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李珣“嗯”了一聲,說道:“你家的五郎也不錯?!?/br> 姜閣老擺手,“跟裴家六郎比起來差遠了,愚昧不堪,入不得眼?!?/br> 李珣笑,“姜閣老此話差矣,各司其職,有些人適宜墨守成規,有些人則適宜激進創新。若說裴六郎適合創新,你家五郎則適合守陳,各有各的價值?!?/br> 被他這樣一說,姜閣老心里頭很是高興,“殿下忒會哄人了?!?/br> 旁的同僚紛紛笑了起來,雖然李珣威嚴的時候不近人情,但大多數都是溫和好說話的,至少表面上能給人一種親和。 下午雪還沒停,李珣獨自撐著暗紅竹骨綢傘出皇城。 他身材高挑,走路不緊不慢,儀態風流。 細密的絨雪落到傘上,潔白的雪狐裘與紅綢傘輝映,靈動又雅致。 偶爾有內侍路過,忍不住匆匆瞥了兩眼。 那人好似一幅畫,紅墻綠瓦,飄雪紛飛,一襲潔白與暗紅游走在世間,不疾不徐,不驕不躁。 宛若蛟龍。 回到晉王府,老陳前去接迎。 李珣帶著滿身風雪進屋,說道:“天冷,陳叔別到處躥,謹防把胳膊凍傷了?!?/br> 老陳笑道:“老奴這陣子閑得發霉,得活動活動?!?/br> 吳嬤嬤上前來把斗篷解下,問道:“郎君可用過午食?” 李珣:“政事堂用過?!庇值?,“等會兒賀倪要過來?!?/br> 他自顧回到臥房,吳嬤嬤去服侍他更衣,把章服換下,換了一身舒適的鴉青便服。 今兒起得早,他有些乏,便半躺在榻上小憩了陣兒。 書房里的炭盆燒得旺,整間屋子溫暖如春。 外頭的小雪還在飄落,莫約躺了近半個時辰,門外傳來老陳的聲音,“郎君,賀京兆來了?!?/br> 李珣應了一聲,慢條斯理地坐起身,去倒了一杯冷水喝。 賀倪推門進來,輕輕把門掩上,向他行了一禮。 李珣重新坐回榻上,問道:“郭家搞出什么事來了?” 賀倪說道:“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朝中捐納歷來無法杜絕,吏部尚書郭戎又是太后娘家,權勢大,縱著下面的人賣官鬻爵?!?/br> “花錢買官的人什么東西都有,那鎮云縣縣令強搶民女搞出人命來了。章家老兒不服氣上告,結果被層層壓了下來。那老兒一怒之下輾轉上京,攔了卑職的轎子,求卑職做主討公道?!?/br> “卑職經過細問,便發現了一些端倪,殿下若要查下去,又得揪好一串螞蚱出來,若借機把吏部空出來換成自己人,倒是個良機?!?/br> 李珣輕輕撫掌,緩緩說道:“我這兩年都把朝廷百官撤換得差不多了吧?!?/br> 賀倪目不斜視,“反正早遲都得全換,再說殿下養著郭家也養得夠久了,鈍刀子該換成快刀了?!?/br> 李珣垂眸笑,虛偽道:“估計圣上又會怨我了?!?/br> 賀倪:“這可怨不得殿下,是娘舅自己不爭氣,盡干些混賬事出來,殿下誅他郭家,替天行道?!?/br> 李珣起身,背著手走到桌案前坐下,拿起一本書籍,道:“你跟御史臺那邊知個聲,把事情做大一點?!蓖nD片刻,“那郭太后,我不打算留了?!?/br> 賀倪:“卑職這就去辦?!?/br> 李珣做了個手勢打發,賀倪不動聲色關門退下了。 室內又陷入了寂靜中,偶爾能聽到銀碳發出“噼啪”聲。 老陳進來伺候茶,李珣認真地翻閱書籍,時不時注筆錄。 老陳說道:“昨兒皇商那邊送來一批食用香料……” 話還未說完,李珣便道:“送去朱家院,那廝喜歡鼓搗吃的?!?/br> 老陳失笑,“那銀碳也送些過去?!?/br> 李珣“嗯”了一聲,隨口道:“問她需要什么自個兒來取,反正我這兒的便宜她是占順手了的?!?/br> 老陳笑道:“好?!蓖nD片刻,“若是能早些進府就更好了?!?/br> 李珣抬頭看他,“她是不會進府的?!?/br> 老陳:“???” 李珣:“暫且放養著,她想往哪兒挪,我就把那兒圈起來,挪一分,圈一寸,折騰不動了,總是會乖乖回來的?!?/br> 老陳掩嘴笑,“這倒適合林二娘的性子?!?/br> 李珣冷嗤道:“還跟我說強扭的瓜不甜,瓜都已經扭下來了,甜不甜也就這樣了?!鳖D了頓,“我記得庫房里好像還有兩條西域進貢來的波斯絨毯,也給她送過去?!?/br> 老陳應了聲是,便下去辦差。 另一邊的林秋曼閑著無聊,縮在房里烤rou干吃。 上回在驪山獵場那幾天,還別說,那風干的羊rou烤出來是真的香。 聽到外頭傳來張氏的聲音,說王府家奴送香料來了,她立馬出去看。 第120章 會疼人的李狗子 多數香料屬于進口貨, 價格昂貴。 林秋曼得了一批,很是高興。 那兩條波斯羊絨毯她留了一條,另一條給周氏留著。 王府家奴帶話說她需要什么可以自行去王府取。 林秋曼抱著手爐, 不客氣道:“那敢情好, 晉王府遲早都得被我搬空?!?/br> 張氏提醒道:“外頭冷,小娘子還是進屋去吧, 這里有蓮心安排,仔細凍著身子?!?/br> 林秋曼回屋去了。 室內暖烘烘的, 她又不用上班, 生活節奏忒慢, 人也變得懶惰起來, 成日里吃吃喝喝的養膘。 之后沒隔兩日,華陽館的招募告示貼了出來。 第一批只收納五十名女郎學繡藝, 年紀是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身體健康,且家族無作jian犯科不良史。 剛開始貼出來沒有什么反應, 后來林秋曼把告示改了一下,注明學成之后可以推薦進宮做繡娘和往江南織造府推送。 漸漸的, 開始有人去華陽館詢問了, 因為人們看到了利益好處。 這兩天林秋曼都在華陽館呆著, 興致勃勃跟那些市井女郎作咨詢解答。 她林二娘就是個活招牌, 不少女郎都聽過她在公堂上的事跡, 知道是為女郎們辦實事的人, 也信了華陽館能給她們謀出路。 在華陽館耽擱了幾天, 林秋曼派家奴阿五去打聽上回找過她的程娘子,結果晚上阿五帶回來的消息令她震驚不已,說程娘子在前兒死了。 林秋曼差點打翻了杯盞, 錯愕道:“好好的一個娘子怎么就突然死了?” 阿五回答道:“小的去問過丘家村鄰里,說是突發心疾死的,用草席裹著送了回來。程娘子家里人去商戶那里鬧了一場,賠了點錢銀打發了,昨兒下午下葬埋的?!?/br> 聽到此,林秋曼的心里頭不知是什么滋味。 張氏做了個打發的手勢,阿五下去了,林秋曼端著杯盞愣神。 張氏有些擔憂她,喊道:“小娘子?” 林秋曼回過神兒,張氏:“這都是程娘子的命?!?/br> 林秋曼搖頭,“我其實是可以救她的,再不濟,先給她贖了身,再送進華陽館,她離了娘家往后就有生路的?!?/br> “小娘子……” “那程娘子才十七八歲,未來有無限可能,她既然找上門來,我當時怎么就猶豫了呢,若我當時沒有猶豫就出手,她或許就能活了?!?/br> “小娘子?!?/br> “張mama我心里頭其實有點難受,對她來說脫離泥潭難于登天,可對我來說不過就是舉手之勞,我只需要借華陽府的手就能把她撈出來的,可是我沒有……” “小娘子莫要自責,那都是她的命,命里有這道劫難,皆是她的定數,誰也改不了?!?/br> 林秋曼搖頭,語氣有些激動,“我從來不信命,我自己的命就是靠我自己去掙的。生前如此,死后一樣,往后還是這般!” 這話張氏聽不明白,不解道:“小娘子胡說些什么?” 林秋曼愣了愣,意識到自己失言了,黯然道:“沒什么,我想一個人靜一靜?!?/br> 張氏弄不明白她為何這般激動,還想說什么,林秋曼打斷道:“我沒事,就是忽然聽到程娘子死了,心里頭不痛快?!?/br> “小娘子莫要胡思亂想,程娘子的事與你無關,你無需自責?!?/br> “嗯,我都知道?!?/br> 張氏憂心忡忡地下去了。 林秋曼像木頭似的望著跳躍的燭火,心里頭悔得要命。 其實替程娘子贖身也花不了幾個錢,只要拿到了她的賣身契,把她送進華陽館學繡藝,往后脫離娘家人便有各種可能。 明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卻被她給疏忽了。 林秋曼挫敗地捂住臉頰,越想越覺得懊悔,最后索性扇了自己兩耳刮子。 臉上火辣辣的疼,令她的腦子清醒了幾分。 她不是圣母,對程娘子的遭遇雖生同情,卻也沒到真情實感的地步,只是覺得她們很相像。 重男輕女這個話題委實沉重,更何況在這個封建時代。 哪怕是現代社會,在某些父母心中,仍舊是存在的。 好比她生前的那個家。 明明都是親生的,父母對待弟弟的感情就是不一樣,總是叫她讓著小的。 但凡有什么東西,首先是弟弟的,在那個家里她仿佛是多余的。 如果她想要什么東西,就得哭鬧,去爭搶,要不然他們永遠都不會想到她。 想到生前不愉快的經歷,林秋曼是深惡痛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