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于小敏的過去,說來其實也不是什么塵封已久的往事,因為某些緣故,大家都故意避而不談——并不是這樣的。 事實恰恰相反,于小敏的過去在喚江一覽無余,正是因為太過熟悉,所以才沒有時時提起的必要。 方然然總會不時感受到大家對于她的信任。畢竟當于小敏一時忙不開,需要人手時,她其實只要一個電話就能叫來一幫人。那些人管她叫大姐頭,叫她小敏姐。那個時候方然然就察覺到了,于小敏的過去到底有多么耀眼。 只是,方然然沒想到自己在品嘗這份過去時的感覺會是這么復雜。 她通過張平野的敘述知道了于小敏不僅僅是早餐店的老板娘,她在二十年前是“那個二中的于小敏”,這個稱號的重量大概是方然然和關不語兩個人的名聲加起來才能抵得過。 至于為什么?張平野笑笑說,因為那是那個于小敏。 于小敏十七八歲的時候在喚江二中擔任了三年的班長,三年的年級紀律委員,兩年的學生會會長,傳說那是喚江二中最好的時代。 學生們說那時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找于小敏解決,她要是沒事,基本上馬上就會擼起袖子開始幫你。 老師們說有于小敏在就好像來到了教學生涯里的烏托邦,吼半天都沒用的紀律問題,非得說出一句“再吵下去我就告訴于小敏了!”才能讓整個班級都安靜下來。 有這么夸張嗎?方然然問。 就是有這么夸張。張平野苦笑。 于小敏畢業以后,張平野看著沒了她的二中,偶爾也會思考起來,為什么于小敏的人格魅力這么大。 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于是就去問已經畢業的學長。那個學長在電話里問他:你去過于小敏家的早餐店嗎? 張平野疑惑,他說沒有,學長什么也沒說,只是讓他去看看。 那時張平野還沒有喜歡上于小敏,他只覺得于小敏很厲害,總是朝氣蓬勃的樣子在校園里走動,后面跟著一大幫學生。他偶爾甚至會覺得厭煩,逆反心理催促著他在某天早上去了于小敏家的早餐店。 在這之前,他是知道于小敏家里是開早餐店的,只是聽說生意一般,只有些周邊的老主顧會光臨。 而于小敏一家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喚江人,而她自己則是這個家里第一個上高中的人——所以,于小敏家里的情況其實不是很理想。 至于有多不理想,張平野就不清楚了。 當張平野懷著這些信息踏入那家破舊的早餐店時,他一走進來,那個于小敏就迎了上來——她說,里面坐,吃點什么? 彼時早餐店內熱得要命,于小敏汗涔涔的,笑卻仍舊讓人舒服,好像被陽光直面。她擦擦手眼睛又亮起來,對著愣了一下的張平野說: “哎,你是二中的學弟嗎?我想想,我好像認得你這張臉——” 張平野縮縮脖子,他平日里存在感很低,根本不可能被于小敏記住,但于小敏仔細想了想說: “我只記得你姓張。我之前在學生會工作的時候核對過學生的信息——但是人太多啦,我根本記不住。抱歉啊?!?/br> 可是只記得姓,那也很厲害啊。 張平野愣愣地想,于小敏拍拍他肩讓他往里頭坐,他也就傻傻地走過去坐下。于小敏問他要吃什么,他想問問有什么,但話剛到喉嚨眼,他就聽見了小孩的哭鬧聲。 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吸著鼻涕,紅著眼睛拽起于小敏的衣角,于小敏抱有歉意地笑笑,她問: “介意等一下嗎?” 張平野搖頭說沒事,于是他就看見于小敏蹲下來,從圍裙的口袋里拿出幾顆糖果,她兩只手在背后都攥住了糖果,然后兩只手都遞給小女孩問:“囡囡,哪個里面有糖哇?” 小女孩指了其中一個,于小敏打開手掌里面,果然躺著一個,小女孩見狀笑起來。另一個十來歲的男孩略有些慌張地跑過來,看見此景就無奈地說: “姐,你又來了。反正哪個都——” 于小敏站起來,把另一只手里的糖剝了塞進男孩嘴里,然后她對著男孩揚起眉毛說: “我看你七八歲的時候吃得也挺開心?!?/br> 男孩臉蹭地紅了起來,但在場有個客人在,他也不好發作,所以只是抱著小女孩去到了別處。于小敏轉過身來繼續點單的時候,男孩沖她吐了吐舌頭,張平野忍不住笑笑。 點完單后于小敏就去了后廚,張平野看著店里狹小的店面,但此刻卻坐滿了人。前些年生意不好的傳聞是怎么來的?這里明明人很多啊。 而且,于小敏原來沒有上大學。 張平野一個人坐在那,消化著很多他從未知道的事情。他知道了于小敏原來還有三個弟弟meimei,也知道了于小敏并沒有去參加高考,她似乎打從一開始就決定留在喚江,留在這個早餐店里幫父母的忙。 那么,那個學校里的她又是怎么來的呢? 那個學校里的于小敏,身體里似乎藏著永遠也消耗不完的能量。她永遠只會笑著對你說,沒關系,我們一起解決,不要哭,是不是沒吃飽飯???走,跟我來。 就算努力注定得不到結果,她也選擇了盡力做好一切。而且,她從不說出自己的難處。 為什么一個人可以成長得如此強大,連一滴淚水都未曾在他人面前流過。 張平野至今也想不通。 “但這樣強大的她,終究還是找到了一份依靠?!?/br> 方然然慢慢地在鍵盤上打出了這句話,她最不想提及的話題,到底還是要了解。 因為,如果不了解姜江的話,也就做不到了解于小敏這個人。 “是啊,誰都沒想到那個人會是姜江?!?/br> 張平野停頓許久才如此回復,接下來的敘事快了很多,因為這也是他道聽途說過來的。 他不是那種積極追求他人的角色,當于小敏和那個大張平野一屆,小她一屆的姜江在一起時,他選擇的是逃避開這一切。 但逃避最終躲不過那些流言蜚語,張平野后來知道,于小敏在學校時曾經拒絕過姜江的告白。后來姜江畢業,升入本地大學,于小敏的父母那時身體也不好,最多只能在后廚做事。年幼的弟弟meimei們需要上學,所以她早早決定要留在喚江,撐起整個家和整個早餐店。 而在這個過程中,姜江則一直陪伴在她身邊。 誰也不知道于小敏到底是怎么被打動的,總之——最后的結局是,他們結婚生子,有了姜聆羽。 “姜江是什么樣的人?” “嗯——很難說。我接觸過他幾次,他是個特別溫吞的男人。不知道為什么,他給我的感覺很像是那種,叫什么,非牛頓流體?就是不管你說什么,哪怕你要去揍他,他都會淡淡地笑著,全都接下。就是這種感覺?!?/br> 張平野說,在那件事發生前,有時他也覺得姜江配不上于小敏。那些仰慕過于小敏的人湊在一起喝酒時常常說的就是“他?于小敏真是瞎了眼了!”,有一次姜江路過恰好聽到,據說——據說他當時只是站好,扶了扶眼鏡,輕輕地說了一句:“我也......其實我也這么覺得?!?/br> 然后他就匆匆離開,幾個人坐在那面面相覷,總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 后來——那是某個冬夜的事。誰也沒想到止住大家嘴巴的,最后會是這樣的事情。 姜江患有一種家族遺傳病,是先天性的心臟衰弱,不適合做高強度的運動。在他和于小敏在一起,有了姜聆羽之后,他就接了很多工作,希望能借此支撐一下已經足夠辛苦的于小敏。 有時早餐店經營狀況不好,張平野就聽說姜江會不顧身體地一連接下好幾份并不適合他的體力活,甚至有一次,他打電話給張平野,問他有沒有適合的短工可以做,他現在很缺錢。 張平野于是給了他幾個朋友的電話,他連忙說謝謝,又止不住地咳嗽好幾下才掛斷電話。 而他做著這些事,卻從不對于小敏提起。 終于,在一個雪下得很大的夜晚,他從上班地點走回早餐店,路上結了冰,他突然覺得心臟好痛,于是捂著胸口踉蹌了一下,滑倒在地,再也沒能起來。 自那以后,再也沒有人說過一句“姜江配不上于小敏”。 因為那兩個人都活得很努力,只不過命運并不垂青于他們。 誰都不愿再將流言蜚語加在于小敏身上。 因為她已經承受得夠多了。 方然然看著已經好久沒有回復的屏幕,屋外灑下些微弱的光,原來天都快亮了。 她揉揉酸澀的眼睛,又打了個哈欠,忽然覺得四肢都沉重了許多。 不對,不止四肢。 她的心情也很重,似乎有千斤重的負擔壓在上面,告訴她,你辦不到的。 方然然的理性告訴她,放棄吧,方然然,可能性已經無限接近于零了。如果那個對手還活著,或許——或許她還有辦法能夠競爭,但最無解的對手就是再也見不到的故人。 方然然注視著屏幕前張平野給她發來的最后一段話。 “你知道姜聆羽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姜江會一直好好聆聽于小敏的嘮叨,這輩子會聽著,下輩子,如果于小敏愿意的話,也會?!?/br> “哈哈,我知道的那個時候就在想,這叫人怎么抱有期望啊。不可能的?!?/br> 方然然揉著眉心,心里說道:是啊,不可能的。 于小敏永遠愛著姜江。 她方然然已經輸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