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集 JH市場
書迷正在閱讀:精靈世界夾縫求生、被小首富偷偷看上以后、穿成古早反派后我崛起了[快穿]、我的極品女老板、木葉之式神召喚、從大佬到武林盟主、毀掉綠茶人設、雖然人設選好了,但是沒入戲怎么辦、總裁寵妻套路深、他讓白月光當外室
很早,九龍就留意過這個地方了,在金華,曾經也有一個瘋狂的玩石故事…… 在溪邊挖到一塊黃黃的石頭,轉手就賣了一萬元,以至于江邊烏壓壓一片到處是人,大家都在瘋狂地撿石頭……這樣的場景,生活在婺江邊的金華人并不陌生。 他們搶的就是黃蠟石,幾年前,它突然成了收藏家眼中的“香餑餑”,尤其是去年,交易量達到頂峰,據金華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黃蠟石雕專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金華民間的“玩石人”達10余萬人。 50元買進一塊石頭,一轉手就能賣到八000元。 在飄萍路上經營“洪石頭”收藏店的洪大平,是金華工藝美術行業協會黃蠟石雕專業委員會的副會長,他見證了黃蠟石價格的一路飆升。 他記得,2010年,有人用5萬元買進一塊黃蠟石,沒過一個月,就以1八萬元轉手。 這樣的“神話”,幾乎每個周末都在古子城上演。 一兩百元的小石頭,有人以三四萬元的價錢哄搶;就算是一塊品質不太好的黃蠟石,只要擺到攤位上,開價兩三千元,被買走也是分分鐘的事。 洪大平的店里,也曾有過一天賣掉10多塊黃蠟石的記錄。 做了十幾年石頭生意的俞先生回憶,一年前,每到周末的古子城收藏品交易日,飄萍路兩邊都停滿了汽車,晚去一會,根本擠不進。 “里面擺滿了地攤,大多是賣黃蠟石的,保守估計有500多個?!?/br> 俞先生說,這些攤販,有的來自金華本地,也有來自江西、安徽、福建等地,甚至有人從外省運一兩噸石頭趕來,“一個周末的成交額,起碼在300萬元左右?!?/br> 在那種只要是黃蠟石,就有人搶著要的氛圍下,金華各行各業的人都想來分一杯羹,搞苗木的,搞建筑的……都紛紛做起了黃蠟石的生意。 這樣一塊石頭,為何會讓人如此瘋狂,現在的情況又怎么樣? 這是九龍最關心的問題。 說起金華市場的火爆,九龍最早是在方江老師的文章中了解到的,眼見為實,當火車到達金華后,九龍和小喬便一路打聽金華黃蠟石市場在哪里。 經路人指點,他倆來到了古子城飄萍路,那里便是市場落腳點,不巧天空下起了雨,路邊冷冷清清地擺了幾處地攤,不時傳來吆喝聲:“要收攤了,便宜的賣!” 金華市場是從星期六開始,連續二天,九龍到時已太遲了,用金華人的話來說就是,星期六是玩家市場,星期天是垃圾市場.因為好的早已被淘光!九龍從頭逛到尾,也沒見到什么好貨可淘。 九龍問擺地攤的老陳,現在生意如何,老陳大搖其頭,訴苦道:“現在買黃蠟石的人少了,攤位少了一大半,一年前,這里可熱鬧了,現在的黃蠟石要想脫手,沒去年那么容易了。 “我有個朋友,當初花3000元買了塊手掌大小的黃蠟石,如今開價1000元也沒人要,品質差,有雜質,還有裂紋,透光性也不好,這種石頭現在很難脫手?!?/br> 老陳告訴九龍,這個朋友在單位上班,對黃蠟石毫無研究,當時也是看著身邊不少人搶購黃蠟石,腦子一熱就買了,至于石頭的品質,根本不懂。 而這樣的人,在金華不在少數。 手上積壓著一批黃蠟石,三四個月不能脫手的大有人在。 在這些玩家的印象中,黃蠟石市場的冷清是從今年初開始的,曾經摩肩接踵的古子城收藏品交易日,原本有500多個攤位,銳減了300個左右,最明顯的是,安徽、江西等地的攤販來得少了。 為此,不少在古子城擺攤的商販,不得不搞起了促銷活動,買一贈一,尤其是那些品質不太好的黃蠟石,常常被當作贈品贈送。 聽到老陳唉聲嘆氣的聲音,讓九龍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找錯了地方,既然在地攤上找不到好東西,不如去沿街的店鋪里看看,九龍和小喬來到了朱志新的“婺州玉”館逛了逛,他是婺州玉玉石開發研究所負責人,所藏寶貝果然不同凡響,特別是臺山烏鴉皮雕件,個個選料講究,工藝精湛,用他愛人的話說:“當初十塊烏鴉皮才能選到一塊好的,賭性太大,里面綿點多的只好扔了?!?/br> 九龍很好奇,金華本地石頭就不錯,朱總怎么會經營臺山玉,朱總一句話回應:“只要有市場,什么玉都可以經營?!?/br> 這話說的實在,如果寶山大紅凍好,相信也會有市場的,這讓九龍精神為之一振。 隨后來到應建興店里,他的雕件讓九龍明白了什么叫“化腐朽為神奇”.在不少人看來可以隨手扔了的料石里,只要有一個亮點,他就能雕出讓人拍案叫絕的作品,正應愿了那句:沒有不好的料石,只有不好的雕工。 欣賞完不少精彩絕倫的雕件后,見天色還早,九龍便拿起了手機,找到方江老師的電話:“方老師,你在哪?” “我在集古閣,你過來吧?!?/br> 方老師回答。 到了集古閣,見一國字臉,英氣逼人的中年男子正在指點桌面上幾件蠟石雕件,對面一男人用心聆聽著,不用猜,指點江山的肯定是方江老師了。 見面寒暄,問好,方老師大方地和九龍握手:“今天市場人不多,失望了吧!要是昨天來,這里人可不少,我們這里的蠟石以浙江金華衢州一帶石質最佳,歷經河流千年沖刷,糯性最強,溫潤厚重,顏色各異,資源稀缺。 “現在好的很難見到了,各地的蠟石便源源不斷地進來,只要是好的,一來就被淘走,說明不管市場好壞,精品石都不愁賣?!?/br> 九龍點點頭,這次出來,九龍并沒有把大紅凍帶來,主要是不想賣,而且個頭大,攜帶不方便。 看來這個方老師算行家了,不如叫他點評一下自己的大紅凍,石頭雖然沒帶,大紅凍全方位的圖片在手機上存了不少,行家是能一眼認出此石好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