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節
接連換了三盆水,李珣才覺得自己的手被洗干凈了。 皇帝出了一身冷汗,聽到外頭還有廝殺聲,顯然是薛義禁軍還未屠完。 他絕望地望著那個面如冠玉的男人,知道他可怕,卻從未親眼見過他的可怕。 李珣命人端來椅子,親自把皇帝扶到椅子上坐下,并認真地整理他的衣冠。 皇帝如提線木偶般由著他折騰,臉色白得不像話。 李珣滿意道:“一國之君,當該有一國之君的樣子?!?/br> 他率先跪了下去,黃覽等人齊齊跪禮。 李珣嚴肅道:“請問陛下,燕王勾結永安侯,趙太傅等人欲對陛下圖謀不軌,該不該抄家滅族?” 皇帝死死地瞪著他,沒有作答。 雙方僵持時,華陽急趕而來,呼道:“五郎!” 皇帝猶如見到了救星,哭喪道:“姑母救救朕!” 李珣偏過頭看她。 華陽雖是女流,卻見過大場面,她無視他滿身殺戮,打圓場說道:“宮里頭亂成了這般,還請五郎坐鎮清理,陛下年幼,又日日守靈疲勞,如今受了驚,還是下去歇著吧?!?/br> 李珣不吃這套,挑眉道:“十五歲,已經不年幼了?!?/br> 皇帝心頭一緊,華陽也有些著急,壓低聲音道:“你莫不是真要干那大逆不道之事?” 李珣看著她不說話。 華陽愈發覺得毛骨悚然,他若真要逆反,是沒有人能攔得住的。 她強制鎮定道:“五郎可莫要忘了當初先帝的重托?!?/br> 像聽到了笑話一般,李珣冷不防笑了,看向皇帝道:“阿姐應該好好問問我的好侄兒,可曾忘了當初他父親留給他的囑咐?!?/br> 這話把皇帝嚇慫了,忙跪到華陽腳下,抱住她的腿道:“姑母救救朕,姑母救救朕!” 華陽把他護到身后,擰眉道:“五郎你休得放肆,琛兒好歹是名正言順的一國之君,你若冥頑不靈,他日史書上必添你一筆?!?/br> 李珣沉默了陣兒,以退為進,“臣就想問陛下,燕王勾結永安侯,趙太傅等人欲對陛下圖謀不軌,該不該抄家滅族?” 華陽看向皇帝,皇帝畏縮不語。 華陽暗暗掐了他一把,他吃痛道:“該?!?/br> 李珣:“那請陛下給臣詔書,臣好清除謀逆黨羽?!?/br> 皇帝恨得咬牙切齒,卻沒有他法,最終在華陽的催促下,他只得下詔。 李珣得了詔書,這才從寢宮撤退。 待一行人走了后,華陽勃然大怒道:“陛下糊涂,你此舉是在逼晉王造-反!” 皇帝哭道:“不是朕的主意,是皇祖母策劃的,朕沒有他法,只得遵從?!?/br> 華陽慍惱道:“真是愚蠢,晉王是何許人,他在京中這些年盤根錯節,豈是燕王能撼動的?”又道,“若是以往有燕王在,還能遏制一番,如今倒好,你們一番折騰把燕王給葬送了,日后晉王沒有敵手,誰還敢爬到他頭上作威作福?” 皇帝懦弱道:“姑母……” 華陽指了指他,恨鐵不成鋼道:“你讓我說你什么好呢,堂堂一國之君,卻受后宅婦人左右,毫無主見,你若有點見解主意,何至于走到如今的地步?” “這些年我周旋于皇室與晉王府之間,有燕王和血書托孤抑制晉王,陛下完全有機會成長壯大,可是你們都干了些什么混賬事?” “郭戎賣官鬻爵鬧得舉國轟動,你們異想天開用燕王殺晉王,好坐收漁翁之利,簡直是可笑至極!” “我就想問陛下,若是今日晉王被燕王斬殺,對皇室來說,把晉王替換成燕王又有何意義?” 被她連番質問,皇帝醍醐灌頂。 華陽痛心疾首道:“五郎重聲譽,是不會輕易逆反的。陛下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現今燕王背上謀逆的罪名被殺,以后再也沒有可以抑制五郎的籌碼,全憑他良心辦事,皇室遲早得完蛋!”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華陽一番言語徹底把皇帝說懵了,似乎這才意識到,晉王是給了他機會的,只是被他們搞砸了。 第172章 一手遮天 李珣拿到詔書后, 親自坐鎮宮中清除叛黨余孽。 城內更是大肆搜捕,查殺。 百姓們聽到外頭的馬蹄和混亂聲,皆緊閉門窗不敢弄出聲響。 膽子大一些的則好奇地趴到門縫往外頭看, 只見火光沖天中, 士兵官差提著兵器在街道上匆匆忙忙。 屋里的一家老小全都繃緊了神經,小聲詢問。 當家的輕聲道:“看裝束像是禁軍, 還有巡防?!?/br> 老人道:“莫不是宮中出了什么事?” “興許是的?!?/br> 屋內一陣沉寂,不敢再繼續探尋下去。因為他們忽然想起當年的齊王案, 也是像今日這般風聲鶴唳。 待到寅時, 宮中余孽被盡數斬殺。 城中搜捕如火如荼。 京兆府賀倪掏出早就備好的小冊子一個個的抓, 一個個的查殺。 禁軍, 玄甲營,京兆府三方協作清查逆黨, 他們的辦事效率奇高,因為經驗豐富。 晨鐘響起時,李珣回了趟王府, 給自家女人報平安。 他知道林二娘膽子小,特地把一身血腥洗得干干凈凈, 從頭發絲到腳底板都弄干凈了才回去的。 林秋曼昨晚一宿沒睡, 那些廝殺聲炸得她腦殼痛, 直到凌晨時她才稍稍瞇了會兒。 迷迷糊糊中, 有人蹭了蹭她的臉。 她被蹭醒, 看到李珣在沖她笑。 鼻息間聞到的是淡淡的松木香, 李珣依舊一身縞素。 林秋曼像是做夢一樣瞇眼看了會他, 她先是看他的手,而后又看他的臉,像狗一樣嗅他身上的氣息。 李珣抿嘴笑問:“你看什么呢?” 林秋曼渾渾噩噩地坐起身, 睡眼惺忪道:“殿下回來了?” 李珣輕輕的“嗯”了一聲。 林秋曼道:“昨晚上……” 李珣溫和道:“有點嘈?!?/br> 林秋曼:“……” 李珣:“以后不會這么嘈了?!?/br> 林秋曼神色復雜地看著他,李珣把她摟進懷里,親昵道:“讓我好好抱會兒?!?/br> 他身上的氣息是她平日里熟悉的松木香,干干凈凈的,清清爽爽。 在某一瞬間,林秋曼不禁產生了錯覺,仿佛這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他剛從政事堂回來。 她憋了憋,問道:“殿下不歇會兒嗎?” 李珣輕聲道:“不歇,還要去忙?!?/br> 林秋曼“哦”了一聲。 李珣又道:“這兩天都不要出門,外頭有點亂?!?/br> 林秋曼沒有說話。 李珣陪了她一刻鐘才離去了。 在她面前,他總會展現出最好的一面給她,因為她膽子小,經不起嚇,他也不愿讓她看到他陰暗殺戮的一面。 今日出門的百姓很少,大多數都待在家里,因為外頭全是官兵在抓人,鬧得人心惶惶。 人們并不知道昨晚發生了什么,只隱約聽到燕王謀逆什么的,但具體情形皆不清楚。 此事牽連甚廣,趙太傅那幫策劃者盡數被捕殺,永安侯府,忠毅伯府,平昌館,春福樓等全被查封。 宮中禁軍和燕王一黨被斬殺的共計兩千多人。 華清門前早已沒有血腥,被沖洗得干干凈凈,仿佛昨晚上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京中的地牢里一下子塞了不少人。 接連數日清查抓捕,李珣這個漁夫滿載而歸。 對于他來說,皇帝不聽話,那就把他的利爪和毒牙都拔掉好了。 現在皇帝成為了真正的傀儡,他身邊能出主意的人全都被殺光了。 以往他忌諱江都燕王,如今燕王也被他以謀逆的罪名干掉了。 不僅如此,江都老巢也被云州和潭陽圍剿。 若論權術,李珣無疑是非常上道兒的,深得他老子武帝精髓。 武帝的幾個兒子中,也只有李珣更像他。 或許武帝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但在國政上卻有雄才偉略。 當年大陳差點斷送,皆是他力挽狂瀾穩固,若能再活些年頭,也許隔壁大周早就被納入大陳疆域了。 遺憾的是,他死得有點早。 把燕王謀逆案相關人員盡數抓獲后,朝廷又恢復了往日的秩序。 刑部,御史臺,大理寺三司會審這起案件。 七七四十九日太皇太后下葬,燕王案必須在下葬前結案。 李珣很是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