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入松曲
瑯州,廣德軍駐地。 紀洵美跪坐于地,將琴平置于膝前,又將自己右手四指依次戴上假甲,接著便抬頭朝彭平康笑道,“彭大人今兒想聽哪支曲?” 彭平康微笑道,“嵇中散所作的《風入松》?!?/br> 紀洵美應了一聲,又道,“《風入松》詞源甚多,不知彭大人想聽哪一首詞?!?/br> 彭平康笑道,“嵇中散風姿爽朗,見者有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又或嘆其為人‘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如此人作如此曲,自不須用外詞相配,你且不必唱詞就是?!?/br> 紀洵美恭敬應下,爾后抬手撫曲。 這回她似乎心穩神定,彈得比前幾回流暢許多。 彭平康靠在椅上,斜撐著頭,竟隱約聽出一絲安之若素的縱逸之感。 一曲完畢,紀洵美微笑著抬起頭,但見彭平康扯了扯嘴角,道,“嵇中散性烈而才雋,所作之曲無不俊邁雅潤,怎么經你彈來卻做作得很呢?” 紀洵美一滯,接著慢慢地低下了頭,“是,奴婢才疏學淺,技藝不精……” 她話還未說到一半,只聽得桌椅響動,未幾,就見彭平康已然走至自己跟前。 紀洵美看著眼前兩只繡工精湛的官靴,自覺將未說完的話咽了回去。 彭平康依然在笑,“是啊,我第一回聽你彈琴便知你琴藝不佳,連周少尹聽了都同我抱怨,說他彈得都比你要好呢?!?/br> 紀洵美輕聲道,“奴婢往后必定更加勤勉……” 彭平康道,“琴為心聲,”他看著紀洵美散在身后的柔順長發,笑意更深,“若是心意不對,再怎么勤勉,也是練不好琴的?!?/br> 紀洵美一怔,還不及反應,就見彭平康在她面前就地跪坐了下來,又將擺在她膝前的琴調轉了過來。 紀洵美抬起頭,剛要張口想要說些什么,就又見彭平康伸過手來,作勢要拉她的右手。 紀洵美心下一跳,本能地就把手往背后縮去。 彭平康見狀也不惱,只是淡笑著朝紀洵美伸出左手,道,“我素日并不護甲,琴亦彈得不多,指甲軟得很,須借你右手上戴的假甲一用,否則若是貿然落指來彈,左手大指上的指甲未免就要遭殃了?!?/br> 紀洵美聞言,慢慢地將背在身后的手伸了回來,她低下頭,一邊褪假甲,一邊道,“左手撫弦,右手彈弦,吟猱綽注,為奏琴之精髓所在,若要‘欲按入木’,雙手則皆須以甲rou為實。奴婢右手戴假甲,是因右手指甲尚未留齊,而彭大人既說‘琴為心聲’,”她說著,將褪下的假甲握在手里,朝彭平康笑了一笑,攤開掌心伸了過去,“為何又作此‘假色’?” 彭平康笑著拿過紀洵美掌心里的假甲,一邊往左手上戴去,一邊道,“現下我與你只論‘心意’,不論‘琴聲’,”他抬起頭,朝紀洵美笑道,“‘音色’再‘假’又如何,你只聽其中的‘心意’便好?!?/br> 紀洵美一怔,還未答話,彭平康便起手彈了起來。 他彈的,正是方才的那首《風入松》。 紀洵美正暗自疑惑,就聽彭平康啟口輕聲念唱道, “心心念念憶相逢。 別恨誰濃。 就中懊惱難拼處,是擘釵、分鈿匆匆。 卻是桃源路失,落花空記前蹤。 彩箋出盡浣溪紅。 深意難通。 強歡碲酒圖消遣,到醒來,愁悶還重。 若是初心未改,多應此意須同?!?/br> 紀洵美剛聽了第一句,心中便是一驚,爾后愈聽愈是悚然,待彭平康彈完一曲,已是不覺出了一身的冷汗。 偏偏這時彭平康彎著眉眼抬起了頭來,兩人相距甚近,紀洵美連別開眼都躲不及,一時不妨,她滿眼未消的驚恐便全數撞入彭平康的眼中。 彭平康卻笑意不減,反溫聲問道,“如何?” 紀洵美低眉道,“彭大人的琴技實在高妙,奴婢聽來,心中欽佩不已?!?/br> 彭平康微笑道,“這一首詞呢?”他輕輕地撫過弦面,發出細碎的琴語,“你覺得如何?” 紀洵美抿了下唇,心知絕不能用彭平康方才說的“嵇康之曲不須以外詞相配”的理由來駁,她想了想,慢慢開口應道,“晏小山之詞清遠矜婉,配曲唱來,自然是極好的?!?/br> 彭平康微微笑道,“純情癡意,乃為‘小山詞’之一大特點,”他左手按弦,微笑著復奏了最后一節,“譬如,這句‘若是初心未改,多應此意須同’,這般彈來,真是別有一番韻味呢?!?/br> 紀洵美微微一凜,隨即應道,“是啊,”她頓了頓,道,“這一句‘初心未改’,倒讓奴婢想起宋太宗時的一件故事了?!?/br> 彭平康揚了揚嘴角,“哦?是何掌故?” 紀洵美道,“宋太宗嘗有一琴待詔名曰朱文濟,其人秉性沖澹,不好榮利,昔宋太宗令待詔蔡裔增琴為九弦、阮為七弦,朱文濟執以為不可復增,因曰‘五弦尚有遺音,而益以二弦,實無所闕’?!?/br> “宋太宗聞之愈怒,面賜蔡裔緋衣。文濟班裔上,獨衣綠,欲以此激之。又置新琴阮于前,令撫之,旁設緋衣、金帛賞賚物以動其意,朱文濟終守前說?!薄八翁谟智仓惺寡核推溆谙喔?,召近臣同聽。朱文濟不得已,取琴中七弦撫之。近臣聞而問之曰‘此新曲何名?’”紀洵美看向彭平康,目光灼灼,“朱文濟答曰‘此古曲《風入松》也’。宋太宗贊其風骨清秀,后賜緋衣以嘉之?!?/br> 彭平康撫掌笑道,“好一曲《風入松》?!彼⑿Φ?,“不過依我看,朱文濟此人,尋常人斷不可輕易學得?!?/br> 紀洵美笑道,“彭大人說得是,畢竟宋代君王一向寬宏士大夫,與今日‘rou食者’尚不可同日而語?!?/br> 彭平康笑了一聲,道,“倒不是這個緣故?!?/br> 紀洵美一怔,便聽彭平康悠悠道,“宋太宗增弦改制,是因其得國存疑,宋太宗以‘改弦’自比周文王、周武王,朱文濟雖守其所學,卻并未領悟宋太宗此舉之下的另一層政治深意,好在其生于大宋一朝,宋太宗并未與他為難?!迸砥娇嫡f著,笑容愈盛,“若是尋常的沖澹人像這般貿貿然去學他,即使‘不好榮利’,恐怕也無法全身而退啊?!?/br> ————— ————— 1關于彈古琴用不用假甲 古琴不用假指甲,這是古琴與古箏的一大區別。 不用假指甲的古琴,彈起來人與琴接觸得更為直接緊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指甲的磨損。 古琴彈奏中特有的吟猱綽注,需要左手大指半甲半rou處長時間或急或緩的與琴弦摩擦,輕則磨出坑道,重則還會斷裂。 所以古人彈琴,有一套專門的護甲方法。 《與古齋琴譜》“以生姜白芨等分,切片,水熬濃,蘸指甲上,久漸堅硬有力?!?/br> 古琴彈奏者的指甲的理想是“兩圓”即豎向前后圓、橫向左右圓,且質地硬實為佳。 右手一般要留出一點真指甲,右手大、食、中、名四指要留出長手指rou頭二至三毫米。 如果右手完全沒有指甲,則聲音較為混沌、發悶。如果右手指甲太長,彈出的聲音會太干、太燥。 左手不宜留指甲,因為左手是用來按弦的,尤其是左手大、食、中、名四指,左右手的兩個小手指不作要求。 2《琴集》“《風入松》,晉嵇康所作也?!?/br> 《世說新語》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被蛟啤懊C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br> 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br> 3風入松·心心念念憶相逢 宋·晏幾道 心心念念憶相逢。別恨誰濃。就中懊惱難拼處,是擘釵、分鈿匆匆。卻似桃源路失,落花空記前蹤。彩箋書盡浣溪紅。深意難通。強歡殢酒圖消遣,到醒來、愁悶還重。若是初心未改,多應此意須同。 4“宋太宗改琴弦” 《續資治通鑒長編》朱文濟者,金陵人。善鼓琴,為待詔,性沖澹,不好榮利,專以絲桐自娛。 太宗令待詔蔡裔增琴為九弦、阮為七弦,文濟執以為不可復增,蔡裔以為增之善。 太宗曰“古琴五弦,而文、武增之,今有何不可?” 文濟曰“五弦尚有遺音,而益以二弦,實無所闕?!?/br> 上怒斥出,后遂增琴阮弦,令文濟撫之,辭以不能。 上愈怒,面賜蔡裔緋衣。文濟班裔上,獨衣綠,欲以此激之。 又遣裔使劍南、兩川,獲數千緡。裔甚富,而文濟藍縷貧困,殊不以為念。 上又嘗置新琴阮于前,令撫之,旁設緋衣、金帛賞賚物以動其意,文濟終守前說。 上令文濟及裔赍琴阮,遣中使押送相府,召近臣同聽。 文濟不得已,取琴中七弦撫之。 丞相問曰“此新曲何名?” 文濟曰“古曲《風入松》也?!?/br> 上嘉其有終,亦賜緋。 濟風骨清秀,若神仙中人,上令供奉僧元藹寫其真,留禁中。 這里宋太宗要將七弦古琴增加二弦,變成九弦古琴,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不怎么正確。因為古琴琴音的主要音區是低聲部,本身的音域已經足夠演奏了。如果加上兩根琴弦,琴面必然要加寬,從古琴的演奏方法來看,左右手的動作幅度也要加大,那么要綜合應用古琴特有的吟猱綽注手法的話,增加的兩根琴弦確實就變成了琴的累贅。 而這里宋太宗“改弦”的原因是“古琴五弦,而文、武增之,今有何不可”,顯然就是要以此自比周文王、周武王,認為自己是圣哲賢君,而朱文濟這里回答說“五弦尚有遺音,而益以二弦,實無所闕”,從政治意義看來,就是在說宋太宗“像周文王、周武王那樣的圣君你是配不上的”。 所以這則典故里提到宋太宗后來對朱文濟“嘉其有終,亦賜緋”、“令供奉僧元藹寫其真,留禁中”,可以說確實十分地寬容大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