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集 傳國玉璽
書迷正在閱讀:精靈世界夾縫求生、被小首富偷偷看上以后、穿成古早反派后我崛起了[快穿]、我的極品女老板、木葉之式神召喚、從大佬到武林盟主、毀掉綠茶人設、雖然人設選好了,但是沒入戲怎么辦、總裁寵妻套路深、他讓白月光當外室
九龍覺得很新鮮,以前賞石更多的是從鑒賞角度分析,無我之境怎么體現?心理層面又是怎么切入的,他想請鞏老師談談靈璧石的鑒賞對我們心理方面的影響或者有益的作用? 鞏杰出說道:“欣賞靈璧石對心理方面的影響: “其一,欣賞靈璧石可以讓人一顆浮躁的心慢慢安靜下來。 “靜則慮,慮則得,得則格物,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因石性沉靜,有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之說。 “如果把靈璧石比喻為中藥,它確實具有類似中藥一樣功效,雖然它沒有西藥來的快捷,但靈璧石絕對沒有副作用。 “其二,當觀賞一方精美的靈璧石時,人的大腦就會揮發出一種叫胺多酚的物質元素,它是人體內部天然的快樂密碼,這種快樂密碼通過大腦神經傳達到全身,使身心感覺無所不適,從而疏解心理上的壓力,產生輕松、愉快的心情,特別有利于心理方面的健康。 “其三,欣賞靈璧石可以讓人身體不停地運動,朋友不停地走動,資金不停的流動,從而讓你忘記年齡,忘記疾病,忘記恩怨,一身輕松,實現瀟灑而從容?!?/br> 九龍對鞏杰出淵博的靈璧石知識感到吃驚,自己這次算真正長見識了,他對鞏老師傾囊相授表示感謝,一邊默默的吃飯,一邊聽他們高談闊論。 此時,安徽靈璧石協會會長黃國富站了起來:“各位請安靜,今天剛好許會長來,我發布一個重大發現,這是我們省協會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出來的結果,這將對靈璧石的未來,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br> “別賣關子了,有話快說,有屁快放?!?/br> 許會長笑著回應。 “我們省靈璧石協會經過長期調研和多方論證,確認秦始皇傳國玉璽和氏璧為安徽宿州靈璧石之五彩石。 “這是真的?和氏璧不是出在湖北荊山嗎?別人早就研究出來了?!?/br> 桌上馬上有人表示懷疑,雖然每個人都希望五彩石就是和氏璧,可總要讓人信服才對。 “傳國玉璽”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被視為王朝正統的象征。 其方圓20公分左右,色澤五彩榮耀,質地堅硬,潤滑細膩,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嗣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各諸侯國為了把玉璧擁為己有,想盡辦法互相爭奪,上演了戰國時期一幕精彩的歷史劇,最后這件珍貴玉器竟不知落到何處,成為歷史上的一大疑案。 這件珍貴玉器的來歷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座山下發現了一件貌似普通的玉璞,為了表示自己對君主的忠心,他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玉璞是一種天然玉料,如果不經鋸割,外表看來和普通的石塊沒什么區別。 楚厲王找來相玉家進行鑒定,玉工認為這就是一塊普通的石塊,沒有什么價值。 厲王非常生氣,認為卞和有意欺騙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腳,并把卞和驅逐出楚國。 楚厲王死后,楚武王繼位,卞和趕回楚國,又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武王,玉工仍鑒定為石頭,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腳。 又過了幾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繼位。 這時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獻給楚文王,無奈自己已是風燭殘年,又被砍掉了雙腳,行動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愿望無法實現,卞和便懷抱玉璞來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不止,眼淚都流盡了,眼睛直往外滴血。 這件事傳到了楚文王那里,文王派人問卞和:“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為何哭得如此悲傷呢?” 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為被砍掉雙腳而痛哭,而是因為明明是寶玉卻被誤認為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臣,我是為大王哭泣,他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啊!” 文王聽后,命人把卞和帶到宮殿,并使玉工當面剖開玉璞,果然得到一塊無瑕的美玉。 為了嘉獎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將此玉命名為“和氏之璧”,并把它奉為國寶而珍藏起來。 “和氏璧”發現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各諸侯國,各諸侯國國君都想親眼看看這件寶玉。 公元前333年,楚國吞滅越國,楚威王因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將和氏璧賜給了昭陽。 可就在這時,和氏璧竟失竊了,國寶的不翼而飛震驚了朝廷內外,人們紛紛尋找這件價值連城的寶玉,但終無結果。 人們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了張儀,因為張儀當時正在楚國游說,曾與昭陽一起飲酒,人們認為他有條件、有機會偷竊了和氏璧。 楚國人對張儀嚴刑拷打,張儀拒不承認,楚人無奈,只好將張儀釋放了。 張儀受辱后輾轉到了秦國,后來成為秦國的宰相,為秦國日后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楚國為一件國寶損失了一個人才,這是他們所沒預料到的。 和氏璧銷聲匿跡幾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在趙國出現了,至于和氏璧是怎樣流落到趙國的,已成為歷史上的一個謎。 趙惠文王時,一個名叫繆賢的宦官從某處購買到這塊玉,經玉工鑒定后,方知正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 趙王得知后,便將這件珍貴寶玉強奪去了。 趙國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對這件稀世之寶產生了凱覦之心,就派人送信給趙王,希望用15座城來換取和氏璧。 趙王明知秦國想強取豪奪,但秦國勢力強大,怕得罪秦國招來滅國之災,只好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