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蓬蒿成槚
王杰一跨進山池院,蘇敏兒就迎了上來,她見王杰臉色微微發白,不敢多問,只道,“主子,快到用晚膳的時候了,可要傳膳?” 王杰擺擺手,蘇敏兒也沒追問,只是一直扶著王杰走到屋里坐下。 王杰坐下后喘了一口氣,對蘇敏兒道,“我今兒沒胃口,你去跟尚食局說一聲,我不用晚膳了?!彼肓讼?,補充道,“我心口發悶,不知是不是又要發夢魘了,看來是上回開的藥效力不夠,你再去尚藥局請位醫佐來給我開副新藥罷?!?/br> 蘇敏兒一聽就知道這里頭有事,她沒立刻離開,而是看向了徐寧。 徐寧開口道,“主子……” 王杰一口打斷,看向蘇敏兒,“我讓你去你就去,你若連我這個主子的話都不聽,就別再作山池院的奴才了?!?/br> 蘇敏兒自從近了王杰的身后,還從沒聽王杰這么和她說過話,她趕緊行禮應是,轉身傳話去了。 王杰見她走了,才起身招呼徐寧,“我累得很,替我更衣罷,我去床上闔一會兒眼?!?/br> 徐寧低著頭跟著王杰轉到了屏風后面,安靜地給王杰更了衣。 徐寧這么安靜,王杰反而有些不適應了,“方才你的話沒說完,現下你便說罷?!?/br> 徐寧道,“奴才若說了,便不能再作山池院的奴才了?!?/br> 王杰聽了徐寧的話,心里五味陳雜,“我方才的話,是對她說的,只對她說,并沒有指桑罵槐的意思?!?/br> 徐寧道,“奴才知道,主子在山池院中,想罵哪個奴才,直接罵了便是,哪須得指桑罵槐?”他竟然抬起頭,對王杰笑了一下,“主子方才若是指桑罵槐,那便是沒把徐寧當奴才?!?/br> 王杰道,“我從來就沒有把你當作奴才?!?/br> 徐寧一怔,王杰繼而道,“只是我沒這本事承你的情,白白辜負了你的一片好意了?!?/br> 徐寧嘆了口氣,道,“主子還是信不過我?!?/br> 王杰道,“你對我的忠心,對我的好,我都知道。你若是那趨炎附勢的奴才,東宮落馬案過后,便會覷著東宮人手短缺的空檔爬過去,何須費心來討我的好?” “憑你的本事,在東宮也能立得住腳,何必蜷縮于小小的山池院中?”王杰溫聲道,“徐寧,你對我的忠,早已不像主仆,卻更似君臣?!?/br> 徐寧道,“奴才一開始便說,‘愿學潔惠侯’,主子難道忘了嗎?” 王杰道,“我也一開始便對你說了,‘此為迂腐謬行’。徐寧,你這么聰明,為何偏偏聽不懂這句話?” 徐寧道,“因為奴才終究學不成潔惠侯?!?/br> 王杰看了徐寧半晌,道,“我生性怯弱,瞧父皇當著我面兒教訓了一個別人家的庶子,都嚇得夢魘復發,可見是命里無福。徐寧說看見我身上有帝王之氣,必定是那天天氣太熱,熱得你昏了頭,才看花眼了罷?!?/br> 徐寧沉默了一會兒,王杰見他不答話,徑直朝里屋的架子床走去,只聽徐寧在他身后突然問道,“主子的夢魘,究竟是夢到了什么?” 王杰停下了腳步,微微側轉了身,徐寧慢慢走上前來,一雙眼睛又大又亮,直勾勾地看著王杰,他又重復了一遍剛才的問題,“主子,您究竟夢到了什么?” 徐寧見王杰不答話,又走近了一些,“主子……四皇子……”他的語氣變得更堅定了些,“四皇子……和主子您不同?!?/br> 王杰徹底轉過身來,直面徐寧的目光。 徐寧的目光一直從王杰的眼里刺探進去,好像要看出這具身體里的那個“王杰”的靈魂一般。 徐寧道,“四皇子怯懦萎靡,與主子的脾性大不相同?!彼Φ?,“就拿今年的端午宮宴來說,有心人作弄他,拿他取笑開心,他都察覺不出,哪像主子如此靈透?” 端午離夏至大約半個多月,王杰心里盤算了一下日子,大概就在這具身體中暑之前,也就是自己魂穿前不久的事情。 王杰意味深長道,“或許我到這會兒也沒察覺出呢,徐寧既明白,不妨與我解上一解?!?/br> 徐寧點了點頭,說起話來儼然已將“四皇子”和他面前的王杰分為兩個人,“端午吃粽,必得用散熱解膩的茶來配,那日宮宴時,席上其他主子杯中都是精挑細選的鮮葉,唯四皇子杯中,是曬干了的蓬蒿葉子?!?/br> “四皇子自然發現了異樣,可他自知不得圣上寵愛,因此并不敢作聲。但坐在他身旁的乳母懷中的五皇子卻替他聲張起來,圣上便命人換了四皇子手中的茶碗?!?/br> “結果,新的茶碗捧上來,四皇子喝了一口,便輕聲道‘苦’,可礙于宮宴規矩,還是一氣喝盡。當時,站在五皇子身旁的一名內侍留意探頭看了看,發現換給四皇子的茶碗里,放的竟然是楸葉?!?/br> “四皇子喝了楸葉還以為是茶葉,連話也不敢多說一句,底下的奴才,都把這件事當成笑話傳。以至于,把撥給山池院的份例都敢隨意扣下,甚而導致了四皇子中暑?!?/br> 徐寧一直緊緊盯著王杰,“而奴才被分配到山池院后,主子卻一再試探,三令五申,不得‘奴大欺主’,與四皇子以往行事大相徑庭。奴才敢問一句,四皇子既然最恨被奴才欺壓,為何端午那日,卻一聲不吭地喝了那杯楸葉茶?” 王杰頓了一會兒,反問道,“難道我該當場摔了茶碗,扔了主子的臉面,和一群奴才計較嗎?”他又想了想,“再者說,那杯楸葉茶是父皇下令后換上來的,可見那‘有心人’并非是想戲弄侮弄于我,而是有意試探?!?/br> 徐寧道,“何來試探一說?” 王杰解釋道,“《說文》有云‘槚,楸也,從木、賈聲’,楸葉其實應解為‘槚’。與之前那杯蓬蒿葉子連起來,其實應是‘蓬蒿不成槚’,典出《參同契》中‘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之句。此人端楸葉茶給我,并非是譏笑我身份低微,魚目混珠,分明是想以此試探我的心性?!?/br> 徐寧微笑,“是啊,今日紫宸殿外的徐知讓,像不像端午那日,圣上端給四皇子的那杯楸葉茶?” 王杰愣住了。 徐寧笑了,“主子,您與四皇子,雖有相似,卻絕非同一個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