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江東的消息
新陽城頭,城墻的垛口千瘡百孔,厚重的墻面,密布著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凹印。 三天,秦軍強攻新陽城三天。 “荊蘇,我軍的傷亡有多少?” 秦軍營內,蒙恬端坐在主位上,兩眼緊閉,似乎陷入了假寐。 靜下心來,沉吟思考的時候,蒙恬習慣閉目養神。 “戰歿兩千人,帶傷三千余?!?/br> 荊蘇報著竹簡上的數字,心驚不已。短短三天,就傷亡了五千余人。 “想來楚人的傷亡,不在我軍之下?!?/br> 蒙恬的眉頭微微一皺,隨即舒展開來。身為一軍主將,總得習慣面對慘烈的傷亡數字。 前世某首長說得好,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戰役的目標。 “有車弩、投石車配合,楚人只怕兩倍傷亡于我軍?!鼻G蘇附和著說道。 冷兵器時代,攻城的一方,往往傷亡遠大于守城的一方。高明的守城將領,運用少部兵馬,就能遲滯數倍與己的敵軍。 唐代的張巡,僅憑不到三千人馬,就能抵擋十萬叛軍,還堅持了三個月。 守衛新陽城的項燕,本領不弱,處事果斷,用大石封鎖城門。蒙恬的先登之士,突入城下,巨大的撞車,拿城門沒有任何辦法。 不過,蒙恬花了大力氣建造車弩、投石車,這樣的重型器械,相當于后世的炮兵部隊,壓著城上的楚軍打。 “項燕足夠心狠,動用督戰隊,驅使楚軍,愣是用人命守住了城頭?!?/br> 新陽城頭的激戰,蒙恬親眼目睹,令人驚心動魄。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短兵交接,以命相搏,喋血城頭。 這樣壯觀的場面,遠不是后世的影視劇能夠真實呈現的。 “將軍,那接下來,我軍是否還要繼續攻打新陽?” 荊蘇抬起頭來,瞧著蒙恬,眼里有些擔憂。 攻打堅城險關,蒙恬還缺乏經驗。過往攻打趙國的時候,蒙恬多是采用偷襲的手段。 新陽的項燕,經驗豐富,蒙恬派出去的南郡兵,口里cao著楚音,仍然沒能成功。 “打,當然要打!” 蒙恬睜開眼睛,沒有絲毫猶豫“這個時候,項燕多半收到江東傳來的消息,我在這里拖住他,甘羅才能取得更大的戰果?!?/br> 新陽城內,靠近南城的一處古樸大宅,正是項燕的臨時居所。 “什么?越人偷襲江東?” 大堂內,項燕接到項氏封地傳來的緊急消息,心中震驚,花白的胡子,不斷的亂顫。 項氏東遷,封地吳中,已有三十年。早年的時候,為了確保江東的安全,項燕曾率領項氏的兵馬,主動南下驅逐越國遺民。 項燕心中清楚,一盤散沙的越人,分為多個部落,哪里有攻打楚國的膽量。 “柱國,秦楚兩國大戰,江東的兵馬,抽調一空,吳中空虛,越人才想要撲上來占便宜?!?/br> 項產捏緊了拳頭,目露怒火,恨不得立刻率軍滅了南邊的越人部落。 “不對,僅憑越人,還沒有這個膽量?!?/br> 項燕冷靜下來,緩緩搖了搖頭,瞇著眼睛,似乎想到了什么。 “威王擊破越國,懷王命人南下驅逐越國遺民,越人早已膽寒。即便江東空虛,越人也不會這么著急的跳出來?!?/br> 項燕的右手,握著手里的木簡,輕輕摩挲,突然眼前一亮“如果老夫沒猜錯的話,越人定是受了秦人的蠱惑?!?/br> “這些腦殘?怎么能相信秦人呢?”項產恨聲說道。 春秋時期的秦人,可信又可愛,親楚兩國打得火熱。 進入戰國,商鞅變法后,秦人吸收晉人的國際斗爭經驗,易變無常。稍不注意,就會吃大虧。 威王之后的楚懷王,正是有些天真,才被張儀玩弄于股掌間。楚國的國運,更是一落千丈,跌落凡塵,始終緩不過勁來。 “老夫不知道秦人給了越人什么承諾,不過,想來秦人的東西,沒有那么好拿!” 項燕冷哼一聲,算是發xiele心中的氣惱。沒想到,從來沒有放在心上的越人,從背后捅了楚國一刀。 如果越人攻打的是江南地,項燕可能還不會怎么理會,但江東之地,卻是項氏的大本營。 吳中的封地,項氏一族的老弱婦幼,都在那里,而且防御力量還十分薄弱。 率軍趕往前線的時候,項燕征調項氏一族的私兵,一來以身作則,二來沒有足夠的私兵數量在手,他這個上柱國,權威可就會大打折扣。 “現在該怎么辦?” 生氣歸生氣,只是生氣過后,還得想解決辦法。 項燕暗中嘆了一口氣,扶著膝蓋,緊皺眉頭,苦思冥想。 這個時候,楚國國內,根本沒有多余的兵馬。 大廈將傾,秦人扶持的楚王羋仝,派使者大肆與各處封君聯絡。不少封君,隱隱有坐山觀虎斗的架勢。 “轟——” 項燕正在苦惱的時候,城頭傳來石彈轟擊城墻的聲音,秦軍的攻擊又開始了。 “蒙恬小兒,真是欺人太甚!” 震耳欲聾的聲音傳來,項燕緊皺的眉頭,又褶皺了幾分,眉頭微微閃動。 項燕的內心,充滿了痛苦。 楚軍的投石器,需要人力拉拽,射程短,沒有秦軍投得準。 多個人拉拽繩子,不可能每次的力度都一樣,想要投得準,那才是怪事。 反觀秦軍的投石車,不用人力,只需要攪動后面的機關,放掉機括,一顆石彈就飛向城頭。不過三兩個呼吸,就能發射一個回合。 任何時代,掌握先進軍事技術的一方,只要不是像宋代一樣腦殘,自毀神功,大敗技術落后的一方,其實并沒有任何難度。 項燕可是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 “早知道如此,楚國就不該剿滅墨家······” 項燕緩緩站起來,由項產護衛著,向城中的望樓走去。 秦軍的車弩,能射到一千步開外。為了安全,項燕沒有前往城頭,而是在城中,遠離秦軍車弩射程的地方,搭起了指揮的木樓。 項燕以為,秦軍陣中出現的重型武器,出自墨家的手筆。墨者入秦之后,秦國的兵器,很快就趕上楚國。 春秋時期名聞天下的楚劍,名聲早已遠去?,F在的楚軍,能繳獲一把秦軍長劍,可是大大的功勞。 傍晚時分,經過慘烈的攻城戰,秦軍再度退去。 目睹士卒排著軍列,緩緩回營,蒙恬心里思量著 項燕也快堅持不下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