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諸葛慧
第四十七章諸葛慧 寨墻上兩人松了口氣,其中一人道“終于走了,這幫家伙真是難纏,諸葛排長如果不是用汝之辦法,恐怕這次咱們的情形要被這些人查個底兒朝天,看來這幫家伙沒cao好心呢!” 那被叫做諸葛的年輕人搖了搖頭道“某也是遵照主公的方略行事,對這些胡人一定要小心加小心,才如此做的,畢竟這個世道可不安穩,某估計如果這些胡人對三岔口起了歹意的話,以她們的反應和計謀,肯定會在一個吾等最想不到的一個時間襲擊?!?/br> 另一人搖頭道“是否汝諸葛一門都是些變態,某看汝之才能已快要趕上汝先祖孔明先生了?!?/br> “單領隊,某這些小聰明不值一提,哪里敢與先祖并提,只是小心無大錯罷了?!敝T葛慧搖了搖頭,心中卻想起主公給他們講課時說的話,暗道,先祖可是比不上主公啊,只是這話卻不會出口。 當下轉身下了寨墻,兩人急走了幾步,來到一處店鋪前,先后進了鋪子。 進了里間門前,諸葛慧沖著里面喊道“報告,諸葛慧奉命報道!” “進來說話!” 兩人進了里間,敬禮之后諸葛慧匯報道“報告趙副團長,鮮卑商隊已經離開,屬下已派斥候好手跟上隨時匯報消息,鮮卑大營也已在我視線之中,有任何異動,便會及時匯報?!?/br> “汝二人任務完成得很好,汝先一旁坐下?!壁w志異轉過頭對著單歸仁問道“單領隊,汝見過那拓跋猗迤,以你來看此人如何?” 單歸仁皺了皺眉頭道“趙副團長,此次與鮮卑人相遇乃是意料之外之事,至于拓跋猗迤此人,卑職看不透,此人喜怒不形于色,乃是城府很深之輩,看此人手下對其極為敬佩,可以想象此人在軍中極有威望,不過此人身體不是太好,至于其他方面卑職還沒有探出來!” “諸葛,汝一路與這些鮮卑騎兵同行,以汝眼光看,吾等軍力與其相敵,我軍有幾分勝算?” “秉團長,這些鮮卑騎兵雖只五十余騎,卻俱是戰場廝殺多年之輩,而且器械精良,這樣的戰力,如果正面與其相遇,屬下估計可與吾等三倍之數對敵不落下風?!?/br> 諸葛慧講的一點也不夸張,萬家寨的士兵雖然訓練已超過三個月,一些入軍較早的也已經快要半年,但是這些士兵如果與鮮卑騎兵用冷兵器匹尅,絕不是鮮卑騎兵的對手,不管怎樣的訓練條件,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趕得上這些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終日里廝殺的鮮卑騎兵的。萬家寨的士兵畢竟都是些剛放下鋤頭不久的農民而已,盡管這些農民閑時舞槍弄棒的,那也不是像小說中寫的那么玄乎,說實話在成城眼里,他手下的士兵只是一些剛學會隊列的菜鳥而已,一個合格的士兵起碼得有一年以上才能訓練出來。 對于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士兵被自己手下的軍官如此貶低趙志異臉色也有點掛不住,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士兵的能耐,并沒有反駁。而是又繼續問道“以汝之見,如果兩軍對敵,我軍應如何應對?” “團長大人是要考校卑職了?!敝T葛慧拱手對趙志異道。 “其實大人很清楚,以主公之智,早已有了應對之策!” “不愧是孔明后人,汝之才智絕不弱于令先祖。汝之所言不錯,主公早就針對胡人騎兵戰力強盛,與之正面相拼處于不利之勢,研究出一套致勝之法,到了近日,已有所成效,胡人不來便罷,膽敢前來咱便用其試試這刀鋒之利!” 說完,伸手起身從旁邊的柜中拿出一卷紙張放到桌上鋪開,諸葛慧抬眼望去,吃了一驚,只見直上紅藍綠各色把山川河流分的清晰無比,仔細再看,原來是鄴都方圓百里之內的山川河流地勢分布圖,驚訝道“主公真是神通廣大,如此精細地圖,也不知是如何繪出,奇技??!” 諸葛慧并不知道這是成城用無人機航拍下來的地圖,用智腦合并而成,限于無人機的材質和電力,他花費了不少時間才把方圓百十公里的地圖測繪出來。本來他想用現代時空中的現成地圖,雖然相隔千多年山脈的大勢不會有啥大的改變,河流村莊之類的西晉時空與現代相比要荒蠻得多。所以才用無人機開始測繪附近百里的地圖。把這些拍下來的照片拿到現代時空的勘探車上讓小智合成,然后再拿到西晉時空使用。 萬家寨所有人都知道自家主公絕不是凡人,對于這些莫名出現的東西逐漸有了免疫,也只有諸如諸葛慧這樣的剛來不久的人驚奇。 “主公不在,吾等就要為主公守住這份基業,誰敢來犯,殺之!”趙志異冷冷道。 王子恢又帶著兩百余士兵進了山林,出來又得半月,這段時間估計又靠不上了,雖然能夠聯系到,但是趙志異有信心憑他一營的三個連,加上炮排,就是三百強弓手,三百步槍手,三百長槍手,如今再有諸葛慧的護衛連相助,又是憑借地利優勢,武器方面遠超胡人的實力,區區一千來人的胡人騎兵,只要敢來,絕對是送死的份。而且他有信心把來犯之敵盡數全殲! 幾個人商量好迎敵之策,便靜下心來等待。結果一等好半天,一直等到斥候來報說,鮮卑騎兵已經朝鄴都方向奔去。幾個人才很是惱火的明白,感情自己這幾人瞎忙了半天,白小心了。 不過也沒有放松了警惕,一直把斥候遠遠放到了五十里外的趙集,離鄴都只有三十里,有任何情況斥候可以隨時用無線電向三岔口匯報。 隨后的半月里,雖然一直盯著鮮卑大營的動靜,但是其一直沒有任何異動,監視的人慢慢也就放松了不少。 隨著天氣的轉暖,春耕的事情都提到了萬家寨每個人的頭上的時候,鮮卑人卻開始行動了。 春祭是個隆重的儀式,萬家寨,三岔口兩處都由德高望重的老農扶犁拉牛,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春祭,而大多數萬家寨人的注意力都移至了各自的寨子里,萬家寨的寨民們已經分到了各自的一份土地,雖然不多每個人只有五畝,本來額定的土地是十畝地每人,但是去年冬天至今總共開墾出的土地也不過八千來畝,其中已經種上小麥的土地僅有三千余畝,剩余的五千來畝地都是入冬后燒荒砍伐樹木臨時開墾出來的荒地,即便是開春后種上春黍也打不了多少糧食。但是每個人臉上卻都洋溢著笑容,主公仁義,每個人不但分到了五畝地,前三年竟然不用繳稅,三年后的稅收也不會超過兩成,這天底下除了主公會對他們如此好,哪怕是朝廷也不可能如此啊。要知道主公可是連種子農具都是無償發放使用的呢,甚至在這一季莊稼未收之前的口糧主公也是供應的。在這個年代這簡直比父母還要好,僅僅一個土地臨時政策就讓這兩地的百姓死心塌地。 春季儀式一結束馬上就要開始分地,所以每個人無論男女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春祭。數千人幾乎全部出動,擁隨著劉成基和幾位年齡較高的老農牽著一頭寨子里最壯的黃牛,拜過天地祖神后,來到了寨外的一塊土地上開始了303年的第一犁。 而伴隨著第一犁而來的便是鮮卑騎兵來襲的消息,好像預示著在這一年中戰亂會繼續伴隨著萬家寨而不得安寧。 這一次鮮卑騎兵來的極為突然,本來斥候一直盯著這些家伙足有二十天,一直等到這些人拔營回返,上了官道越過通往三岔口的道路三十里后,斥候才返回。 …………………………——————………………………… 三岔口的寨墻經過一個多月的加固增高,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小的村寨,足足六米高的寨墻,足以擋住沒有攻城器械的大部分胡人騎兵,當然這要取決于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不得不承認,鮮卑人選了一個很好的時間,大部分的西晉百姓今天都要舉行春祭,肯定是要出寨的。連夜悄然趕來的鮮卑騎兵便躲在離三岔口五六里地的一片林子里,靜靜等待三岔口人群出寨舉行春祭之時,利用騎兵的優勢,沖進三岔口。 拓跋猗迤自認智謀無雙,起碼在整個北地還沒有他服氣的人物,幾十年來在北地縱橫馳騁,烈馬彎刀,為鮮卑部族打下了一份足以自豪的地盤,使得漢末之時狹窄的一點僅夠生存的草場,變成一個轄地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超大部族。與東西兩部鮮卑合稱為三大鮮卑部族,在這二十年內逐漸成為三部之首,如果不是鮮卑三部內部無法調和,不然憑著草原民族的彪悍與善戰,恐怕趁著中原大亂之際問鼎中原也不是太過難之事,如果沒有成城的介入,按照歷史的發展,中部鮮卑也即是拓跋猗迤這一部的后代首領,八十多年后成功入主中原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北魏王朝。不過現在嗎就說不定了。 如今的中部鮮卑已占據如今的蒙古大部,雖然北部已無大敵,東西兩部雖然不合暫時卻不會相敵,唯一可慮的就是目前鮮卑族的東主也即是大晉皇朝的實力,他可不像別的部族長老那般短視無知,以為憑著烈馬彎刀就能問鼎中原,強盛如匈奴早年間稱雄于大陸上千年結果呢還不是倒在了漢人的腳下。草原民族天生的短板也造成了一時的強盛卻無法長久的延續,一如那天邊流星。 作為中部鮮卑的智者,延續部族的重任他責無旁貸,因此對于萬家寨出現的諸般事物,他第一個想法便是據為己有,待到了解到三岔口的布防情形后,他并沒有馬上行動,而是通過在鄴都的眼線了解關于萬家寨的一切情報與訊息,哪怕是一個傳聞他都細細研究推敲,自然萬余兵馬強攻萬家寨遭到失敗的消息他自然沒有拉下,對于眾人口中的的萬家寨實力如何厲害他并沒有相信多少,之于口中的怪獸之類的傳言他則歸咎于敗兵的夸大與推卸,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二十天后,結束了與成都王司馬穎的會晤,帶著司馬穎的承諾與收獲踏上了歸程,自然對于萬家寨的好東西不會放過,他已經做好了把這里的工匠全部帶走的計劃,專門在鄴都購買了不少馬車,以便能夠迅速轉移走這些人口和貨物,消除他們來過的蹤跡。 選擇了一個最好的時間,提前在夜里把八百騎兵悄悄埋伏在離三岔口附近的林中,就是等待最好的機會以便攻三岔口一個措手。 而朱春焦急的等待著時間的臨近,天氣陰沉的仿佛能滴下水來,身后的騎兵們都已經站在了各自的戰馬前整理各自的武器,即便是在這陰冷的凌晨,這些士兵都保持著極佳的作戰狀態。這八百近衛騎兵可是從十萬鮮卑大軍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每一個都是生裂虎狼的勇士,在以往的戰斗中皆是戰功赫赫,才能入選到鷹衛中來。 沒有陽光的天氣而朱春不太清楚準確的時辰,以他的猜測,快要到寅時了。 果然,沒有讓他多等,便有斥候前來稟報說,三岔口有人出來開始舉行春祭儀式。而朱春大喜跟旁邊的去斤忽對視一眼點了點頭轉身上了戰馬拔出彎刀道“勇士們,上馬,隨我一起去殺敵!” 嘩啦啦的武器碰撞聲中,隨著戰馬得勒具被放開,一些戰馬發出偶爾的嘶鳴,八百鮮卑鷹衛騎兵悄然奔出,殺向三岔口。 林中的某處土石忽然動了動,一個身影緩緩退開。 數百人聚集在鎮外不遠的一塊田地中開始今年的春祭最后一道儀式,開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近千人的場面熱鬧非凡,在入春的第一犁被耕牛拉動離開黃色的土壤后,人群歡呼起來,卻沒有發現遠處騰起一片黃塵。 鮮卑騎兵打馬小步奔跑,養著馬力,知道此時并不是沖擊的時候,慢步小跑的騎兵們都緊閉著嘴唇,涂著油彩刻畫著紋路的面目顯得格外猙獰,拐過一道大彎后就是直通三岔口的一條大路,越有千米,這一千米的距離正好騎兵提速與攻擊的最佳距離。稍稍整隊后,一打手勢,兩隊騎兵率先開路,順著大路直插而下,殺向不遠處的一千米外的人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