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小邵皇后和謝謙正對視了一眼,事情到了這一步,真相已經呼之欲出了。 于是謝謙正當晚回府就寫了一封詳細的奏折,把他查到的所有疑點都一一羅列了出來,又將宋疏桐的狀紙、證據全都整理了一番。 小邵皇后則派了謀士來,逐字逐句幫謝謙正斟酌奏折,推演此案各種可能的情形,連萬一皇帝具體詢問起來該如何對答都練習了。 依照小邵皇后的意思,是讓謝謙正明日在金殿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對殺人犯李定山發難,如此便可一戰成名。 可是謝謙正生來性情柔和拘謹,到了上朝的時候,他猶猶豫豫不敢開口,直到司禮的太監喊出了“無事退朝”,他才慌忙出列,結結巴巴道:“兒臣有事要奏?!?/br> 他抬頭看了一眼宋和光,又膽怯地低頭道:“事關宋丞相大人?!?/br> “事關本官?”宋丞相聞言十分意外。 這時候文武百官都已經跪倒準備送皇帝離開了,聞言都十分疑惑,互相交換著眼色,也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敏德皇帝并沒意識到會發生大事,便隨意地揮揮手:“還是退朝吧,你二人到上書房來說話,其余人等各自公干去吧?!?/br> 小邵皇后一直派人守著呢,謝謙正剛到上書房,她就知道了,立 * 刻氣道:“這個孩子啊,就是性子太弱了,這點事情都辦不成?!?/br> 丹芳姑姑勸她:“一旦坐實就是殺頭的罪名,大皇子心地善良,難免心軟?!?/br> 小邵皇后狠狠道:“男兒心不毒怎么成大事?!?/br> 一邊說著,一邊急匆匆往上書房去了,她實在是不放心謝謙正。 上書房里,謝謙正和宋丞相到了之后,敏德皇帝本來給他們賜座了,但是謝謙正心里有事,他惴惴不安將懷里厚厚的一摞奏折和文書掏出來放在身前的地上,磕了個頭道:“兒臣還是跪著吧,等父皇看完了折子,兒臣跪著回稟心里踏實?!?/br> 宋丞相本來都打算起身了,聞言只好重新跪下。 上書房這地方,他自從在中書省任職之后,每天常來常往的,其實他以前來這里都是坐著跟皇帝回話的,但這回是兩個人一起來的,大皇子不愿意起身,他也只好跟著仍舊跪著。 總管太監福來見狀,連忙去把謝謙正面前那些文書取過來,放在了敏德皇帝面前的龍案上。 敏德皇帝看著自己素來聽話柔順的大兒子,有些納悶,今兒這是怎么了?到底是何事,讓這個遇事從來不肯多嘴的孩子特意寫了折子上奏,還弄得如此神神秘秘的。 他翻開了福來呈上來的奏折,認真看了起來。 一樁驚天大案就要水落石出。 謝謙正想到這里,下意識地扭頭看了一眼宋丞相,或者說應該叫李定山才對,覺得自己的呼吸都緊張地快停止了。 第64章 64 敏德皇帝只看了幾行字, 臉色就微微一變,他抬眼看了看底下跪著的兩個人,神情變得有些古怪,但他畢竟是皇帝, 什么大風大浪卻見過, 當然比一般的人沉得住氣, 他什么也沒說, 收回目光后, 繼續不動聲色地把所有的文書都看了一遍。 皇帝越是不說話,謝謙正越是緊張,他緊張到瑟瑟發抖, 牙齒打顫的聲音, 連跪在旁邊的宋丞相都聽見了。 宋丞相一臉莫名其妙, 完全不知道什么事能把大皇子嚇成這樣, 更想不到大皇子為什么要把自己叫來,還說事情與自己有關。 若說最近發生了什么不尋常的事情的話, 那便是他養在外頭的小妾靈竹,因為七夕貪玩懷著孕出去看燈,不慎被擠落了胎。 但養外室這種事情無傷大雅, 京中不知道多少官員都偷偷養了, 大皇子不至于因為這點小事彈劾他吧。 敏德皇帝還在認真地閱覽,謝謙正悄悄抬頭看了一眼,父皇手里現在拿著的, 仿佛是宋氏族譜了。 此時, 外頭響起了太監的通傳聲:“皇后娘娘駕到?!?/br> 敏德皇帝眸色一暗,他合上了手里的族譜,抬頭對進來的小邵皇后道:“你來得正好, 朕覺得,這些東西朕的大皇子自己是做不出來的,是你教他的嗎?” 小邵皇后聽了立刻惶恐地跪下道:“皇上此言,令臣妾不安啊,臣妾一個后宮婦人,哪曉 * 得這些外頭朝堂上的事情。此事是大皇子自己察覺的,說是有苦主找他伸冤,他心中猶豫,曾經前來問過臣妾該如何是好,臣妾想著這是行善積德的事情,便鼓勵了他幾句,告訴他若是查有實據,便應該勇敢地揭發惡人罪行,為皇上分憂才對?!?/br> 敏德皇帝本也是隨口一問,他一向覺得小邵皇后是個規矩本分的人,便叫人給她賜座了,又招手把福來叫過來,附耳說了幾句什么,福來退出去了。 正跪在旁邊冥思苦想,到底什么事會讓大皇子扯上自己的宋丞相聽到這里,臉色驟然一變。 苦主、伸冤、揭發罪行……這幾個詞聯系在一起,讓宋丞相的思緒突然間從香艷的小妾靈竹身上,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某一天,那個痛苦痙攣垂死掙扎的人影,和那雙死死盯著他的、死不瞑目的眼睛。 他的冷汗瞬間洶涌而出。 這些變化當然瞞不過敏德皇帝的眼睛,皇帝上下打量了他幾眼,舉起桌上一本冊子道:“宋愛卿,朕手里拿著的,是你青州宋氏族譜,你雙親都已經故去多年了是嗎?” 宋丞相已經渾身冷汗了,他強自鎮定地用袖子擦了一把臉上的汗,略微回憶了一下道:“稟告皇上,家父宋振國,家母宋陳氏,均已仙逝多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