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BE世界里求HE[快穿]、[綜漫]被迫去臥底的我躺贏了、從崩壞世界開始的綜漫旅者、撿到一座科技城、圣子殿下在線挼貓、穿越后嫁給了殘疾大叔、我靠馬甲勇闖靈異位面、溫柔舐骨、海賊之文虎大將、誘捕(高H)
鄧鏗在廈門碼頭的候船室內,與隨行的官員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會晤。 這次會晤主要是了解這些官員對臺灣日后發展的看法,雖然大部分僅僅只是一言蓋過,但最起碼可以表露出一定的個人觀點和習性。這對日后在臺灣共同工作奠定基礎了解,也讓鄧鏗下船之后知道該如何著手分配工作。 到了傍晚六點鐘整時,南洋艦隊第三分隊集合完畢,五艘中型軍艦、八艘小型軍艦,至于原隸屬于分隊的快艇、魚雷艇等等全部取消編制。隨同第三分隊一同抵達港口的還有兩艘中國郵輪,官員們和部分士兵登上郵輪,另外一部分士兵則分攤到各軍艦上。 登船的過程持續了兩個鐘頭,八點過后這支艦隊才正式駛離廈門港口。 在碼頭上送行的人群,看著艦隊越行越遠,不少人發出了一聲感嘆。他們都知道艦隊帶走的是南京中央政府的雄心壯志,而帶回來的則是中國版圖終歸完全。這是一項壯舉,有幸能參與這項壯舉的人,必然會在歷史上留下贊譽之名。 “咱們中國終于走上強國道路了!” “是啊,是啊,回頭想想這幾十年來真不容易。但是這最近的幾年來卻大有改觀?!?/br> “吳元首能夠讓咱們中國變得完整,真正又是開創了千古奇功啊?!?/br> “這場戰爭為吳元首爭取到了絕古超今的盛譽,等到戰爭結束之后,吳元首還會只甘心當這個元首嗎?” 周圍眾人聽聞此言立刻驚愕起來,目光紛紛投向了說這番話的人,只見對方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表情是一副高瞻遠慮的樣子。大家相互對視一眼,都不認識這個老人的來路,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卷八:世界大戰 第1094章,新的議和 在臺灣問題解決之后,上海和平大飯店繼而恢復了議和談判進程。 中日雙方代表團在第二天早上召開了新一輪的談判會議,就在之前的幾天時間里,雖然大家都在關注臺灣政權的轉交工作,可核心人物私底下仍然還是為議和條款忙碌著。談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盡管中國取得主動權,可也必須知道日本方面的全部底細,只有這樣才能制訂足夠利益的文本。 就好比二十年前的甲午戰爭,當清廷的議和代表團抵達日本之后,日本政府將一份已經翻譯好的友好聲明文書交給清廷代表。清廷代表沒有仔細多想,直接把這份由日本人翻譯成中文的文書一字不漏的用電報發回國內,并且還是使用大使館級別的電報密碼。結果可想而知,日本對照中文文書,一下子就破譯了清廷大使館的電報密碼。 正因為如此,整個甲午議和談判清廷代表幾乎毫無秘密可言,慈禧交給李鴻章的議和底線全部讓日本人得知。在隨后的幾天里,日本人非常精準的把握議和條件,讓清廷失去了所有回旋余地。 縱然此時中國代表并不清楚日本的底線是什么,但是按照外交部分析和元首特別交代,有一些必要條件是必須達成。臺灣只是其中之一,其余的則是在第一次議和談判的基礎上加以擴大。而問題就是擴大多少倍! 這一場的談判會議上并沒有進行多少新條件的討論,僅僅是先確定第一次議和談判的框架。中方代表換了一種方式來交涉,將議和分化為幾個大塊,其一是賠款,其二是割地,其三軍事限制,其四是通商特權。 從框架上來看,這確實是一份正常的議和內容。雖然甲午戰爭時日本沒有嚴格限制中國軍事發展,但那是因為當時日本獲得了朝鮮特權,不允許中國在朝鮮駐兵。這在當時已經可以算得上是軍事限制。 日方代表象征性的爭取了一番,嘗試能夠先發制人在大框架上減少壓力,可畢竟這只是一份框架,還沒有任何實質的條文內容。最終象征性的爭取變得毫無意義,只能確定了這一份議和協議的步驟。 中午休息了幾個小時,中日雙方都需要時間來考慮接下來的談判著手點。 到了傍晚時分用過晚飯后,這才緊接著召開第二場會議。這是中國方面故意安排的會議時間,晚上開會彼此都不想拖延的太久,因此自然會盡快確定條文,這樣以來也省得大家做無所謂的爭執和猶豫。 在這場會議上,中方代表總算開始切入正題,直接拋出了戰爭賠款的談判。經過一番角逐,中方代表原本要在第一次議和時的八千萬美元賠款上擴大到三億美元,畢竟今昔非比往昔,當初八千萬美元時是日本不珍惜,出爾反爾結果還是一敗再敗,理所當然要加重懲處。 但是如此龐大的戰爭賠償經費,即便日本政府想要花錢消災,然而以目前國內經濟金融環境來看,根本是不可能償還的清楚。畢竟現在日本政府不僅僅是要承擔戰爭賠償,還有之前欠下的各種外債,只怕未來一百年之內的大部分國庫收入都要用來支付。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日本一位財政代表非常無奈的說道:“如果中方承諾我們日本國分期八十年到一百年來償還這筆債務,或許我們是可以答應的。但是未來的情況誰也不知道會怎么樣,也許因為匯率變動,又也許因為國際政局變動,說不定反而會導致這筆拖欠過久的債務不了了之??傊?,我希望中方能夠慎重考慮?!?/br> 原本外交部副部長陸宗輿認為無所謂,就讓日本欠中國八十年的債務,不急著在幾年內就收回所有戰爭賠款。這八十年的時間,收利息都有賺頭,何必還要同情一個出爾反爾的卑鄙國家呢? 不過經過中國外交部的內部交談之后,考慮到中國正在秘密執行的“東亞經濟復蘇計劃”,日本根本無力支付這么巨大的一筆戰爭賠款。索性先在戰爭賠款上讓步,接下來再在其他方面多爭取一些,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于是,中日雙方很快簽訂了第一份賠款協議,將三億美元縮減到一億八千萬美元。 協議上規定,日本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支付兩千萬美元的首期賠款,從次年開始每年償還五百萬美元,三十二年之內全部償還完畢。每年的利息為四厘,在償還期之內若有逾期,則按照月息三厘賠償,并且采取利滾利的形式來計算,直到逾期款項和利息全部支付完畢。如果三十二年之后仍然無法還清債務,則剩下的尾款以同樣方式計算。 首期賠款兩千萬美元以現金或者等價黃金、白銀支付,所有分期付款的款項都以日本海關關稅做抵押,到時候由中國派遣監稅官常駐日本海關總部,負責整理和記錄日本關稅。 第二場會議結束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三十分,但是中國代表依然樂此不疲的搶時間召開了一場簡單的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告了戰爭賠款的相關內容。 中國外交部不僅是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往后只要每簽署一份條約都會召開一次發布會,哪怕再晚也不例外。 此舉的目的就是在針對日本之前出爾反爾,縱然大家都清楚這次議和基本上不會再有變卦,但中方偏偏要借此惡心日本人一把。先要讓外界第一時間知道中日議和談判的進展,同時把相關內容公諸于眾,讓全世界都知道日本的態度。倘若日本再出爾反爾,到時候全世界就是這次議和談判的公證人。 之后幾天時間里,中日雙方一直就割地問題爭執不休。 中方代表不僅要求遵照第一次議和時簽署的協議,將對馬島劃歸中國所用,更是獅子大開口的要割掉長崎和福岡。當然,外交部很清楚日本是絕不會答應這個條件,他們只不過是先把要求抬高,然后再慢慢往下談。 中日雙方就這個問題討論了兩天時間,雙方態度都很堅決,一步也不肯退讓。 日本代表都是一副憤怒的情緒:你們中國還沒打到我們本土上來,就敢割讓我們本土?當初甲午戰爭我們也沒這么無禮過! 到了第三天,中方代表裝作被逼無奈的樣子,只好先松口讓步。隨即提出了琉球王國復國獨立,以及割讓南鹿兒島幾座島嶼的要求。 這同樣無法讓日本代表接受,縱然南鹿兒島地域沒有長崎和福岡那么廣泛,可畢竟是日本西南重要的海疆門戶。同時如果失去南鹿兒島,日本領海幾乎要縮小四分之一。至于琉球的幾座島嶼,不算上之前的殖民統治,這里已經被日本吞并四十多年了,琉球百姓幾乎完全與日本同化,豈能說復國就復國? 顧維鈞就此事在會場上大喝日方代表:“我中華民國奉行反殖民反侵略的對外國策,豈不說是琉球王國王室求助于我國,就算并不如此,當初你們日本違背公理和公義,前行出兵攻占琉球王國,今時今日我們中華民國也要代替琉球民族來討一個公道!” 日本代表只當這番話是冠冕堂皇的言論,什么討公道、什么反殖民反侵略,無非只是一個籠絡人心的噱頭而已。在當時激烈的爭論環境之下,一些日本代表情急之下甚至高呼讓沖繩島全體居民公投,如果有足夠票數支持復國,日本政府絕不干涉。 顧維鈞冷笑的說道:“你們在琉球的移民有什么資格參與琉球王國復國的公投?總之,這件事是我們元首嚴肅交代下來,如果你們日本不接受,后果自負?!?/br> 十分鐘后,這次談判會議因為觀點激烈沖突而被迫中止。 而從這一天開始,中方代表根本不急著恢復談判,對此事一副不聞不問的態度。 卷八:世界大戰 第1095章,戰場和會場 日本代表依然情緒上頭,他們紛紛認為中國是欺人太甚,提出如此無理的要求,這是根本不能答應的條件。既然談不攏,那索性就僵持著,倒要看看中國軍隊是不是愿意為了無理的要求繼續浪費物資、浪費生命。 不過日本代表很快就失算了,或許對于日本軍隊而言,因為聽說已經展開議和談判,所以在戰場上的情緒越來越消極,只等著和談結束收拾東西打道回國??墒菍χ袊婈爜碚f,在和談結束之前是爭功奪利最好的機會,趁著日本人士氣低落、狀態消極之時,多殺一個小鬼子就能多一份功績,多搶一些戰利品回國后就能多一份家產,何樂而不為? 尤其是三十七師和海軍陸戰隊,因為被日軍發動人海戰術堵在了漢城城內,面子上一直過不去。哪怕是議和談判開始之后,他們的攻勢依然沒有絲毫放松。隨著另外三個旅的海軍陸戰隊支援上來,再加上漢城城內的傷亡與日俱增,日軍的頑固防線終于松動了。 正好就在議和談判僵持的那幾天,三十七師和海軍陸戰隊旅配合鐵路修好之后開上來的裝甲團,一鼓作氣將日軍在漢城城內的防線全部摧垮。不僅如此,飽受郁悶之氣的三十七師更是在城內大開殺戒,不管是日本正規軍還是民兵,只要手里有任何類似武器的東西,一律開槍射殺。 于是在八月十八日這天,震驚中外的漢城大屠殺發生了。不過這次屠殺不像是之前的案例,受害者要么是朝鮮人、要么是中國人。而是徹底調轉了人物身份,中國人瘋狂屠殺日本人,僅僅這一天之內竟造成了八千人的死亡,其中只有三千人是士兵,四千人是日本僑民,余下一千不到則是分辨不清楚的朝鮮人。 三十七師企圖掩蓋這場屠殺行為,對外聲稱所有遇害者都是戰場上的士兵,絕對沒有任何俘虜或者平民。哪怕有平民,也是被日本軍隊強行武裝起來的民兵,中國軍隊迫不得已必須下手。甚至還舉出例子這些民兵是如何如何參與作戰,如何如何是參與rou搏等等。 可是當時在漢城的不僅有日本人,也有許多英國、法國、美國等外國僑商在場。 這些外國人親眼目睹了整個屠殺的過程,盡管中國士兵確實沒有進行大規模集體殺戮,可從始至終都拒絕日本軍民的投降,大軍突破陣地之后,哪怕是那些放下武器、舉手求饒的人都會直接殺死,而且還拒絕給日本傷員進行救治,從而導致許多傷員因此而死亡。 很快,三篇由外國人撰寫的報道在幾天后刊登在上海國際報紙上,正式揭露了漢城所發生的這一切。然而這些報道僅僅只引起了微弱的關注力,繼而就被新的新聞代替,關于八月十八日那天發生的漢城大屠殺,最終只能留給歷史學家去考證、去翻牌。 平壤前沿參謀部在接到這些消息后,蔡鍔只是發出了一封言辭警告的電報,調回了幾名三十七師的參謀官回來寫檢討,卻沒有進行其他實質的懲治。并非蔡鍔偏袒,也并非他受到同樣的情緒影響,而是在他看來,既然日本采取動員兵戰術,那就只能用殘忍的傷亡情況來打擊敵人。戰場上本來就是殘酷的,上了戰場自然要承受傷亡! 日本議和代表團收到了漢城告破的消息,隨同這份電報一起發來的,還有一些日本國內的報道,當然也有幾篇摘錄的上海國際報紙刊登的幾篇文章,其中免不了就是中國軍隊制造屠殺的事件。 看完這些電報和文章之后,整個日本議和代表團都震動了。 一些年輕氣盛的代表揚言要去質問中國代表團,但是卻被老一輩的官員們攔了下來。 “沒用的,既然戰爭沒有結束,殘酷的事情就有理由發生下去?!?/br> “是啊,哪怕我們現在去找他們對峙,他們甚至都可以明目張膽的回應,這是故意安排的屠殺事件,目的就是打擊我們議和的信心?!?/br> “如果繼續談判繼續僵持下去,往后可能還會發生更多的慘案?!?/br> “我們來中國議和的目的正是為了保住這些士兵和平民??!” 除了戰場上的壓力,日本國內的壓力同樣在煎熬著議和代表團的全體成員。 無數家庭期待著自己的親朋好友能安全歸來,日本政府同樣再也受不住戰場上的損傷。要知道現在每戰死一個士兵,戰爭結束之后的撫恤工作就加重一分,老百姓的情緒也會更加低落一分。到時候直接會影響到戰后的恢復建設,這跟賠錢給中國有什么兩樣? 因此,日本政府在十二個小時之內連發三封電報,督促議和進程不可僵持下去,盡快恢復議和談判,盡快結束戰爭。 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日本議和代表團終于動搖了。傍晚七點鐘緊急聯絡了中國方面,愿意就割地的問題讓步,希望能立刻恢復談判會議。 中國代表團這才不慌不忙的召集成員,走進了和平大飯店的會場,但是在南鹿兒島的問題非但沒有改變立場,反而變得更加強烈。如果日本不答應這個條件,談判繼續休止,戰爭繼續進行,直到日本放下架子為止。 談判會議一直進行到深夜十點鐘,西園寺公望在萬般無奈之下簽署了這份條約。 他知道自己回國之后,必然會如同當年的李鴻章一樣,受到國民千夫所指、忍受眾多委屈和唾罵。他同樣知道,自己這把老骨頭能為國家所做的只有這些,讓罪名橫加到一人身上,換來大日本帝國東山再起的路基。 在這份協議上規定,對馬島和南鹿兒島的兩座大島及其附屬小島嶼全部做為戰爭賠償,割讓給中華民國行使主權。并且承認琉球王國復國獨立,為日本當年犯下的侵略琉球罪行做出“誠懇”的道歉。 附屬協議是關于國家領海的變更,因為對馬島和南鹿兒島的割讓,大部分周圍海域都必須隨同一起讓出。不過這次會談僅僅是做出概念上的領海區分,實際的領海問題還要等到日后以這份協議為基礎,實地進行考量后再行確定。 雖然會議散場之后已經是凌晨時分,可和平大飯店的大堂外面依然聚集著許多記者。 他們一定要將第一手新聞記錄下來,然后連夜趕工,明天早上就能見報。 中方代表也不會因為時間晚而放棄一貫作風,于是凌晨時照樣召開了一場記者會。 卷八:世界大戰 第1096章,對日軍事限制 經過漢城告破之后,接下來的談判過程已經變得從速從簡許多。 日方代表徹底失去了銳氣,而且即便他們簽署了前面兩項協議,中國軍隊在朝鮮的攻勢照樣絲毫未減。各方面的壓力與日俱增,除了盡可能的答應中國提出的條件之外,他們再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八月底之前,日本議和代表團在高度壓力之下,與中國外交部簽署了后兩項協議,同時也在裝訂好的全文協議書上簽字。 在后兩項協議上,關于軍事限制條約著重點名了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發展。 日本目前所擁有的兩支艦隊,第一艦隊和南清艦隊,其中所有超過三千五百噸位的巡洋艦,全部出讓給中國。當然,協議簽署之前中國方面企圖強調用這些戰艦充當戰利品,可是在日本據理力爭之下,最后改為“出讓”,也就是以折舊后的價格抵消戰爭賠款首期需要支付的兩千萬美元。 日本代表團之所以愿意拿帝國海軍開刀,一方面是西園寺公望希望借此機會徹底打垮軍事派,另外一方面這批龐大的艦隊已經成為日本帝國嚴重的財政負擔。別說在整個中日戰爭中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哪怕戰后建設恢復還成了一塊重大的累贅。 不難想象,就算今天為了武士道的尊嚴保下這兩支艦隊,用不了多久日本大藏省也會把軍艦分拆賣掉,換取必要的國庫經費,同時減輕“不必要”的財政赤字。 戰爭已經結束,留著這些軍艦完全沒有作用,更何況中國真要繼續進攻日本,就算有這兩支艦隊同樣也無濟于事。 因此無論是在公在私,還是其他種種原因,這兩支艦隊最終都是要處理掉。與其等到拖累出效果時再處理,還不如在這個時候直接抵消一部分戰爭賠款。 軍事限制條約上,中國反而沒有索要日本的戰列艦,而是全部選擇清一色的巡洋艦。 這是吳紹霆在與國防部海軍開會之后做出的決定,因為在他已經預示到,當中國第二代戰斗機成功投入量產,笨重遲緩的戰列艦必然會慘遭淘汰。更何況一艘戰列艦的出讓價格可以抵好幾艘巡洋艦,巡洋艦的維護費用都比戰列艦要少得多。 在歷史上的日本海軍部,曾經因為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的發展而爆發過激烈的政治斗爭,兩大派系為了爭取海軍經費投入自己意愿的項目上,幾乎爭的是頭破血流。 吳紹霆正是為了防止這種內部分化,因此才以元首的權力來制訂了中國海軍的發展道路。他決定重點發展艦載航空技術,搭配戰列巡洋艦和裝甲巡洋艦的高機動艦型,組成以巡洋艦護航、空軍主要火力打擊的海軍編隊。 從此之后,中國海軍將重點發展航空戰列艦,畢竟這次從日本人那里獲得軍艦,足夠支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了。不得不說,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確實消耗很大,可一旦獲得最終的勝利,一切付出都會得到數倍的回報。 關于這份《軍事限制條約》,協議的內容前前后后忙碌了三天時間,才得意最終確認。 因為中國代表要詳細等級日本艦隊交納給中國的軍艦名稱,以及這些軍艦能夠折算的實際價格。為此還特別聘請德國、美國、瑞士和阿根廷的顧問團,由他們這些第三方來公證這些軍艦的價值。不僅如此,為了顧慮日本海軍的情緒,協議附加條款特別規定,軍艦只有順利進入中國海軍船塢之后才算交貨,途中發生任何意外首要追究日方責任。 至于中國方面所選的軍艦,到后來基本上沒有在乎具體的艦型,只要符合噸位即可。 第一艦隊的兩艘“金剛級”戰巡艦,金剛號,比睿號;兩艘“薩摩級”防護巡洋艦,薩摩號和安云號。南清艦隊的對馬號,新高號以及和泉號。不僅如此,還有一九一二年時進行生產,斷斷續續直到一九一五年完成大部分工序,卻最終因為經費問題而沒有裝備武器的幾艘新式軍艦,分別是嚴島號戰列巡洋艦、宇治號巡洋艦以及春日號重型魚雷驅逐艦。 總計正好十艘軍艦,盡管嚴島號和宇治號沒有裝備武器系統,但以中國目前的工業技術,完全可以運送回國之后自行安裝。 這十艘軍艦按照登記的噸位,一共是六萬三千五百噸。等到這批軍艦送回國內之后,中國海軍總噸位算上之前俘虜的日本第二艦隊部分軍艦,儼然已經超過了十五萬噸。相比起一九一二年時統計的全國海軍噸位,已經跨躍似的多出了十六倍。 雖然這些中國一直在加緊培養海軍人才,可面對一下子如此龐大的軍艦數量,多多少少有一些入不敷出的感覺。不過不要緊,哪怕是將軍艦停在船塢里面,遲早有一天都會等到合適的人才前來駕馭。 至于軍艦的交接工作,需要在中日雙方正式停戰之后,一個月時間準備,一個月時間運輸,真正抵達中國預計會在十月下旬。當然這一切都是理想的預測,畢竟日本海軍是否會輕易交出軍艦還是一個問題,但相信最多只會拖延一段時間,該交出來的終歸要交出來。 八月二十七日,中日和約正式締結。雙方在朝鮮的軍隊限定于早上七點鐘時停止交火,所有日本軍隊向中國軍隊投降,然后趕往朝鮮南部港口城市集合,等待兵船接應回國。 中國軍隊則要求緊隨日本軍隊撤退的步伐,收復所有朝鮮南部的城鎮。 北方第一集團軍以團為單位,分派到各城各縣駐扎,維持社會秩序和治安。同時平壤前沿參謀部發布安民通告,要求中國各路部隊嚴以律己,絕不可以擾民,一旦發生任何滋事事件,無論輕重一律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