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女兒是天神、你老了而我年輕還有錢、書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朕教你日理萬姬(穿書)、九零女神算、沒人比我更懂發家致富[年代]、八零懶媳婦、男神擒獲記:甜蜜不會只在回憶里、變身反派蘿莉、媳婦兒很暴力
姜言意道:“這世上能隨性而活的人少,你能這般是幸事?!?/br> 謝初霽笑了笑,頗有幾分自嘲:“你這張嘴啊,什么都能被你說成夸人的話?!?/br> 她扭頭看窗外時,注意到一旁的繡架上搭了一方紅巾,上面還有繡了一半的戲水鴛鴦圖樣。 謝初霽眼中有了些別的東西:“在準備嫁衣了啊,蓋頭繡得真好看?!?/br> 手上的棋子被她扔回棋簍子里,她手指在一旁種了睡蓮的陶缸水面輕輕劃過,幾尾金魚在缸里追逐嬉戲。 謝初霽眼神疲懶下來,像是對姜言意完全放下了戒備:“有酒嗎?” 姜言意去取了一壺年前在陳國公酒廬那里買的梅花釀。 謝初霽聞到酒味便笑了:“是陳國公釀的吧?” 不等姜言意回答,她就先倒了一杯自己喝下,眼眶慢慢紅了:“那年他和陳國公在慕府后花園埋的那壇酒,我后來去挖出來了,就是這個味道?!?/br> 剛過清明,四處都還有踏青掃墓的人,姜言意估摸著謝初霽是觸景生情,心里的情緒又積壓太久,她性子孤僻,在這里人生地不熟,如今也就能跟自己多說幾句話,才在自己跟前情緒爆發了。 姜言意寬慰她:“你已經幫慕家平反了,逝者已矣,節哀順變吧?!?/br> 謝初霽卻哂笑了一聲,“他還活著,只是他不肯見我罷了?!?/br> 姜言意只覺手上的雞皮疙瘩一下子就起來了。 謝初霽半趴在桌上,因喝了酒兩頰通紅,口里說的不知是胡話還是她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們是孿生兄弟,他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我……” 第135章 姜言意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怎么可能……” 世人口中的慕世子那是人中龍鳳, 能文擅武,一身君子氣,是全天下的姑娘夢寐以求想嫁的如意郎君。 姜言意雖跟池青接觸不多, 但就池青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兒, 哪里同君子沾邊了? 謝初霽一雙眼紅得厲害,卻故作淡然笑了笑, 重新倒了一杯酒,仰頭一飲而盡:“我同他定親前, 就在菩提寺見過一面?!?/br> “那時樊家正得重用, 樊盛年得知我那日在寺里上香, 帶兵圍了菩提寺, 妄圖敗我名節,迫我嫁入樊家, 幸得世子路過,出手教訓了樊盛年,又派兵護送我回謝家, 我才躲過一劫?!?/br> “他肋下有一道疤,是他救我時, 我手上拿著匕首, 誤以為他是樊盛年的人, 驚惶之下刺傷的他?!?/br> 謝初霽眨了一下眼, 忍了許久的淚水終是奪眶而出。 她至今記得, 他被刺傷時, 肋下兩指寬的傷口往外淌著血, 她嚇得大哭,慕玄青卻只是皺了下眉,那張清雅雋秀又帶著幾分英氣的臉孔上, 神情甚是平靜。 他甚至還跟個沒事人似的,痞笑一聲,反過來安慰她:“我身上被你捅了個窟窿都沒哭,你哭甚?” 他語調懶洋洋的卻并不顯得輕佻,夕陽的斜輝照在他俊逸的側臉上,讓他整個人仿佛是從光里走出來的。 從那時起,她就記住了那個笑,也記住了那個人。 父親同她說,慕家前來為慕世子提親時,謝初霽心中是歡喜的。 只可惜這歡喜沒能維持太久,慕家就出事了。 慕玄青在第一時間同她退了婚,她央求父親打點獄卒、在金鑾殿上為慕家求情,最后慕武侯通敵叛國的信件被查出來時,朝野再無一人敢為慕家發聲。 慕家被滿門抄斬時,她在刑場外的馬車上幾乎哭得暈死過去。 皇帝下令不準替慕家人收尸,謝初霽廢了不少功夫,才買通人偷偷把慕家人的尸首從亂葬崗運出來。 在深山野林為慕家人挖墳立碑時,她親自前去送行,發現被斬首的年輕男丁肋下都沒有傷疤,正巧陳國公又辭官還鄉,她才想到慕玄青兄弟興許還在人世。 靠著謝家的人脈網,謝初霽打聽到陳國公的落腳點,幾次三番寄信前去,終于才撬開陳國公的嘴,得知慕玄青兄弟還活著。 “我知他處處與我劃清界限,是不愿拖累我,可他怎不問問,我究竟怕不怕被拖累?”謝初霽哽咽出聲。 若池青當真是慕玄青,姜言意倒是能理解他為何不愿再同謝初霽有來往。 謝初霽心性純粹,可以為了他奮不顧身,慕玄青卻不能自私地拖著謝初霽一起入火炕。 慕家沒平反前,他就是一介受萬人唾罵的賣國賊子,加上還有躲在暗處的仇人,他不敢冒這樣的險。 事情若是敗露,謝初霽犯下的就是殺頭大罪,整個謝家也會被拉下水。 至于現在慕家已經平反,慕玄青卻還是不肯同謝初霽相認,姜言意就想不通了。 只不過池青就是慕玄青的事只是她們的猜測,還沒有證據。 姜言意問:“你如何確定池青就是慕世子?” 謝初霽雙頰坨紅似醉了,眼神卻再清醒不過,她似笑非笑看著姜言意:“你會連自己的心上人都認不出來么?” 這話成功問住了姜言意。 雙胞胎便是再像,細微處也會有不同。 謝初霽嘆了口氣,面上有了些認命的神色:“說我冥頑不靈也好,頑固不化也罷,只要確認他身上究竟有沒有疤,我就能知道究竟是不是我認錯了人?!?/br> 姜言意覺著以封朔和池青的關系,他應當清楚池青究竟是不是慕玄青才對。 當晚謝初霽離開后,姜言意就寫了一封信,第二日拿去隔壁封府,托人帶給封朔。 渝州戰亂,驛站已經不送寄往渝州的信了,但封府肯定有同渝州聯系的法子。 姜言意把信交給福喜時,福喜露出一臉欣慰的笑容,姜言意分外尷尬。 她寄信過去可不是同封朔訴說相思之情的,只是想問封朔關于池青的事。 渝州連日苦戰,朝廷重騎勢不可擋,接下來數日渝州城都高掛免戰牌。 朝廷重騎猛攻過幾次,都被城樓上的炮火給壓制了下來。攻不破城,朝廷大軍便從糧道下手,從南方走水路運往渝州的糧船和藥材在半道被截,一時間渝州又陷入了險境。 主帥帳中燈火徹夜未熄,幕僚和武將們在帳內各坐一邊,共商對策。 “……屬下以為,是時候將新帝寵妃乃前朝公主一事昭告天下,必然會在朝臣中惹起眾怒,可以此來牽制新帝?!?/br> “不妥!前朝舊部既想反宣復齊,他們潛伏在京中,熹妃又是新帝枕邊人,這就是一把藏在暗處的劍。把劍拿到明處,這柄利器就沒用了!” “此言甚是,揭露新帝寵妃前朝公主的身份,新帝無非兩條路可走,其一是承認寵妃的身份再行封典禮,以昭仁德之心;其二是賜死前朝余孽,新帝照樣能像對待高家一樣,言自己事先并不知情,從而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故此,揭露新帝寵妃身份一計,不可取,不可??!” 一名上了年紀的謀士一邊搖頭一邊道。 “這……新帝抄高家為慕家平反,已在民間積攢了不少名望,我等出師的名頭雖和樊威等人統一了口徑,以新帝讓利番邦、謀害忠良為由,可樊家在大宣朝那是人人唾罵的鼠輩,這出師的緣由,難以叫人信服。如今糧道被斷,在中原征糧艱難?!庇忠幻\士止不住地嘆息。 蕭邯出列道:“王爺,卑職愿前往川西征糧!” 他在川西備受擁戴,他若出面去川西征糧,百姓便是自己只有一碗飯,也會分給他半碗。 坐在主位的封朔卻道:“再等等?!?/br> 帳中眾人不解其意。 須臾,一名傳令兵匆匆從帳外進來,半跪下雙手將一方錦盒高舉過頭頂:“王爺,從京城送來的物件到了?!?/br> 邢堯上前拿過后呈給封朔。 封朔打開錦盒,取出里面手指厚的一摞信紙,看著帳內眾人道:“慕家滿門慘案,新帝可脫不了干系!” 眾人傳看信紙,紛紛大驚失色,幾個暴脾氣的武將甚至唾罵出聲。 奪嫡時的黨羽之爭,能有多光鮮? 當年高家代封時衍拉攏慕家不成,慕武侯的夫人又是成王妻妹,與其讓慕家最后成為成王助力,不如奪了慕家兵權。 高家膽敢如此行事,必然是同高太后商議過的,那些信件,就是高家同東宮來往時留下的。 高家留著信是想等到有朝一日新帝削弱外戚,走投無路時要挾新帝,怎料慕家的事情會敗露,他們徹底回天無望。 高皇后最終會選擇把證據給封朔,也是存了報仇的心思。 幕僚和武將們都對朝廷一番大罵后,立即有幕僚道:“春來暴雨連連,有幾個村莊歷年都有滑坡,不妨鐫刻一方為忠良鳴屈的石碑放到滑坡處,待當地百姓發現,便稱是上天示警!” 古人敬畏鬼神,這石碑之說傳出去后,才平復不久的慕家冤案再被提起來非是難事。 等輿論發酵到一定程度后,再把鐵證放出去,屆時皇家陷害忠良就是天下皆知的丑事了。 封朔道:“準?!?/br> 議完事,幕僚和武將們都陸陸續續離開大帳后,邢堯才把從西州送來的信件拿給封朔:“主子,楚姑娘給您寫了信?!?/br> 封朔神色間本有幾分皮懶,一聽是姜言意的信,瞬間精神了。 哪怕刻意壓著嘴角,還是能瞧見那微微上翹的弧度。 封朔拆開火漆,看完信紙第一行后,面上的喜色就收了收。 看完信后,已稱得上是面無表情。 邢堯不知信中寫了什么,讓封朔情緒波動這么明顯,小心詢問:“西州出事了?” “并未?!狈馑仿暰€冷硬。 他離開數月,她頭一回想起給他寫信,結果通篇都在詢問關于其他男人的事。 封朔越想,心底越不是滋味。 隨手想把信紙揉成團扔了省得看著心煩,但一想到這是他南下后姜言意寫給他的第一封信,又舍不得。 最終封朔把信收進一個小箱子里,還是提筆給姜言意回信。 不知她是聽見了什么奇奇怪怪的言論,怎會問他池青是不是慕玄青? 池青和慕玄青雖是雙生兄弟,他卻還不至于分辨不出。 慕玄青一死,世上再無君子。 這封信送到姜言意手中時,已經是五月中旬。 楊岫帶著商隊從關外回來,運了幾大車的干辣椒,姜言意沒急著把辣椒用來做菜,而是炒起了辣椒的價,想用辣椒頂替胡椒。 楊岫帶著商隊再次運送瓷器出關時,姜言意就讓他們從別國大批購入治療外傷的藥材。 姜言意滿懷著期待看完信,發現封朔用篤定的語氣回復說池青不是慕玄青時,再思及當初池青告訴自己他兄長戰死時的神情,愈發覺得池青不可能是慕玄青。 只不過這封信后半部分的語氣,怎么越看越有一股酸味? 什么叫她想方設法打聽別的男子? 姜言意覺著好笑,看到信紙末尾“甚念汝”三字時,眼神又柔軟了下來。 姜言意見過他寫字,甚至能想象出他在案前寫下這三字時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