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BE世界里求HE[快穿]、[綜漫]被迫去臥底的我躺贏了、從崩壞世界開始的綜漫旅者、撿到一座科技城、圣子殿下在線挼貓、穿越后嫁給了殘疾大叔、我靠馬甲勇闖靈異位面、溫柔舐骨、海賊之文虎大將、誘捕(高H)
“你要放棄我們的孟加拉兵團?” “先生們,先生們!冷靜一下!”斯賓塞·丘吉爾大聲的安撫著會場,“請大家冷靜下來,參謀處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有必然的原因才其中。再者,這件事是經過大英帝國首相先生親自核準的?!?/br> 會場總算安靜了下來,但是每個人的臉上依然透露著驚愕的表情,尤其是那些印度官員和其他自治領的官員,這次聯合軍團的主力部隊全部是從英屬殖民地抽調的兵力,對于他們而言自然要更加關心自己軍隊的安危。 斯賓塞·丘吉爾向高爾樂點頭示意了一下,于是高爾樂接著說道:“其實在座的各位應該心里都有數,中國人早就破獲了我們成立聯合軍團的情報,并且中國軍隊也比我們更早一步做好戰爭準備,這是東方人有預謀的行為,而我們從一開始就慢了一拍?!?/br> 有人嚴厲的質問道:“既然如此,那為什么當初還要成立聯合軍團?你們比我們更清楚,組成聯合軍團的外籍兵團是我們手里目前僅有的兵力了,要是放棄了聯合軍團,南亞就陷入無兵可守的境地了?!?/br> 高爾樂鄭重的說道:“聯合軍團只不過是我們拖延時間的計謀而已,我們之所以讓日本、讓臺灣、讓美國,甚至在歐洲本土的報紙大肆宣傳這件事,就是為了給中國人制造一個假象,讓他們以為我們現在只能依靠聯合軍團?!?/br> 英國駐印度外交官皺著眉頭問道:“那然后呢?拖延時間,然后呢?” 高爾樂沒有急著回答,因為接下來的內容將涉及到最高機密,他向斯賓塞·丘吉爾看了一眼,等待對方的示意。斯賓塞·丘吉爾沒有讓高爾樂回答這個問題的打算,他略微走了兩步,來到長杉木會議桌的中央,然后說道:“我們已經在澳洲集結了一支八萬人的部隊,全部是來自澳洲、新西蘭、加拿大以及南美洲自治領。所有士兵都是由當地預備役部隊抽調組成,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和默契?!?/br> 斯賓塞·丘吉爾的這番話讓全場再次陷入一片嘩然,原本英國政府居然在背地里進行了一次如此巨大的軍事行動,真正是讓人意料不到。這個消息連他們這些英屬聯邦、殖民地的官員都不知道,更不用說中國人了。 “天啊,為什么你們不早說?” “在美洲和澳洲居然有這么多部隊,既然如此,何必還要調動外籍兵團?” “這對我們來說很不公平!” 卷八:世界大戰 第1026章,弗倫奇軍團 “先生們,”斯賓塞·丘吉爾加重語氣,近乎嚴厲的說道,“這是一場關乎我們全體協約國陣營大局利益的戰爭,不管你們是印度籍還是其他南亞國籍,你們為這場戰爭做出的貢獻絕對不會讓人們遺忘。為了戰爭的勝利,犧牲是在所難免,但你們的榮譽必然長存。為此,吾王會在一個星期之后發布一份榮譽公告,專門為印度極其周邊邦國的貢獻進行表彰?!?/br> 雖然說喬治五世親自表彰外籍兵團不是多見的事情,可對于在場自治領的官員們來說,心中的郁悶依然無法平息。很明顯英國政府從一開始就打算用外籍兵團當炮灰,一邊迷惑中國人,一邊拖延時間從美洲、澳洲準備兵力,對于白種人來說,他們始終不會信任有色人種。 看著在場印度、孟加拉以及其他自治領官員不好的臉色,斯賓塞·丘吉爾停頓了片刻,很快又用一種語重心長的語氣說道:“我希望你們不要有任何怨言,印度支那聯邦的法國軍隊,以及我們從香港抽調的兩個皇家兵團,還包括黑格中將閣下在內,他們同樣都堅守在河內防線,與所有外籍兵團的士兵們同甘共苦?!?/br> 這番話多多少少總算給了眾人一些安慰,不管怎么說,為了大局利益做出必要的犧牲是無可避免,再者只要在澳洲集結的八萬大軍能順利扭轉戰爭局面,阻止中國軍隊侵入南亞大陸腹部,同樣是解決了在座眾人的后顧之憂。 斯賓塞·丘吉爾等了一會兒,再發現在場眾人的情緒有所改善之后,他才繼續說道:“我大英帝國白廳國防部已經正式下達命令,委任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爵士出任這支部隊的主帥,他們的番號暫時就以主帥的名字命名,弗倫奇軍團。從今天開始,南亞戰場的所有戰略重心全部轉移到弗倫奇軍團身上?!?/br> 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johonpinkstonefrench1852年9月28日1925年5月22日)。英國陸軍元帥。英布戰爭期間揚名,歷任騎兵旅長、師長、軍長等職。1912年任陸軍總參謀長。1913年晉升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任英國遠征軍司令。雖然他極力減少傷亡,但還是在前兩次伊普爾戰役中損失11萬士兵,輿論大嘩,被認為不適應塹壕戰,1915年12月改任英國本土武裝部隊司令。著有軍事回憶錄表達他對大戰的看法,他在軍事上以運用騎兵奔襲戰術見長,重視炮兵的運用,強調給炮兵指揮官以最大的機斷專行權。 有人問道:“可是這么龐大的一支部隊,它將如何從澳洲北渡汪洋大海進攻中國呢?” 高爾樂接過丘吉爾的話說道:“這正是我們今天會議索要討論的問題。我們特意邀請美國駐印度通商領事湯姆森先生到場,希望能用誠意打動湯姆森先生協助我們?!?/br> 若不是高爾特提醒,大家甚至都已經忘記坐在角落里的小個子美國人。 此時,個頭不大的湯姆森先生略微站起身來,向在場眾人微微點頭示意。 外交部駐印度代表疑惑不解的問道:“美國不是已經決定保持中立了嗎?再說最近這段時間美國與中國的關系可是發展的熱火朝天,我對美國人幫助我們深表懷疑?!?/br> 湯姆森保持著淡然的態度,微笑著說道:“先生們,請允許我說兩句。正如每個國家政治場上都會有堅持不同意見的派別,我們美利堅同樣如此。在我們國內有人支持中國,也有人支持日本,甚至還有人支持德國。我們是一個崇尚商業的國家,投資是需要目光的,因此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回報,我相信沒有什么事是絕對的?!?/br> 一些英國紳士臉上露出了鄙夷,心中不斷譏諷,對于美國這種投機分子毫無好感。 盡管斯賓塞·丘吉爾同樣對美國的態度所有保留,但弗倫奇軍團八萬名士兵的軍備全部是向美國商人采購,甚至白廳還秘密與美國政府簽訂了一份弗倫奇軍團后勤承包合同,這可是一大筆資金的投入。他相信這些足夠讓貪婪的美國人站在協約國這樣,而這正是扭轉世界大戰戰局最后的機會。 高爾樂繼續說道:“如果我們能拿出一條確行的方案,保證弗倫奇軍團能重創中國人,美國會派遣遠洋軍艦護送我們的軍團向中國發起進攻?!?/br> 會議室內再次響起一輪議論的聲音,所有人對于這個突然的消息都感到振奮。 美國派遣軍艦護送弗倫奇軍團,那就意味著美國軍方宣布加入協約國陣營,這絕對是對越來越不利的協約國戰場一劑強心劑。 斯賓塞·丘吉爾接過高爾樂的話說道:“當然,具體的合作方式我們需要進一步詳細討論,我希望印度方面能夠給與全力的協助?!?/br> 在場的人都很清楚美國現在的處境,盡管美國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貿易關系,但在歐洲的情況卻遠遠不如亞洲那么容易。戰前美國購買了大批英國和日本的戰爭債券,如今協約國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亞洲,戰場上都是節節敗退的局面。 一旦協約國失敗,必然會造成美國重大的投資損失。很顯然從中國建立的貿易合作上,并不能彌補這些損失,因此美國政府不得不考慮另外的策略。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讓美國正式加入協約國陣營參戰,事實上對美國的利益仍然有不小的沖擊。戰爭是一種巨大消耗的行為,如果沒有百分之一百的取勝把握,美國政府自然會慎重的做出考慮,否則只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正如湯姆森本人所說,美國政府內部目前處于各種派系紛爭的局面,湯姆森顯然是代表支持協約國陣營的政治立場,但未必會盲目的參與協約國的軍事行動。 之所以拋出派遣軍艦護送弗倫奇軍團,其一是為了促成弗倫奇軍團整個龐大的訂單,其二僅僅是給協約國一個安心劑。至于是否真要派出軍艦,或者派出軍艦之后采取什么樣的名義,只要具體看協約國的戰略計劃。 在接下來的會議上,斯賓塞·丘吉爾和高爾樂等人向在座眾人詳細介紹弗倫奇軍團的情況,包括目前的裝備水平、人員訓練素質等等。 等到大家有了基礎了解之后,隨即進一步討論印度與印度支那聯邦方面能對弗倫奇軍團提供什么樣的補充,包括行軍物資、交通運輸等各個方面的支持。 這一點對弗倫奇軍團非常重要,印度各界要統籌現有的資源進行有效分配,才能使弗倫奇軍團發揮最大的優勢。 會議結束之前,斯賓塞·丘吉爾告訴眾人,弗倫奇上將在四天之內會抵達德里,到時候由弗倫奇上將親自主持軍團參謀會議,確立弗倫奇軍團的戰略方向,然后再以確切的軍團方案與美國方面詳細磋商。 湯姆森也告訴丘吉爾等熱,美國海軍部的特派員同樣在趕來印度的途中,到時候雙方可以就戰略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卷八:世界大戰 第1027章,二十五師 越南,安沛縣城區一座斑駁的三層洋樓,一輛山貓式c型指揮車從北邊快速的開過來,在洋樓對面的街道上急剎車停下。何福光從指揮車上跳下來,帶著兩名幕僚快步走進洋樓大門,守衛門口的警衛們見了立刻立正敬禮。 “你們師長呢?”剛走進小廳,何福光沖著一名前來迎接的參謀官大聲喝問道。 “黃師座正在樓上,總司令這邊請?!眳⒅\官不敢怠慢,連忙一邊說著一邊帶領何福光從一邊旋轉樓梯來到二樓。 二十五師師長黃毓成早就聽到何福光的聲音,背脊冷汗連連,趕緊跑到樓梯口等候。 何福光還沒登上最后一節臺階,抬頭看到黃毓成之后馬上破口大罵道:“你怎么當師長的,兩萬人的部隊讓一個孟加拉兵團和幾支越南民兵小隊堵在越池四天時間,你干什么吃的?你這不是丟我們中國人的臉嗎!” 黃毓成低著頭大氣不敢喘一口,汗顏不止的解釋道:“總司令,您聽我說,越池的地形實在太復雜,周圍全是茂密的森林,末將的部隊單單是找路都用了好幾天時間。不料敵人早先占據有利位置,控制了紅河分水嶺中部的隘口,那里易守難攻,再加上越南軍隊在側翼游擊sao擾,我部一時陷入困境?!?/br> 何福光冷冷的“哼”了一聲,語氣不減的訓斥道:“你倒是還有理由了,是嗎?” 黃毓成臉色頓時尷尬,連忙說道:“末將不敢?!?/br> 何福光伸出一根手指在黃毓成面前晃了晃,大聲的說道:“你們師部炮兵呢?旅部、團部的炮兵呢?哪怕就是把森林給我夷為平地,哪怕是把紅河給我填上,他媽的難道兩萬多人還不能突破一個小小的分水嶺?” 黃毓成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解釋,若是按照何福光的說法來做,同樣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有效果。他當然知道這只是何福光的氣話,畢竟自己兩萬多人的部隊居然讓四千多人的敵軍跟擋在河內防線的外圍,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 何福光頓了頓,再次開口斥責道:“二十師在十天前就已經開始進攻河內防線了,你們倒好,前后居然給我拖延到今天。你自己說怎么辦!” 早在開戰之初,南亞戰區司令部就制訂了詳細的作戰方案,這是一套快速作戰并且需要嚴密遵循戰爭進程的方案。一切原本都在預料之中,二十師從東北方向切入河內,二十五師則由西北方向發起進攻,兩路部隊在河內碰頭后再由北向南建立包圍圈。 之所以一定要遵循戰爭進程,是因為要配合第一山地師和二十二師繞開河內防線,直接滲透到越南南部掃蕩法國殖民地的地區。一旦這兩支部隊順利占領越南南部,不僅能控制來自臺灣、馬來亞、澳洲以及印度的海上交通,更是要盡快扶植東京阮家在仁化登基稱帝,建立一個迎合中國的越南政權。 這一切都是圍繞著一個月之內結束越南戰爭的初衷,正是因為時間的緊促,所以容不得任何步驟出現差池。這正是為什么何福光會親自跑到二十五師師部,怒火十足的來教訓黃毓成的原因。 而黃毓成本人當然知道其中的緣故,他咬了咬牙,斬金截鐵的說道:“總司令,再給我五天時間……不,三天,只要三天時間,末將一定全殲了紅河中部的敵人,揮師打到河內去?!?/br> 何福光臉色仍然不好看,冷森森的質問道:“我倒要看看你怎么三天打到河內去!” 黃毓成欠身說道:“總司令請挪步參謀室,從昨天開始末將已經改變作戰方略?!?/br> 何福光沒有多說任何廢話,立刻跟著黃毓成前往二樓的參謀室。 此時,參謀室熱氣騰騰、人來人往,所有參謀官、通訊官和侍從官都忙成一團,每個人都是滿頭大汗的樣子。 黃毓成徑直帶著何福光來到剛剛制作完成的地圖沙盤面前,將幾個代表二十五師各部的小紅旗重新調整了一下位置。 “總司令請看,雖然紅河這邊因為地理原因遭到敵人的阻擊,但是我已經安排第九混成旅從西邊繞開紅河,急行軍前往敵軍的后方。另外我部二十二團和二十三團已經在紅河周邊建立防御陣線,專門發動清理越南軍隊的掃蕩行動,首次掃蕩行動就在明天早上開始?!?/br> “你打算讓第九混成旅擔任主力?”何福光面無表情的問道。 “是的,第九混成旅一旦成功繞到敵人后方,立刻會組織針對河內的進攻,同時派出部分兵力回過頭來偷襲堵在紅河中部的孟加拉兵團,迅速打通紅河的交通線?!秉S毓成點了點頭說道,不過他的目光仍然緊盯著何福光的臉色,生怕對方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 “你知不知道,紅河南部距離河內這片區域里,會隱藏多少越南軍隊?越南各地效忠國王的軍閥甚至沒有統一的軍裝,他們平時穿著就像是普通老百姓一樣。再者,按照原計劃二十五師要進攻河內西北部,聯合軍團有兩個孟加拉團和五個錫克營駐扎在那里,兵力總算在我們一個旅之上。如果第九混成旅貿然突進,陷入了敵人的埋伏圈,到時候該怎么辦?”何福光僅僅是用設問的語氣來說話,但是板著的臉色上卻透露著一股威怒。 “總司令,其實第九旅只要迂回到敵人后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偷襲紅河中部的敵人,優先打通這條交通線。只要堵在紅河中部的敵人被消滅,二十五師后續大軍只需兩到三天時間就能壓到河內?!秉S毓成連忙說道。 “立即增派一個團的兵力從東北方向迂回,讓他們連夜行軍不準停息,一定要跟第九旅保持同樣的行程?!焙胃9鉀]有理會黃毓成的解釋,嚴肅的下達了命令。 黃毓成當然明白何福光這個命令的用意,第九旅是從西邊迂回,再派一個團從東邊迂回,從消極角度來說可以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從戰略角度上來看則是起到相互策應和相互掩護的作用。 “二十五師已經在這里耽誤了這么長時間,既然突破不了敵人的隘口,那早就應該分派部隊繞開敵人的阻擊?,F如今還舍不得多派點部隊多走點路嗎?”何福光冷冷的補充說道。 “是,是,末將立刻去辦?!秉S毓成只能應道,不管怎么說,多派一些兵力繞道前往紅河后方未必是壞事,只要二十五師要打河內,遲早都是要到紅河下游去的。 當即,他立刻對自己的副官交代了幾句,命令師部直轄的獨立團馬上整裝出發。 何福光心中依然有一股郁氣,但是他多少還是對黃毓成有些許信任,如果不是敵人堵的位置實在太刁巧,二十五師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突破敵人的防線。越南的地理環境非常復雜,這一點在開戰之前大家都心里都有預料,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段不會沒有,只能說二十五師太不走運。 “你說的,三天,我就再給你三天時間。如果到時候還不能向河內發起進攻,可別怪我依軍法處置?!?/br> “總司令放心,末將就算親自上陣也必然不敢違背?!秉S毓成咬著牙說道。 何福光一言不發,帶著自己的副官轉身徑直離開。 黃毓成一路跟在后面相送,直至來到師部大樓門外,目送何福光上了指揮車離開后,才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氣。然而此時他的后背早已汗濕了一片,一部分是因為越南天氣的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對于何福光親自來到二十五師師部大發脾氣的壓力。 這時,一名站在一旁的參謀官嘆了一口氣,憂心忡忡的向黃毓成問道:“師座,三天時間夠嗎?之前我們預計五天時間都已經很勉強了。迂回繞道原本就是鹽場行軍路線,關鍵就在時間上面,您這么向何總司令承諾,會不會……” 黃毓成嚴肅的說道:“無論如何,三天之內必須進攻河內。時間不充足那就讓士兵們縮短休息時間,加快行軍速度,總之我們二十五師絕不能拖后腿?!?/br> 參謀官不解的說道:“我一直明白,既然我們已經先發制人,協約國的聯合軍團已經無法完成建制,為什么一定要限制在一個月之內結束戰爭?即便是為了向南亞腹部推移,我們也可以先以圍點打援的策略,消耗南亞地方軍隊的實力,然后再一鼓作氣打到印度去。如今上面無論如何都要壓在一個月的期限上,無端端給我們制造如此巨大的壓力,太不值了?!?/br> 黃毓成沉思了片刻,他同樣在思考這個問題,不過才思考了一半之后又打消了剩余的念頭,不管這次戰略核心的意義是什么,對于他來說都不重要,自己還不如多花點心思盡快完成任務。隨即,他說道:“這方面用不著我們來cao心,總之,上面這么布置自然有其中的道理,當務之急我們還是要做好手頭的工作才是?!?/br> 他說完,果斷的轉過身走回師部大樓。 卷八:世界大戰 第1028章,中朝外交 早在一月下旬,吳紹霆就已經開始籌備昆明行營,他早先發去電報到云南省府,要求省府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隨后他又于二月三日派遣鄧鏗、王長齡等人南下昆明,正式著手布置昆明元首行營的工作。 至于吳紹霆具體南下的時間,南京總統府內一點消息都沒有,有人猜測是元首還沒有準備好,也有人認為是特勤局故意封鎖消息確保行程安全。但是誰都猜的出來,隨著南亞戰爭逐漸拉開帷幕,協約國與同盟國在南亞角逐愈演愈烈,吳紹霆必然會在月內啟程動身。 畢竟在奉天行營常駐半年之久,吳紹霆需要一些時間與家人好好相聚,這次南下他甚至考慮帶張小雅和馮雅楠一起前去,路過廣州的時候還能與張家親戚聯絡一下,或者自己在昆明辦公的時候,索性就讓張小雅和馮雅楠住在廣州,兩地相距不算太遠,來往起來很方便。 不過不管怎么安排南下的事宜,吳紹霆都要優先處理好手頭上的工作,朝鮮戰爭雖然大局在握、勝利在望,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營救朝鮮國王李熙的事情,前后計劃了八個月之久,到目前還是無法確實執行行動。 之前時間充裕,不會太緊張營救李熙的計劃,可是隨著中國軍隊“光復”越來越廣闊的朝鮮國土,是時候提高朝鮮臨時執政府的法統地位。 在這個時候,李熙必然要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能成功營救李熙參與朝鮮臨時執政府建國程序,不僅能讓臨時執政府獲得確定的統治身份,更能加快朝鮮與日本分裂。 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對中國來說都有極其重要的利益在其中。 一旦日本失去朝鮮這塊肥rou,以日本資源匱乏的島國根本不足以支撐目前的工業規模,直接的結果就是日本全國經濟倒退十年。 為此,吳紹霆在二月七日特意接見了從北京趕來的朝鮮臨時首相李東寧。他以同等身份的規格接待了李東寧,此舉的目的一分為二,一方面是對外宣布中國只會承認臨時執政府在朝鮮的統治,另外一方面是讓李東寧以為自己對朝鮮王國的尊重。 在朝鮮復國前期,他需要制造一種中朝“平等”的假象,這樣才能更順利的在朝鮮國內培養一批掌權的親華派,到時候自然而然就能滲透似的控制朝鮮。 這次會晤的內容,除了關于營救朝鮮國王李熙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讓朝鮮臨時執政府接管已經“光復”的朝鮮領土。這一點對中朝雙方的人士來說都很重要,中國方面要小心翼翼處理占領區交接問題,這其中自然要牽扯到種種外交利益;臨時執政府則迫切的需要光復祖國,那些政客們也迫不及待的要成為復國元勛、國家政府的掌權者。 在這個時候,吳紹霆之所以與李東寧會談此事,而不是與表面上更親善中國的李承晚交涉,是因為他很清楚李東寧只是一個學術分子,根本不懂的治國之道,更不用說相關的政治外交,故而可以更容易進行外交訛詐。 吳紹霆在一開始沒有急著交談領土移交的事情,只是以一種語重心長的口吻,表示對營救朝鮮國王李熙的關心。 “戰場的局勢已經再明顯不過,即便日本向朝鮮增派三個師團的兵力,但放眼朝鮮南部已然無險可守,擊退日本人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我現在很擔心,當日本發覺他們在朝鮮已無回天之力的時候,會不會選擇更激進的措施,比如在撤離之前制造毀滅性的破壞,又比如會將國王擄至日本本土拘禁,以圖東山再起?!?/br> “元首閣下的擔心不無道理,這也是我們臨時執政府諸人所顧慮的地方。如果日本擄走吾王,我們執政府在國策政治上必然會受制于日本。其實,之前在下已經提議,或可廢除君主制,仿效中華民國成立共和國。這樣一來不僅能保證吾王的安全,也能免于受日本之掣肘?!崩顤|寧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相先生,你難道不覺得在這個時候改變國體,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過河拆橋、落井下石的意思嗎?半年前在我們開戰之初,借助國王的聲威號召全民反抗日本,如今大局已定,卻要拋棄國王,這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嗎?”吳紹霆早就料到李東寧會舊事重提,他把準備好的理由大義凌然似的拋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