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應寒這幾天天天在院子里和木頭打交道,她沒有用空間這個便捷,而是自己親自動手,她就是為了練習的。 哥哥見她放個暑假天天折騰這些,一天到晚比上班的還累,想幫她,但無從下手,自己根本不會這個。 “哥,你不用管我,我樂在其中。哎,就是用這小鋸的太費事,如果有個電動的臺鋸,效率比這快多了?!?/br> “臺鋸是什么?” “...”應寒糊弄了下她哥,讓他回屋趕緊學他的英語,不要打擾她工作。 ... 王秀娥這一世沒有下鄉,但她那個未婚夫楊越文還是和別人搞一起了。 王秀娥本來就沒想過嫁給他,所以就找了個時間,故意讓她媽看到楊越文和那女的在一起的事情。 王秀娥媽知道了,這個親肯定黃了。 最近一家人正在為王秀娥退親而忙活呢。 應寒給各位爺爺們送凳子的時候,總愛聽聽王秀娥的動態。 聽說昨天兩家的mama打了起來。 好像是因為定金的事兒。 這幾天應寒做椅子做的有些想吐,這不,剩下的兩個還是用的空間便捷。 眼看快要開學了,兩個人正為爸媽發愁的時候,爸媽突然給他們來了個電報,說要回來了。 喜的兄妹兩人都紅了眼。 這不,今天一大早把家里打掃了一遍。 應立說要去街上賣些吃的,西瓜水果之類的。 應寒沒讓她哥去,空間里,除了rou,其他都有。 時下的西瓜,甜瓜,她都有,各種蔬菜都有。 應寒自己親自跑了一趟。去外面買了兩斤豬rou,一只雞。 回來后,提著籃子到了廚房,把西瓜,甜瓜,黃瓜,豆角,西紅柿,茄子,每樣拿出來些。 兩人在家里從早上,等到晚上天快黑了,才等到接爸媽回來的車。 是部隊里的軍車,直接把爸媽送到了家門口。 “爸,媽?!?/br> “爸,媽?!?/br> “小立,寒寒?!?/br> 一家四口見面,說不出的滋味,復雜的心情,是簡單的言語表達不清楚的。 和送來的小兄弟道了別,一家人回到自己院里。 男人咽喉哽咽,母女倆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 “都沒事就好,這幾年在外面不是壞事兒。知道你們兩個都上了大學,我和你媽別提多高興了,現在我們一家人都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強?!睉职旨t著眼道。 “對,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好?!睉猰ama抹了下眼淚,破涕而笑。 應立給爸媽燒了一鍋的水,進家門,洗個澡,去去晦氣,這是這邊的習俗。 爸媽洗澡的時候,兄妹兩人開始在廚房忙活。 應立燒著火,應寒炒了個豆角人,調了個黃瓜,做了個番茄雞蛋。 小爐子上從中午燉的小雞蘑菇,已經四五個小時了。 一家人歷經三年,終于又團聚了。 “這次能那么快的回來,多虧了我你梁譯洲老將軍和裴善根老將軍,還有這邊的王首長?!?/br> “梁爺爺也幫忙了呀,什么時候去了京都一定要好好感謝人家?!睉c著頭道。 “是呀,多虧了人家?!?/br> “爸,王二梁占了你的位置,上級怎么安排你的?”應立道。 第50章 安排 “降一級,還有你媽,可能要去鄰邊的g市一個大專學校。 g市是z省的一個二級城市,緊挨著他們。 “爸,沒事兒的,我們會好起來的,等我畢業后,我想當技術兵,現在技術兵很缺,兒子一定給您干出個好成績?!?/br> 應爸爸拍了下兒子的肩,欣慰道“好樣的兒子,我聽裴老說了,現在改革,正是缺人才的時候,爸這個老古董也要好好學習?!?/br> “爸,我們都支持你,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什么時候都不晚?!?/br> “哈哈,是這個理兒?!?/br> 對于爸媽降職的事兒,一家人都沒在意,唯一一點,mama要去外面執教,一家人都不舍。 奈何這是上級的安排。 應家夫婦回來的消息,第二天就傳遍了大院,不少人過來打招呼恭喜的。 也有人不是那么真心,過來就是看看這些年爸媽被搓磨成什么樣兒了。 鋒利的從來都是人心,這種人也不是他們深交的對象。 mama直接冷臉打發了。 在鄉下這幾年,整天干活,皮膚自然不好,爸媽的手掌也都是繭子。 應寒這幾天每天在空間里收集點兒霧水,給爸媽泡茶喝,相信過不了幾天,皮膚比現在得瑟的人好上百倍,有她們羨慕的時候。 以前爸爸稱兄道弟的王二梁,自從爸媽回來,她們從來沒上過門,看來他們也是心虛呀。 爸爸這幾天去部隊報道,mama那邊也快開學了。 在開學的前幾天,爸爸找了輛車,一家人帶著日常用品,送mama去了鄰市。 從z市到下面mama要去的縣級市,需要一個多小時。 這邊的學校,在郊區,周圍都是莊稼地,荒涼的很。 從市里到這邊每天就兩趟公交車。 學校給mama分到了老師宿舍樓二樓,這棟老師宿舍樓一共四層,一層二十多戶。 一個小單間,做飯都是在外面的走廊里,衛生間水房都是公用的。 好在mama分到的這個房間離衛生間有些距離,不然到了夏天天天都是味兒。 “得,忘給媽弄給煤氣罐兒了?!睉⒖戳讼潞喡姆块g,皺眉道。 “哥,你開車去縣城給mama買吧,順便買一桶漆回來,咱們給媽粉刷下墻?!?/br> “我和你哥一起去,順便再給你媽買個電風扇?!睉职钟X得硬核條件不好,最好的辦法是物質上完善下。 “別花那個錢了,夏天馬上過去了,我應付幾天就行了?!?/br> “這怎么能應付,在鄉下吃了這么多苦,回來可不能再吃苦了?!?/br> 應爸爸說著,帶著兒子走了。 這個房間里,除了一張一個一米五銹跡斑斑的小鐵床,還有一個掉了漆的的書桌,別的什么也沒有了。 倒是有個不錯的陽臺,只不過陽臺沒有玻璃。 應寒恨不得給mama重新裝修一下,封個窗戶,弄個好床,再弄個衣柜書桌什么的。 “媽你先住著,改天我給你做個書桌,做個衣柜,另外把這個床給換了,再把這個窗戶給封著?!?/br> 應mama笑了“弄那么麻煩干什么,這樣挺好的?!蹦芑貋肀仁裁炊紡?,這比鄉下條件強多了。 “這不行,冬天會很冷的,而且封了窗戶隔風,別人家都封了?!?/br> “這不有個門么,我關著就行了?!?/br> “不行,不隔風,而且也不安全?!?/br> 爸爸和哥哥回來的時候,大包小包的往上提。 mama帶回來的衣服和被子,又被放回了車里,應寒在旁邊鄰居老師家借了幾張報紙,疊了幾個紙帽子。 爸媽用苕帚清理著墻上的灰塵,兄妹倆開始幫mama重新粉刷了下墻。 中午,mama用新燃氣罩簡單的做了一家人的撈面條。 “新來的老師呀,你好,我姓劉,教語文的?!迸赃叺囊患页鰜碜鲲埖臅r候看到mama,笑著打招呼。 “你好,劉老師,我姓云,教的是數學?!?/br> “云老師好,你家是...” “我兩個孩子非要幫我重新粉刷一屋子?!?/br> “哎呦,一看你們就是個講究的?!?/br> 劉老師帶著一副眼鏡,四十多歲,她和他老伴李老師都是這個學校的老師,一個教語文,一個教歷史。 他們有兩個孩子,一個工作了,一個還在上學,星期天的時候,會回來住兩天。 這一層樓的人,大多是年紀大的,都是老一輩的老師們,年輕的還真沒有幾個。 墻簡單的粉刷完后,應寒和應mama把地面打掃了一下。 今晚應爸爸又帶著他們先回去了。 等著房子晾兩天再讓mama過來。 應寒這兩天幫著mama做了一個書桌。 只能做這么一個,因為沒時間。 三天后,他們把mama送去后,十分不舍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