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周公瑾西苑中箭
一路碾壓冀州之后,劉辨便以洛口為大本營,繼續實施既定方針,先拿下回洛倉,以及附近的兩座堅城金墉城、偃師,再圍困鄴城。 此時駐守鄴城的,是袁紹十九歲的孫子袁侗。雖然這孫子年紀很小,但是,袁紹卻給他配備了兩個忠心耿耿的助手,太府卿元文高、右司郎盧輕,以及五萬裝備精良的冀州軍。 鄴城附近就兩個大糧倉,一個是興口倉,一個是回平倉。劉辨已經拿下了一個,還想再拿下另一個,這相當于要了冀州五萬將士的命啊。 所以,袁紹知道,這注定會是一場惡戰。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并不是一場惡戰,而是無數場。 袁紹命令剛剛歸附自己的孟猛率領兩萬精兵,向回平倉的劉辨發動了第一輪進攻。出人意料的是,此戰異常的順利,此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回洛倉。 但更出人意料的是,孟猛這貨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從他擔任將軍到現在,就沒見贏過一次。這次好不容易贏了,但是,他仍然土匪習性不改,根本沒把劉辨的二十萬漢軍放在眼里,竟然在人家眼皮底下,縱兵大肆搶劫。 此時劉辨一聽,大怒道。 “本王不揍你,你還真以為這二十萬人是擺設么!” 于是,劉辨趁著冀州軍大亂,出城就是一頓痛貶,一戰下來,孟猛率領的兩萬人馬死傷過半,倆人帶著一群殘兵敗將狼狽的逃回了鄴城。 袁紹大怒,只好親自和軻比能一起,以及他手下最精銳的內軍,又殺了回來。經過一番惡戰,再次奪取了回平倉。 接著,袁紹又派人去攻打金墉城和偃師。 但是,漢軍進行了強烈的反抗。一通惡戰之后,這兩座城池依然巋然不動! 六月中旬,袁紹只好率軍又返回了興口倉。 同時這些冀州軍趁此,將回平倉中的大量糧食,運到了城中。 第一次回平倉之戰,就這么草草的結束了。僅僅用時三天,雙方互有勝負,但顯然冀州軍損失較大。 在休整了3天之后,劉辨又一次親率三萬大軍,向回平倉殺了過來。和前兩次一樣,他再一次輕輕松松的攻占了回平倉。 這一次,他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并沒有著急攻打金墉城和偃師,而是大規模的修筑工事,準備慢慢的蠶食冀州。 袁侗,急忙派大將王達率三萬多冀州軍,去搶奪回平倉。而劉辨僅僅以三萬之眾,再次以弱勝強,將漢軍打得大敗而逃,不敢再出鄴城。 順利占領兩倉并打退冀州軍之后,漢軍的士氣達到了高潮。劉辨便相當然的認為,拿下鄴城已經指日可待。 于是,劉辨驕傲的向各地發布了檄文,要求各地歸降,并歷數了袁紹的十大罪狀,順帶還發明了一個成語:罄竹難書——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此時的袁紹雖然正躲在幽州,甚至不敢聽聞天下事,但是看到劉辨的檄文之后,瞬間又激發了他的勃勃雄心。 “還他娘的罄竹,還他娘的難書,不打你,你就不知道誰才是奴,誰才是主?!?/br> 于是,袁紹隨即下令! “令監門將軍龐綠、虎賁郎將霍恩,率領幽州精銳,馳援冀州鄴城?!?/br> “諾!” 得到援軍之后,鄴城城內的冀州軍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十二萬。 劉辨的手下大將岳飛和看到冀州軍勢大,鄴城一時難以拿下,便找到劉辨。 “殿下,末將認為我們可以“圍魏救趙”,讓蕭摩訶守洛口倉,末將守回平倉,趁著并州空虛,殿下可親率大軍入關。先安定并州,再揮師向東,平定冀州。 而一旁的周瑜搖了搖蒲扇,徑直說道。 “岳飛將軍所說的實為上策,我也考慮過很久。但是,賊子尚在,效忠他們的人依然很多,殿下的手下幾乎全是南方人,如今沒有攻下鄴城,他們怎么會再愿意入關?” 周瑜所說并非沒有道理,但是,劉辨聽出周瑜這話顯然有很大的漏洞。 隨后劉辨走上前,看著二人。 “賊子尚在,效忠他們的人依然很多”此話不假。但是打并州難,打鄴城難道就不難了? 鄴城處于三戰之地,位于天下之中,你打鄴城時,那些忠于袁紹的力量,必然會從四方八面,源源不斷的涌來,到時候你怎么防?” “相反,打長安雖然也很艱難,但是一旦拿下,你只用守住蕭關、散關、武關、函谷關,這四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卡,便可以擁有一塊足以稱雄稱霸的根據地。而想援助關中的隋軍,只能望關興嘆?!?/br> “既然早晚都要拿下關中,那么,為什么不趁早下手,以免落入他人之手?” 劉辨來回走動,抬起手來說道。 “本王的手下都是南方人,如今沒有攻下鄴城,他們怎么會愿意入關?”這句話明顯很扯淡!” “高祖當年怎么帶著一群南方人,跑到了關中?后來的赤眉軍,怎么帶著一幫山東人跑到了關中?別人都能帶外地人往關中跑,到你這里怎么就不行了?” 周瑜二人聽后恍然大悟,有些羞愧,只聽劉辨又說道。 “亂世之中,百姓從軍,要的可不是安土重遷的故鄉情,而是到哪都有口飯吃啊。你只要給他們一口飯吃,一件衣穿,他們怎么可能不愿跟隨?!?/br> “還有我手下那幫人,雖然有群盜出身,留他們在這邊,肯定會出現內亂?!钡?,出亂了又有何妨呢?” “你只要把我們的精銳,以及愿意跟著我們打天下的人帶走即可,剩下不愿意跟著我的人,要他們干嘛?此時的天下,哪里不是民不聊生?良民估計不好找,但是造反的刁民還不是一抓一大把?” 于是劉辨開始向長安轉變攻勢! 可是,劉辨這邊卻出現了第一次倒霉的意外。 作為弘農王和三軍主帥,劉辨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非常能鼓舞士氣。但是,也為自己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當劉辨率軍打到雍州西邊的懷城西苑的時候,身旁的周瑜一個不小心,竟然被流箭射中了,差一點一命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