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共議案情
邶州,上邶州州府衙。 上邶州刺史羅蒙正、上邶州司馬傅楚和上邶州經略使紀鵬飛正在商量怎么把那群木速蠻去定襄敲登聞鼓的事情給圓過去。 不出三天,朝廷派的人就要來了,這時候如果再不能統一戰線,說不好就是一個全軍覆沒。 紀鵬飛是武官,他的威邊軍是直接隸屬兵部的,羅蒙正和傅楚雖然兩個人加起來有指揮他的權力,但那也是要有緊急情況才行。 東郡的地方軍隊一向是只對朝廷負責,對地方事務是從不涉及。 因此,雖然他的官階沒有羅蒙正高,但是他是三個人之中最輕松的一個,“依我說,把案情始末寫成折子,往朝廷官員一遞便罷,有何可議?” 傅楚不語,只低頭喝茶。司馬是個“送老官”,這個官職的主要作用一是萬一刺史不在可以代行職務,二是對刺史的權力有所制約。 但是羅蒙正是個很會做官、很會掌權的一把手,平常并沒有傅楚的用武之地。 因此,傅楚坐在上邶州司馬的這個位置上是很悠閑的,拿著從五品的俸祿,又不用他做什么實事,安安心心地混資歷就可以了。 就算碰到像木速蠻告御狀這樣的突發事件,只要羅蒙正的處置不涉及到他混資歷,傅楚是沒什么意見的。 再說了,一把手都沒說話,他二把手也不知道怎么幫腔啊。 羅蒙正看紀鵬飛把責任往下推,把蓋碗往旁邊一擱,便道,“紀大人可翻看近幾日的邸報了?” 紀鵬飛點頭,“無甚大事?!?/br> “華傲使者來訪,圣上下嫁親出的同安公主,這不算大事么?” 紀鵬飛笑道,“我是武官,比不得羅大人心思縝密,公主下嫁乃兩國之幸。此不過區區邊境小事,如何能撼動東郡與華傲的睦鄰之誼?” 羅蒙正反問,“區區邊境小事?” 紀鵬飛拿過茶碗,掀開,嫌燙,又放回去了,“告御狀的那群木速蠻已入東郡籍,華傲如何能干涉東郡內政?” 傅楚終于找準自己說話的方向了,“木速蠻是東郡籍,大食教卻是華傲國教,紀大人如何說這是‘內政’?” 紀鵬飛道,“既是華傲國教,又如何在東郡境內修建禮拜寺?”他沒理傅楚,面向羅蒙正道,“邶州與華傲相鄰,但上下官吏均為漢民,圣上既一向不用胡官、蕃將,你我為官一方,就得保轄下漢民之安危,又何須理會木速蠻?” 羅蒙正道,“紀大人既想保轄下漢民,就須護著木速蠻?!?/br> 紀鵬飛不解道,“如何這等說?” 羅蒙正道,“我雖不務邶州兵事,可也知軍業艱難。廂軍又本是各地流民,多為老弱之輩,馴養豕彘也不過是謀份生計,至于搶奪木速蠻商人財物,大約也是因缺糧少餉罷?!?/br> 紀鵬飛拿起旁邊已經涼下來的茶喝了一口,“可不是如此說,木速蠻最愛虛張聲勢,廂軍盜取的是華傲最不值錢的羊皮、羊毛等物。說起來,也早成慣例了,圣上仁厚,查清實情后,必會憐憫廂軍,定不會重罰罷?!?/br> 傅楚冷不丁地插了一句,“若論起實情,紀大人以為,廂軍養豕、搶掠財物,可屬實么?” 羅蒙正也道,“既然紀大人說廂軍如此舉動,是因為生計艱難,那朝廷發下來的糧餉又哪里去了呢?” 紀鵬飛聞言,放下茶碗,笑道,“羅大人可別唬我,這軍中賬目每旬都有專人審閱,若想比對,進出細賬也筆筆清楚,難道這還能做什么手腳不成?” 傅楚道,“‘威邊軍’的賬目是‘威邊軍’的,朝廷的賬目是朝廷的,紀大人又怎知,這‘威邊軍’和朝廷是一本帳呢?” 紀鵬飛被這一問給問得怔住了,他看向傅楚,傅楚還是那么悠閑喝茶的樣子。 從這場議事開始,紀鵬飛就只接羅蒙正的話,并不是因為羅蒙正的官階比他高,而是因為羅蒙正的官階比傅楚高。 他要是跳過一把手,直接跟二把手說話,未免有點挑撥二人關系的意思。 可沒想到,看起來只會跟著幫腔的傅楚,心里也是門清兒啊。 羅蒙正看紀鵬飛被問得啞口無言,乘勝追擊道,“且不說‘威邊軍’和朝廷到底是不是一本帳,若是朝廷根本不對賬,這又如何說呢?” 紀鵬飛徹底被兩個文官給問住了,氣勢弱了一些,“即便如此,羅大人為何說要護著木速蠻呢?” 羅蒙正道,“紀大人方才便說,你我皆為漢民,漢官護著木速蠻,落到圣上眼中,不知是怎樣的情景呢?” 傅楚跟著道,“若真分辨起來,也是廂軍有錯在先,認下來也無妨罷?!?/br> 紀鵬飛沉默,把兩人的話細細想了一遍,良久,又端起茶碗,“羅大人的意思,是想‘威邊軍’的老弱廂軍替你二人擔了失治、失察之責么?” 羅蒙正道,“紀大人這話可說偏了,‘威邊軍’隸屬兵部,受紀大人管轄已久,我雖為上邶州刺史,可也萬萬不敢插手邶州軍務?!?/br> 紀鵬飛冷笑道,“木速蠻商人長年經獅城往來旗北與上邶州,想來往常也是不少上貢罷?!?/br> 傅楚道,“上邶州與獅城邊境都由‘威邊軍’駐守,木速蠻商人既然為上邶州貢獻了不少商稅,想來也不會少了紀大人的‘過路稅’罷?!?/br> 紀鵬飛冷冷地斜了傅楚一眼,“若非如此,恐怕‘威邊軍’早已不戰而潰?!?/br> 羅蒙正道,“‘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紀大人信奉東郡國教,必定早已讀過《道德經》罷?!?/br> 紀鵬飛道,“廂軍雖本為流民,可入了‘威邊軍’,我定會護得平安。此案牽扯兩國,又涉及宗教,若廂軍一味認錯,圣上必會以重刑處之?!?/br> 羅蒙正道,“紀大人此言差矣。我等食君之俸,就是為圣上分憂。圣上派朝廷官員調查此案,也是下巡上邶州及邶州邊境,兵部、刑部、大理寺,三方共辦此案,必不會讓廂軍老弱蒙冤?!?/br> 紀鵬飛道,“該如何是好?” 傅楚道,“‘眼見是虛,耳聽為實’,木速蠻商人能得圣上親自接見,不過是敲了登聞鼓罷了。他們能敲登聞鼓,我們就喊不白冤?!?/br> 紀鵬飛不解道,“何人可喊這不白冤?” 羅蒙正笑道,“自然是上邶州百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