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孝子膝,援壽春
劉仕闥沒有把徐若放在心上,在他看來,一個嬌生慣養的世家公子,什么長跪于府前,就是一句笑話罷了。 但他后來逐漸發現,自己還真小瞧了這個徐若。雖說身體素質不過關,但徐若的心理素質絕對是一流的,說跪就跪,一點也不含糊。本來劉仕闥也沒怎么在意,你樂意跪就跪唄,反正跪死了也和自己沒啥關系。但他明顯低估了徐若的智商,作為一個讀過書的人,徐若很快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我跪在這,不僅是在折磨自己,也是在折磨你。 徐若先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也不知從哪找來了一大塊木板,又從旁邊算卦的小攤那兒借了點墨,唰唰唰頃刻間便完成了一篇標題為“論壽春破城后的慘狀以及劉仕闥見死不救的惡劣行為”的文章,并擺在了自己跪著地方的旁邊。在那個信息不通暢的年代,這種大字報和耍猴的吸引力是對等的。很快,下邳的百姓們紛紛被這一奇怪的木板給吸引了過來。認識字的便開始擺弄學問,將上面寫的什么、大致是什么意思念給不識字的人們聽。于是,這件事越傳越兇,最終傳到了劉仕闥耳朵里。 這幾天劉仕闥真是被這個叫徐若的蒼蠅給折騰煩了。你跪就好好跪,徐若卻偏偏跪出了花樣——痛哭。而且還專挑街上人流量最大的時候哭,沒有半點顧忌,不清楚內情的還以為鎮南將軍府出什么事了呢?,F在又出了大字報這個玩意,劉仕闥實在是受不了了,只好私底下派人去和徐若交涉您先緩緩,出兵的事情我家將軍要先稟報天子,只要天子命令一下,下邳立刻出兵! 徐若聽罷,頭頓時搖的和撥浪鼓一樣,大聲反駁道我知道世國的規矩!劉將軍封疆之臣,五萬軍以下可先斬后奏!壽春不需五萬,三萬援兵即可! 所謂五萬軍以下可先斬后奏,是慕容皓授予幾個邊關大將的特權。為了應對緊急軍情,類似于寧子善、劉仕闥、董良嗣、慕容函、唐勝等朝廷高級武將,可以不用先行上報、自由調遣五萬人以下的部隊。你打仗也好防守也好,就算你是帶他們出去春游,朝廷都不會管你。但這也僅限于少數人,以上人員都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絕無叛亂的可能,慕容皓才敢放心的把兵權交給他們。像其他的慕容赫、左縉之等人,雖然也是老資歷了,但畢竟不如這些從幽州就跟著慕容皓混的老兄弟可靠,自然也就沒有這個特權。 劉仕闥聽到回話頓時傻眼了,很顯然,徐若在來之前是做了功課的。這下糊弄是糊弄不過去了,沒辦法,劉仕闥只好再度裝起了瞎子聾子,任那徐若在門外哭天喊地,就是不睬他。 等吧,等吧,我劉仕闥有的是時間等。但你徐若,有那個時間嗎? 徐若沒有。 此時據他從壽春溜出來已經過了六天了,壽春方面到底如何,他根本不知道。但就憑自己老爹手里那些兵,肯定撐不了多久了。如果再求不到援兵,那自己就算回去,也只能給家人收尸了。 不能再等了!徐若顫顫巍巍的站起了身子,慢慢地來到了將軍府門守衛的面前,虛弱的請求到“請回稟劉將軍,援兵我不要了。只懇求劉將軍私人賣我一些武器甲胄,并允許我在下邳征召鄉勇,前去壽春支援!” 守衛看著眼前這個隨時都會倒下去的徐公子,不敢怠慢,急忙進府去向劉仕闥稟報。此時劉仕闥正在房間里算著今年徐州地方官們送上來的孝敬。聽到守衛的話后,劉仕闥不耐煩的一揮手“國家之器,國家之民,豈能私賣?你去回那徐若,除非答應先前的條件。否則,想要招人,想要武器,回他壽春弄去!” 守衛委婉的向徐若轉述了自家將軍的意思,徐若徹底絕望了。他哀嘆了口氣,整理了下衣裳,落寞的離開了。事已至此,他心中并沒有憤恨,相反,他能理解劉仕闥的難處。畢竟這個世道,要讓別人無條件的去幫助另一個對自己毫無利益的人,實在是有點不近人情。 但徐若并沒有打算就此放棄。徐家也是揚州大族,和臨近的徐州世家也有一些聯系。劉仕闥這條路行不通,就走其他的路。徐若在接下來的兩天里,憑著自己以前的記憶,挨家挨戶的上門求情。由于徐若在將軍府外折騰了許久,其精神狀態已經萎靡不堪,衣服也臟兮兮的,哪有半點世家公子的溫雅模樣?每當他敲開一扇門,迎接他的不是下人們的驅趕,就是惡犬的狂吠。兩天里,徐若受盡了屈辱和白眼,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幾家家主見徐若這幅慘狀,于心不忍,才答應借給了他一些農仆和粗劣的武器。兩天時間,徐若用自己的尊嚴和膝蓋,終于換來了五百名農仆。 帶著這些人,徐若義無返顧的上路了。他知道此去必死,但他還是毫無畏懼的上路了。 等他帶隊出了下邳城后,一隊騎兵突然從后面追上了他,并帶來了劉仕闥的最新消息徐公子慢點,我再退一步就是了! 劉仕闥沒想到徐若這個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心中的力量卻如此堅強。感慨之余,他也立刻意識到如果徐若就此一去不復返,那江南的形式可能就會更糟。 劉仕闥這幾天派人去壽春打探過了,耿烗的軍隊雖然都是烏合之眾,但他們人數眾多,且極不穩定;壽春城內的守軍雖然都是漢朝正規軍,但在叛軍連日的攻勢下,兵力已經不足五千,城池岌岌可危。徐若此去,和送死沒什么區別。但如果壽春失守,那劉仕闥日后要面對的,就是耿烗這些暴亂分子。劉仕闥不在乎壽春百姓的死活,卻不能不在乎自己。一想到以后自己就要和耿烗這種小人打交道了,甚至必要時候還要吹捧一番他們,劉仕闥內心就有股說不出來的惡心。 絕不能讓這些蟲子得逞!徐燦雖然是漢朝遺老,卻好歹還算個人。而耿烗等輩,欺師滅祖,反復無常,大逆不道,連人都算不上!與其到時候去揚州收拾殘局,還不如現在就動手!想到這兒,劉仕闥立刻派人去追徐若的部隊,并將修改好的條件一并捎給了徐若世軍擊破耿烗叛軍后,可以立刻退軍、不入城駐扎。但是此行世軍所耗的全部錢糧軍餉,必須由壽春來承擔! 這已經是相當大的讓步了,徐若立刻一口答應。也許世國在戰后會多報價,狠狠地宰上自己一筆,但只要擊退了叛軍,一切都好說! 世軍的動作非???,為了防止徐燦過早的潰敗,劉仕闥命自己的侄子劉善率兩千奴騎兵先行前往壽春,自己則整頓大軍隨后跟上。劉善是劉仕闥的表侄,生的孔武有力,令人望而生畏。在接到命令后,劉善馬不停蹄,立刻去軍營點起兩千奴騎,連夜奔向壽春。 下邳和壽春離得很近,再加上奴騎兵不分晝夜的趕路,劉善僅用了一天一夜便趕到了壽春地界。此時,壽春北城已經被叛軍的投石車給轟垮了,潮水般的叛軍向著被轟垮的缺口處涌去,漢軍不得不退下城墻,轉至城中進行巷戰。劉善一見此景,心急如焚,立刻下令讓士兵們換馬,就從這兒開始,對耿烗的中軍發動了突襲。 突如其來的打擊瞬間讓叛軍陷入了慌亂之中。這些烏合之眾充其量也就是武裝起來的農民,訓練都沒訓練過,哪里是世軍這些專業人士的對手?劉善抱著決死的心態沖進敵陣,但等他進去之后才驚奇的發現敵軍已經開始潰散了。 叛軍臉上的惶恐和哀嚎,無疑是一針強心劑。長途跋涉的奴騎兵們抖擻精神,挺槍殺入敵陣,個個都如同天神下凡,殺得叛軍哭爹喊娘,四處逃竄。世軍是以人頭算賞錢的,你吹你殺了十萬八千個,也不如人家一個人頭來得實在。所以在戰時,人頭可是搶手貨(都是錢?。?。但這風險也是有的,因為對面不會傻傻的站在那等你去殺,想要人頭,想要富貴,那得先去鬼門關前跑一圈。 但今天情況明顯特殊些,以往剿個土匪都要小心別把自己命搭進去,現在這些敵人連土匪都不如,人頭不拿白不拿。 戰場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萬余叛軍,被兩千人追著打??赡苁枪约耗樕弦矑觳蛔×?,很快,攻城的叛軍又退了回來,開始與后軍圍剿這支不速之客。 劉善敏銳的察覺到了敵陣的變換,但他并沒有慌亂,而是冷靜的對身邊親衛下令到“將大旗搖起來!” 所謂大旗,就是世軍的總大旗。這玩意兒應該算是世國的國旗,但不同的是,它只應用于軍中,并非是國家的公關或外交標志。這種旗幟花紋很多,款式也很多,全憑各路將軍自己的喜好去搭配。唯一不變的,就是那個斗大的“世”字。 隨著“世”字出現在這支騎兵的上空,耿烗慌了,叛軍們慌了,壽春城上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后,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 叛軍是由活不下去的農民們組成的,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他們中甚至有人還不知道自家統帥姓甚名誰。不知道耿烗沒什么關系,但不知道世軍卻不行。不知道耿烗,可能會被抓去普及文化教育,而不知道世軍,就只能去死了。 劉善就是想要借這面旗幟告訴叛軍,老子是你們惹不起的! 耿烗憤怒了,他連喊了好幾次繼續進攻,但不僅將士們不聽他的話,連自己的親衛也開始無聲的抵抗自己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就算現在一起動手滅了這支世軍,但之后呢?之后就會惹來世國更大的怒火。叛軍們不是職業士兵,他們只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罷了,沒有什么所謂的戰爭信仰。 叛軍在世軍的兵威前開始退縮了,劉善大搖大擺的帶著手下在壽春城外的護城河邊扎營休整,而此時,叛軍最后退下來的部隊,離他們僅有一箭之地而已。 無人敢放一箭。 壽春保衛戰就這么暫時告一段落了,耿烗的叛軍向后退了二十里,但卻仍在虎視眈眈的盯著壽春。他在等待機會,他不相信世軍能一輩子呆在這,只要世軍一走,就是他攻克壽春的時機。 至于現在,還不是時候。 耿烗開始了漫長的等待,而此時,徐若和劉仕闥也率軍趕到了。五萬世軍將壽春圍得水泄不通,耐人尋味的是,劉仕闥不僅在面向耿烗叛軍那一面布滿了拒馬等防備武器,在面向壽春這一面,也照樣布置了一番。城中派人來問,劉仕闥也只是雙手一攤,一臉無辜的說到當初我們和徐大公子說好的,不入城駐扎、你們供應糧餉,并沒有說不準我們圍城扎營啊,我們已經兌現了諾言。再說了我們也是為了保護壽春,沒有惡意的。你們太多心了! 劉仕闥的確是準備保住徐燦,但在此之前,他需要為世國、為自己謀到更多的利益才行。這些種種模棱兩可的作為,就是在暗暗提醒徐家父子我可以保你,也可以隨時弄死你。 至于不遠處的耿烗,劉仕闥從一開始就沒把他放在眼里。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一件可以用來威脅徐家父子突出更多好處的工具罷了,只有耿烗還能對壽春產生威脅,徐家就一日離不開自己。 為了讓徐家父子好好出一次血,劉仕闥在夜里悄悄派出了軍中一個叫孫葛的文吏,帶著自己的親筆書信,朝著耿烗大營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