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節
“命令全軍就地休整,明天一早朝京都防線進發!”很快,唐健的命令便傳遍了整個臨時搭建的軍營之中。 1907年4月13日,繼下關的一次大規模轟炸之后,日本的重要城市京都受到了華夏空軍的猛烈轟炸,短短半個小時內,京都日軍指揮官死在了轟炸之中,京都日軍守軍指揮系統頓時陷入了癱瘓。 華夏坦克部隊率先沖鋒,日軍精心構建的防線被輕易撕開,三萬華夏突擊部隊從防線缺口迂回襲擊日軍后方,日軍軍火庫和唯一的一個補給站很快被炸毀,三萬突擊部隊士兵分三路迅速包圍了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日軍。 京都一戰,歷經兩個半小時,突擊部隊僅僅以傷亡六百人的代價就輕易圍殲了數萬日軍,日軍在突擊部隊的凌厲攻勢下一觸即潰,只是做樣子般稍作抵抗便大部分選擇了投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火東京(上) 日本本土僅此于東京的重鎮竟然在三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就被華夏陸軍攻克,這個速度堪稱恐怖。伍九文學書友上傳不過,但唐健眼中還是太慢了,雖然在短短十五天的時間就從下關打到京都,然而卻和唐健預想之中還是慢了幾天。 當年的德國閃擊波蘭,只用了二十七天,一天之內征服丹麥,二十三天征服挪威,五天內征服荷蘭,十八天征服比利時,三十九天征服了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而現在,華夏卻用了十五天的時間才攻占京都,距離東京還有一定的距離,也就是說征服日本全境的時間可能還要更多。 其實,這并不責怪于華夏陸軍士兵,依照現在華夏陸軍士兵的軍事素質,已經可以媲美歐洲幾個強國的陸軍。 說到底,還是武器太過于落后,坦克和飛機的數量太少,雖然能夠形成一定的戰斗力,但是和唐健想象中的巨大威力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像攻占下關,如果華夏擁有百架飛機的話,兩個小時就可以解決戰斗,而不是需要一個白天的時間。 機動能力也不算靈活,畢竟運輸貨車還沒有量產,大量的物資準備還是需要靠騾馬運輸,騾馬需要休息和進食,而且還要自帶草料,這無形之中就致使閃擊戰的效果大幅度下降,從而增加了戰斗時間。 要是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知道現在的唐健竟然還不滿意自己的進軍速度,不知道兩人會不會當場吐血。 因為此時的兩人在戰時大本營中已經是焦頭爛額忙成了一團,山縣有朋信誓旦旦的在明治天皇面前保證的京都防線竟然抵抗不到三個小時就被華夏陸軍攻克,要知道,當初山縣有朋用了整整三個月時間花了十萬民夫精心打造。 不過,不管在這個時代如何精心打造的工事,在華夏立體式閃電般的攻擊下都顯得是那么的不堪一擊。 唐健個人比較崇拜閃擊戰,他在原來那個世界的時候就已經徹底研究了閃擊戰戰術,并且仔細分析了每一次成功的戰例,當初成立狼牙雇傭兵團時,唐健就曾經運用過這一戰術,雖然只是五個人而已,可是有時候戰略戰術并不局限于人的數量。 唐健將閃擊戰剖析分析,得出了本質的三大要點,分別是折疊空間,最大沖擊力和精神力轉化。 唐健奉行的是“時間就是軍隊”,“時間就是勝利”的觀點,奪取時間和奪取空間是軍事對抗的重要內容,在時間上先敵一步,就可以得先機之利。 當初二戰時期,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僅用三個星期就在蘇聯境內推進縱深達400—600公里,可想而知,折疊空間這一要點的優越性。 關于最大沖擊力,其實中國古人早點提出過相似的理論,《孫子兵法》中寫道:“進而不可御者,速也?!逼渲匾倪M攻思路,就是以極快的速度突襲敵軍,致使敵軍未反應過來就取得越半數的勝利。 這一點,在這次閃擊日本本土的實例中就已經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華夏突擊部隊攻占京都,基本上已經宣告了日本南部大部分國土已經陷落。 而對于《孫子兵法》也對快速產生的沖擊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也?!?/br> 根據唐健研究過的戰爭力學理論中就有一段概述:軍隊戰斗力取決于兵力、機動力和沖擊力,而機動力和沖擊力的大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快,沖擊力也就越大。 唐健通過對日戰爭的一系列成功的軍事行動,依靠的就是坦克裝甲部隊的高速度、大縱深的突擊,以此產生的沖擊力使日軍精心構造的防線都是顯得那么不堪一擊。 最后一個目的,從下關一路到京都,唐健認為這一次閃擊戰的另一個另一個目的也幾乎快要達到了,那就是精神力轉化。 在閃擊戰理論中,精神對作戰的勝利可謂是至關重要的,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其一為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不管是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和東方的毛太祖(和諧社會),許多杰出的軍事家都十分關注作戰的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彌補兵力的不足,這一點,從華夏陸軍以三萬陸軍精銳從下關快速攻到京都就可以看出,即使突擊部隊只有三萬余人,而且日軍卻有十數萬數到強大的防線,但就是這三萬突擊隊輕易就撕開了這些防線,深入到了日本本土腹地,和東京也越來越近了。 其二就是震懾,震懾在二戰時期正是希 特勒和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同時也是唐健所極力追求的效果,雖然現在突擊部隊三萬余人在十萬日軍面前顯得過于渺小,甚至歐美很多國家都認為唐健這是冒險的孤軍深入,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支孤軍深入日本本土,將阻擋在前方的十數萬日軍打得是四散潰逃,如今日本本土內很多的部隊和民兵都被突擊部隊強大的戰斗力震懾住了,漸漸失去了作戰意志,所以,在攻占京都的時候,突擊部隊只用了三個多小時而已,這就是閃擊戰所帶來另一個作用,震懾日軍其他部隊,削弱日軍的作戰意志。 從開戰到現在,除了行軍速度稍稍比唐健預計的中的要慢一點外,其他的都是按照唐健的計劃中進行著,這讓唐健絲毫不懷疑這場戰爭的結果,現在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第二天一大早,唐健率軍和段祺瑞的五萬大軍繼續朝神戶的防線平行推進,幫助突進部隊掃除后方的日軍殘余,穩固后方,同時提供強而有力的補給,和唐健一起行動的還有剛剛從下關登陸的十萬華夏陸軍。 與此同時,突擊部隊在攻占京都之后,并沒有在京都做絲毫的停留,只是簡單的休整了一下,便繼續朝名古屋的方向進發,名古屋之后就是日本首都東京。 1907年4月15日,華夏三之后繼續朝東京方向挺進,三天后,突擊部隊在名古屋方向遭遇日軍封鎖,但僅僅是封鎖而已,日軍以傷亡一萬余人的代價依然沒等阻擋住突擊部隊東進的步伐。 名古屋之后,山縣有朋在匆忙之間大部分由民兵組成的十三道防線一一被突擊部隊擊潰,除了在最后一道防線浪費了兩個小時之外,突破其他防線簡直就如同一馬平川,大部分日軍此時在連番的打擊之后,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在加上沒有絲毫作戰經驗的他們在經過了血與火淬煉的華夏三萬精銳面前,就如同拿著武器的兒童面對身強力壯的勇士一般,除了無謂的增加傷亡之外,對戰爭結果已經很明顯的戰局起不到任何有幫助的作用。 1907年4月16日,華夏太平洋艦隊炮擊了日本僅次于佐世保的軍事港口橫須賀,日本橫須賀海岸陣地損失慘重,同時,太平洋艦隊還不斷在伊東和館山兩地滋擾,日本大本營擔憂華夏陸軍會在太平洋的火力支援下,從東京灣登陸。因此,戰時大本營不得不調整防御政策,分出部分兵力固守東京灣,防止華夏陸軍在東京灣開辟第二戰場。 1907年4月19日,突擊部隊日夜兼程急行軍,于19日黃昏時候抵達了距離東京西南五十公里處,表現于想要進攻東京的態勢。與此同時,華夏陸軍的大部隊十萬陸軍也已經在京都集結,唐健親率五,和突擊部隊邀相呼應。 當華夏陸軍準備進攻日本都城東京的消息傳遍整個東京后,東京城內亂成了一片,一些富商已經不再寄希望帝**隊能夠抵擋的住東京城外的虎狼之師,紛紛攜家帶眷出逃東京。 東京戰時大本營。 伊藤博文、桂太郎、山縣有朋等日本軍政界大員紛紛聚首會議室中,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都露出凝重之色,東京危在旦夕,作為日本核心政治人物怎么可能輕松的起來呢! 桂太郎對著臉色慘白的山縣有朋說道:“山縣君,你不是說,帝國的防線很堅固么?可是我看看到的卻是,華夏陸軍越過名古屋之后就完全是如入無人之境,短短幾日就已經到了東京城外,你就是你向天皇陛下作的保證么?” 山縣有朋沒有反駁,當初是他在眾人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證過的,然后在事實面前,如果他再有絲毫的辯解,無疑是當場給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 伊藤博文談了一口氣,說道:“桂太君,現在已經不是指責某個人的時候了,大敵當前,我們應該商議如何面前此時帝國面臨的最大危機?!?/br> 眾人紛紛點頭,山縣有朋強打起精神,說道:“為了穩定東京城內混亂的局勢,我已經命令各部封鎖了東京的各個城門,而另外十萬大軍將主要投放在東京的西南方,雖然守衛東京的有十萬大軍,而準備進攻的僅有三萬華夏陸軍而已,但是事實證明,數量上的優勢在華夏陸軍面前并不算優勢,我個人的意見就是放棄東京!” 。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一百四十章 血火東京(中) 當山縣有朋說出“放棄東京“這句話時,會議室里的所有人明顯都愣了一下,東京可是日本的都城,放棄了東京不等于向所有人包括列強和日本國民表示,帝國已經完全失敗了么? “不行!”伊藤博文當即強烈反對,“東京是帝國的首都,是帝**人奮戰精神的寄托,東京一旦失守,帝國將士們將失去僅有的抵抗意志!” 其他從震驚中醒悟過來的其他日本軍政大臣也紛紛表示強烈的反對,認為撤離東京是完全不可取的行為,簡直和叛國有的一比。一些人甚至開始指責山縣有朋這是臨陣退縮的表現,不能稱之為帝國合格的軍人,并建議撤銷山縣有朋防務總司令的職位。 臨戰換將是個極不明智的舉措,這樣會直接招致軍心不穩,伊藤博文雖然聽到山縣有朋出人意表的話,但還是否決了眾人這個提議。 桂太郎說道:“天皇陛下說誓死堅守東京,山縣君,你也應該有這個覺悟,東京萬萬不可失!” “可是,我們數十萬帝國將士都抵擋不住華夏陸軍的兵鋒,靠這十萬將士想要固守東京實在是有些勉強,我還是堅持放棄東京,轉入北海道,利用當地的地形優勢,和華夏頑抗到底!”山縣有朋作為軍人,此時他深諳華夏陸軍的實力,從下關到京都的戰役可以看出,帝國的實力和華夏相差實在是太大了,到了這個時候,帝國根本無法正面和華夏對抗,不應該固守東京,去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固守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條。 而是應該撤回東京,逃到北海道,和華夏陸軍斡旋,畢竟帝國國內有數千萬民眾,只要天皇這個精神領袖在,完全可以在帝國境內號召國民站起來和華夏對抗。華夏陸軍遠離本土作戰,其無法持久作戰就是它致命的硬傷,只要緊緊握住了這個弱點,多拖住華夏陸軍在本土一天,那么華夏在帝國的統治就會弱上一分。倘若帝國的皇室和高層人員都受到華夏控制,那么帝國到時就只能夠任華夏擺布了。 “啪!”伊藤博文狠狠的一巴掌拍在桌上吧怒斥道:“山縣君,我想作為軍人,守土為國乃軍人天職,而不是一味的退縮!” …… 就在戰時大本營內部吵成一團時,一支神秘的小部隊已經偷偷繞到了東京東北城門,只見這支小部隊訓練有素,如同黑夜中的幽靈一般,偷偷潛伏濃墨的夜色之中。 如果從高處看去,可以看出這支小部隊即使在分散開來后,仍然保持這攻防有序的隊形,一旦發現敵人,隨時可以暴起攻之,發揮自身最大的威力,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支小部隊的不凡之處。 這支神秘小部隊正是華夏軍隊精銳中精銳—孤狼特種部隊。 在特制的鋼盔下,一張涂滿油彩刀削般的臉龐在夜色中若隱若現,在這張堅毅的臉龐之上,一雙黑色的眼眸正警覺的掃視著前方,這張臉龐的主人就是王建川。 自從大規模登陸日本本土之后,唐健就開始籌劃孤狼如何配合突擊部隊閃擊東京的計劃,在突擊部隊攻克名古屋之后,太平洋艦隊一邊在橫須賀和東京灣吸日軍的注意力,同時在橫須賀港某處海岸秘密將孤狼送到了岸上。 孤狼在王建川的帶領之下從橫須賀港登陸后便快速進入內陸,并且迅速朝東京靠攏,在突擊部隊還沒有到達東京之前,王建川便帶著孤狼一直隱匿在東京的郊外。 昨天黃昏時候,突擊部隊指揮官馮國璋來電,說突擊部隊已經到達了距離東京五十公里的西南部,準備第二天凌晨時分發動對東京的進攻,而馮國璋則需要孤狼配合這一次的進攻。 具體任務則是在午夜時分偷偷潛入東京,在最短時間內控制日本皇宮,活捉日本明治天皇。 唐健在出征時曾交代馮國璋,在閃擊東京的過程中他可不想明治天皇在空中的轟炸下意外身亡,對于唐健來說,顯然活著的天皇比死了的天皇更有用處。 即使這個任務無比艱巨,難度之高超乎人的想象,但是王建川依然毫不猶豫的點頭應了下來,孤狼的存在意義就在完成一切看起來不可完成的任務,活捉明治天皇的任務被分派下來之后,所有的孤狼不僅沒有一絲的怨言,反而個個都透露著興奮的神情。 作為華夏的軍人,有什么比活捉日本明治天皇更讓人熱血沸騰的,要知道,一般的士兵一輩子可能都沒有這樣的機會,雖然孤狼們并不是普通的士兵。 特別是馬如山和賀山,兩人都是親身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對日本人的仇恨程度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他們當年親眼看到自己無數的戰友倒在了敵軍的槍口之下,因而,兩人表現的最積極。 這時,前去勘察情況的偵查兵小心翼翼的飛奔到王建川的面前,即使是飛奔而來,偵察兵的腳下也沒有發出多大的響聲,即使是極其輕微的響聲,也立刻被嗚咽的夜風吹散。 偵察兵做了一套戰術動作,表示前方并無太多的哨兵,防衛也沒有西南邊那么嚴密,可以輕松潛入! 王建川點了點頭,這套戰術東走是孤狼的前任指揮官朱連杰所創,在需要偷偷實行潛入任務的時候,這套動作在實戰中表現的十分有用和有效。 雖然偵察兵的戰術動作簡潔明快,不過常年作戰形成的默契還是讓王建川很快就明白了偵查兵所要表達的意思。 王建川朝后方揮了揮手,四散開來警戒的孤狼立即會意,然后迅速朝王建川靠攏,王建川在夜色中迅速的做了幾個戰術動作,分配了一下作戰任務。 五分鐘之后,孤狼特種部隊呈扇形分散開來,組成了四人一組的戰斗小分隊,很快,第一組戰斗小分隊就如同鬼魅般飄到了厚重的城墻之下。 孤狼隊員們身上的各種武器都凝結著無數華夏先進技術的精華,深暗色的頭盔和作戰服在夜色中離得遠一點用rou眼幾乎是無法發現動作靈巧的孤狼隊員。 此時的城墻之上,一共有十二個荷槍實彈的日軍士兵正在打著哈欠,顯然在寒風中站崗站到大半夜,是人都會覺得很疲憊,更何況一看這些就是新兵蛋子的日軍。 還是總統高明啊,三十六計運用的是如此巧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聲東擊西,利用突擊部隊吸引了東京大部分的兵力,此時山縣有朋應該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西南部的突擊部隊了吧! 山縣有朋絕對想不到,在守備空虛的東北方會有一支小部隊乘虛而入,即使此時的東京有十萬日軍陸軍,而這支小部隊僅僅有兩百人多人而已。 王建川抬高手臂,做了一個進攻的手勢! 孤狼第一戰斗小組的三十個孤狼隊員頓時如同黑色的旋風一般,在不發出一點聲音的情況之下,像壁虎一般緊緊貼在了黑色的墻壁之上,右手從腰間抽出一把小型的弓弩,弩箭頂端是可以伸縮張開的十字鐵鉤,弩箭的尾部系在了孤狼隊員們腰間的特制強力尼龍繩上,這樣一根小小的尼龍繩至少可以承載半噸的重量。 三十個人齊齊將帶有尼龍繩的弩箭射出,然后三十根弩箭帶著破空之聲射在了日軍哨兵警戒的死角處。這一點聲音在夜風呼嘯聲中細不可聞。 固定好繩索之后,三十個人試了試穩固程度,接著雙手抓緊了繩索,兩腳蹬在城墻之上快速動作起來,他們爬墻的速度和正常人的走路速度而有過之而不及,由此可見孤狼特種部隊隊員們的身體強橫程度。 二十米高的城墻,孤狼隊員僅僅用了十五秒的時間便快捷登上了城墻之上,然后趁著日軍或打哈欠或走神的空檔依次躲在了城墻的陰暗處。 這時,城墻之上出現一種詭異的靜謐,并不是孤狼隊員們停止了進攻,而是在等待時機,準備在三秒的時間之內一舉殲滅城墻上的日軍士兵,并且不讓倒地的日軍士兵發出一點聲音,以免打草驚蛇。 時間似乎停頓了十分鐘,就在這時,一個日軍士兵突然感覺到背后忽然刮起了一陣陰風,他疑惑的想要轉過頭去看看發生了什么事。 然而,他的表情就在這一瞬間凝固,并且他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生機從脖子的大動脈上急速流逝,因為此時一把鋒利的刀刃正穩穩的插在他的脖子上。 而他的面前出現的是一張涂滿油彩的,不帶絲毫感情的臉,這張臉龐的雙眸之中正倒映著他極度扭曲的臉,而這雙眼眸之中沒有一絲的波瀾,仿佛他面對的已經是一攤死物似的。 這個倒霉的日軍士兵只能發出咕咕的怪聲,他的頸部大動脈連帶著氣管喉結都被依次切斷,接著這個日軍士兵絕望而又無助的雙眼漸漸黯淡下去。 而在這個日軍士兵倒地的同時,利刃入rou或者頸骨折斷的聲音在城墻之上此起彼伏,所有的動作都在電光火閃之間,僅僅是三秒鐘,城墻之上的十二個日軍全部倒在的血泊之中,濃烈的血腥味在空氣中彌散開來。 十分鐘之后,所有的孤狼全部順利登上了城墻,而展現在他們面前的則是燈火通明而又恢弘的東京城!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一百四十一章 血火東京(下) 王建川登上城墻之上,遠眺東京城,這東京不愧是日本首都,和北京的紫禁城都有的一拼,雖然已經是深夜,不過由于突擊部隊兵臨東京,因而東京的夜晚并不平靜,到處燈火通明,恢宏壯觀,隨處可以看到日軍士兵正朝東京的西南方奔去,看來日軍已經接到了突擊部隊即將攻擊東京的消息,所以這才將大部分的兵力調往了東京西南部共防華夏陸軍三萬精銳。 而這剛好有助于王建川的這次軍事行動,在兵力如此緊張的東京,就算日本皇宮有日軍衛兵把守,王建川料想警戒也比以前要松懈的多,誰會料想的到,會有一支小部隊會深入十萬大軍駐守的東京呢,他們的注意力都已經被吸引到城外去了。 城墻之上的日軍士兵尸體很快就被清理干凈,為了不引人懷疑,十二個孤狼隊員換上了日軍的軍裝,喬裝成守城警戒的日軍,另外有十個孤狼隊員隱藏在一側。 王建川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不想在他還未發動進攻之前被日軍守軍發現,等到控制日本皇宮的戰斗打響,位于東南城墻的這支小分隊可以吸引日軍注意力,讓日軍混淆視聽,以為混入東京的不止一支部隊,造成日軍的混亂,有助于掩護攻入東京的主力部隊。 任務分派下去之后,王建川率先一步滑下城墻,動作靈活,絲毫不拖泥帶水,很快便隱匿在了燈光之下的陰影中,如同在黑影中快速行動的黑貓一般,一步步朝東京皇宮的方向潛行而去。 其他孤狼特種部隊隊員也依次從城墻之上滑落,一百多人迅速被分成十多個小分隊,十幾個戰斗小分隊看似雜亂無章的四散開來潛入黑暗之中,其實整支潛入東京城內的孤狼特種部隊正成尖錐形迅速的朝東京皇宮推進,每個戰斗小隊之間的距離恒定,相距不過百十來米,這都是王建川通過無線電控制著整個隊形,保證在遇到抵抗時,各個隊形配合緊密,給日軍予以沉重的打擊。