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所以,在VR時代剛剛拉開序幕的初期,樓清焰打算把手里的資源全部投入教育和文化領域。 這兩個領域也需要軟件支持,在閻子真和沈樂那邊的軟件應用出爐之前,他只能先自己撲騰一會兒。 這個自己撲騰的方向,就是VR最經典、最大眾的使用場景——影視和游戲。 游戲按下不提,VR影視是個很有意思的概念。 VR和大部分影視節目都高度契合,直播、演出、戲劇……甚至是廣告。身臨其境感能讓這些節目變得更加好看,強交互性也能讓節目制作玩出更多花樣。 但是一談到電影電視劇,概念就崩了。 VR和電影之間沒有契合,只有排斥,強烈的排斥。 電影是由鏡頭語言、剪輯藝術所構成的,它用畫框取代人的眼睛,用景別控制人的視野,用鏡頭推拉搖移引導人的視線,用剪輯敘事。 但VR不同,VR里沒有畫框、沒有景別、沒有鏡頭語言,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VR也不提倡剪輯,因為突然切換場景會損失真實感。 電影是觀賞,VR是體驗,兩者互相顛覆,理念背道而馳,自然不能兼容。 全世界都在摸索VR電影的新路子,想摸索出另外一套體系,乃至于,忽略了其他更簡單、更有趣的方向。 比如,VR真人秀。 一整天時間,樓清焰一口氣做了整整七個動畫demo,分別對應七個真人秀節目。 七個項目顯然不可能同時啟動,他從中抽出兩個,傳給楊樂,讓他發給深空奇境的策劃人員,寫一份策劃案,然后去聯系弗蘭衛視和網絡視頻平臺。 楊樂和閻子真是他溝通深空奇境的橋梁,前者比較開朗,搞研發的同時順便監督著深空奇境的運營,后者比較沉靜,是虛擬實驗室的主導者。 事實上,攤子鋪得越大,樓清焰就越覺得隱藏的身份令他束手束腳,許多事都沒辦法公開做。當初嫌麻煩才不公開身份,現在這反倒成了另一個麻煩根源。 他思索片刻,從剩余五個項目中又挑出一個,照舊傳給楊樂,對他說:“這份……嘗試一下,投給CCTV?!?/br> 不過,要做VR真人秀,光有創意不行,還必須滿足一些其他條件。 比如,思考一下,怎么樣才能讓全球VR眼鏡生產商把成本壓縮下去、把分辨率提升上來,消除VR顯示的最大弊病——紗窗效應。 他新建一頁空白文檔,開始噼里啪啦打字。 很久以后,《造夢者》這樣評價這一階段的樓清焰:“為什么說樓清焰‘虛擬現實之父’的名號比其他任何一個‘之父’都來得實在?因為他真的是一把屎一把尿把虛擬現實拉扯長大的?!?/br> 作者有話要說: 樓:哦,元輝已經拿下了。 鄧:…… 江:權勢?抱著小樓聞一聞,不香嗎? 鄧:…… ——《鄧總,要加油哦》 第103章 提出合作 制作VR真人秀不難, 難點在于推廣,擁有VR設備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其實還是觀看電視版本的節目。 為了擴大節目的VR受眾, 樓清焰必須要為觀眾尋找一種合適的觀看設備。 這個設備對顯示的要求很高,但對交互的要求很低, 同時, 它的價格必須很低,必須壓縮在千元甚至五百元以下。 他把這些條件列出來之后, 發現, 最好的解決方案似乎是……4k手機加VR盒子。 所有VR設備的顯示原理都是一塊屏幕加光學透鏡。VR盒子把兩者拆開, 用手機充當屏幕,自己只做光學透鏡,因此成本很低。 最初它只是粗制濫造的玩具, 毫無交互可言,顯示也很差勁,1k2k分辨率的手機屏遠不能滿足VR需求。 VR是很吃分辨率的, 因為存在一個“紗窗效應”。光學透鏡放大屏幕時,同時也放大了像素點之間的空隙, 如果分辨率不足, 空隙就會很明顯,畫面像隔著一層紗窗, 有嚴重的顆粒感和條紋感。 但是隨著5g普及,4k視頻出現爆發式增長, 帶動手機廠商也開始做4k屏幕?,F如今, 已經有許多旗艦手機采用4k屏幕,這意味著,pc端VR都沒普及的4k分辨率, 反倒率先讓手機VR用上了。 手機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分辨率升級到4k,像素密度翻倍,空隙減半,紗窗效應能得到很大緩解。原本一無是處的VR盒子,現在倒很適合用來觀看視頻。 針對這種低端VR,樓清焰只需要提供一套光學透鏡升級方案,就能把4k屏幕的性能發揮到極致,滿足VR真人秀的觀看需求。 但是,手機VR分辨率再高,也只是低廉的臨時替代品。VR真正的解決方案還得回歸頭顯,要為頭顯尋找一種消除紗窗效應的顯示技術。 人們為此絞盡腦汁,卻始終找不到一套行之有效的低成本方案。 4k能讓紗窗不那么明顯,但不能徹底消除,8k或許可以。但不管4k還是8k,成本都太高了,耗電量也感人,絕不可能做到千元以下。 樓清焰早就關注這個領域,加上學習能力超強,思維能力也遠超常人,因此,還真找被他找到了突破口。 從元輝挖過來的硬件團隊里正好有顯示屏設計師,他一邊完善設計文檔,一邊在線上跟設計師聊天。 設計師內心是崩潰的,崩潰程度跟當初目睹樓清焰一天精通c語言的謝晉有得一拼。 樓清焰從下午開始找他聊天提問問題,起初問的還比較基礎,過了兩個小時就變得各種刁鉆深入,再過兩個小時,他已經回答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