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靜讓恐懼退縮
※鎮靜讓恐懼退縮 瑞士英雄威廉·退爾的故事發生在14世紀初,那時瑞士人正在為爭取獨立而同奧地利統治者做斗爭。 瑞士人過去并不像今天這樣自由和幸福。許多年以前,有一個名叫蓋斯勒的暴君統治著他們,讓他們飽嘗痛苦。 一天,這個暴君在公共廣場豎起了一個高高的桿子,把自己的帽子放在上面。然后他下令每一個進城的人都必須向它鞠躬。但是有一個名叫威廉·退爾的人卻沒有這樣做。他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站在那里嘲笑上面晃來晃去的帽子。他絕不會向蓋斯勒卑躬屈膝。 蓋斯勒聽說了這件事后,大為惱火。他害怕其他人也會這樣不聽話,那么很快整個瑞士就會起來反對他。于是他決心懲罰這個膽大妄為的人。 威廉·退爾的家在山中,他是個出名的獵手。整個瑞士沒有誰的弓箭功夫能勝過他。蓋斯勒知道這一點,于是他想出一個殘忍的方法,讓這個獵手嘗嘗自己的技藝帶來的痛苦。他下令讓退爾的小兒子站在廣場上,頭上放一個蘋果,然后再讓退爾用箭把蘋果射下來。 “你是要我殺了我的孩子?”他問道。 “不要再說了,”蓋斯勒說道,“你必須一箭射下那個蘋果。如果你失敗了,我的士兵就會在你面前殺死你的兒子?!庇谑?,退爾一言不發,拉弓搭箭。他瞄準目標,把箭射了出去。 小男孩穩穩地站著,一動也沒動。他并不害怕,因為他相信父親的功夫。 “嗖”的一聲,箭劃過空中,正中蘋果的中心,把它射落在地。人們看到后,紛紛歡呼起來。 當退爾轉過身走開時,一支藏在他外套下的箭掉在了地上。 “你這家伙!”蓋斯勒喊道,“你的第二支箭是什么意思?” “暴君!”退爾自豪地回答,“假如我傷到了我的孩子,這第二支箭就是給你的?!?/br> 然后,故事的結尾又是老生常談:此后沒過多久,退爾果然用箭射殺了暴君,他因此成為民族英雄。 故事中的退爾即使面對危難,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害怕和恐慌,而是利用自己的鎮靜戰勝了困難,成就了自己。所以,在面對危難的時候,一定要鎮靜,因為你越慌亂越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理查三世和亨利準備決一死戰,這場戰斗將決定誰來統治英國。戰斗開始前的一天早上,理查派一個馬夫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 “快點兒給它釘掌,”馬夫對鐵匠說,“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br> “你得等等,”鐵匠回答,“前幾天給所有的戰馬都釘了掌,鐵片沒有了?!?/br> “我等不及了!”馬夫不耐煩地叫道。 鐵匠埋頭干活,他找來四個馬掌,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后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掌后,他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了。 “我缺幾個釘子,”他說,“需要點兒時間砸兩個?!?/br> “我告訴過你我等不及了!”馬夫急切地說。 “我能把馬掌釘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幾個那么牢固?!辫F匠想了想,補充說。 “能不能掛???”馬夫問。 “應該能,”鐵匠回答,“但我沒把握?!?/br> “好吧,就這樣,”馬夫叫道,“快點兒,要不然國王會怪罪的!” 就這樣,鐵匠在馬夫的催促下,匆匆忙忙地掛上了第四個鐵掌。 戰斗打響了,兩軍交上了鋒。遠遠地,理查國王看見在戰場另一頭自己的幾個士兵退卻了。兵敗如山倒,如果別的士兵看見他們這樣,也會后退的,所以理查快速沖向那個缺口,召喚士兵掉頭戰斗。 理查國王沖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敵人,突然,一只馬掌掉了,戰馬跌倒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國王還沒有抓住韁繩,驚恐的畜生就跳起來逃走了。理查環顧四周,他的士兵紛紛轉身撤退,亨利的軍隊包圍了上來。 他在空中揮舞寶劍,大喊道:“馬!一匹馬,我的國家傾覆就因為這一匹馬?!?/br> 鎮靜,是勇敢性格的一種表現。能于非常情況下做到鎮靜自若的人,必定是一個具有超常勇氣的人。魯迅先生說:“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對一切的不幸!我們應該具有這樣的心胸和勇氣!”鎮靜,讓我們不輕易被危險嚇倒;鎮靜,是一份閑庭信步的自若;鎮靜,是內心里非凡力量的體現;鎮靜,能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