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本性難移
定襄,周府。 “……前兩日,拜帖寄回來了,”周惇朝站在面前的周胤微笑道,“文經登近日休沐,你可以攜了文章,去他那兒走動一番了?!?/br> 周胤微依舊垂著眼簾,淡淡地應了一聲是。 周惇見他似乎興致不高的樣子,便關切地問道,“上回我見你還仿佛十分喜歡文經登,怎么今兒卻懨懨的?” 周胤微道,“秋燥?!彼D了頓,又生硬地添了一句,“兒子無事,謝父親關心?!?/br> 周惇“唔”了一聲,沒再追問,轉而又道,“文經登出身于瑯州巨賈之家,雖不事經營,但其父兄長年走南闖北,見過的奇聞異事多不勝數,他自小耳濡目染,斷斷不會對你的……” 周胤微聽到此處,心底陡然生出一種近似惱怒又像是憤恨的情緒,他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強按住內心不斷翻涌的、想要大喊大叫的沖動,盡量穩了聲線,接口道,“……父親,您上回還說,只要是篤信孔教的儒士,都會以為兒子不過是天生患了眼疾而已?!?/br> 周惇一怔,周胤微不像周胤緒,他從不會貿然打斷自己的話。 周胤微道,“文翰林是‘三鼎甲’中的狀元出身,想來,必是一位極為博學的鴻儒,”周胤微說著,又咬了咬牙,用一種近乎壓抑的平靜語氣道,“即使父親您不說,兒子也相信,文經登絕不會因區區重瞳而對兒子另眼相待的?!?/br> 周惇察覺到了周胤微流露出來的些許不滿情緒,他安撫似地笑了笑,溫聲道,“好,好,我知道,你不喜歡聽人說你的眼睛,”周惇的話說到一半,眼神落到了周胤微越握越緊的拳頭上,他不禁頓了一頓,接著便換了語氣嘆息道,“可是,臧隱,待你得了功名,即使不做官,也須得與各色人等交際往來,到時,你總是會聽到旁人議論你的眼睛的?!?/br> 周胤微握緊的拳頭慢慢松了開來,不知是被周惇的話安撫了,還是聽到了周惇那一聲嘆息中無可奈何的酸楚。 周惇復問道,“到時,你該如何分辨呢?” 這時周胤微的語氣倒變得硬了起來,“無妨,‘道不同,不相為謀’,”他說著,語氣中不由流露出一種微妙的驕傲來,“兒子只與君子交往就是?!?/br> 周惇笑了笑,道,“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他的嘆息變得輕了一些,“孔圣人提倡‘有教無類’,臧隱,你不能指望這世上讀‘四書五經’的儒生都是如文經登一般篤信孔教的君子?!?/br> 周胤微沉默片刻,道,“孔圣人說‘有教無類’,是主張眾生一體皆有善性,世人皆可教而化之,”他沉聲道,“若是教而不化,便是有違圣人之道,既如此,兒子為何要與這樣的人交往呢?” 周惇笑了,“那你以為,孟寧昂是可被教而化之的君子了?” 周胤微的肩膀微微聳了一下,就聽周惇不緊不慢地繼續道,“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他,但我絕不會與一個為了榮華富貴連姓都可以拋棄兩回的人交往?!?/br> 周胤微抿了抿唇,道,“父親,您不能指望這世上讀‘四書五經’的儒生都是那剛直不阿,能以身殉國的‘讀書種子’?!?/br> 周惇笑了起來,“這是自然,莫說我了,就是圣上現在,抑或從前德宗在的時候,都沒對那些儒生有過這種指望?!?/br> 周胤緒對周惇的笑聲似充耳不聞,“再者,”他淡漠道,“孟寧昂他也愿意與兒子交往?!?/br> 周惇聞言,慢慢止住了笑,“你雖不如你大哥人緣好,但據我所知,愿意與你交往的人,也不在少數啊,”周惇說著,像是生怕周胤微反駁似的,還抬起手比了個手勢,“門房里遞給你的帖子,就有這么一厚沓?!?/br> 周胤微低下了頭,像是有意躲開周惇那個比出的手勢似的,“那些人不是愿意與兒子交往,”他說得很慢,但十分堅定,“他們是想與父親您攀上關系?!?/br> 周惇不置可否地笑道,“可我倒情愿你多出去交際,同你大哥一樣?!?/br> 周胤微的喉結動了動,他想回一句“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但臨到頭又變了說法,“……嗯,大哥喜歡交際,所以父親才讓大哥出去做官罷?” 周惇似半開玩笑地道,“你是在試探我嗎?” 周胤微行了個半禮,“兒子不敢?!彼逼鹕?,道,“只是兒子覺得,這在家時愿不愿意交際,與在官場上能不能交往得好并不相干?!?/br> 周惇笑道,“是不相干,”他輕笑道,“就像你在家時看孟寧昂是一位君子,但到了官場上卻不一定了?!?/br> 周胤微道,“人之本性,固然如此,”他淡笑道,“父親,‘本性難移’啊?!?/br> 周惇微笑道,“對,這便是孟寧昂此人的矛盾之處了,”他道,“人受教化乃成君子,君子本就非體自然,是為強作之者也。你說孟寧昂‘本性難移’,卻又說他是一位君子,我真不知該信你說得哪一句了?” 周胤微一怔,爾后接口道,“世人皆作之,況乎儒生?作之而不止,乃成君子;作之而不變,則習與體成,乃成自然也。故兒子既說孟寧昂是‘本性難移’,又說他是一位君子?!?/br> 周惇笑了笑,道,“你既這般篤定,那我就先假設他是一位君子罷?!彼D了頓,又補充了一句,道,“我只愿他,是一位真君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