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閃電戰(三)
“哎喲,累死我了······” 趙同傴僂著腰,喘著粗氣,望著崎嶇不平的井陘山道,欲哭無淚。這個時候,可沒有隸臣抬著他走,趙同才覺著,井陘道的艱難。 “將軍,秦人吊在后面,一刻也沒有停歇,眼看就要追上來了!” 親兵登上一片亂石,定睛一瞧,隱隱約約,秦軍的隊伍就在不遠的后方。 “再忍一忍,等到了石邑,就安全了?!?/br> 趙同的模樣,落在親兵們的眼里,親兵們的士氣,更加低落了。井陘關陷落,只有為數很少的二十來個親兵,護著趙同一路逃到這里。趙同不僅沒有拿出領兵將領該有的樣子,反而叫苦叫累,怨聲載道。 趙國宗室,自武靈王、馬服君之后,再沒有趙氏一族武勇的遺風。即便名滿天下的平原君趙勝,也是文勝于質,儒雅有余,而沒有軍事上的才華。 趙國,或許真的無可救藥了。 親兵們心里這樣想著,再聯想到邯鄲傳來的消息。趙王病重,恐怕命不久矣,一向頗為服眾的長子趙嘉,卻沒有成為王太子?,F在的太子趙遷,母親為歌姬出身,深得趙王寵愛,為此不惜廢了趙嘉的太子之位。 趙惠文王死后,年輕的趙孝成王趙丹繼位,沒幾年就發生了長平之戰,趙軍全軍覆沒。風暴來臨的時候,一個年輕的國王,實在不能給國民以信心。 像嬴政這樣的人,縱觀整個歷史,畢竟是少數。 親兵們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不過,他們仍然盡著自己的職責。兩個親兵上前來,攙扶著趙同的胳膊,半提半拉的,繼續邁開了腳步。 夜幕降臨得很快,不久,月光灑下來,給井陘道鋪上了一層銀霜。 “我們這是去往哪里?” 趙同終于恢復了一些精力,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走出井陘道了,模模糊糊的夜色中,似乎能看見石邑的城郭。 “當然是前往石邑了?!?/br> 親兵有些不解,出了井陘道,就屬石邑最近。 “不,不能去石邑!” 趙同使勁的搖著頭,晚風一吹,他的腦袋,終于完全清醒過來:“秦軍跟在我等后面,目標正是石邑。如果進了石邑,那就再也逃不掉了?!?/br> 季夏的夜里,夜風習習,帶來涼爽的感覺,但趙同卻感受到了一絲寒冷。 “轉道,我等直接去邯鄲?!壁w同停住腳步,回過頭,踏上了前往邯鄲的道路。 “將軍,石邑就不管了嗎?”趙同的貼身親兵感到有些焦急。 “當然要管!” 趙同拍著那親兵的肩膀,臉色和藹:“我帶著十個人前往邯鄲就夠了,剩下的人,跟你一起到石邑去,協助石邑縣長守城?!?/br> 唰—— 反應快的士兵,立即奔到趙同身邊,等剩下的士兵反應過來,早已成了前往石邑的留守分子。 “阿······” 望著沒入黑暗中的趙同一行人,剩下親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無言。 “阿牛,現在該怎么辦?” “還去不去石邑???” 親兵們的目光,最后落到帶頭的親兵阿牛身上,想要讓他拿個主意。 “回去?會什么去?”阿牛沒好氣的道:“沒聽將軍說嗎?回石邑就是死路一條,趙家的江山,趙家人自己都不在乎,我們在那么拼命干什么!” 阿牛的心里十分郁悶,小時候,他常聽大父講武靈王征戰的故事,十分向往,做夢都想跟隨一名偉大的將領,征戰四方??烧嬲龔能娭?,卻碰上趙同這個貴族子弟,讓他大失所望。 “你們跟著我干什么?” 阿牛走了一段距離后,發現剩下的幾人,仍然跟在他后面。 “你腦瓜子靈活,跟著你肯定能保住性命?!币幻勘俸傩Φ?。 井陘關失陷后,趙同六神無主,阿牛卻顯得處變不驚,多次向趙同建言。士兵們看在眼里,心中暗暗佩服。 權威來源于地位、財富和智識,阿牛展現了他的才智,無形之中,成為了士兵們心中的亮光。 “我要去代地,你們不怕匈奴人的話,就跟著吧!” 阿牛直覺的感到,趙國南部,恐怕是保不住了。他曾去山里打過獵,設下陷阱,前后堵截追打,哪怕打老虎,也逃不出獵人們的手心。秦軍南面向邯鄲進軍,現在北面失了井陘關,司馬尚的大軍,很難擋住秦軍的兵鋒。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北面的代地安全一些,實在不行,還能越過長城,逃到草原去。 “快快快,加速前進,石邑就在前面不遠了!” 趙同、阿牛離開后不久,秦軍的隊伍,就追了上來。 夜色下,秦軍沉默著行軍,幾乎與夜色融為了一體。晚上夜襲的時候,秦軍的黑色軍衣,倒成了完美的偽裝。 蒙恬壓低著聲音,催促蒙虎、蒙豹打起精神,悄悄的向著石邑的城門摸過去。 石邑的城墻有一丈五左右,不算太高,可秦軍手里也沒有大型的攻城器械。等趙軍反應過來,強行攻城的話,只怕會死傷不少。 蒙恬擔心趙同進入石邑,趙人得到消息后,會全力固守待援,才馬不停歇越過井陘道,一刻也不停留的趕到了石邑。 “怎么靜悄悄的?” 蒙恬放眼望去,月光之下,城頭清晰可見,可卻一個人影也沒有。 會不會有埋伏? 這個時候,蒙恬有些明白,為何空城計會成功了。 “傳令停止前進!”蒙恬一揮手,秦軍立刻停住腳步,蹲在了地上。 秦軍的戈矛,裹上了一層黑布,月光照在上面,沒有一絲光亮。 “給蠻強傳令,讓他率隊,奪取城門!” 奪取井陘關的時候,蠻強的銳士營,傷了不少,雖然沒有死多少人,可仍然對銳士營的戰斗力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沒有辦法,為了減少更大的傷亡,蒙恬只能把銳士營往死里用了。等這一仗打完,秦軍修整的時候,再想辦法補充兵員。 秦軍士兵的目光所及,只見蠻強率領著三十名銳士,貓著腰,時而跳起,時而趴下,很快摸到了護城河邊。銳士們靜悄悄的沒入水里,只有一點漣漪,連一絲水花濺起的聲音也沒有。 石邑深處趙國大后方,多年沒有見過戰事。晚上值守城門的士兵,都是新近征發來的更卒。 暮食一過,夜色漸濃,守門的趙軍屯長,照例去了女閭。剩下的更卒,眼見沒有什么人來往,跟平常一樣,值守了半個時辰,紛紛回宿舍睡覺去了。 石邑的縣府,昏黃的油燈之下,縣長翻看著竹簡,上面寫著邯鄲來的消息,又是征兵。 實在不行,只能將運糧的那批少年,送往邯鄲前線了。 想到這里,石邑縣長猛地放下了手里的竹簡,心里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預感:為何運糧的更卒,還沒有回到石邑?井陘關不會出了什么事吧? 這個時候,縣里的更夫猛地撞開了縣府的大門,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口里大喊道: “大人,不好啦!秦軍攻進石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