒有,更不曾召開過軍事會議,宛若真就像是打算在此地長期駐扎一般,這等情形一出,諸軍將領們私下自不免頗有怨言,而心急著光復故國的泥涅師更是因之坐立不安,每日里幾乎都要往中軍大帳跑上好幾回,卻始終沒能得個準信兒,誰也鬧不清林成斌的葫蘆里究竟賣的是啥藥來著。 河西軍乃是常勝之軍,自打建立起,便是戰無不勝之師,上上下下都有著股打骨子里散發出來的傲氣,對敵之際,向來是如秋風掃落葉般地勇往直前,從不知畏懼為何物,正因為此,對于主帥林成斌勒兵不前的表現,軍中自不免怨聲載道,這一點林成斌心中有數,但卻絲毫不加理會,每日里只忙兩件事,一是催促后方老營向前線運送輜重糧秣,二是對著大幅沙盤沉思,除此之外,甚事不理,既不去督促諸軍cao練,也不去關心敵情之變化,這一日自然照舊如此辦理,一大早起來先是撰了文向后方催糧,之后么,便即蹲在沙盤前不動彈了。 “稟大將軍,李副帥、蕭副帥與波斯王子一并前來求見!” 林成斌想清靜,可惜卻是不能如愿,這才方蹲下不多會,就見中軍官大步行進了帳中,搶到了林成斌的身后,低聲稟報了一句道。 “嗯,請罷?!?/br> 不用問,林成斌也知曉三人的來意,左右不過都是來討個說法的,然則林成斌卻也并不甚在意,眉頭一揚,語氣淡然地吩咐了一聲,人卻兀自蹲坐在沙盤前。 “末將等參見大將軍!” 一陣甲胄的摩擦聲中,李賀等人已大步行進了帳中,這一見林成斌背對著眾人蹲坐在沙盤前,各人的臉色皆有些微妙的變化,但卻都不敢失了禮數,各自行上前去,躬身見了禮。 林成斌是個很細心之人,盡管不曾回頭,可諸將們見禮之際那細微的語氣變化他卻是盡皆察覺到了,心頭不禁滾過一絲的無奈——盡管身為主帥,往日里也沒少立下赫赫戰功,可歸根結底還是缺乏十足十的威望,在這一點上,林成斌還是有著自知之明的,畢竟無論是軍中資歷,還是戰功,又或是指揮才能,李、蕭二人都不在他林成斌之下,只是因著有李顯的命令在,二將不敢不聽從調遣罷了,可內心里卻一準不會服氣,若不然,也不會在此時聯袂前來施壓了。 “諸位不必多禮,都坐下說罷?!?/br> 林成斌心中雖頗有感慨,但并未帶到臉上來,霍然而起,拍了拍手掌,幾步走到上首的文案后頭落了座,環視了下諸將,語氣平和地開了口。 “諾!” 諸將雖都是來討個說法的,可畢竟身為屬下,自不好一上來便有甚不敬之言,各自應了一聲之后,便即分左右落了座,只是卜一坐定,李賀與蕭三郎的目光便齊刷刷地掃向了泥涅師,內里滿是暗示之意味,明擺著是要泥涅師出面陳情。 “大將軍,據線報,我大軍抵達的消息已然走漏,大食東方行省總督穆斯塔法?伊本揚已開始調集全東方行省之兵力,巴爾赫等城之兵馬已在急速向木鹿城集結,總兵力或將超過十五萬之多,今我大軍休整已久,兵備已齊,若不趁敵立足未穩而攻之,恐難有勝算,還請大將軍明察!” 三人來前便已是統一過口徑了的,泥涅師本就負有出頭鳥之責,這會兒一見李、蕭二將的視線掃了過來,自是不敢多有耽擱,緊趕著便是一躬身,言辭潺潺地進言了一番,用詞頗具軍中特色,顯然并非是其本應有的水平,而是李、蕭二將背后指點之結果。 “大將軍,末將以為波斯王所言甚是,我軍遠道而來,利急攻而不利緩,且敵軍眾而我軍寡,當趁敵無備而攻之,今遷延在此,龜縮不前,難免有貽誤戰機之嫌,倘若戰事不利,我等有何面目去見太子殿下!” 雖然同為李顯心腹愛將,然則李賀與林成斌卻并非一個系統,與林成斌之間的關系也只是一般的同僚罷了,彼此間并無甚深交,且李賀對于此番李顯任命林成斌為帥私下里也有些子不甚服氣,這一進起言來,自是火藥味十足,就差沒指著林成斌的鼻子罵其怯戰了的。 “大將軍,兵法有云,軍不動則兵怠,如今敵情有變,似該及時調整為宜,還請大將軍明察!” 蕭三郎與林陳斌倒是同一個系統出身,原先都是王府親衛隊之人,說起來蕭三郎的資歷甚至比林成斌還要多上半載,只是在親衛隊時,蕭三郎始終不曾出頭,僅僅只是一名隊正而已,比起林成斌的官運來說,著實是差了老大的一截,也就是到了陸軍成立之際,蕭三郎方才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可官銜卻始終比林成斌要低上一些,此際盡管也是來施壓的,可在進言時顯然就比李賀要溫和了許多,也簡潔了許多。 “嗯,諸位都想戰么?” 林成斌早就料到了三人的來意,這一見三人紛紛進言,自是不以為奇,也沒急著下個決斷,而是不動聲色地問了一句道。 “大將軍,不止是我等想戰,下頭諸將也都早已按捺不住了,再不戰,軍心當有不穩之虞!” 李賀雖是副帥,可其官銜與林成斌卻是同級,自是有著與林成斌叫板的底氣,這一聽林成斌到了此時還不肯表態,心中難免有些怒氣,這便硬梆梆地頂了一句道。 “回大將軍的話,這數日來,末將所收的請戰書壘起來,怕都有一尺來高了,軍心可鼓不可怠啊,還請大將軍早做決斷?!?/br> 同樣是求戰心切,可蕭三郎說起話來,便比李賀要有技巧得多,不說自身的想法,而是搬出了各級將士的請戰書來說事兒。 “大將軍,您就下令罷,我波斯各部早已枕戈待敵多時,令旗所向,自無不奮勇爭先!” 既已來到了離故國不過兩百里的地兒,泥涅師每時每刻無不在期盼著能早日踏上故土,恨不得即刻便發兵橫掃敵軍,這會兒表起決心來自是慷慨激昂得很。 “嗯,既然諸公都想戰,那便戰好了,只是這戰又該如何個戰法,卻不知諸公對此有甚高見否?” 林成斌在巴克特拉城下遷延不進,并非完全是擔心后勤輜重跟不上,也不完全是想借此機會激發將士們的請戰之心,更是有著戰略上的通盤考慮,只不過他并不打算立馬便說將出來,而是將問題拋給了灼灼言戰的三人。 戰爭可不是兒戲,也不是靠耍嘴皮子便能得勝的,三人來前只是商議了要一同進言請戰,可卻并未就戰事本身該如何展開進行磋商,雖說三人皆有著各自的戰略思路,蕭、李二將更是有著戰則必勝的絕對信心,然則茲事體大,卻不是能輕易胡謅的,三人不禁都微有些猶豫,大帳里立馬就此安靜了下來…… 第六百九十三章西征第一戰(二) 萬里遠征說起來豪邁,可真實行起來,卻不是件簡單的事兒,姑且不說后勤輜重轉運艱難,也不提風土人情的疏離,就說敗不得這一條便是件要命的事情——遠征域外說穿了就是無后方作戰,哪怕一路狂勝,可只要敗上了一回,前功盡棄不說,鬧不好就會落得個全軍盡墨之下場,在場諸人除了泥涅師之外,皆是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自是都清楚個中的風險之所在,正因為此,在談到戰略之際,誰都不肯輕易進言,帳篷里的緘默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的。 “大將軍,您說如何打便如何打,但凡用得著小王的,絕不敢辭!” 泥涅師在長安呆了幾個年頭,漢語自是早已說得順溜無比,漢文也能湊合著舞上幾下子,可說到漢文化之精髓么,卻是半點都沒學到,渾然不知謙遜為何物,這一見諸般人等皆三緘其口,心頭登時大急,唯恐諸將就此退縮了去,這便緊趕著搶先開了口,只不過說的全是廢話罷了。 “波斯王客氣了,待得戰時,還須得波斯王多多支持才是?!?/br> 這一路行來,林成斌自是沒少與泥涅師接觸,又怎會不知這廝就一志大才疏之輩,能力著實是有限得很,不過么,其既是波斯之王,應給的體面還是得給的,哪怕心中其實并不怎么待見其人,客氣話也是得說上一下的。 “一定,一定,大將軍,依您看來,這仗究竟該怎個打法?” 泥涅師到底年輕,雖有著波斯王的封號,其實自打出生起,便不曾享受過王室的尊榮,更不曾經歷過勾心斗角的宮廷生活,于人情世故上的能耐有限得緊,自是分不清客套話與真話之間的區別,不管不顧地便要林成斌當場拿出個戰略戰策來。 “李將軍,蕭將軍,二位對此戰有甚看法么?” 該給的體面要給,可真涉及到總體戰略之際,林成斌可就不會跟著其瞎胡鬧了,壓根兒就沒去接話茬,而是面色肅然地掃了眼分坐兩旁的李賀與蕭三郎,不動聲色地問了一句道。 “大將軍明鑒,敵眾我寡乃不爭之事實,然我兵雖寡卻精,敵軍眾卻雜,而今敵麋集而來,各部實難急速到位,當披堅持銳,急襲破敵首腦,一戰拿下木鹿城,而后趁敵勢大亂,一路橫掃,當可大獲全勝無虞!” 林成斌既已點了名,不說自是不成了的,雖同為副帥,可李賀的銜職要比蕭三郎高出兩級,自是得率先開口,當然了,李賀本就對此番戰事做過了精心的推演,心中早有了定策,自不會有甚怯場可言,話雖不多,可策略卻已是說得分明無比了,那便是趁敵主力尚未完全集結之際,大破敵軍首腦所在的主力部隊,而后趁勢來上個秋風掃落葉,攜大勝之勢席卷全波斯。 “嗯,李將軍所言不無道理,蕭將軍可有旁的思路否?” 平心而論,李賀的戰策倒也可行,大唐對外征戰上,時常使用這一招,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李靖、薛仁貴等名將都曾使用過這等戰法,然則林成斌卻顯然另有計較,只不過他并未急著發表自個兒的意見,而是將問題拋給了蕭三郎。 “回大將軍的話,末將以為李將軍此策若行了去,大勝一場當自無虞,只是卻有一礙難之處,我軍兵少,實難分兵掠地,倘若殘敵穩下心神,一心固守待援,則我軍恐陷持久戰矣,若敵國中主力來援,形勢或有逆轉之可能,雖不致有大敗之虞,卻恐師老無功而回,此不可不防也?!?/br> 蕭三郎官銜較低,加之又曾在林成斌手下任職多年,自不好似李賀那般隨意,言語間頗為恭謙,可該說的話卻是說得個通透,顯然他也不看好李賀的各個擊破之戰法。 “誠然如是,那依蕭將軍所見,這仗該如何進行方妥?” 蕭三郎所言正是林成斌擔心所在,自打受命掛帥時起,林成斌便已詳細推演過了各種戰法的優劣處,李賀之戰策自然也在其中,但最終還是被林成斌放棄了,道理便是蕭三郎所言的那般,這會兒見蕭三郎思路與自己大體相近,林成斌登時便來了興致,緊趕著便往下追問道。 “圍點打援!末將以為當先一戰擊敗敵酋所部,但并不全殲,圍之于木鹿城中,而后騎軍逡巡出擊,將各路倉促趕來之敵軍一一殲滅于路上,最后再一舉攻克木鹿城,如此一來,或可大勝而歸矣!” 蕭三郎對林成斌恭謹歸恭謹,可在戰略戰術上卻是有著自己的主見,說將起來,同樣是自信無比。 “蕭將軍此言差矣,圍點打援之關鍵在圍上,我軍兵少,若欲圍城則難分兵破敵其余諸路,倘若被人內外夾擊了去,豈不是笑話一樁!” 說到自信,李賀可是從不讓人的主兒,他先前的戰略被蕭三郎給說了一通,心中本就有火,此時一聽蕭三郎的戰略陳述,自是大不以為然,也不等林成斌有所表示,立馬毫不客氣地反駁了一句道。 “李將軍過慮了,但須仔細安排,無有不成事者,只消能一戰先滅敵酋所部大半,我第一師足可勝任圍城之任,至于滅敵諸路之事,莫非李將軍不敢為么?” 蕭三郎也是個有個性的人物,其與李賀本就不是一個系統的,彼此間也無甚親密的私交,說起話來,自是不會給李賀留太多的情面。 “你……” 李賀可不是好惹的主兒,這一聽蕭三郎如此說法,眼立馬便瞪圓了起來。 “二位將軍,本將有個問題縈繞在心已是多時,卻不得其解,還請二位將軍幫本將參詳一二,唔,這么說罷,倘若敵軍十五萬人齊聚,我軍能勝否?” 眼瞅著李、蕭二將要起爭執,身為主帥,林成斌自是不愿見此,忙從旁打岔了一句道。 “這……” “嗯?” 林成斌這個命題顯然有些大,饒是李、蕭二人都算是當世之將才,可一時間要想算計清楚,卻也無法辦到,加之不明林成斌此問的用心,自是不敢隨便回答,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后,也沒再多爭執,而是各自皺眉思索了起來,林成斌見狀,也不出言催促,只是默默地端坐著不動。 “若安排停當,當是能勝,只是我軍兵少,要想全殲卻是稍難,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大將軍莫非是打算畢其功于一役么?” 蕭三郎到底曾在林成斌麾下多年,對其思維方式較為熟悉,只略一沉思,便已猜出了林成斌不曾說出口的打算,眼神瞬間便亮了起來,試探著出言問道。 “不錯,我軍兵少,且遠離故土,萬難有后續之援兵,若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后患無窮也,且敵國離波斯近在咫尺,一旦波斯被我占有,其恐將傾巢前來復仇,時間于我不利,須急戰急勝,方可解得此厄!” 到了這等時分,林成斌也不打算再隱瞞自己的決心了,自信地一笑,將所思之戰略簡單地道了出來。 “蘇爾漢河谷!” 李賀的反應也不慢,一搞清了林成斌的算路之后,腦筋便已是急速運轉了起來,飛快地將木鹿城與巴克特拉城之間的地形地勢過了一遍,瞬間便找到了林成斌不曾說出口的真正答案。 “嗯,正是此地,諸位且隨本將來?!?/br> 林成斌早就知曉李賀之才能,對其能在如此短時間里看破自己的設計,自是半點都不以為奇,也沒甚太多的表示,霍然起了身,招呼著三人一并湊到了巨幅沙盤前,抓起一把小旗子,只隨手一丟,十數面小旗已插在了沙面上,不經意間,敵我態勢已然明白無誤地顯示了出來。 “好功夫,大將軍真神人也!” 李、蕭二人都有著一身出類拔萃的武功,對于林成斌這一手,自是并不怎么在意,也沒甚特別的反應,可泥涅師卻是沒這個見識,加之又想著拍林成斌的馬屁,自是緊趕著出言阿諛了一句道。 “波斯王過譽了,諸位請看,敵軍皆乘騎,麋集速度甚快,然后勤輜重卻無法及時到位,故此,敵必欲急戰,此心與我軍自無不同之處,最多再有十日,即便我軍不動,敵也必來尋求與我決一死戰,既如此,不若遂了敵軍的意也無不妥,某以為此戰當得如此……,不知諸位對此有甚見教否?” 林成斌生性沉穩,自是不會因泥涅師的馬屁而動容,隨口遜謝了一聲之后,便即轉入了正題,將謀劃了多時的戰略戰術一一詳述了出來。 “善!” 李賀一向不喜多言,可心思卻是敏捷得很,略一盤算之下,便已明了了個中關鍵,自是別無異議,這便言簡意賅地表明了態度。 “按此行去,理應無虞,末將別無異議!” 蕭三郎的反應同樣不慢,自也得出了與李賀一般的答案,只不過其個性稍溫和些,應答起來便不似李賀那般生硬。 “大將軍,您就下令罷,小王自無不從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