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盒中鐵棒
風小寒伸手,想要撥開淤泥。 但水面忽然生出一道反力,將他的手震開。 風小寒挑了挑眉,說道:“法器?” 何惜柔說道:“挖出來看看?!?/br> 風小寒重新將手深入水中,這次有了準備,水面生出的反力沒有把他彈開,而是被他用蠻力壓了回去。 他在水中握住了那件事物,入手微涼,形狀四方,然后將其提了起來。 一個黃金打造的小盒出現在他的手中。 盒上紋路復雜,但排序整齊,與入遺跡時那做石碑上的雕紋十分相似。 風小寒看著盒子上的縫隙,在手里顛了顛,問道:“打開看看?” 何惜柔想了想,說道:“小心些?!?/br> 風小寒將另一只手放到蓋子上,屏住呼吸。 在這種地方,再小心謹慎都不為過。 只有天曉得盒中有沒有機關,打開盒子的瞬間會不會有毒針射出。 他一手拖著盒底,一手捏著盒蓋,然后輕輕的上下分離。 “鏘”的一聲,宛若龍吟。 盒蓋分離時竟然發出了類似長劍離鞘的聲音! 龍吟聲穿行于野,久久不散,無盡灰色草原似乎隨著這道聲音的減弱而平靜了下來。 所謂“鏘”的一聲,是拔劍時劍身與劍鞘前段的金屬摩擦時發出的聲響。 這個盒子是純金打造,風小寒輕輕一捏都會留下一個清晰的指痕,按理說不應發出這樣的聲響。 何惜柔單手搭在他的肩上,能勉強的站著。 二人相視一眼,都認定了這盒中之物非比尋常。 因為他們可以肯定,那就是長劍出鞘的聲音。 因為他們聽見那道聲音時,雙耳微微有些刺痛,同時感受到了一絲飄渺難以捉摸的劍意。 正是這道劍意刺痛了他們的耳膜。 風小寒掀開盒蓋,更多的劍意溢散出來,但都沒有之前的那道強烈,頗有幾分虛弱的味道,似乎那聲劍音過后,便耗光了盒內事物所有的精氣神,成了一位垂暮老人。 風小寒掀開了盒蓋,只見里面放著一塊細長的黑鐵,正好可以單手握住。 黑鐵上纏著一圈紅色的繩子,看起來極為普通,但看的久了卻有種恍惚的感覺,就像水中的反力那樣,彈開了所有視線,讓人不敢再看。 何惜柔微微挑眉,笑道:“有些意思?!?/br> “確實挺有意思?!?/br> 風小寒拿出黑鐵,說道:“既然是法器,為什么徒有劍意,而無氣息?” “可能是年頭久了罷,不管怎么說終究是一件器物,先留著吧,說不定可以用到?!?/br> …… …… 接下來他們又發現了三件法器,但都已腐朽,內核早損壞無法使用。 “這個應該是黑心子?!?/br> 何惜柔的指尖捏著一粒指甲大小的,黝黑的石子。 如果不是這整片草原都是灰色的,其他顏色的東西太過扎眼的話,兩人甚至不能發現它。 風小寒問道:“黑心子是什么?” “是天機閣的法器,驚棋老人與自己對弈時以棋力證道,洞徹天機,其時紫霞萬千,七色的長虹籠罩了整座山川。而他面前的棋盤與棋子也浸潤其中,光華散去后各具妙用?!?/br> 何惜柔知道他平日只看劍譜拳經,對于這方面的知識了解不多,便解釋道:“棋盤能夠推演天機,當下流行的星光羅盤便是根據那方棋盤精簡而來。而棋子則各具陰陽之力,黑棋屬陰,所以叫黑心子;白棋屬陽,叫做白玉子?!?/br> 風小寒點點頭,連忙問道:“那黑心子中蘊含的陰力如何?” 何惜柔微微一怔,她不知道風小寒解毒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只知這次來烽火山便是尋藥,難道他要找的,和陰陽之力有關? 她搖搖頭,說道:“黑心子的陰力并不強大,除了推演和布陣外,沒有別的用處?!?/br> 風小寒也不失望,如果那么容易就能找到,他也不至于為這一身毒重回蠻荒域了。 但他還是將黑心子鄭重收好。 何惜柔左手拿著一件生銹的鐵牌,右手掌心是一個手環。 “這個鐵牌倒很少見,修行界有件神器名叫翻天印,這個鐵牌便是按照翻天印仿制的。但前朝時期,能仿制神器的技術就已經失傳,難道這遺跡里的是位前朝圣域?” 何惜柔將其收入懷中,如果能帶回去上交宗門,即使紫霞峰不能夠通它完全重現失傳的手藝,也可以窺視一二,對于鍛器一道的研發大有裨益。 何惜柔托起掌心的手環,有些嘆息的說道:“這是件空間法器,可以儲存相當數量的事物,可惜已經徹底報廢了?!?/br> 說完,她便將手環丟到一旁的水坑里。 風小寒看著那個水坑,問道:“這才一天的功夫,就已經撿到了四件法器,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離草原的盡頭更近了?” 何惜柔想了想,說道:“或許吧?!?/br> 兩人歇息好,便再次啟程。 …… ……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人生在世,想要在殘酷的修行界中生存下去,就得比別人都狠。 所以修行界從不缺乏狠人。 有些人狠是對別人,但也有少部分人對自己更狠。 比如那個天機閣的的黃衣男子。 他自廢修為,帶著五位天機閣外山長老與幾件避水法器,毅然進入烽火山。 即便有避水法器的保護,也無法完全免疫漫天的風雷瀑雨。 六人承受著恐怖的壓力,艱難的向著遺跡走去,也不知守在那里的四名長老怎么樣了。 五名外山長老都是洞幽境圓滿的高手,黃衣男子更是崩劫境降級而洞幽的強者,比姜文還要強上一線。 六人展開身法頂住瀑雨,掠過鐵竹林,繞過那片湖,來到了山腰處。 盡管他們已經全力以赴,但由于烏云蔽日與雨幕連綿的緣故,趕石碑群時也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 黃衣男子看著遺跡前的場景微微一怔,沒想到遺跡入口還有這樣的效果。 是的,他是看著,而不是通過感知。 這里有光,但不是陽光,而是火光。 石碑群的周圍仿佛拉起一層無形的屏障,將風雨擋在外面,如同天穹一般。 四名長老圍繞火光而坐,閉目養神,等待風雨停歇的時刻。 結果卻等來了黃衣男子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