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節
說什么也不去了。 還讓佩姨也別去了,佩姨和學校的老師們組團要去旅游。 應mama不讓她去,本來挺支持她去的,突然的改變讓佩姨很疑惑。 佩姨一直以為是最近那個特大飛機墜機事件鬧的,讓應mama害怕了。 這種善意的提醒佩姨向mama表示了感謝,她并不知道,應寒出事兒了,最后還是去了。 佩姨去的這幾天,她整天提著心呢。 應寒勸她不要太緊張,飛機出事故不是那么頻繁的。 把兩個孩子放到了她那邊,分分她的心。 結果鄧爸爸不同了,孫子孫女離開今年剛回來,不能被他們姥爺給搶走了。 直接開著車搶人去了,聽兒子說柏予喜歡玩電腦。 直接花幾千塊錢配了臺電腦,還裝了什么網線,下了大本錢。 還別說,這本錢下的很對,柏予直接被接走了,和宗予兩個人整天在家玩游戲。 安安這邊有應mama帶著,不愿意走。 應寒回來這幾天,見了不少老朋友。 和九香姜沫一起吃了個飯。 先在九香把她的雜志社辦的有聲有色。 一年的利潤能達到上百萬,生意越做越好。 姜沫更不用說,現在在單位也是個副主任級別的,沈妙清現在接了不少大工程,工作室也越辦越好。 “我告訴你,領導上面的安排是,想讓你擔任設計部門的部長,估計在過幾天調任就下來了?!?/br> “部長呀,給我那么高的職位呀?!?/br> 九香在一旁調侃道“你和姜沫都是從海外回來的高材生,海歸,知道不,許多單位都掙著搶著要你們呢?!?/br> “對呀,單位培養了你那么多年,還沒來得及用上,你這一出去就是四五年,現在回來了,肯定不能放走你了,當然也不能虧待了。 現在一個部長一個月好幾千塊錢的工資呢,這這個普遍還是三百五百工資的界限了,相當高了?!?/br> “說的也是,不過對于我們這些做生意的,你們是比不上了,當然,你們福利好呀。什么三金,各種福利。等退休了還有退休金。 就像我媽吧,剛退休就放飛了,這不是去組團旅游去了么?!?/br> “佩姨還不到退休的年紀吧?!?/br> “和你媽一樣,提前退休了兩年。干了一輩子了,也該好好休息休息,玩玩了,家里也不缺錢,除了他們自己的退休金,我也給他們存了不少錢?!?/br> 應寒回來這幾天,談的幾乎都是老人的事情。 四五年的時間里,說變化大也大,說變也沒變。 周大哥的服裝廠都上市了,王樂琴的店鋪都開到京都了。 他們的家具廠,現在擴大范圍,把周邊的地都花大價錢買下來了,繼續建廠房。 現在全國各地,有三十多家他們的直營家具店了。 加盟這一塊兒也有五六家了。 廠子里的家具,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各種前衛,各種舒適的設計。 應寒根本不需要cao心,李桂花和大海兩個人把廠子管理的很好。 雖然沒有了空間,但他們過的依然很好。 鄧宸準備開發一個大型的商場,大河商場,下面幾層是商場,上面是辦公區域的那種。 如果這個做好了,他們的公司就可以上市了。 應寒再回來的半個月后,接到了單位的通知。 還真如姜沫說的一樣,回去就是個部長的職位。 在上班的前幾天,哥哥和嫂子回來了。 回來接昊昊來了,知道他們回來了,順便過來看看。 另外還想把爸媽結果去住一段時間。 爸媽沒同意,他們準備去深市看舅舅一家。 “我們剛去過你們那邊沒兩個月,你們也不用cao心我們,我和你爸跟旅游似的,一路走走逛逛就到你舅舅那邊了。 花妞現在懷了二胎,正好我們過去看看她?!?/br> “花妞懷上了?大寶才剛兩歲吧?!?/br> 第408章 結尾 “是呀,花妞說,要生孩子,就一起生,孩子就這幾年一起帶大了。剩的這個熬了幾年帶大了,又來一個還得熬幾年?!?/br> “花妞倒是想的不錯?!?/br> “是呀,其實也不用她怎么帶孩子,你舅媽請了兩個保姆呢,她現在管著她的小餅鋪子,現在已經開成連鎖的了,弄了個小餅鋪子公司,專門搞加盟,和你梁阿姨的店一樣?!?/br> “是呀,大家現在越做越好了?!?/br> “難道咱們不是越來越好?”鄧宸在一旁笑了。 應寒看了一眼鄧宸,悄悄的拉起了他的手,心中如云朵一般柔軟:是呀,我們也一樣! 大哥和嫂子帶著昊昊走了。 mama和爸爸準備了下,也準備出發去深市。 應寒給舅媽舅舅帶了些東西過去,沒敢帶太多。因為爸媽要坐車,帶太多東西不方便。 這次來爸媽家里,應寒還聽到了一件趣事。 聽大院人說,王二梁那邊拆遷了。 那么大一個院子,分了四套房子。 是按戶口分的,因為老大和老二戶口都在上面。 分房子的時候,老大要走了一套。 老二也要走了一套。 因此王平英沒少和兩個兒子鬧。 說房子拆遷了,他們的這個店也開不成了。 以后還想著守著這幾套房子收房租過活呢。 結果兩個兒子一下子要走了兩套。 剩下兩套她還不愿意。 老大雖然木納,但老大媳婦是個精明的,家里那個孩子不是老大的。 王秀娥沒有戳穿,大家都把他當成王家的大孫子。 王秀娥覺得,這樣挺好,何必在乎那么多。 如果說出來,不管是大嫂不會生,還是大哥不會生,大哥的那個家也就散了,最無辜的還是那個孩子。 老二現在和媳婦復婚,老婆孩子熱抗頭,整天把他寶貝女兒寵上天,也不準備在要一個。 小日子過的也挺好。 父母分下來的房子,王秀娥是不想參合,也不稀罕。 要說,分下來四套房子,給老大老二兩個兒子一人一套,也挺正常的。 但王平英心太獨,只想著給大孫子留一套,但重來沒有想過其他兩個兒子。 她覺得還是大兒子大孫子以后能想到他們的福。 老二現在只會圍著老婆女兒身邊的男人,經濟大全肯定都在她二兒媳那里。 之前二兒子出軌,她和二兒媳一家鬧的很難堪,而且她也不待見孫女。 所以,她也不指望二兒子。 她不愿意給,但老二就過來鬧,老二腦子靈活,經常做生意的。 知道這里么的門道,直接拿著戶口本,找到街道辦事處,把一套房子過戶到了他名下。 王平英知道后氣的直跺腳。 但也沒辦法。 鬧了一陣,也沒鬧出來什么轉機。 反正手里現在就有兩套房子。 后來住進去以后,另一套房子出租了出去。 王二梁在他們小區樓下又開起了他的民軍用品店,可惜生意并不是很好。 每個月還要叫著房租,掙得錢也剛剛的夠生活費。 店沒什么起色,但在附近叫了不少的朋友。 整天一起喝茶下棋,一盒就在店門口一下午。 日子就了,也就不好好經營,得過且過了。 時不時的生意不好了向兩個兒子身手要錢。 要的最多的是王秀娥,不過王秀娥九次有八次都拒絕了。 分房子兩個兒子都要,就是沒有她的,現在要錢反倒想起她了。 她從留學回來后,在學校也是最年輕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