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渺茫
蘭雪堂地下。.. 齊家密室中。 安靜的氛圍中透露著一絲凝重。 齊家當代政、軍、商三大支柱圍著密室中央的長桌坐下,陸云舟坐在了他們之中,他默默看了一眼墻上的巨幅地圖,又看了一眼齊敏、齊敬和齊放那凝重的神情,選擇了暫時保持沉默。 各自落座之后,齊敏沉聲道:“大哥,開始吧!” 齊放將拳頭捏緊,目光殷切地看向齊敬。 齊敬在兩人的目光中,神色卻是有些恍惚,良久,他苦笑一聲,說道:“消息傳回來的時候,我亦是難以相信,但是很遺憾……此事真的被小雨料中了!” 齊敏的臉皮猛地一抽,神色一暗,整個人驀然變得僵硬了起來。 齊放失聲驚呼:“大哥,這難道是真的?” 齊敬沉重地點了點頭,長嘆一聲,說道:“情況遠比想象中的更加嚴峻,幸好得到了小雨的提醒,我派出的人手對此針對性地打探過,原來春申君對于滅魯一事已經準備了多年,幾年前開始,春申君就已經在楚魯邊境軍中安插了人手,開始往邊境秘密囤積糧草,并且大量地派出間諜在魯國境內活動,只怕……楚國的春申君對我們齊家在魯國的情況,也已經有所覺察……” 齊敏和齊放齊齊倒抽了一口涼氣,就連陸云舟都不免皺起了眉頭,擔憂之情浮現心頭。 齊家在魯國的密謀,那是絕對不可以有半點泄密的,若是齊家欲圖以魯國為支點復國的消息傳到了田單的耳中,只怕齊家當真要面臨滅頂之災了。 齊敬面色沉重,神情落寞,嘆息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二弟、三弟,為了不讓春申君起疑心,我已經下令將魯國的大部分人手陸續調回南疆,楚國之大……絕不是我們小小的齊家可以抵擋的,此次小雨奇跡般的預測中此事,也是讓我齊家逃脫了一場滅頂之災,能夠及時抽身,這已是幸甚!復國之事……暫且放棄吧!” 說出這句話的一瞬間,齊敬仿佛瞬間變得老了許多,齊敏和齊放渾身一震,俱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們都明白,這暫時的放棄,意味的其實是永遠的失之交臂! 魯國國力弱小,國政腐朽混亂,在天時地利人和都眷顧齊家的情況下,才能夠讓鄰近的齊家趁虛而入,但若是換由楚國來掌控這片土地,齊家是絕對沒有實力從虎口奪食的! 這一次,能夠從魯國全身而退,已經是天佑齊家了! 陸云舟卻反而稍稍松了口氣,只因他一直都看得很明白,齊家雖大,其力量不足以篡齊,不足以立國,齊家在齊國還遠遠沒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在目前這個階段,是絕對不宜引發田單的懷疑和忌憚的。 其實得知齊家歷代在魯國的圖謀的時候,陸云舟就深感此事不靠譜,只因他明白,哪怕楚國從來沒有計劃要滅魯,以齊家的力量,即便真的自己立國了,也只是個力量弱小、隱患很多的小國罷了!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齊家的確擁有軍隊,但也只不過區區十萬之眾,南疆火牛軍用來震懾齊國國內的大小勢力是足夠了,但在整個齊國的軍隊數量之中,不過占有六分之一罷了。而這十萬大軍也只不過是打出來的旗號,里面還有為數眾多的后勤人員,其中真正能夠有一戰之力的兵力也只不過六七萬罷了! 十萬人的軍隊建立的國家,甚至連千乘之國都談不上,說的不好聽一點,也只是比小小的衛國和周國稍強點罷了!對于帶甲百萬的大國而言,隨便掀起一陣浪花,就能淹沒掉這樣的小國。 當年號稱千乘之國的中山國,算是強大了,甚至參與了公孫衍促成的五國相王,但在大國林立的局面中,也只能夠在夾縫中絕望地等待滅亡罷了! 況且復齊之戰結束后,二十多年來南疆的軍隊太平安寧慣了,當年參與過復齊之戰的老兵逐漸退伍,新兵缺乏血與火的歷練,即便統帥齊放經驗豐富,南疆軍與經常同燕國發生摩擦的北境軍的戰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二十多年過去了,十萬南疆軍中真正見識過戰場的老兵,只怕已經不足一成了,這些剩下的老兵,在當年的戰火中,只是小小的少年,而現在卻成了南疆軍中為數不多的中堅力量。 在這樣的現狀下,若是猝然發生戰爭,結果可想而知了。 再來看齊家復國必經的幾個步驟。 首先齊家里應外合,通過在魯國經營、滲透多年的勢力,迅速的出兵控制住魯國全境。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要知道齊家控制、滲透魯國,這一切都是在暗中進行的,也就是說,齊家在魯國其實是沒有民意基礎的,是不得民心的。這就導致了齊家在占領魯國的過程中,必然要花費大量的力氣穩定局面,并且至少要在魯國留下不少的兵力鎮壓局面。 假設這一切齊家都在齊國還沒反應過來之前,迅速地做到了。下一步齊家還要立即分出兵力,用同樣的步驟掌握滲透已久的城陽都和即墨都。但這里面又有一個問題:作為齊五都的城陽都和即墨都,同樣是有都內的軍隊的,而每個都的軍隊數量,按照齊五都的統一編制,都是五萬人。這五萬人,絕不可能會是齊家的人馬。 想想也是,田單又怎么可能將南疆這么大一塊地方,全部交給齊家的軍隊來掌控呢?田單必然會有所安排,留下地方軍隊對齊家軍起到基本的監視和牽制的作用。 即墨都作為萊人的大本營,便不必多提,但是在都內軍隊的牽制和監視下,齊家在二十多年的孜孜不倦的經營中,能夠做到對城陽都的深度滲透,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對都內軍隊的滲透,那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至少陸云舟相信齊家在目前還沒有做到,否則齊家早就反了! 現在再假設,如果齊家目前已經將這兩支軍隊的眾多中、高層將領都暗地里收買,有把握兵不血刃地控制這兩支軍隊了,并且也在齊國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迅速地掌握了城陽都和即墨都,收編了這兩支都內大軍,真正的實現復國的目標了。 就算這一切都如期望中的那么順利的實現了,但這一切就真的足以憑持了嗎? 不,憑這叛亂之際臨時拼湊起來的毫無凝聚力的松散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擋田單動員的大軍! 太多的前提條件齊家還遠遠未曾達到,這也是齊家在暗中掌控了魯國局勢之后,一直遲遲不動手的根本原因。 在亂世之中,一切都要考慮全局,陸云舟曾經反復推演過齊家復國的整個過程,推演到最后發現,哪怕齊家已經萬事俱備,最后想要成功抵抗住齊國大軍的猛烈反撲,便有且只有一種可能--獲得其他大國的暗中支持! 陸云舟心里很明白,齊國一旦內亂,他國必然趁機插手,或是煽風點火,或是趁火打劫!屆時或許別的大國為了削弱齊國的力量,會暗中支持齊家分裂齊國。這才是齊家復國的唯一希望。 但虎口奪食,真的有那么容易嗎? 他國真的有可能友情贊助嗎? 不會,如果真的有他國參與,齊國分裂的兩塊土地,也只不過會在更激烈的互相碰撞中兩敗俱傷,最后落得個各自被其他國家吞并的結局罷了! 屆時與齊國相鄰的燕、趙、魏、楚,甚至是不相鄰的秦、韓都有可能群起哄搶,爭相在齊國這片殘損的土地上分一杯羹! 在群狼環伺的大環境中,齊國國土被分裂的那一刻,兩塊分裂的土地各自走向滅亡的大趨勢,就已經不可阻擋了。而魯國這片土地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不但不會是有利于齊家的,反倒有可能是一個隨時會爆發的隱患。 退一萬步說,哪怕萬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再次發生了,齊家真的在這等復雜的局面中,對外左右逢源,對內穩定局勢,最終成功地穩定住了局面,千辛萬苦地讓這個嶄新的國家存活了下來,這里面至少也需要十年的艱苦斗爭! 十年,到了那個時候,秦國也徹底恢復了胃口,準備好屠刀,磨刀霍霍向東侵略了。 而這也僅僅只是穩定住了局面,這個新的國家,還遠遠沒有到達徹底站穩腳跟,獲得各國的最終承認,可以正常外交的地步。它的資源、人口、兵力也遠遠沒有達到憑借單干就可以震懾一切的地步! 當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之后,也是過了五十多年,才得到周天子的承認,正式將他們列為諸侯。 而以當年田氏在齊國一手遮天的勢力,取代姜姓呂氏王族,實現篡國的目標,都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歷經了數代的努力才得以實現! 齊家若想讓自己的國家徹底站穩腳跟,獲得國際社會的最終認可,甚至獲得周王室的官方承認,只怕三、五十年都是不夠的。 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 哪怕齊家如有神助,排除萬難,最終建立了這個嶄新的國家。這個天下還有那么多的時間,可以等待這個新國家的一步步崛起嗎? 不,這個天下已經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給齊家了! 在這短暫的進程中,當齊家陷入復國的泥淖中不可自拔的時候,秦國橫掃**,一統天下的格局卻早已不可阻擋! 三十五年之后的公元前22年,這個天下已經是秦國的了,歷史也早已翻過了新的篇章,來到了大一統的新時代。齊家便是曾經費盡千辛萬苦在末日到來前成功建立了國家,這一切又有什么意義呢? 在陸云舟看來,在強秦的時刻威脅下,在不具備壓倒性力量的情況下,單憑齊家的力量貿然建立一個小國家,這樣的舉動,無異于玩火**! 當然,推演中的這一切看似成功的失敗,還得是建立在楚國沒有動手的大前提下,才有極其微小的可能性實現! 只可惜,就在今年,魯國將要被楚滅亡。 齊家在魯國歷經數代的經營和努力,已然白費。 如今的齊家,已經沒有一絲復國的希望了。 陸云舟轉頭看了看自己的父親、大伯和小叔,嘴巴張了一下,最終還是暗自嘆息一聲,決定不把自己對齊家復國的推演如實道出了。 畢竟現在說這個也已經沒有了意義,只會讓父親、大伯和小叔更受打擊罷了。 陸云舟也相信,有些事情,作為齊家當家人的他們,不可能完全沒想到。 如果他們真的沒想到,真的那么莽撞,只怕齊家也不可能等到現在,而是早就倉促起兵了。 齊家密室就此陷入了安靜之中,良久,齊放忽地精神一振,目光炯炯地看向陸云舟。 陸云舟被齊放的眼神嚇了一跳。 齊放按捺住激動之情,滿懷期待地問道:“小雨,聽二哥說,你那日曾說過,對于魯國之事,有挽回之法?” 陸云舟無奈地一攤手,說道:“小叔,天機不可泄露,挽回之法是暫時沒有了,不過小侄在出使之前,對于家族確實是有幾個建議要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